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找一座山,轉一個圈,還一個願——天堂地獄裡的洛克線

題記:

一座山, 無需巍峨高大;

一個圈, 無需那麼圓滿;

一個願, 只需簡簡單單;

這, 就是我要去徒步穿越洛克的原因!

轉山, 轉水, 轉佛塔, 只為修一世, 不求來生。 曾幾何時, 這些藏於那些虔誠的修行者心中的字眼讓我鄙夷, 而今, 這些已漸漸地融進我的生活。

隨著年齡的增長, 這種潛移默化的轉變, 讓曾經浮躁不安的我, 開始淡于平靜, 樂於安寧。 然而, 這並非是世人所理解的那樣看破紅塵, 超凡脫俗。 對他人而言, 那是修行;對於我來說, 這是修心。

前言:

春天枝頭新露的綠芽兒那是生命的綻放;

蝴蝶破繭張開翅膀後的那一片燦爛那是生命的重生;

產房裡新生寶寶的第一聲啼叫那是生命的誕生;

“放慢生活的腳步, 感受世界的美好”, 正是回應這句常伴於耳邊的話, 年過三十有餘才迎來寶寶的誕生。 那些曾經同齡的人孩子小的可以打醬油, 大一點的估計可以耍朋友了。 活動出發的前幾天, 苦守於產房門口, 終於在出發前一天的某一秒, 讓我們爺倆在這個世界上相遇。

初為人父的喜悅, 很難用詞語來表達。 直至活動出發淩晨4點, 才離開醫院回家收拾東西, 回到公司整理裝備, 等待著出發! 前三十年, 我已放慢了腳步, 感受了這個世界。而今,有了你,我的腳步不得不加快,因為你的腳步在變快。

佛經《時輪坦特拉》這樣記述:那個沒有痛苦和憂傷的美麗地方,擁有雪山,森林,聖湖和一地花香的理想國的名字叫“香巴拉”。

洛克線是美國探險家約瑟夫·洛克曾經徒步考察的最經典線路,香格里拉一詞由此而來。他曾在信件中這樣說:“我情願死在這美麗的大山裡也不要死在醫院冰冷的床上。”

1928年3月,美國探險家約瑟夫·洛克從木裡出發,穿越稻城、亞丁等地,深入貢嘎嶺地區;他兩次穿越稻城亞丁之後,在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發表了他撰寫的文章和拍攝的照片。

1933年4月,美籍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以約瑟夫·洛克穿越時的文章和照片為素材,尤其是洛克穿越貢嘎嶺三座神山【仙乃日,央邁勇,夏諾多吉】的探險經歷,創作了著名的小說《消失的地平線》(Lost Horizon);人們將小說中所描述的“世外桃源”稱之為“香格里拉”,同時也在世界範圍內興起了尋找香格里拉的熱潮,約瑟夫·洛克探險時從木裡穿越到貢嘎嶺地區的這條線路,就是後人所說【洛克線】。

線路行程:

Day1:成都——西昌——木裡縣

Day2:木裡縣——木裡水洛鄉嘟嚕村

Day3:木裡縣水洛鄉嘟嚕——過水洛金礦——菩薩洞——滿措牛場

Day4:滿措牛場——繞夏洛多吉——藏別牛場(呷日牛場)——雜巴拉埡口下方營地

Day5:萬花池牛場——翻雜巴拉埡口——新果牛場

Day6:新果牛場——過黑海——呷獨牛場——蛇湖

Day7:蛇海——央邁勇——仙乃日埡口——牛奶海——五色海——亞丁龍同壩——稻城

Day8: 稻城——海螺溝

Day9: 海螺溝——成都 核心徒步路線圖:

正文:Day1:

幾支煙的功夫不知不覺間,天已朦朦亮起,泯滅煙頭,背起背包,該出發了。

下樓出門就遇見等待著我們的老朋友,司機老黃,對於幾個人至十來個人的隊伍,我習慣了用他的這倆17坐的豐田車,而這一年幾乎成了我的專用車了。儘管上次的貢嘎之行,出了一點小插曲,但那並不能說明什麼。主要還是因為老黃這個人,穩重,風趣,熱情,正因為這樣,旅程中額外地融入了一種不一樣的情調。

老朋友,新隊友逐一地打了碰面,集合地等待一個小時,仍不見一名隊員到來,期間電話撥去數次,除了關機還是關機,無奈只有發去留言,催促老黃趕緊出發。朝陽,成都一年難以預見,透過車窗隱約地感受到冬日清晨裡的陰冷和溫暖。至於,那無法聯繫的隊友,時候才得知此時她依然在暖暖的被窩裡呼呼大睡。原來,她看錯了出發時間。

正午,抵達漢源,忍著口腔潰瘍帶來的疼痛吃了幾口漢源出名的黃牛肉,這是第二次發作了,肚子裡咕咕作響,人餓得面黃肌瘦,但是就是不敢吃。飯畢,老黃載著我去了前面路邊的一小店,拿了些藥,猛灌了幾顆,開始繼續出發。

