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電力課堂:什麼是設備台賬?電力系統是否應建立台賬系統?

設備台賬是電力人日常工作經常提及的一個東西, 但是對於什麼是台賬, 台賬的作用是什麼,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進行過深入的思考。 在我們與不同的角色接觸過程中發現, 不同的人對台賬是有著不同認知的。

那麼, 台帳是什麼呢?如果說台賬是設備標識和一組設備屬性以及設備與設備之間的關係, 估計沒有人反對, 但是一旦涉及到台賬應包含哪些關係和屬性, 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看法。 對於資產管理的人說, 台賬涉及設備價格, 對於生產管理的人來說, 台賬涉及檢修週期, 對於調度管理的人來說,

台賬涉及設備停電時間, 對於保護專業管理人員來說, 涉及故障頻率, 等等。 總之, 不同人的台賬其實並不相同。

如果進一步分析還會發現, 不僅是屬性不同, 對”設備”顆粒度的定義也不同, 比如:對資產管理人來說, 合併單元與智慧終端機是一次設備的一個屬性, 意味著在他們眼裡, 台賬中並不存在合併單元與智慧終端機這個設備;對生產管理人來說, 合併單元智慧終端機就是一個獨立的設備。 原因也很容易理解, 不同角色的人基於不同的業務目標, 關注設備的角度和細微性本來就不相同, 自然理解也就不完全一致。

為了解決這個矛盾, 我們將台賬分為廣義的台賬和應用系統台賬來定義。 廣義的台賬以最小顆粒度為單元定義設備,

並包含該設備的基本屬性, 資料來源與作業過程, 理論上該設備一"出生"或者”定居”資料就產生了, 也就是所謂的資料來源;應用系統台賬應基於確定的角色、確定的需求(功能)定義設備顆粒度, 以及包含該功能發揮作用該具備的所有屬性。

應用系統台賬資料來源於兩個管道, 一種管道是來源於廣義的台賬, 根據需要按照顆粒度整合, 另一種管道來源於屬性的產生地, 可能來源於其他系統, 也可能是本系統人工輸入。

近些年, 不止一次被同行問到, 電力系統是否應該建立統一的設備台賬系統, 原因是各系統都在維護台賬上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從上節可以知道, 不同系統管理的台賬並不相同, 一旦建立一個服務于所有應用系統的台賬系統, 其維護工作也必然由所有應用系統驅動, 必然導致台賬系統過於複雜, 這種複雜帶來的台賬維護問題, 反過來又影響到依賴于它的所有應用系統, 獨立性沒有了, 維護代價可能更大。 所以我們的觀點是,

有廣義的台賬, 但不一定有所謂的台賬系統。

既然統一的台賬系統不合理, 那是否就不能降低各應用系統台賬資料維護工作量了?也不是, 既然各應用系統都是關注設備, 那麼至少設備有一些基本屬性是各系統都關注的, 比如:設備標識、設備名稱, 也就是本文所說的廣義台賬包含的內容, 至少這些公共的屬性是可以獨立出來供大家共用的。

有了獨立的公共屬性設備台賬後, 各應用系統在此基礎上再按需要的顆粒度進行整合, 並擴展自己的屬性, 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

以上所說基本上都是按照傳統做法維護應用系統台賬, 通過這些年的優化, 效率提升的空間也不大了, 而且並沒有非常成功的經驗。 筆者想要換一個角度來說說應用系統設備台賬維護的問題。 能不能在業務過程中建立應用系統台賬呢?我們試著分析一下, 首先, 應用系統台賬資訊從哪裡來的?無非是設計資料、採購資料、施工資料、現場的運維資料、二維碼資料產生的資訊等。 既然應用系統台賬維護的時候從資料來,那麼產生資料的時候也肯定能夠生成設備台賬,條件是這些過程全都線上化,並且在業務作業系統中開發資料收集的元件,輔以大資料的一些演算法進行後臺分析過濾,相關技術這些年已經相對成熟。這樣就能化台賬維護工作於無形,徹底消滅台賬維護了。

這個動作有點大,短期內似乎可行性不高。那麼對於廣義的台賬資訊,收集設計、施工、運維的資料不難吧,開發一個獨立的資料分析服務,採用一些大資料的方法按照指定的廣義台賬屬性要求產生台賬總可以,一邊收集資料,一邊輸出,各應用系統再開發代價很小的自動導入功能,也能夠大幅度減少工作量,更重要的是對目前的應用系統幾乎沒有任何影響,更無須大量資金和工作量的投入。

綜上所述:

1、所謂的台賬應該是廣義的台賬,而不應該考慮太多的應用系統的要求;

2、對於台賬的形成,不應由輸入的方式獲取,而應該是通過大資料分析獲得。

3、從桌面維護台賬改為通過移動端維護台賬,沒有任何實質性效率提升,只能讓工作更複雜。

4、台賬只能解決應用系統的部分資料,而不是全部,每個系統建立一個簡單的資料導入功能,也是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案。

既然應用系統台賬維護的時候從資料來,那麼產生資料的時候也肯定能夠生成設備台賬,條件是這些過程全都線上化,並且在業務作業系統中開發資料收集的元件,輔以大資料的一些演算法進行後臺分析過濾,相關技術這些年已經相對成熟。這樣就能化台賬維護工作於無形,徹底消滅台賬維護了。

這個動作有點大,短期內似乎可行性不高。那麼對於廣義的台賬資訊,收集設計、施工、運維的資料不難吧,開發一個獨立的資料分析服務,採用一些大資料的方法按照指定的廣義台賬屬性要求產生台賬總可以,一邊收集資料,一邊輸出,各應用系統再開發代價很小的自動導入功能,也能夠大幅度減少工作量,更重要的是對目前的應用系統幾乎沒有任何影響,更無須大量資金和工作量的投入。

綜上所述:

1、所謂的台賬應該是廣義的台賬,而不應該考慮太多的應用系統的要求;

2、對於台賬的形成,不應由輸入的方式獲取,而應該是通過大資料分析獲得。

3、從桌面維護台賬改為通過移動端維護台賬,沒有任何實質性效率提升,只能讓工作更複雜。

4、台賬只能解決應用系統的部分資料,而不是全部,每個系統建立一個簡單的資料導入功能,也是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