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泰國大選一推再推引不滿 巴育稱沒拖延時間

泰國國會25日通過新的選舉法案, 原定於今年11月舉行的大選將延後至2019年年初。 泰國總理巴育30日表示, 他需要更多時間籌備選舉, 才作此決定。

自軍方2014年發起軍事政變奪權以來, 巴育便出任總理, 並多次押後大選。 國會上週四更通過法案, 將大選再延後90日, 或最快於2019年2月舉行。

巴育週二向媒體表示, 期望人民能夠給予更多時間, 好讓他“為選舉制定基礎”。

根據泰國憲法, 選舉必須在憲法頒佈後的150天內舉行, 巴育當初在憲法頒佈後宣佈將於2018年11月舉行大選。 副總理威莎魯(Wissanu Krea-ngam)此前曾表示, 如果該法案在6月獲得皇家通過並成為法律, 全國和平與秩序委員會將邀請各黨派、經濟委員會和各機構討論選舉日期。

自2014年軍事政變上臺後, 軍政府曾宣佈將會在2015年舉行大選, 但之後多次以新憲法草案尚未通過以及國家安全為由推遲大選時間。 泰國總理巴育在2017年10月初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面後,

於2017年10月10日宣佈將於2018年11月舉行大選, 具體時間將會在2018年6月確定。 這是巴育上臺後給出的最為確切的選舉時間。

反對派認為, 巴育故意拖延時間以控制選舉, 確保自己能成為下屆泰國總理。 一眾由活動人士和學者組成的社運團體1月27日在泰國首都曼谷聚集,

反對當局拖延選舉, 反對副總理的奢侈手錶醜聞, 以及限制人民的權利。

類似Thammasat大學和暹羅廣場(Siam Square)的抗議活動有在向其他地方蔓延的跡象。 警方沒有強勢介入或逮捕參與者, 因擔心情況會失控。

巴育表示, 任何政府在任期內都會面對指責, 有反對聲音屬於再正常不過的現象。 當被問及延遲90天是否是最後一次時, 巴育堅持認為自己對這個延期沒有責任, “我沒有拖延任何事情。 ”他說。

當被問及如果他的執政時間比他承諾的更長, 政府的聲望是否會受到不利影響時,

巴育總理認為不會產生影響。 “因此, 我的承諾不變……我會盡我所能, 一切都會按照計畫進行。 但一些團體想要舊規則回來, 所以, 要在我或回到舊規則之間做出選擇。 ”巴育說。

泰國國會通過法案 大選一再延期

泰國國會25日通過的新選舉法案修改了眾議院選舉規定, 由於為各政黨預留時間籌備競選,法案會等到泰國《王室公報》(Royal Gazette)登出90日後才會生效,有別於其他一般法案刊登後立刻生效。

法案預計於9月生效,由於此項法案規定,在選舉法生效後150日內需進行大選,故預料選舉會延至2019年1月或2月。

在野的為泰黨指出,軍方是借修改法案作為繼續掌權的手段,“對於執政黨派修改法案謀求政治利益、繼續掌權,那是不正直的行為。”

社會批評者也抨擊了該法案執行的90天延期,說軍方已經在使用“法律技巧”來幫助政權執政。

民主黨副領袖尼比特·塔納斯巴特對《曼谷郵報》說,延期90天只會使問題更加嚴重,因為許多人認為這是難以接受的。尼比特先生說,民意調查普遍認為巴育將軍對11月大選的承諾是最後一次,但現在又被推遲了,這只會讓更多人感到不安。

一拖再拖的大選,似乎越來越令泰國敏感和不安。

大選後 軍政府仍可能掌控政府

2013年末,一部特赦法案成了泰國反政府示威的導火索,引發了親英拉政府的紅衫軍與反對派素帖領導的黃衫軍對峙衝突。在數月的政治動盪後,2014年5月,泰國前總理英拉被泰國憲法法院判定濫用職權而下臺,前皇家陸軍總司令巴育隨即發動政變,宣佈戒嚴,掌控政府,隨後出任泰國總理至今。

巴育領導的軍政府上台後一直注重修憲,擴大軍方對政府的影響。2016年8月軍政府舉行全民公投,通過泰國自君主立憲制以來的第20部憲法。有分析人士認為,由軍方指定的制憲委員會起草的新憲法削弱了主要政黨的影響力,為軍方在未來大選後繼續掌控政權鋪平了道路。

新憲法不僅讓泰國軍方掌控上議院全部250個席位,其中6個席位由武裝部隊最高司令、海陸空三軍司令、國家員警總監及國防部次長6人自動擔任,而且擴大了上議院的權力:上議院不僅可以推舉非議員或無黨派人士成為總理人選,還有權彈劾任何方式產生的總理,推舉和彈劾均不受次數限制。2017年4月,泰國國王拉瑪十世瑪哈·哇集拉隆功簽署新憲法,標誌新憲法正式頒佈實施。