西昌機場,小得可憐,可能見慣了成都的國際大機場的緣故。老黃和隊友些陸續走下車,去逛機場,剩下我一臉疼痛的苦相靠在座椅上昏昏欲睡。

接著最後兩名隊員,開始向木裡駛去,到達鹽源時,天已經完全黑了。“給我來一盤炒蛋吧,你們吃什麼就自己點”,小橋樂呵呵地看著我,我規規矩矩地端著一盤炒蛋在他們旁邊桌上獨自吃著。告別鹽源,還有100多公里路才能到木裡,飽餐後大部分在車上睡去,剩下我和老黃有一句每一句地聊著,那段路有多少個彎,多少個山頭,已記不清楚。深夜抵達木裡最好的酒店,來不及卸包,拿了鑰匙直接往房間跑去。

Day2:

清晨起了個大早,詢問了前臺服務員超市菜市分佈,木裡是一個完全坐落於半山腰依山而建的縣城,或許太早的緣故,街道上冷冷清清,行人甚少。採購完物資回到酒店,隊友已經陸續在大廳等候。提前約好的越野車,也準時准點地到達。從木裡到嘟嚕村雖說每天都有一趟班車可以坐到水洛鄉,但是得花去一整天的時間在路上顛簸。所以來這兒走這條路線的人,都會選擇乘坐當地的越野車去往嘟嚕村。這樣最慢6個小時就可以抵達。 我乘坐的那輛車,司機是一個很帥氣的藏族小哥,一上車,就把音樂放起,聽不懂歌詞,然而悠遠歡快的旋律沁人心扉。

駛離木裡縣城不到半個小時,其中一輛車出現狀況,機油洩漏。等待了差不多將近一個小時,等來替換的車。晴朗天氣下,這條路的灰塵很多。

“嘟嚕村哪一家?”

“杜基”

“哪個杜基哦?”

"小杜基,很年輕的那個"

這是花了不少精力,在網上查詢無數資料後重新找的洛克線嚮導,雖然國慶才剛過去沒有多久,也有認識的馬隊嚮導,然而國慶的種種事情讓我徹底對他們失去了信任。車上,跟藏民司機的對話,讓我慶倖還好嚮導不是叫紮西,那樣不知會冒出多少個來。通過交流,他大概知道我口中說的杜基是哪一位。

車子一路載我們到了嚮導家裡,小杜基手上提著一隻奄奄一息的雞,蹲在水龍頭旁正忙碌著。看見我們的到來,丟下手中的活,快步地過來與我們打著招呼。“沒什麼好招待你們的,晚上就燉這只雞”,這是我下車他對我說的最記憶猶新的一句話。

卸完背包,杜基領著我們進入屋內,好客的家人端來了一盤核桃,和一壺酥油茶,一杯接一杯挨著倒滿。很喜歡杜基家的佈局,與常見的藏家不一樣的是,他們家主屋外有個小四合院,廚房脫離主屋在小院旁一座小平屋內。偌大的主屋內,空曠乾淨整潔,房屋角落的架子上擺放著擦得發亮的各種器皿。

屋外掛滿著辣椒

坐在木凳上,品著地道的酥油茶,偶爾砸一砸比石頭還硬的核桃,打發著時間。在外,運氣很重要。這不,剛落腳沒多久,外面就打起了雨滴。在之後,當然就是彩虹。

而且還是雙彩虹

“外面樹上掛著好多蘋果”,一名剛從小賣部回來的隊友說道。原本昨天途徑鹽源時,採購點蘋果徒步路上吃,結果計畫落空,突入奇來的這句話,讓我們幾人略顯興奮。在嚮導家人的帶路下,趁著夜色順著鄉間小道來到她的一親戚家。昏暗的夜色下,田坎旁梨樹,蘋果樹上掛滿了果實。片刻後,老鄉從屋內端出一籮筐蘋果,白天裡剛摘的。讓我們選,要好多選好多。那蘋果看外貌不咋樣,大小各異,扁圓不一。迫不及待的隊友些拿起一個咬了一下,味道很不錯。我試著從隊友處分了一半,嘗試著咬了一口,忍著疼痛嚼了幾下,就吞下去了,確實很甜。

再次回到杜基家時,他們已經備好了晚飯。土豆燉雞,真心的味道超級棒。

晚飯之後,屋外的夜空已是璀璨一片,銀河當空,繁星點點。拿出相機,架上架子,絞盡腦子,換著各種花樣兒想如何拍銀河,都找不到何時的角度,甚至於房屋頂上的屋簷我都嘗試過,但最後,也沒有蹦出什麼火花來。

Day3:

