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用青春視角聚焦“流金歲月” 引領文化自信鑄民族之魂

未來網(www.k618.cn中央新聞網站)北京2月1日電(記者 崔晨晨)“小時候都是通過家裡的黑白電視看電影, 現在有了電腦、智慧手機後, 看電影方便多了。 ”重慶理工大學大二學生袁果今年21歲, 平日裡是個“電影迷”, 他對記者說, “平時很喜歡看電影, 平均下來每個月大約看10次, 科幻的、古裝的、槍戰的、喜劇的電影都很喜歡。 ”

著名電影演員、《烈火中永生》江姐扮演者于藍。 視頻截圖

劉嫻是河南理工大學的一名大三學生, 大二時與愛好電影的同學一同成立了全校首個電影社團——新青年微電影協會, 她說:“我們雖然是理工科學校, 但學校裡不乏有技能、有思想的電影愛好者, 正是因為有這些人, 我們的微電影協會才得以誕生。 ”據劉嫻介紹, 新青年微電影協會分工明確, 下設編輯組、表演組、導演組、後期組、公關組, 分別負責協會的相關工作。 成立以來, 完成了很多短視頻的製作,

主要通過校內的電子顯示幕播放展示, “希望能通過我們的微電影讓大家認識到電影不是視頻小片段的簡單拼湊, 讓人們們去理解一個有思維、有邏輯的生活本質, 去通過電影看到我們的生活的內容。 ”

當前, 像袁果、劉嫻這樣喜愛電影的年輕人不在少數, 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最新的調查資料顯示:中國的電影觀眾平均年齡為21.5歲。 毫無疑問, 青年一代已經成為觀影主力軍。

中國電影業佳報頻傳 比票房更珍貴的是“後繼有力”

1905年, 第一部國產電影《定軍山》的上映, 結束了中國沒有國產電影的歷史, 如今, 中國電影已然走過了百年歲月。 近年來我國國產電影發展勢頭猛勁, 佳作頻出, 國產電影無論從數量還是品質上都有了較大的提升。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去年年底發佈的資料顯示, 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559.11億元, 比上年492.83億元增長13.45%;國產電影票房301.04億元, 占票房總額的53.84%;全年票房過億元影片92部, 其中國產電影51部;國產電影海外票房和銷售收入42.53億元, 比上年38.25億元增長11.19%。

然而, 比票房數字更為珍貴的是, 去年中國電影產業呈現出嶄新而可喜的發展態勢, 據統計, 2017年全國生產電影故事片798部, 動畫電影32部, 科教電影68部, 紀錄電影44部, 特種電影28部, 總計970部。 院線建設成效也十分顯著, 2017年全國銀幕數量躍居世界第一, 新增銀幕9597塊, 銀幕總數已達到50776塊, 超過美國和加拿大銀幕數總和。

《電影產業促進法》助力國產影片發展 觀眾滿意度增長明顯

如此輝煌的成就離不開有力的政策引導和法律保障。

據瞭解, 電影主管部門將2017年定位為“創作品質促進年”和“電影市場規範年”, 同年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的正式實施更是首次將電影產業納入到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當中, 電影產業被新時代賦予了新的重任,

成為拉動內需、推動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產業。

與此同時, 觀眾對國產影片的滿意度也進一步提高, 中國電影資料館1月8日發佈的中國電影觀眾滿意度調查顯示, 2015年至2017年間, 《戰狼2》、《建軍大業》、《老炮兒》佔據國產影片滿意度前三位。 調查稱, 在觀眾觀影水準日益提升、觀影消費趨向理性的形勢下, 2017年國產電影從業者潛心創作, 湧現出眾多優質電影作品, 獲得了觀眾較高認可, 促進市場發展進一步走向成熟。

引導青少年培養文化自信 堅定民族之魂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電影產業作為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各部分, 憑藉它特有的視聽傳播形式更是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成長, 在青少年群體中佔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分量。而電影人才的培養也被各方所關注。

2017年6月,共青團中央網路影視中心與五洲電影發行公司聯合啟動了“全國青少年優秀國產影片賞析活動暨2017年‘校園大使’”活動,面向全國大中學生及學生社團徵集優秀微視頻、微影評等作品,鼓勵全國優秀青少年參與電影創作。

活動歷時半年,覆蓋了全國32個省級行政區域一百多個市縣的170多所大中小學校,參賽學生達數萬名,徵集到5000余份有效原創作品,經過層層遴選,最終評出一二三等獎以及評選出多個優秀組織獎、優秀指導獎和愛電影“校園大使”。

共青團中央網路影視中心主任、未來網總裁何成鋒表示:“青少年是觀賞電影的主力軍,也是電影創作生力軍,代表了電影發展的未來。一代代的青年和少年是在電影的陪伴下成長起來的,電影和青少年是不可分的。”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在新時代,堅定文化自信,推進中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更應積極利用國產電影講好中國故事,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向世界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在青少年群體中佔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分量。而電影人才的培養也被各方所關注。

2017年6月,共青團中央網路影視中心與五洲電影發行公司聯合啟動了“全國青少年優秀國產影片賞析活動暨2017年‘校園大使’”活動,面向全國大中學生及學生社團徵集優秀微視頻、微影評等作品,鼓勵全國優秀青少年參與電影創作。

活動歷時半年,覆蓋了全國32個省級行政區域一百多個市縣的170多所大中小學校,參賽學生達數萬名,徵集到5000余份有效原創作品,經過層層遴選,最終評出一二三等獎以及評選出多個優秀組織獎、優秀指導獎和愛電影“校園大使”。

共青團中央網路影視中心主任、未來網總裁何成鋒表示:“青少年是觀賞電影的主力軍,也是電影創作生力軍,代表了電影發展的未來。一代代的青年和少年是在電影的陪伴下成長起來的,電影和青少年是不可分的。”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在新時代,堅定文化自信,推進中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更應積極利用國產電影講好中國故事,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向世界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