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重磅 首個教師隊伍建設檔出臺 明確提高教師地位待遇

近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中央出臺的第一個專門面向教師隊伍建設的里程碑式政策檔。

《意見》要堅持什麼基本原則?會出臺哪些政策舉措?

下圖來源於微言教育公眾號

明確教師的特別重要地位。

突顯教師職業的公共屬性, 強化教師承擔的國家使命和公共教育服務的職責, 確立公辦中小學教師作為國家公職人員特殊的法律地位,

明確中小學教師的權利和義務, 強化保障和管理。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切實負起中小學教師保障責任, 提升教師的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 吸引和穩定優秀人才從教。 公辦中小學教師要切實履行作為國家公職人員的義務, 強化國家責任、政治責任、社會責任和教育責任。

完善中小學教師待遇保障機制。

健全中小學教師工資長效聯動機制, 核定績效工資總量時統籌考慮當地公務員實際收入水準, 確保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準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準。 完善教師收入分配激勵機制, 有效體現教師工作量和工作績效, 績效工資分配向班主任和特殊教育教師傾斜。

實行中小學校長職級制的地區, 根據實際實施相應的校長收入分配辦法。

大力提升鄉村教師待遇。

深入實施鄉村教師支援計畫, 關心鄉村教師生活。 認真落實艱苦邊遠地區津貼等政策, 全面落實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 依據學校艱苦邊遠程度實行差別化補助, 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提高補助標準, 努力惠及更多鄉村教師。 加強鄉村教師周轉宿舍建設, 按規定將符合條件的教師納入當地住房保障範圍, 讓鄉村教師住有所居。 拿出務實舉措, 幫助鄉村青年教師解決困難, 關心鄉村青年教師工作生活, 鞏固鄉村青年教師隊伍。 在培訓、職稱評聘、表彰獎勵等方面向鄉村青年教師傾斜,

優化鄉村青年教師發展環境, 加快鄉村青年教師成長步伐。 為鄉村教師配備相應設施, 豐富精神文化生活。

維護民辦學校教師權益。

完善學校、個人、政府合理分擔的民辦學校教師社會保障機制, 民辦學校應與教師依法簽訂合同, 按時足額支付工資, 保障其福利待遇和其他合法權益, 並為教師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 依法保障和落實民辦學校教師在業務培訓、職務聘任、教齡和工齡計算、表彰獎勵、科研立項等方面享有與公辦學校教師同等權利。

推進高等學校教師薪酬制度改革。

建立體現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收入分配機制, 擴大高等學校收入分配自主權, 高等學校在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內自主確定收入分配辦法。

高等學校教師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轉化獎勵收入, 不納入本單位工資總額基數。 完善適應高等學校教學崗位特點的內部激勵機制, 對專職從事教學的人員, 適當提高基礎性績效工資在績效工資中的比重, 加大對教學型名師的崗位激勵力度。

提升教師社會地位。

加大教師表彰力度。 大力宣傳教師中的“時代楷模”和“最美教師”。 開展國家級教學名師、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選表彰, 重點獎勵貢獻突出的教學一線教師。 做好特級教師評選, 發揮引領作用。 做好鄉村學校從教30年教師榮譽證書頒發工作。 各地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 因地制宜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師表彰獎勵活動, 並落實相關優待政策。 鼓勵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民間組織對教師出資獎勵,開展尊師活動,營造尊師重教良好社會風尚。

建設現代學校制度,體現以人為本,突出教師主體地位,落實教師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建立健全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保障教師參與學校決策的民主權利。推行中國特色大學章程,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充分發揮教師在高等學校辦學治校中的作用。維護教師職業尊嚴和合法權益,關心教師身心健康,克服職業倦怠,激發工作熱情。

目標任務:到 2035 年

▷ 教師綜合素質、專業化水準和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培養造就數以百萬計的骨幹教師、數以十萬計的卓越教師、數以萬計的教育家型教師。