清晨醒來時,嚮導一家已經開始各種忙碌。杜基告訴我這次,他由於要去木裡接幾個人帶不了我們,轉而由他的父親帶我們,讓我放百分之二百的心。吃完早餐,坐上杜基和他一朋友的車由嘟嚕村向金礦出發。這一條路對我來說實在太熟悉了。16年國慶三個大傻順著這條機耕公路走的畫面清晰的呈現在腦海中。 杜基家門前出發時的一張合照

5D和藍豬來自廣西,西昌跟隊伍匯合的隊友;不亖香子來自北京的小妹;開心跟我走過年保玉則;小橋貢嘎,年寶,川青藏,似乎每條線都有她的身影;遊俠則是這次活動最早報名的隊友,癡迷攝影。人在旅途大哥則是我們第二次照面,上一次還得從16年那次刻苦銘心難忘的七藏溝穿越九寨溝說起,這次洛克線,他義無反顧地選擇全程重裝,很讓我佩服的一個老哥。

車子行駛至半途,便再也無法前行,路面下沉垮塌了一半,村民正在搶修,洛克徒步正式開始。2016年徒步瀘沽湖亞丁的朋友,您還記得這條路嗎?

這一天進山的隊伍大約有三支,沒走多久就看見了前面早出發的隊伍。

金礦白河橋開始分路,沿著左邊小道進山是洛克線進山如入口;順著公路繼續往上走是通往呷洛村的道路。

分岔口所有隊伍在此匯合,休息。

白水河

森林密佈,溪水潺潺流動;十月中旬的洛克,秋的氣息味道還很淡。

順著道路走,幾乎沒有什麼岔路。偶爾會遇見岔路,嚮導就會坐在岔路口等待著我們。

重裝下的旅途大哥

路上途徑這棵標誌性的大樹,往前不遠就是菩薩洞

菩薩洞流水如絲一樣

“貳哥,來,來一片這個”,看著隊友遞給我的牛肉幹,很想吃,但是我不敢接,這樣的場景畫面路上反反復複地上演著,甚至於路上嚮導和我交流意見的時候,我只能嗯嗯嗯,用手指來指去地交流表示回應。

一一超過其他的隊伍,我們走在隊伍的最前沿,速度談不上拉得有多快。只是一路上一直在叢林中鑽來鑽去,能拍的風景甚少,剩下就是不停地趕路。出門時,嚮導告訴我今天我們走不到滿措,然而我堅信我們肯定能抵達。下午三點左右,路過一處,就看見隔壁一支隊伍的馬幫聽了下來,卸包生火做飯。隊員充滿期待的眼神看著我,等待著我的決定。

“繼續往前走,今天多走點,明天少走點!”最後,往前再行進了差不多兩三公里,最終還是停在了牛頓牛場,距離滿措牛場還有三公里左右的路。

我們紮營之後,自此再沒有看見後面一個隊員經過,看來都已經選擇了在後面紮營。紮營,生活做飯,一切依舊。飯後,嚮導跟馬夫找了一堆柴火升起,坐在地下煮著酥油茶。我搬了一塊石板,靠著他們身邊坐下。嚮導樂呵呵地對我說:“你可以哦,菜好吃”。夜漸黑,嚮導和馬夫依然坐在火堆旁聊著天,期間偶爾起身去看了哈馬。“你們不搭帳篷嗎?”我好奇地問道。“不搭了,就這樣睡在火堆旁”,深秋的十月在海拔3600多米的高原上,夜晚還是很寒冷,但是他們早已經習慣了。

營地電信手機穩妥妥地可以接收到3G信號,還是很讓人意外的。然而正因為這樣,晚飯之後,大家各自進了自己帳篷,各自玩自己的去了。QQ,微信這幾年完完全全地改變了人的溝通交流方式。我也不列外,我還樂呵呵地拍著各種視頻發到群裡,“看,洛克第一天,牛頓牛場營地”。

如果可以翼裝飛行挑戰,此處絕對是一個絕佳之地。

躺在帳篷裡,看著老婆發來的么兒熟睡的照片,心裡暖暖的。跟我一個帳篷的遊俠,躺下沒有多久就熟睡過去。翻來覆去,毫無一點睡意的我,索性來了興趣,不如給孩子取個名吧。很多人給孩子取名喜歡隨心意,好聽就可以。然而對於像我這樣研究過易經的半吊子書生而言,還是要有很多講究的。“梓栩,就這個名了”這一個名,花去整整四個小時。

營地四周除了水聲外,一片寂靜,不遠處篝火忽明忽暗。第一次在外露營的第一天有了思鄉的心情!