除了修憲之外,據泰媒報導,2017下半年一段時間內,巴育的一系列舉動似乎都顯示正在為選舉連任做準備。自2017年8月起,巴育一行連續下鄉走訪泰國六府,“似乎開始展開類似競選拉票的活動”。此外,巴育政府還宣佈推出總值高達680億泰銖的基礎設施建設計畫,投資鐵路、高速公路建設,修復洪災破壞的基礎設施,以及改善公共設施發展旅遊業。該計畫旨在“振興東北地區的經濟發展,籠絡當地民心”。

在巴育訪美之前一周,泰國最高法院就前總理英拉“大米案”“瀆職罪”缺席判決英拉有罪,獲刑5年,不得緩刑。當時英拉已經迪拜逃往英國。

輿論普遍認為英拉不得已重蹈哥哥他信覆轍流亡海外,標誌著在野的為泰黨和紅衫軍的靈魂核心人物及其西那瓦家族在泰國政治界的消亡或衰落。為對立派的政治前景鋪平了道路。

□ 主編飛鳥編輯布朗 cony ﹡暹羅飛鳥(siambird)出品,轉載需署名和獲取授權圖。

由於為各政黨預留時間籌備競選,法案會等到泰國《王室公報》(Royal Gazette)登出90日後才會生效,有別於其他一般法案刊登後立刻生效。

法案預計於9月生效,由於此項法案規定,在選舉法生效後150日內需進行大選,故預料選舉會延至2019年1月或2月。

在野的為泰黨指出,軍方是借修改法案作為繼續掌權的手段,“對於執政黨派修改法案謀求政治利益、繼續掌權,那是不正直的行為。”

社會批評者也抨擊了該法案執行的90天延期,說軍方已經在使用“法律技巧”來幫助政權執政。

民主黨副領袖尼比特·塔納斯巴特對《曼谷郵報》說,延期90天只會使問題更加嚴重,因為許多人認為這是難以接受的。尼比特先生說,民意調查普遍認為巴育將軍對11月大選的承諾是最後一次,但現在又被推遲了,這只會讓更多人感到不安。

一拖再拖的大選,似乎越來越令泰國敏感和不安。

大選後 軍政府仍可能掌控政府

2013年末,一部特赦法案成了泰國反政府示威的導火索,引發了親英拉政府的紅衫軍與反對派素帖領導的黃衫軍對峙衝突。在數月的政治動盪後,2014年5月,泰國前總理英拉被泰國憲法法院判定濫用職權而下臺,前皇家陸軍總司令巴育隨即發動政變,宣佈戒嚴,掌控政府,隨後出任泰國總理至今。

巴育領導的軍政府上台後一直注重修憲,擴大軍方對政府的影響。2016年8月軍政府舉行全民公投,通過泰國自君主立憲制以來的第20部憲法。有分析人士認為,由軍方指定的制憲委員會起草的新憲法削弱了主要政黨的影響力,為軍方在未來大選後繼續掌控政權鋪平了道路。

新憲法不僅讓泰國軍方掌控上議院全部250個席位,其中6個席位由武裝部隊最高司令、海陸空三軍司令、國家員警總監及國防部次長6人自動擔任,而且擴大了上議院的權力:上議院不僅可以推舉非議員或無黨派人士成為總理人選,還有權彈劾任何方式產生的總理,推舉和彈劾均不受次數限制。2017年4月,泰國國王拉瑪十世瑪哈·哇集拉隆功簽署新憲法,標誌新憲法正式頒佈實施。

除了修憲之外,據泰媒報導,2017下半年一段時間內,巴育的一系列舉動似乎都顯示正在為選舉連任做準備。自2017年8月起,巴育一行連續下鄉走訪泰國六府,“似乎開始展開類似競選拉票的活動”。此外,巴育政府還宣佈推出總值高達680億泰銖的基礎設施建設計畫,投資鐵路、高速公路建設,修復洪災破壞的基礎設施,以及改善公共設施發展旅遊業。該計畫旨在“振興東北地區的經濟發展,籠絡當地民心”。

在巴育訪美之前一周,泰國最高法院就前總理英拉“大米案”“瀆職罪”缺席判決英拉有罪,獲刑5年,不得緩刑。當時英拉已經迪拜逃往英國。

輿論普遍認為英拉不得已重蹈哥哥他信覆轍流亡海外,標誌著在野的為泰黨和紅衫軍的靈魂核心人物及其西那瓦家族在泰國政治界的消亡或衰落。為對立派的政治前景鋪平了道路。

□ 主編飛鳥編輯布朗 cony ﹡暹羅飛鳥(siambird)出品,轉載需署名和獲取授權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