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正文

這個節目,回答了婚姻中最棘手的三大“天問”

我們現在在這兒, 就是要大聲地、不卑不亢地, 表達出來我們自己的觀點, 我覺得這才叫男女平等。 我們回答一個問題的目的, 是表達真實的自我, 而並不是在於對方是否滿意。

——張紹剛

這段話, 是《為你而來》中, 我特別愛的。

幾個月前, 受邀探訪《為你而來》首期節目的錄製。 從節目組方面瞭解到, 做這檔節目的願景, 是想讓婚戀交友回歸心靈。 所以節目的定位是“交友談話類節目”, 正是希望能夠留有更多的節目篇幅給男女嘉賓及其家庭更多地釋放各自的價值觀, 以小樣本的談話內容輻射更廣闊層面上的婚戀議題。

在男女嘉賓作出最後抉擇之前, 男女雙方是隔離不相見的, 因此, 站在主舞臺上的嘉賓要從心動屋裡甄別其真名天子/女的唯一方法, 就是通過與對方親友團的談話進行價值觀碰撞。 如此, 價值觀的契合或疏離, 也就成為了左右男女是否能夠牽手成功的最重砝碼,

也成了這檔節目是否得以成立的核心之重。 然而, 誠如張紹剛所言, “我們回答一個問題的目的, 是表達真實的自我, 而並不是在於對方是否滿意。 ”

本季《為你而來》共有10期節目, 今晚迎來收官之作。 觀摩已播出的1-9期, 不得不說節目組在婚戀議題的引導上,

越來越下功夫, 尤其在節目第8期進行改版後, 節目開場主舞臺上由1名嘉賓增加為2名嘉賓, 2人需要同時回答對方父母提出的問題, 幾輪問題後由心動屋裡的嘉賓集體決定誰去誰留。 而由於有了競爭, 有了對比, 有了參照, 也讓主舞臺上的嘉賓們更走心、更慎重地回答這些婚戀議題, 讓節目效果提升不少。

這些問題, 並不只是臺上幾個嘉賓、幾組家庭的試探與檢驗;這些問題, 幾乎覆蓋了一般婚戀關係中, 從初逢、相識、交往、婚前、結婚、婚後各個時期, 也並不局限於男女二人, 而是包括了父母、朋友、前任、上司等所有在婚姻關係中必然會牽涉到的社會關係。 因此, 那些在臺上似乎只是在考驗男女嘉賓反應速度的詰問,

其實是普世共存的中國人“愛情三觀”的探討。 我們可能會不滿某些嘉賓的言論, 也可能會深表贊同;我們可能在曾經忽略某些問題, 也可能因此受到某些啟發。 但無論如何、無可厚非的是, 你的觀念會在與節目的交互中, 從模糊到清晰。

那麼, 這檔節目究竟如何進行議題設置、引導與呈現的?又拋出了那些有關“愛情三觀”的“天問”呢?

一問:婚姻的條件是什麼?

愛情需要門當戶對麼?單身家庭會受到歧視麼?收入、年齡的差距是問題麼?

這些問題, 幾乎在婚戀交友的場合避無可避, 而在《為你而來》的舞臺上, 更可想而知地、如此頻繁地在嘉賓與對方父母中相互交鋒。

在第7期節目中, 有父母向男嘉賓提出, “對中國傳統觀念中的‘門當戶對’是怎麼看?”男嘉賓的回答可謂教科書式的, 他說:“其實, 我挺看重門當戶對的, 因為家庭的條件會決定孩子的經歷、性格, 但門當戶對更多是要兩人共同成長、三觀一致。 如果兩人不共同努力, 成長速度不一致的話, 剛開始可能很好, 但卻不可能長久。”

在第4期節目中,一組離異家庭的父母向男嘉賓提出,“是否介意女方是單親家庭?”男嘉賓自稱自己也是單身家庭出身,因此,他認為“其實離異家庭與非離異家庭並沒有特別大的區別,反而離異家庭出來的孩子更可能懂得去包容別人。不能說離異家庭小孩就有什麼問題,或者說非離異家庭小孩就有什麼好,我覺得都是相對平等的。”

電視文化,從來都是社會的鏡像與映射,其實在圍繞著“愛情的條件”的探討上,你會很明顯看到兩代之間的差異:父母仍然趨於保守,仍希望為自己的孩子相一個門當戶對、家庭健全、男方收入高於女方、男女年齡基本相仿的物件;而年輕一代則趨於獨立與感性,他們更在乎三觀的契合、精神的交流、成長的共頻,而門戶、家庭、收入、年齡都可以讓位,他們對感情更趨向于樂觀。圍繞著“愛情的條件”的系列問題,也是父母作為子女在場上的”代理人”最容易與子女發生矛盾衝突的,也讓子女頻頻打電話糾偏更正,但幾乎無一例外的,在每次父母與子女價值觀衝突時,父母仍完整地轉達子女的意志,這或許也是一種溝通與進步了。

二問:婚姻的變數何以面對?