Day4:

天氣比之昨日更好,吃完早餐迫切地想儘早走出這片深林,期待更開闊的視野。

下滿措營地

視野總算變得稍微開闊了一些

樹上松蘿密佈,就算都市空氣再淨化二十年,依舊也趕不上這裡。

略微有一點秋的氣息了

“前方有炊煙的味道,那兒有人”,炊煙的“味道”,是的,那種樹枝燃燒散發出來的特有的味道。

走近,四五個藏民正在收拾營地垃圾進行焚燒。不遠處散亂的十幾匹馱著背包的馬。又一個徒步穿越的隊伍,不過此時這個隊伍隊員都出發了。一處好地,比之昨晚咱們的營地好多了。不過很肯定的是,他們不是昨日路上遇見的任何一支隊伍。

逃離森林,進入灌木林地帶

遠處紮巴拉山進入視野

果木牛場,海拔3860米

紮巴拉山

果木牛場看見的夏洛多吉雪山,只能看見雪山頂。這也是洛克線上,最先進入視野的三坐神山之一。

進果木牛場口的瑪尼堆,五顏六色的經幡正對雪山。

非常漂亮的牧場

游離于道路外正在拍照的遊俠。

在滿是負氧離子的叢林穿越時,感受不到此刻你身在高原。進入果木牛場,恍然明白過來,原來自己身處在高原上。雪山,草甸,經幡,彩色灌木林,還有犛牛。屏住呼吸,用心感受身邊的一切,融入其中,原來可以這麼美。

走洛克的三女將也抑制不住喜悅

如若不去催促,他們會選擇在這兒坐上一整天。離開果木牛場,繼續進入低矮灌木林。穿梭于紅黃綠相間的灌木林,感受著弄弄的秋意。

一直圍繞著夏洛多吉雪山腳下行走,你想看他隨時可以抬起頭瞻仰他。

左邊就是之前說的紮巴拉山,右邊尖尖的高聳入雲的就是央邁勇神山,兩山之間就是明日要翻越的紮巴拉埡口。

夏洛多吉

央邁勇雪山山尖一角

似一把斧頭刀鋒一樣聳入天際

藏別牛場,海拔4050米,開始進入4000米以上海拔地帶。國慶期間的垃圾依然還有一些散亂在牧場裡,淩亂不堪。

藏別牛場仰望夏洛多吉

下午1點30分,就到了萬花池牧場。還想帶著隊伍繼續往前走至紮巴拉埡口下方紮營。不過嚮導告訴我,上面很冷。聽吧,環顧四周看著眼前開闊視野,這兒紮營也很不錯。計算了哈方位,怎樣拍照方便,尤其是晚上拍星空銀河。指著面前的一片草地,“我們就紮營這兒了”,“這兒不行哦,我們得牛棚在對面那個山坡上,你們得往前走點”。

行吧,那就兩個小河溝中間那塊草地就是我們營地。

在山裡,你是否還端著桶泡面吃,還是筷子在鍋裡撈來撈去吃著火鍋?No,過時了。我們是這樣吃的。

兩葷兩素,葷素搭配有鹽有味。

吃完晚飯,夜幕降臨。幾隊人馬齊聚萬花池牧場,各自佔據著一方地盤,熱火朝天地“忙碌”著。沒有晚霞 ,沒有日落,同樣也沒有金山,如此早地解決完午飯就為了等待入夜時的銀河,棚子裡嚮導和馬夫升起了不大的一堆火,坐在火堆旁,煙熏得眼睛都無法睜開,只能雙眼眯成一條縫隙看東西。儘管這樣,我依然堅守在火堆旁不離不棄。

夜,銀河,我已做好了準備!

很美的銀河,星空,然而18-200的狗頭鏡頭相當不夠用。

深夜,高原上真的很寒冷,無論什麼季節都是一樣的。獨自一人坐在草地上鼓搗近2個小時的時間,直至手指凍得開始變得不那麼靈活,不得不放棄拍攝,趕緊地縮回到了帳篷裡面。打開手機,滴滴的消息提示聲響了又響,oh,mygad!電信竟然還有3G信號!聊天,上網,分享圖片,亦如往常一樣地在帳篷裡過起了“夜生活”!

Day5:

猛灌了幾天的維生素,口腔沒有以前那麼疼痛了,這幾天的“猛補”終於把身體缺乏的“喂飽”。不到6點半,我就已經爬出帳篷。走到石屋外,正好遇見看完馬回來的嚮導。回到石屋開始著手早飯準備,從袋子裡拿出的南瓜削都削不動,不曉得是刀鈍了還是這南瓜皮太硬了。九牛二虎之力搞定這個南瓜,和著米下進高壓鍋。出門就看見央邁勇雪山尖漸露金色。

趕緊跑回營地,叫醒還在熟睡的隊友些。如此美景,機遇難得,焉能錯過!陽光開始逐漸打照在夏洛多吉雪山上。

國慶節假日裡,每日進山的幾百上千,然而連續遭遇幾天的陰沉多雲天氣,如此好運並不屬於他們。對於他們絕大部分人來說,窮奇一生,能走幾次洛克線?回到成都分享在朋友圈的圖片,無數驢友問我這是哪兒,其中不乏很多已經行走過洛克的人。“這是萬花池下的夏洛多吉雪山和央邁勇雪山”,“怎麼可能,我怎麼沒有看見啊,我一定是走的假的洛克”。更奇葩的是,回到成都加了一個徒步路上認識的朋友,當我發照片給她看的時候,她一臉懵逼。當時,路上我們每天行程幾乎都是一樣的,唯一的差別就是我與她不同隊!

