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在“關愛”和“放手” 之間,我該如何平衡?

這兩天, 《北大留學碩士萬字長文控訴父母“控制與傷害”, 拉黑父母6年!》正在刷屏。 我也湊熱鬧, 讀了一些相關報導。

80後北大高材生王猛。 “我當時真是含著淚寫的回信, 我只能乞求蒼天……”話說到一半, 王父的聲音突然變小了, 眼淚滾滾而出, “我只能乞求蒼天還我兒子一個健康的心靈。 ”

在王猛的文字裡, 當年在寄回自己的心理診斷報告時, 父親顯得不以為然的回應讓他難以接受, 甚至有些憤怒。 的確, 回信裡, 王父一方面接受兒子可能“生病了”的事實, 但也對國外專家的診斷表達了質疑。 但王猛可能並不知道,

看似“冷漠”的父親其實對兒子的心理問題已經上了心。

他下載了大量關於心理學方面的電子書, 希望瞭解兒子的病情, 甚至瞭解了很多對心理恢復有幫助的食物。 怕刺激兒子, 在兒子選擇決裂的那刻, 他選擇了接受。 當時兒子想要決裂的一個理由是, 曾經的診斷建議提到要切斷曾經對他造成傷害的家人和環境。 “如果這樣可以讓他快樂, 也好。 ”說完, 王父的眼淚落下, 五味雜陳。

悔恨

哪來“早知道”

又怎麼會“早知道”?

提及重新思考和兒子為何走到如今這個地步時, 王父承認忽略孩子先天特點是他們很大的失誤。 在這個失誤之下, 導致一連串忽視孩子情緒的行為發生。 “現在回想起來, 沒有顧及重視王猛的先天特點, 的確是我們父母的問題。

王父說, 以前總覺得孩子的一些負面情緒, 生氣、憤怒都無大礙, 過幾天就會好的, 孩子也許就忘了。 但沒想到兒子會一直記著, 這也是他反思自己的另一個方面, 盲目自信和樂觀。

“我想他生幾天氣、嘟囔幾天嘴, 這事就過去了。 如果早知道我們的一句話一個臉色會給他帶來這麼大的影響, 那絕對不會那樣做。 但哪來‘早知道’呢?又怎麼會‘早知道’?”

說到此, 王父有些無奈, 他覺得沒有一本書、一套理論會把教育孩子的方法和問題講解全面, 每個孩子和家庭情況都不同, 不可能用一種方法教育到底。 那至於應該怎麼做, 現在看來, 孩子已經三十而立了, 也無法再對他進行塑造。

王猛30歲生日那天, 雖然當時他已宣告和父母決裂,

但王父仍給兒子鄭重地寫了封郵件, 祝他生日快樂, 也恭喜他三十而立。

“我不認為和父母關係僵化了, 就是他人生的一個失敗。 這可能只是他生命中的一小部分, 而且隨著逐漸淡化, 這件事在他心中占的比重會更小。 ”

面對兒子的決絕, 王父說自己只能接受, 反而更擔心兒子如何跟同事、朋友相處, 會不會把跟父母的相處方式也用在其他人身上。 不能通話、見面, 甚至郵件也不回復後, 王父和妻子只能遠遠地擔憂, 擔憂兒子是否會在事業和生活上遇到困難, 沒有了跟父母傾訴的途徑, 兒子會怎麼排解和調整自己。

困惑

“過於關愛”和“放手”

如何平衡?

去年國慶, 王父給兒子發去了一封郵件, 期望能夠跟兒子聊一些感興趣的話題。

那次, 兒子回復了郵件, “我喜歡的話題知道該給誰說”。 儘管言語依然帶著強烈的情緒, 也似乎並不悅耳, 但王父覺得這或許可能是一個重新恢復聯繫的機會。

然而, 兒子很快就潑了冷水, “你別以為我回復了郵件就能怎麼著。 ”怕刺激到兒子, 王父沒再強求, “但至少從側面知道了他的狀況。 ”

其實, 這也是王父的一種困惑。 “再次的問候, 或許會讓他覺得又要怎麼怎麼樣了, 但不問候, 感覺又是另一面真的不管不問。 ”王父覺得, 在“過於關愛”和“放手”上並不那麼容易達到平衡, “也沒有一個標準。 ”

“怎樣避免一種傾向掩蓋另一種傾向, 這是大部分人沒有關注和思考的, 也是做父母做子女都難把握的。 ”王父說, “就是過於關愛和放手之間,

容易相互掩蓋, 過於關愛後勢必難以放手, 放手後又容易讓孩子覺得不夠愛, 就像他(王猛)這件事上。 ”再者, “同一個孩子換一個父母, 或者同一個父母換一個孩子還會怎麼樣呢?”