願景裡的婚姻,是一輩子的長跑。而這場長跑,從來不是在一條無障礙的塑膠跑道上,它可能要穿越荊棘叢林,也可能要橫越山川荒漠。婚前忽然罹患絕症,怎麼辦?婚後遇到真愛,怎麼辦?婚後出軌,婆婆該怎麼做?有些問題,似乎過於戲劇,有些問題似乎分外尖銳,然而,人生的戲劇性甚至遠大於此。

第九期節目中,一個來自醫生家庭的父母問了男嘉賓這樣一個問題:“假如即將結婚時,突然發現自己身患絕症,你會怎麼辦?”心動屋中一名女嘉賓笑說,你媽媽看的電視劇也太多了吧;女兒解釋道,因為母親在醫院裡的確經歷了太多生離死別。

這個答案,是播出至第9期中最讓我動容的。由於第8期開始節目已經開始改版,同樣的問題兩名主舞臺上的男嘉賓都要作答,2號男嘉賓給出了一個非常浪漫的說法,他說:“我可能不會告訴我的女朋友,然後把接下來幾年想幹的事兒一一干完,可能我會找一個特別說得過去的理由,就把婚期往後推一年,然後在快結束的時候,寫一封信或者錄一段視頻留給她。我希望一年後,她看到這段視頻的時候,如果她的狀態不好,我能以這樣的形式鼓勵她。”

而1號男嘉賓則給出了截然相反的另一種觀念。去年7月,他幾乎經歷了一場生離死別,父親罹患胃癌中晚期,適時他的父母就像許多中國父母一樣,為了孩子能夠安心工作,隱瞞了實情。他意識到情況不對,與姐姐瞭解真相之後匆匆回家,他跟他媽說,“媽,你這個事做得太大膽了,如果說爸沒有從病床上走下來,如果我沒有見到這最後一眼,你叫我以後怎麼原諒我自己?”所以,這段經歷讓他認為,如果他知道自己只剩下一年了,他會告訴太太,因為她有權知道,不可能臨結婚前找個很好的理由結束掉的,你只能找到一個非常渣、非常爛的理由,但對於你太太未來的整個人生來講,她都會被她爸媽的朋友圈為之詬病,如果她是一個相信愛相信簡單的女孩,她可能永遠都會活在陰影裡。所以,他會告訴她,但不結婚。

在第8期節目改版後,節目組在選擇兩位同台競爭的嘉賓時,有意選擇類型截然相反的人物。例如第8期選擇的是像紅玫瑰與白玫瑰那樣風格迥異的兩名女嘉賓,第9期則選擇了如2號這般浪漫主義與如1號這般務實風格的兩名男嘉賓。而他們所對同一個問題給出的答案,正如上文這般迥然相異。沒有誰對誰錯,只有你的價值觀認同於誰的。這或許也是這個節目正在輸出的一種觀點,愛情是找與你三觀相合的人,卻未必有絕對的政治正確。

三問:婚姻的關係怎麼辦?

愛情,或許是兩個人的悸動,婚姻,卻是兩個家庭乃至兩個人際圈的交融。婚姻裡的關係,有雙方的父母、雙方的朋友、雙方的同事,甚至還可能參雜著雙方的前任。婚後要不要與婆婆住?男方是否介意當上門女婿?婚後女方能夠接受在家中的地位低於婆婆和小姑麼?兄弟重要還是老婆重要?老婆可以有男閨蜜麼?女上司醉酒要求接送又該如何應對?千頭萬緒,但確確實實是生活中宛如柴米油鹽的日常。

第8期節目中,男方父母就向場上的“紅玫瑰”與“白玫瑰”發問道:“跟他結婚了,你們的位置比媽媽和妹妹要低一點,你們怎麼想呢?”“白玫瑰”的回答是,不介意把父母放在第一位,因為自己也把父母放在第一位,自己當然會疼愛他的妹妹,但要與妹妹並列第二位;“紅玫瑰”則說,若為一家人,就不會套用一個衡量標準與公式來決定彼此的輕重,這是不必在意的。

情商,是婚姻是否得以幸福的守護。是否拿拎得清家人與外人的關係?是否平衡得好親子與夫妻的關係?是否周全得好工作與生活的關係?所以,在《為你而來》的舞臺上,關於關係的問題成為主流毫無意外,因為父母、閨蜜、摯友都最在乎,也許將進入他們生活圈的這個人,是否能穩固原有的關係,甚至錦上添花。

或許,情商高的人,婚姻不會太差。

但卻不可能長久。”

在第4期節目中,一組離異家庭的父母向男嘉賓提出,“是否介意女方是單親家庭?”男嘉賓自稱自己也是單身家庭出身,因此,他認為“其實離異家庭與非離異家庭並沒有特別大的區別,反而離異家庭出來的孩子更可能懂得去包容別人。不能說離異家庭小孩就有什麼問題,或者說非離異家庭小孩就有什麼好,我覺得都是相對平等的。”

電視文化,從來都是社會的鏡像與映射,其實在圍繞著“愛情的條件”的探討上,你會很明顯看到兩代之間的差異:父母仍然趨於保守,仍希望為自己的孩子相一個門當戶對、家庭健全、男方收入高於女方、男女年齡基本相仿的物件;而年輕一代則趨於獨立與感性,他們更在乎三觀的契合、精神的交流、成長的共頻,而門戶、家庭、收入、年齡都可以讓位,他們對感情更趨向于樂觀。圍繞著“愛情的條件”的系列問題,也是父母作為子女在場上的”代理人”最容易與子女發生矛盾衝突的,也讓子女頻頻打電話糾偏更正,但幾乎無一例外的,在每次父母與子女價值觀衝突時,父母仍完整地轉達子女的意志,這或許也是一種溝通與進步了。

二問:婚姻的變數何以面對?