昨日還在抱怨長焦鏡頭的雞肋,此時終於排上用場,200的頭足以滿足我對雪山渴求。從看見進山初露的7點17分到,最後結束暗淡下去時的7點29分,足足持續10多分鐘的金山盛宴,讓我毫不吝嗇快門,果斷地一張接著一張拍著。

哪怕微妙的一絲變化,我都不願意錯過。

雲霧飄渺移動下的央邁勇,一秒一個變化

時間推移,雪山脫下金色的外衣,依然潔白如初。

感受了這個世界。而今,有了你,我的腳步不得不加快,因為你的腳步在變快。

佛經《時輪坦特拉》這樣記述:那個沒有痛苦和憂傷的美麗地方,擁有雪山,森林,聖湖和一地花香的理想國的名字叫“香巴拉”。

洛克線是美國探險家約瑟夫·洛克曾經徒步考察的最經典線路,香格里拉一詞由此而來。他曾在信件中這樣說:“我情願死在這美麗的大山裡也不要死在醫院冰冷的床上。”

1928年3月,美國探險家約瑟夫·洛克從木裡出發,穿越稻城、亞丁等地,深入貢嘎嶺地區;他兩次穿越稻城亞丁之後,在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發表了他撰寫的文章和拍攝的照片。

1933年4月,美籍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以約瑟夫·洛克穿越時的文章和照片為素材,尤其是洛克穿越貢嘎嶺三座神山【仙乃日,央邁勇,夏諾多吉】的探險經歷,創作了著名的小說《消失的地平線》(Lost Horizon);人們將小說中所描述的“世外桃源”稱之為“香格里拉”,同時也在世界範圍內興起了尋找香格里拉的熱潮,約瑟夫·洛克探險時從木裡穿越到貢嘎嶺地區的這條線路,就是後人所說【洛克線】。

線路行程:

Day1:成都——西昌——木裡縣

Day2:木裡縣——木裡水洛鄉嘟嚕村

Day3:木裡縣水洛鄉嘟嚕——過水洛金礦——菩薩洞——滿措牛場

Day4:滿措牛場——繞夏洛多吉——藏別牛場(呷日牛場)——雜巴拉埡口下方營地

Day5:萬花池牛場——翻雜巴拉埡口——新果牛場

Day6:新果牛場——過黑海——呷獨牛場——蛇湖

Day7:蛇海——央邁勇——仙乃日埡口——牛奶海——五色海——亞丁龍同壩——稻城

Day8: 稻城——海螺溝

Day9: 海螺溝——成都 核心徒步路線圖:

正文:Day1:

幾支煙的功夫不知不覺間,天已朦朦亮起,泯滅煙頭,背起背包,該出發了。

下樓出門就遇見等待著我們的老朋友,司機老黃,對於幾個人至十來個人的隊伍,我習慣了用他的這倆17坐的豐田車,而這一年幾乎成了我的專用車了。儘管上次的貢嘎之行,出了一點小插曲,但那並不能說明什麼。主要還是因為老黃這個人,穩重,風趣,熱情,正因為這樣,旅程中額外地融入了一種不一樣的情調。

老朋友,新隊友逐一地打了碰面,集合地等待一個小時,仍不見一名隊員到來,期間電話撥去數次,除了關機還是關機,無奈只有發去留言,催促老黃趕緊出發。朝陽,成都一年難以預見,透過車窗隱約地感受到冬日清晨裡的陰冷和溫暖。至於,那無法聯繫的隊友,時候才得知此時她依然在暖暖的被窩裡呼呼大睡。原來,她看錯了出發時間。

正午,抵達漢源,忍著口腔潰瘍帶來的疼痛吃了幾口漢源出名的黃牛肉,這是第二次發作了,肚子裡咕咕作響,人餓得面黃肌瘦,但是就是不敢吃。飯畢,老黃載著我去了前面路邊的一小店,拿了些藥,猛灌了幾顆,開始繼續出發。

西昌機場,小得可憐,可能見慣了成都的國際大機場的緣故。老黃和隊友些陸續走下車,去逛機場,剩下我一臉疼痛的苦相靠在座椅上昏昏欲睡。

接著最後兩名隊員,開始向木裡駛去,到達鹽源時,天已經完全黑了。“給我來一盤炒蛋吧,你們吃什麼就自己點”,小橋樂呵呵地看著我,我規規矩矩地端著一盤炒蛋在他們旁邊桌上獨自吃著。告別鹽源,還有100多公里路才能到木裡,飽餐後大部分在車上睡去,剩下我和老黃有一句每一句地聊著,那段路有多少個彎,多少個山頭,已記不清楚。深夜抵達木裡最好的酒店,來不及卸包,拿了鑰匙直接往房間跑去。