▷ 教師管理體制機制科學高效,實現教師隊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 教師主動適應資訊化、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變革,積極有效開展教育教學。

▷ 尊師重教蔚然成風,廣大教師在崗位上有幸福感、事業上有成就感、社會上有榮譽感,教師成為讓人羡慕的職業。

推行師德考核負面清單制度,建立教師個人信用記錄。

建立以師範院校為主體、高水準非師範院校參與的中國特色師範教育體系。

提高師範專業生均撥款標準。

完善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師範生公費教育政策,履約任教服務期調整為 6 年。

推動一批有基礎的高水準綜合大學成立教師教育學院,設立師範專業。

理順體制機制 完善中小學教師准入和招聘制度:

盤活事業編制存量,優化編制結構,向教師隊伍傾斜,採取多種形式增加教師總量,優先保障教育發展需要。

實行義務教育教師“縣管校聘”。深入推進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教師校長交流輪崗。實行學區(鄉鎮)內走教制度。逐步擴大農村教師特崗計畫實施規模,適時提高特崗教師工資性補助標準。

完善教師資格考試政策,新入職教師必須取得教師資格。

逐步將幼稚園教師學歷提升至專科,小學教師學歷提升至師範專業專科和非師範專業本科,初中教師學歷提升至本科,有條件的地方將普通高中教師學歷提升至研究生。

適當提高中小學中級、高級教師崗位比例。推行中小學校長職級制改革。

完善職業院校教師資格標準,探索將行業企業從業經歷作為認定教育教學能力、取得專業課教師資格的必要條件。

嚴把高等學校教師選聘入口關,實行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雙重考察。推動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將評審權直接下放至高等學校。

鼓勵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民間組織對教師出資獎勵,開展尊師活動,營造尊師重教良好社會風尚。

建設現代學校制度,體現以人為本,突出教師主體地位,落實教師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建立健全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保障教師參與學校決策的民主權利。推行中國特色大學章程,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充分發揮教師在高等學校辦學治校中的作用。維護教師職業尊嚴和合法權益,關心教師身心健康,克服職業倦怠,激發工作熱情。

目標任務:到 2035 年

▷ 教師綜合素質、專業化水準和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培養造就數以百萬計的骨幹教師、數以十萬計的卓越教師、數以萬計的教育家型教師。

▷ 教師管理體制機制科學高效,實現教師隊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 教師主動適應資訊化、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變革,積極有效開展教育教學。

▷ 尊師重教蔚然成風,廣大教師在崗位上有幸福感、事業上有成就感、社會上有榮譽感,教師成為讓人羡慕的職業。

推行師德考核負面清單制度,建立教師個人信用記錄。

建立以師範院校為主體、高水準非師範院校參與的中國特色師範教育體系。

提高師範專業生均撥款標準。

完善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師範生公費教育政策,履約任教服務期調整為 6 年。

推動一批有基礎的高水準綜合大學成立教師教育學院,設立師範專業。

理順體制機制 完善中小學教師准入和招聘制度:

盤活事業編制存量,優化編制結構,向教師隊伍傾斜,採取多種形式增加教師總量,優先保障教育發展需要。

實行義務教育教師“縣管校聘”。深入推進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教師校長交流輪崗。實行學區(鄉鎮)內走教制度。逐步擴大農村教師特崗計畫實施規模,適時提高特崗教師工資性補助標準。

完善教師資格考試政策,新入職教師必須取得教師資格。

逐步將幼稚園教師學歷提升至專科,小學教師學歷提升至師範專業專科和非師範專業本科,初中教師學歷提升至本科,有條件的地方將普通高中教師學歷提升至研究生。

適當提高中小學中級、高級教師崗位比例。推行中小學校長職級制改革。

完善職業院校教師資格標準,探索將行業企業從業經歷作為認定教育教學能力、取得專業課教師資格的必要條件。

嚴把高等學校教師選聘入口關,實行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雙重考察。推動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將評審權直接下放至高等學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