願景裡的婚姻,是一輩子的長跑。而這場長跑,從來不是在一條無障礙的塑膠跑道上,它可能要穿越荊棘叢林,也可能要橫越山川荒漠。婚前忽然罹患絕症,怎麼辦?婚後遇到真愛,怎麼辦?婚後出軌,婆婆該怎麼做?有些問題,似乎過於戲劇,有些問題似乎分外尖銳,然而,人生的戲劇性甚至遠大於此。

第九期節目中,一個來自醫生家庭的父母問了男嘉賓這樣一個問題:“假如即將結婚時,突然發現自己身患絕症,你會怎麼辦?”心動屋中一名女嘉賓笑說,你媽媽看的電視劇也太多了吧;女兒解釋道,因為母親在醫院裡的確經歷了太多生離死別。

這個答案,是播出至第9期中最讓我動容的。由於第8期開始節目已經開始改版,同樣的問題兩名主舞臺上的男嘉賓都要作答,2號男嘉賓給出了一個非常浪漫的說法,他說:“我可能不會告訴我的女朋友,然後把接下來幾年想幹的事兒一一干完,可能我會找一個特別說得過去的理由,就把婚期往後推一年,然後在快結束的時候,寫一封信或者錄一段視頻留給她。我希望一年後,她看到這段視頻的時候,如果她的狀態不好,我能以這樣的形式鼓勵她。”

而1號男嘉賓則給出了截然相反的另一種觀念。去年7月,他幾乎經歷了一場生離死別,父親罹患胃癌中晚期,適時他的父母就像許多中國父母一樣,為了孩子能夠安心工作,隱瞞了實情。他意識到情況不對,與姐姐瞭解真相之後匆匆回家,他跟他媽說,“媽,你這個事做得太大膽了,如果說爸沒有從病床上走下來,如果我沒有見到這最後一眼,你叫我以後怎麼原諒我自己?”所以,這段經歷讓他認為,如果他知道自己只剩下一年了,他會告訴太太,因為她有權知道,不可能臨結婚前找個很好的理由結束掉的,你只能找到一個非常渣、非常爛的理由,但對於你太太未來的整個人生來講,她都會被她爸媽的朋友圈為之詬病,如果她是一個相信愛相信簡單的女孩,她可能永遠都會活在陰影裡。所以,他會告訴她,但不結婚。

在第8期節目改版後,節目組在選擇兩位同台競爭的嘉賓時,有意選擇類型截然相反的人物。例如第8期選擇的是像紅玫瑰與白玫瑰那樣風格迥異的兩名女嘉賓,第9期則選擇了如2號這般浪漫主義與如1號這般務實風格的兩名男嘉賓。而他們所對同一個問題給出的答案,正如上文這般迥然相異。沒有誰對誰錯,只有你的價值觀認同於誰的。這或許也是這個節目正在輸出的一種觀點,愛情是找與你三觀相合的人,卻未必有絕對的政治正確。

三問:婚姻的關係怎麼辦?

愛情,或許是兩個人的悸動,婚姻,卻是兩個家庭乃至兩個人際圈的交融。婚姻裡的關係,有雙方的父母、雙方的朋友、雙方的同事,甚至還可能參雜著雙方的前任。婚後要不要與婆婆住?男方是否介意當上門女婿?婚後女方能夠接受在家中的地位低於婆婆和小姑麼?兄弟重要還是老婆重要?老婆可以有男閨蜜麼?女上司醉酒要求接送又該如何應對?千頭萬緒,但確確實實是生活中宛如柴米油鹽的日常。

第8期節目中,男方父母就向場上的“紅玫瑰”與“白玫瑰”發問道:“跟他結婚了,你們的位置比媽媽和妹妹要低一點,你們怎麼想呢?”“白玫瑰”的回答是,不介意把父母放在第一位,因為自己也把父母放在第一位,自己當然會疼愛他的妹妹,但要與妹妹並列第二位;“紅玫瑰”則說,若為一家人,就不會套用一個衡量標準與公式來決定彼此的輕重,這是不必在意的。

情商,是婚姻是否得以幸福的守護。是否拿拎得清家人與外人的關係?是否平衡得好親子與夫妻的關係?是否周全得好工作與生活的關係?所以,在《為你而來》的舞臺上,關於關係的問題成為主流毫無意外,因為父母、閨蜜、摯友都最在乎,也許將進入他們生活圈的這個人,是否能穩固原有的關係,甚至錦上添花。

或許,情商高的人,婚姻不會太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