Day2:

清晨起了個大早,詢問了前臺服務員超市菜市分佈,木裡是一個完全坐落於半山腰依山而建的縣城,或許太早的緣故,街道上冷冷清清,行人甚少。採購完物資回到酒店,隊友已經陸續在大廳等候。提前約好的越野車,也準時准點地到達。從木裡到嘟嚕村雖說每天都有一趟班車可以坐到水洛鄉,但是得花去一整天的時間在路上顛簸。所以來這兒走這條路線的人,都會選擇乘坐當地的越野車去往嘟嚕村。這樣最慢6個小時就可以抵達。 我乘坐的那輛車,司機是一個很帥氣的藏族小哥,一上車,就把音樂放起,聽不懂歌詞,然而悠遠歡快的旋律沁人心扉。

駛離木裡縣城不到半個小時,其中一輛車出現狀況,機油洩漏。等待了差不多將近一個小時,等來替換的車。晴朗天氣下,這條路的灰塵很多。

“嘟嚕村哪一家?”

“杜基”

“哪個杜基哦?”

"小杜基,很年輕的那個"

這是花了不少精力,在網上查詢無數資料後重新找的洛克線嚮導,雖然國慶才剛過去沒有多久,也有認識的馬隊嚮導,然而國慶的種種事情讓我徹底對他們失去了信任。車上,跟藏民司機的對話,讓我慶倖還好嚮導不是叫紮西,那樣不知會冒出多少個來。通過交流,他大概知道我口中說的杜基是哪一位。

車子一路載我們到了嚮導家裡,小杜基手上提著一隻奄奄一息的雞,蹲在水龍頭旁正忙碌著。看見我們的到來,丟下手中的活,快步地過來與我們打著招呼。“沒什麼好招待你們的,晚上就燉這只雞”,這是我下車他對我說的最記憶猶新的一句話。

卸完背包,杜基領著我們進入屋內,好客的家人端來了一盤核桃,和一壺酥油茶,一杯接一杯挨著倒滿。很喜歡杜基家的佈局,與常見的藏家不一樣的是,他們家主屋外有個小四合院,廚房脫離主屋在小院旁一座小平屋內。偌大的主屋內,空曠乾淨整潔,房屋角落的架子上擺放著擦得發亮的各種器皿。

屋外掛滿著辣椒

坐在木凳上,品著地道的酥油茶,偶爾砸一砸比石頭還硬的核桃,打發著時間。在外,運氣很重要。這不,剛落腳沒多久,外面就打起了雨滴。在之後,當然就是彩虹。

而且還是雙彩虹

“外面樹上掛著好多蘋果”,一名剛從小賣部回來的隊友說道。原本昨天途徑鹽源時,採購點蘋果徒步路上吃,結果計畫落空,突入奇來的這句話,讓我們幾人略顯興奮。在嚮導家人的帶路下,趁著夜色順著鄉間小道來到她的一親戚家。昏暗的夜色下,田坎旁梨樹,蘋果樹上掛滿了果實。片刻後,老鄉從屋內端出一籮筐蘋果,白天裡剛摘的。讓我們選,要好多選好多。那蘋果看外貌不咋樣,大小各異,扁圓不一。迫不及待的隊友些拿起一個咬了一下,味道很不錯。我試著從隊友處分了一半,嘗試著咬了一口,忍著疼痛嚼了幾下,就吞下去了,確實很甜。

再次回到杜基家時,他們已經備好了晚飯。土豆燉雞,真心的味道超級棒。

晚飯之後,屋外的夜空已是璀璨一片,銀河當空,繁星點點。拿出相機,架上架子,絞盡腦子,換著各種花樣兒想如何拍銀河,都找不到何時的角度,甚至於房屋頂上的屋簷我都嘗試過,但最後,也沒有蹦出什麼火花來。

Day3:

清晨醒來時,嚮導一家已經開始各種忙碌。杜基告訴我這次,他由於要去木裡接幾個人帶不了我們,轉而由他的父親帶我們,讓我放百分之二百的心。吃完早餐,坐上杜基和他一朋友的車由嘟嚕村向金礦出發。這一條路對我來說實在太熟悉了。16年國慶三個大傻順著這條機耕公路走的畫面清晰的呈現在腦海中。 杜基家門前出發時的一張合照

5D和藍豬來自廣西,西昌跟隊伍匯合的隊友;不亖香子來自北京的小妹;開心跟我走過年保玉則;小橋貢嘎,年寶,川青藏,似乎每條線都有她的身影;遊俠則是這次活動最早報名的隊友,癡迷攝影。人在旅途大哥則是我們第二次照面,上一次還得從16年那次刻苦銘心難忘的七藏溝穿越九寨溝說起,這次洛克線,他義無反顧地選擇全程重裝,很讓我佩服的一個老哥。

車子行駛至半途,便再也無法前行,路面下沉垮塌了一半,村民正在搶修,洛克徒步正式開始。2016年徒步瀘沽湖亞丁的朋友,您還記得這條路嗎?

