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女人當媽後鍾情保險,是智商告急or責任上線?

這篇文章, 我想說說于情於理都該是每個家庭的標配, 但事實上卻一直在錯誤道路上狂奔不止的保險。

不過, 咱實事求是的說, 我年輕的時候, 也是挺煩保險的。 我從小到大身體棒著呢, 打針吃藥的次數都屈指可數, 讓我為小概率的疾病、事故花錢, 有必要嗎?第一個問號。

而且打著為我好的態勢, 可是推薦人的滔滔不絕卻讓我感覺進攻性很強, 到底是為你好還是為我好呢?第二個問號。

坊間傳聞, 保險就是買的時候千好萬好, 出事需理賠的時候卻被像皮球踢來踢去是真的嗎?第三個問號。

先來回答第一個問題, 本能反感保險

首先, 大概率上來說, 年輕人的身體更好, 患疾病概率更低, 沒有切膚之痛, 自然容易想當然的認為保險沒那麼需要。 但現在你還年輕嗎?

其次, 過去幾十年的居住環境以及食品安全, 比現在好的不是一兩個級別, 越來越稀罕的藍天白雲和青山綠水就是最好的證明。

可如今的霧霾和不知道放了啥的食品, 你是不是活得越來越膽戰心驚?

最後, 小時候, 還沒賺錢, 哪怕剛剛賺錢的我們, 是索取方, 買不買保險我們沒有發言權, 一切取決於父母。 但是, 漸漸的我們成了上有老, 下有小的夾心餅乾, 成了家庭的頂樑柱, 付出方, 自然而然的接過了父母手中的決定權。

真 的, 我覺得我保險方面的成人禮發生在我當媽的那一刻。 以前總感覺自己還是個孩子。 不知不覺我的臂彎裡也摟了一個孩子, 就是在我家娃出生的月子裡, 突然主動 的想起了被我拒絕過多次的保險。 這樣的反轉來得有點突兀, 難道是產後的女人智商突然變低了?恰恰相反, 我覺得是母親這個角色讓我感覺到了責任。

媽 媽群裡的媽媽們在熱火朝天的討論給娃買什麼保險好, 但難道不是父母才是娃最好的保險嗎?父母身康體健, 努力工作, 孩子就不愁得不到好的照顧, 可如果父 母……我想起了我30年的房貸, 想起了我和老公兩人的收入一個用來還貸, 一個用來生活, 真正的一個都不能少。 所以我們倆不能生病, 不能失業, 不能……

你可能會說, 這種事情不是我們說了算, 天災人禍, 經濟走勢, 巴拉巴拉。 所以, 我才在這個節點想起保險了呀。 以防萬一, 晚上能睡得踏實點。 當然, 內心是寧可這個保費是打水漂了的, 投保才不是為了理賠去的呢, 不管任何一種保險都不是。

再來看第二個問題, 推薦人的反作用

保險推薦人越是“盛意”, 越容易使我們對保險燃起反感。 我曾經也如此, 一接到推薦保險的電話就想掛掉, 一方面是那些保險推薦人的水準實在不咋地, 都不知道從哪要到了我的電話, 對我的情況一無所知, 就上來和我說, “姐, 我這有一款特別適合你的產品。

到底是適合我, 還是, 適合你的傭金。 本來我有保險配置需求的, 但遇到這樣的保險推薦人, 也許我就暫時擱置了。 有沒有?

本來中國人就沒有付諮詢費的習慣, 從買房到買保險, 皆是。 仲介人如果還一味的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他的傭金, 而不是我們投資者的真實需求, 那他們難道真當我們是冤大頭嗎?以為這還是那個“錢多, 人傻, 速來”的時代嗎?

我的原則是, 別當我是傻的, 別想讓我隨便做你的提款機。 但如果你的資訊, 你的建議真的有價值, 我也願意為此付費。

都說術業有專攻, 這我是承認的。 就像我不懂醫, 那我的病情該如何醫治更好, 我需要專業醫生的建議。

我不懂法, 如果我碰到了民事糾紛, 肯定要找個律師來盡可能多的維護我的利益。

那我現在不懂保險,如果有個保險推薦人能夠把我家的風險敞口分析清楚,給我幾個或性價比高,或保障全面的方案,我還會那麼急吼吼的掛電話嗎?著急忙慌的把對方約出來面談都來不及吧。

不過,抱怨歸抱怨,我們總不能因為保險推薦人素質的參差不齊,因為對他們的不滿,就賭氣擱置了自身的保障計畫吧。風險是自己的,該上心的永遠也是自己。

人家保險推薦人只是沒做成你的生意,但你堵上的可是一家人的一輩子。所以,這構不成我們不買保險的理由。

最後看第三個問題,擔心保險公司不理賠

實話實說,我還沒理賠過,沒有理賠經驗。但是我覺得,只要符合理賠條件,保險公司沒有理由不賠。

第一,保險公司高薪聘請的精算師不是吃素的,保費他們都是做過精心測算,出險概率,理賠費用,會在他們cover範圍。更通俗點說,他收的保費是能保證部分投保人出險,他們理賠了也不會虧。

第二,保險公司在中國是不能破產的。什麼意思?就算真的理賠太多,保險公司都賠光了,還有人在後面頂著呢。都說投資不能迷信剛性兌付,但保險這塊,我還真覺得是剛性兌付。再說,保險公司也是愛惜自己羽毛的,不要陰謀論的覺得他們就是只想收保費,不願理賠。

那可能有人會說了,為啥我在那麼多論壇看到有人發帖說保險都是騙人的,投保的時候說這個也賠,那個也賠。但真去理賠的時候,變成了這也不賠,那也不賠。下面這話可能有點得罪人,但也必須說——當你不被理賠的時候,去翻翻你的保險合同,符合理賠條件了嗎?