王父說, 自己在兒子出生前, 就已經研究和瞭解一些胎教方面的東西,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也有閱讀教育孩子方面的書籍, 那個時候已經算是很前衛的了, 作為父母並非不重視孩子的教育。 可現實是, “照著書來還是沒有教育好。 ”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 父母到底應該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成都雲公益發展促進會秘書長傅豔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談到, 最近在朋友圈流行的遊戲《旅行青蛙》就可以帶給父母一些啟示。 “就像遊戲中一樣, 你需要做的並不多,就是為青蛙收割三葉草,讓它能遠行,至於它會到哪裡,好久回來,會帶回什麼禮物,交什麼朋友都不是我們能夠干預的。”

“現實中的孩子就像那個青蛙一樣,它會自己吃飯、看書、寫日記、睡覺,但你都只能看著。“傅豔說,“其實父母要做的就是在孩子需要的時候給予他們全力支援,在需要鼓勵或者取得成績的時候,為他們在一旁默默地鼓掌就行了。”

@Cinderella

我覺得這個孩子性格懦弱膽小,家長沒有意識到這樣的孩子其實最需要關懷,也就是說家長的教育方式對於這個孩子不適用,孩子長大後步入社會一再受挫,導致這個孩子把問題歸咎于家長。這個孩子一方面懦弱另一方面自私狹隘,家長亦是如此,他們就像是對方的鏡子一樣。這個孩子已經成年了,孰是孰非跟家人這麼計較真的是令人堪憂呀。不過我覺得這是社會問題不完全是家長的問題。很多學霸都是這麼教育的。學校也是這樣的。

@Jason's mommy

他出問題的是一直在學習方面太優秀了,親戚出於嫉妒心理拿著一點兒生活上的小事無限深挖,反復嘲笑。那個學霸傷心的不是爸媽沒教他學會雞蛋,是那麼久的生活中他們都沒有注意過他的這個缺陷,是父母在他被嘲笑時候的漠視和不以為然。這就相當於在父母眼中同樣認為你這孩子就是一個高分低能兒一樣。

@Amy:

除去原生家庭問題,我們也是可以學習處理自己的問題的,跳出家庭問題的圈子。

為何在這樣一個父母受過良好教育,從小成績優異好學上進,似乎沒有任何缺憾的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卻偏偏脫離了軌道呢?

歡迎留言,說說你的看法!

轉自澎湃新聞,作者:成都商報 杜玉全 趙瑜

你需要做的並不多,就是為青蛙收割三葉草,讓它能遠行,至於它會到哪裡,好久回來,會帶回什麼禮物,交什麼朋友都不是我們能夠干預的。”

“現實中的孩子就像那個青蛙一樣,它會自己吃飯、看書、寫日記、睡覺,但你都只能看著。“傅豔說,“其實父母要做的就是在孩子需要的時候給予他們全力支援,在需要鼓勵或者取得成績的時候,為他們在一旁默默地鼓掌就行了。”

@Cinderella

我覺得這個孩子性格懦弱膽小,家長沒有意識到這樣的孩子其實最需要關懷,也就是說家長的教育方式對於這個孩子不適用,孩子長大後步入社會一再受挫,導致這個孩子把問題歸咎于家長。這個孩子一方面懦弱另一方面自私狹隘,家長亦是如此,他們就像是對方的鏡子一樣。這個孩子已經成年了,孰是孰非跟家人這麼計較真的是令人堪憂呀。不過我覺得這是社會問題不完全是家長的問題。很多學霸都是這麼教育的。學校也是這樣的。

@Jason's mommy

他出問題的是一直在學習方面太優秀了,親戚出於嫉妒心理拿著一點兒生活上的小事無限深挖,反復嘲笑。那個學霸傷心的不是爸媽沒教他學會雞蛋,是那麼久的生活中他們都沒有注意過他的這個缺陷,是父母在他被嘲笑時候的漠視和不以為然。這就相當於在父母眼中同樣認為你這孩子就是一個高分低能兒一樣。

@Amy:

除去原生家庭問題,我們也是可以學習處理自己的問題的,跳出家庭問題的圈子。

為何在這樣一個父母受過良好教育,從小成績優異好學上進,似乎沒有任何缺憾的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卻偏偏脫離了軌道呢?

歡迎留言,說說你的看法!

轉自澎湃新聞,作者:成都商報 杜玉全 趙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