這一天進山的隊伍大約有三支,沒走多久就看見了前面早出發的隊伍。

金礦白河橋開始分路,沿著左邊小道進山是洛克線進山如入口;順著公路繼續往上走是通往呷洛村的道路。

分岔口所有隊伍在此匯合,休息。

白水河

森林密佈,溪水潺潺流動;十月中旬的洛克,秋的氣息味道還很淡。

順著道路走,幾乎沒有什麼岔路。偶爾會遇見岔路,嚮導就會坐在岔路口等待著我們。

重裝下的旅途大哥

路上途徑這棵標誌性的大樹,往前不遠就是菩薩洞

菩薩洞流水如絲一樣

“貳哥,來,來一片這個”,看著隊友遞給我的牛肉幹,很想吃,但是我不敢接,這樣的場景畫面路上反反復複地上演著,甚至於路上嚮導和我交流意見的時候,我只能嗯嗯嗯,用手指來指去地交流表示回應。

一一超過其他的隊伍,我們走在隊伍的最前沿,速度談不上拉得有多快。只是一路上一直在叢林中鑽來鑽去,能拍的風景甚少,剩下就是不停地趕路。出門時,嚮導告訴我今天我們走不到滿措,然而我堅信我們肯定能抵達。下午三點左右,路過一處,就看見隔壁一支隊伍的馬幫聽了下來,卸包生火做飯。隊員充滿期待的眼神看著我,等待著我的決定。

“繼續往前走,今天多走點,明天少走點!”最後,往前再行進了差不多兩三公里,最終還是停在了牛頓牛場,距離滿措牛場還有三公里左右的路。

我們紮營之後,自此再沒有看見後面一個隊員經過,看來都已經選擇了在後面紮營。紮營,生活做飯,一切依舊。飯後,嚮導跟馬夫找了一堆柴火升起,坐在地下煮著酥油茶。我搬了一塊石板,靠著他們身邊坐下。嚮導樂呵呵地對我說:“你可以哦,菜好吃”。夜漸黑,嚮導和馬夫依然坐在火堆旁聊著天,期間偶爾起身去看了哈馬。“你們不搭帳篷嗎?”我好奇地問道。“不搭了,就這樣睡在火堆旁”,深秋的十月在海拔3600多米的高原上,夜晚還是很寒冷,但是他們早已經習慣了。

營地電信手機穩妥妥地可以接收到3G信號,還是很讓人意外的。然而正因為這樣,晚飯之後,大家各自進了自己帳篷,各自玩自己的去了。QQ,微信這幾年完完全全地改變了人的溝通交流方式。我也不列外,我還樂呵呵地拍著各種視頻發到群裡,“看,洛克第一天,牛頓牛場營地”。

如果可以翼裝飛行挑戰,此處絕對是一個絕佳之地。

躺在帳篷裡,看著老婆發來的么兒熟睡的照片,心裡暖暖的。跟我一個帳篷的遊俠,躺下沒有多久就熟睡過去。翻來覆去,毫無一點睡意的我,索性來了興趣,不如給孩子取個名吧。很多人給孩子取名喜歡隨心意,好聽就可以。然而對於像我這樣研究過易經的半吊子書生而言,還是要有很多講究的。“梓栩,就這個名了”這一個名,花去整整四個小時。

營地四周除了水聲外,一片寂靜,不遠處篝火忽明忽暗。第一次在外露營的第一天有了思鄉的心情!

Day4:

天氣比之昨日更好,吃完早餐迫切地想儘早走出這片深林,期待更開闊的視野。

下滿措營地

視野總算變得稍微開闊了一些

樹上松蘿密佈,就算都市空氣再淨化二十年,依舊也趕不上這裡。

略微有一點秋的氣息了

“前方有炊煙的味道,那兒有人”,炊煙的“味道”,是的,那種樹枝燃燒散發出來的特有的味道。

走近,四五個藏民正在收拾營地垃圾進行焚燒。不遠處散亂的十幾匹馱著背包的馬。又一個徒步穿越的隊伍,不過此時這個隊伍隊員都出發了。一處好地,比之昨晚咱們的營地好多了。不過很肯定的是,他們不是昨日路上遇見的任何一支隊伍。

逃離森林,進入灌木林地帶

遠處紮巴拉山進入視野

果木牛場,海拔3860米

紮巴拉山

果木牛場看見的夏洛多吉雪山,只能看見雪山頂。這也是洛克線上,最先進入視野的三坐神山之一。

進果木牛場口的瑪尼堆,五顏六色的經幡正對雪山。

非常漂亮的牧場

游離于道路外正在拍照的遊俠。

在滿是負氧離子的叢林穿越時,感受不到此刻你身在高原。進入果木牛場,恍然明白過來,原來自己身處在高原上。雪山,草甸,經幡,彩色灌木林,還有犛牛。屏住呼吸,用心感受身邊的一切,融入其中,原來可以這麼美。

