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壓歲錢與感恩薰陶

壓歲錢與感恩薰陶

該過年了, 很多人在網上曬孩子去年:賺了多少錢….掙了多少錢….老人給孩子們贈了多少錢….那個說法對呢?

首先我們做兒子、媳婦, 做姑娘、女婿的, 當我們的孩子接過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壓歲錢”的時候, 是個什麼心態?你出的少、回得多, 開心?哈哈, 還是本著“感恩”….這是親情教育, 是長輩對孫子們的祝福和期望?接受的是情, 不是簡單的“紅錢包包”。

過去, 我們拜年要給爺爺奶奶磕頭的, 當今, 鞠躬也行啊, 但一定要教育孩子:爺爺奶奶的錢也來之不易, 要懂得感恩…感恩不僅僅是磕頭、鞠躬, 也是要永遠記住爺爺奶奶的恩情,

成人後有所回報, 如果為父母的“見錢眼開”, 上班後還向同事們炫耀:賺了多少錢, 那就辜負了爺爺奶奶的期待, 糟蹋了“壓歲”這個實際意義啦。

壓歲:起源于北宋神宗年間, 某年春節夜晚, 有個副宰相王韶的小兒子南陔, 跟隨大人在街頭觀燈遊玩時, 不料被歹人掠走, 想勒索王韶一筆錢財。 逃跑中正巧遇朝廷車子經過, 南陔大聲呼救, 歹人放下南陔倉皇逃跑。 後來, 宋神宗得知此事後, 就賜予南陔一些金錢, 給他壓驚, 從此"壓歲錢"在民間流傳開來。

壓歲錢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驅鬼, 保佑平安。 壓歲錢最初的用意是鎮惡驅邪。 因為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 所以用壓歲錢壓祟驅邪, 幫助小孩平安過年,

祝願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

春節拜年時, 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放進紅包贈送給晚輩, 相傳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 因為“歲”與“祟”諧音, 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下面我們就講講導語裡寫的:掙壓歲錢。

掙:1. 用力支撐或擺脫:掙脫。 掙開。 2. 出力取得:掙錢。 掙飯吃。 按照後一個意思理解是:自食其力。

賺壓歲錢。 賺:是指獲取利潤, 掙得錢財。 賺錢是通過自身的資本或者勞動力產生收入的一個過程。 掙錢與賺錢意思應該是一樣的。

贈壓歲錢, 贈:贈就是送, 給予的意思, “貝”指財物, “曾”意為“重複使用的”、“二手的”。 “貝”與“曾”聯合起來表示“把自己用過的但仍然保有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的財物無償送與他人”。

通過瞭解歷史文化、傳說, 傳統, 學習文字, 我們理解、明白了吧, 春節帶孩子們回家看望爺爺奶奶、看望姥姥、姥爺, 孩子們接受“壓歲錢”是沒問題, 但既不是“掙錢、也不是賺錢”, 是:贈送壓歲錢。 我們當爹媽不懂, 很有可能把回家是“掙錢”這個概念灌輸給孩子, 我們年輕的爹媽把“僅懂索取, 不懂感恩”這種壞心態又好不費力的傳給了孩子啦…

賺錢、掙錢乃成年人所為, 不是孩子們該討論的話題, 在兒子、姑娘面前談春節回家“賺了多少錢, 掙了錢多少錢”顯得那麼的淺薄, 孩子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好好學習、健康成長。

“開心快樂、無病無災”才是爺爺奶奶新年給孫子、孫女們壓歲錢的意願….作為晚輩給爸爸媽媽“壓歲錢”那是期待他們健康長壽,

身體安康, 可這幾年誰還記得或懂給爹媽“壓歲”這個傳統和道理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