可當時他們明明說都能賠的呀?他們是誰?保險推薦人!

上 文不是也說了嗎,有些保險推薦人為了傭金,並沒有遵循把合適的產品推薦給合適的人。那他既然會哪個傭金高就推薦哪個?他是不是也可能在跟你闡述的時候做出 了虛假的描述,把不能賠的也說成能賠的了?我們樸素的想,只有我們覺得這個保險這也好那也好,我們才更有可能買單是吧。

但保險公司並不認這些,他們認合同。可那些密密麻麻的合同,又有多少人在買的時候是好好看過一遍的呢?就算看了,又有多少專業詞彙沒看懂,雲裡霧裡的跳過去了呢?

這裡保險推薦人要挨板子——沒有做好提示工作。可我們自己是不是也有責任?畢竟每份保險合同的成立,都建立在你簽上了你的大名,以示你知曉並同意裡頭的全部條款。

Ok,論壇裡大部分說保險不理賠的控訴都是掉進了這個坑。對此,我的意見是,保險公司、三方機構有規範其業務人員素質的義務,而我們投保人,也要對自己的錢負責,且,有契約精神。所以,這點不是人們拒絕保險的理由,而是對人們如何妥善選擇保險的提醒。

最後,除了這三條,還有哪些是你反感保險的理由,和我一起來聊一聊吧。

那我現在不懂保險,如果有個保險推薦人能夠把我家的風險敞口分析清楚,給我幾個或性價比高,或保障全面的方案,我還會那麼急吼吼的掛電話嗎?著急忙慌的把對方約出來面談都來不及吧。

不過,抱怨歸抱怨,我們總不能因為保險推薦人素質的參差不齊,因為對他們的不滿,就賭氣擱置了自身的保障計畫吧。風險是自己的,該上心的永遠也是自己。

人家保險推薦人只是沒做成你的生意,但你堵上的可是一家人的一輩子。所以,這構不成我們不買保險的理由。

最後看第三個問題,擔心保險公司不理賠

實話實說,我還沒理賠過,沒有理賠經驗。但是我覺得,只要符合理賠條件,保險公司沒有理由不賠。

第一,保險公司高薪聘請的精算師不是吃素的,保費他們都是做過精心測算,出險概率,理賠費用,會在他們cover範圍。更通俗點說,他收的保費是能保證部分投保人出險,他們理賠了也不會虧。

第二,保險公司在中國是不能破產的。什麼意思?就算真的理賠太多,保險公司都賠光了,還有人在後面頂著呢。都說投資不能迷信剛性兌付,但保險這塊,我還真覺得是剛性兌付。再說,保險公司也是愛惜自己羽毛的,不要陰謀論的覺得他們就是只想收保費,不願理賠。

那可能有人會說了,為啥我在那麼多論壇看到有人發帖說保險都是騙人的,投保的時候說這個也賠,那個也賠。但真去理賠的時候,變成了這也不賠,那也不賠。下面這話可能有點得罪人,但也必須說——當你不被理賠的時候,去翻翻你的保險合同,符合理賠條件了嗎?

可當時他們明明說都能賠的呀?他們是誰?保險推薦人!

上 文不是也說了嗎,有些保險推薦人為了傭金,並沒有遵循把合適的產品推薦給合適的人。那他既然會哪個傭金高就推薦哪個?他是不是也可能在跟你闡述的時候做出 了虛假的描述,把不能賠的也說成能賠的了?我們樸素的想,只有我們覺得這個保險這也好那也好,我們才更有可能買單是吧。

但保險公司並不認這些,他們認合同。可那些密密麻麻的合同,又有多少人在買的時候是好好看過一遍的呢?就算看了,又有多少專業詞彙沒看懂,雲裡霧裡的跳過去了呢?

這裡保險推薦人要挨板子——沒有做好提示工作。可我們自己是不是也有責任?畢竟每份保險合同的成立,都建立在你簽上了你的大名,以示你知曉並同意裡頭的全部條款。

Ok,論壇裡大部分說保險不理賠的控訴都是掉進了這個坑。對此,我的意見是,保險公司、三方機構有規範其業務人員素質的義務,而我們投保人,也要對自己的錢負責,且,有契約精神。所以,這點不是人們拒絕保險的理由,而是對人們如何妥善選擇保險的提醒。

最後,除了這三條,還有哪些是你反感保險的理由,和我一起來聊一聊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