走洛克的三女將也抑制不住喜悅

如若不去催促,他們會選擇在這兒坐上一整天。離開果木牛場,繼續進入低矮灌木林。穿梭于紅黃綠相間的灌木林,感受著弄弄的秋意。

一直圍繞著夏洛多吉雪山腳下行走,你想看他隨時可以抬起頭瞻仰他。

左邊就是之前說的紮巴拉山,右邊尖尖的高聳入雲的就是央邁勇神山,兩山之間就是明日要翻越的紮巴拉埡口。

夏洛多吉

央邁勇雪山山尖一角

似一把斧頭刀鋒一樣聳入天際

藏別牛場,海拔4050米,開始進入4000米以上海拔地帶。國慶期間的垃圾依然還有一些散亂在牧場裡,淩亂不堪。

藏別牛場仰望夏洛多吉

下午1點30分,就到了萬花池牧場。還想帶著隊伍繼續往前走至紮巴拉埡口下方紮營。不過嚮導告訴我,上面很冷。聽吧,環顧四周看著眼前開闊視野,這兒紮營也很不錯。計算了哈方位,怎樣拍照方便,尤其是晚上拍星空銀河。指著面前的一片草地,“我們就紮營這兒了”,“這兒不行哦,我們得牛棚在對面那個山坡上,你們得往前走點”。

行吧,那就兩個小河溝中間那塊草地就是我們營地。

在山裡,你是否還端著桶泡面吃,還是筷子在鍋裡撈來撈去吃著火鍋?No,過時了。我們是這樣吃的。

兩葷兩素,葷素搭配有鹽有味。

吃完晚飯,夜幕降臨。幾隊人馬齊聚萬花池牧場,各自佔據著一方地盤,熱火朝天地“忙碌”著。沒有晚霞 ,沒有日落,同樣也沒有金山,如此早地解決完午飯就為了等待入夜時的銀河,棚子裡嚮導和馬夫升起了不大的一堆火,坐在火堆旁,煙熏得眼睛都無法睜開,只能雙眼眯成一條縫隙看東西。儘管這樣,我依然堅守在火堆旁不離不棄。

夜,銀河,我已做好了準備!

很美的銀河,星空,然而18-200的狗頭鏡頭相當不夠用。

深夜,高原上真的很寒冷,無論什麼季節都是一樣的。獨自一人坐在草地上鼓搗近2個小時的時間,直至手指凍得開始變得不那麼靈活,不得不放棄拍攝,趕緊地縮回到了帳篷裡面。打開手機,滴滴的消息提示聲響了又響,oh,mygad!電信竟然還有3G信號!聊天,上網,分享圖片,亦如往常一樣地在帳篷裡過起了“夜生活”!

Day5:

猛灌了幾天的維生素,口腔沒有以前那麼疼痛了,這幾天的“猛補”終於把身體缺乏的“喂飽”。不到6點半,我就已經爬出帳篷。走到石屋外,正好遇見看完馬回來的嚮導。回到石屋開始著手早飯準備,從袋子裡拿出的南瓜削都削不動,不曉得是刀鈍了還是這南瓜皮太硬了。九牛二虎之力搞定這個南瓜,和著米下進高壓鍋。出門就看見央邁勇雪山尖漸露金色。

趕緊跑回營地,叫醒還在熟睡的隊友些。如此美景,機遇難得,焉能錯過!陽光開始逐漸打照在夏洛多吉雪山上。

國慶節假日裡,每日進山的幾百上千,然而連續遭遇幾天的陰沉多雲天氣,如此好運並不屬於他們。對於他們絕大部分人來說,窮奇一生,能走幾次洛克線?回到成都分享在朋友圈的圖片,無數驢友問我這是哪兒,其中不乏很多已經行走過洛克的人。“這是萬花池下的夏洛多吉雪山和央邁勇雪山”,“怎麼可能,我怎麼沒有看見啊,我一定是走的假的洛克”。更奇葩的是,回到成都加了一個徒步路上認識的朋友,當我發照片給她看的時候,她一臉懵逼。當時,路上我們每天行程幾乎都是一樣的,唯一的差別就是我與她不同隊!

昨日還在抱怨長焦鏡頭的雞肋,此時終於排上用場,200的頭足以滿足我對雪山渴求。從看見進山初露的7點17分到,最後結束暗淡下去時的7點29分,足足持續10多分鐘的金山盛宴,讓我毫不吝嗇快門,果斷地一張接著一張拍著。

哪怕微妙的一絲變化,我都不願意錯過。

雲霧飄渺移動下的央邁勇,一秒一個變化

時間推移,雪山脫下金色的外衣,依然潔白如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