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爺爺挖的下山樹樁,只要做到這幾點,盆景成活率100%

現在養盆景的人是越來越多了, 但是買樁要花費不少的錢, 而且還不一定能遇到自己喜歡的樹樁, 即便遇上了好樁, 也不是很確定轉到自己手上的樹樁是不是真的能成活, 所以很多人都選擇了自己上山挖樁, 而爺爺挖的下山樹樁, 只要做到這幾點, 盆景成活率100%, 一起來看看吧。

親自上山挖樁養盆景, 那當然是最好不過的了, 因為自然界的野生樹樁真可謂是千恣百態, 品種繁多。 這種樹樁自然形成的形態比人工養的更顯得獨一無二, 所以說大多數好樁都來自於大自然, 挖回來以後經過上盆, 修剪, 蟠紮, 經過盆景人的精心養護就會成為一盆價值昂貴的佳作。

野外挖回來的樹樁根部處理最重要, 它直接關係到盆景能不能成活, 考慮到成活率和上盆, 根的底部最好修成水準狀, 還要根據自然根系結構, 從而根過渡到側根、鬚根。 短截主根應儘量多留側根和鬚根, 以保證樹樁的成活生長。 其次是自然生長的枝幹, 往往雜亂無章, 必須進行一次初步重修剪。 接下來還需要把多餘的枝條剪去, 留下造型需要的枝幹。

巧妙利用樹樁的自然形狀, 看它適合製作成哪種形態的盆景, 常見的盆景形式有懸崖式、直立式、曲幹式, 提根式、連根式、附石式等, 這要主要是看樹樁來決定的。 確定樹型以後, 把多餘的枝幹截掉, 截口處理因為樹種習性不同, 處理的方法也不盡相同, 截口不要切在正面, 還要平整光滑, 截口處要防止傷口感染, 一定要及時塗上防腐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