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求是手機報|理論速遞」2018.2.1 星期四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金句】

✦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 是正義和邪惡、光明和黑暗、進步和反動的大決戰。

✦ 在那場戰爭中,

中國人民以巨大民族犧牲支撐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 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 我們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 就是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 讓我們共同銘記歷史所啟示的偉大真理: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

——2015年9月3日, 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以上摘編自《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

【理論速遞】

2018年第3期《求是》雜誌今日發刊

《人民日報》刊發文章:《高舉起民族復興的思想旗幟——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

《解放軍報》刊發文章:《努力開創新時代軍事訓練新局面》

《光明日報》刊發評論員文章:《努力造就党和人民滿意的教師隊伍》

《經濟日報》刊發文章:《高品質發展怎麼看、怎麼幹?》

【百家言】

1讓群眾評議真正落地

一個地區、一個部門的工作作風怎樣, 群眾感受最深, 也最有發言權。 現實中, 為何有的幹部“不怕群眾不滿意, 就怕領導不注意”?除了權力觀、政績觀出了問題, 一個重要原因, 就是群眾評價沒能轉化為影響幹部去留升降的硬杠杠。 在這個意義上, 要讓“群眾意見”得到實質性尊重, 既要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觀念, 也有必要進一步用好群眾的評議結果。 (趙振宇, 人民日報)

2兒童用藥安全等不得慢不得

兒童用藥關乎兒童基本健康, 關乎千家萬戶的幸福, 也關乎民族未來, 不可掉以輕心。 保護兒童健康, 等不得, 也慢不得。

給孩子什麼樣的現在, 孩子就回饋什麼樣的未來。 對兒童健康, 無論怎麼強調都不過分。 因為有健康的兒童, 才有健康的中國, 才有充滿生機和希望的未來。 (王石川, 光明日報)

3答好應對極端天氣這道題

關鍵時刻有擔當有作為, 是我們黨有力量的表現。 極端天氣是一張“試紙”, 越是危急之時、災害面前, 越能看出一個政黨的執政能力和效率、黨員幹部的作風和擔當。 這次對強降雪的應對, 黨員幹部們奮戰一線, 暢通了一條條“溫暖通道”, 不僅溫暖了群眾, 更讓人感受到一個始終把人民放在第一位的執政黨, 在不斷自我革新之後, 帶給全社會的安全感和獲得感。 (陳鵬宇, 中國紀檢監察報)

4別讓“不好意思”害了你

學會拒絕並非什麼難事,

一事臨頭, 只要此事不便做、不可做、不能做, 就不能態度曖昧, 不好意思, 而應採取適當的方式拒絕。 說“不”之後, 反而會有如釋重負之感。 春節即將來臨, 要給那些動不動就“不好意思”的黨員幹部提個醒:不會拒絕易上鉤, “盛情”難卻也要卻。 (成曉勇, 解放軍報)

5對他人的選擇, 多些寬容與尊重

這是一個充滿了新事物、新選擇、新觀念的時代, 誰也不能誇口自己瞭解每一種生活形態, 每一個興趣圈子, 每一種思考方式, 更不能輕言孰對孰錯。 所以, 當我不能理解他人的選擇, 並不意味著他人一定錯了, 少些指手畫腳, 多些寬容與尊重, 這樣大概可以避免我們變成別人眼中的“三姑六婆”, 被人繞著走。 (吳雲青, 南京日報)

6保護中國工業遺產任重道遠

工業遺產是人類文明和歷史發展的見證,其所具有的歷史文化價值、知識價值、科學技術價值、經濟價值和藝術價值已經在世界範圍內受到普遍重視。 當及早制訂中國工業遺產保護方面的法規和政策;建立權威的保護機構和管理責任體系;建立工業遺產博物館;不斷探索符合國情的工業遺產保護道路。 (劉效仁, 工人日報)

7標榜正義的暴力視頻實為偽正義

“替人出頭”式暴力及其對應的處事邏輯有著眾多受眾, 一定程度上擊中了現實中的某些灰色地帶和正義焦慮。 從更長遠角度來看, 不僅要對這些有“毒”的內容加以及時規制, 更要從正面加大真正的正義和規則資源的供給。 當社會對法律和規則的信仰完全取代對暴力、私力救濟的“幻想”, 這些撩撥人心的“偽正義”視頻及其背後依賴暴力解決問題的邏輯,自然會失去市場。(朱昌俊,燕趙晚報)

8鄉村振興,既要“顏值”又要“氣質”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一定會讓現代農業強起來,使現代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村居民富起來,使新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鄉村環境美起來,使新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鄉土家園;讓鄉村文化活起來,給歷史和後人續留下更多故鄉記憶、留住鄉愁。我們堅信,鄉村不僅是可以振興的,而且是能夠振興的。有“顏值”又有“氣質”的鄉村,一定會更加美好,令人憧憬。(邱石,廣西日報)

這些撩撥人心的“偽正義”視頻及其背後依賴暴力解決問題的邏輯,自然會失去市場。(朱昌俊,燕趙晚報)

8鄉村振興,既要“顏值”又要“氣質”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一定會讓現代農業強起來,使現代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村居民富起來,使新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鄉村環境美起來,使新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鄉土家園;讓鄉村文化活起來,給歷史和後人續留下更多故鄉記憶、留住鄉愁。我們堅信,鄉村不僅是可以振興的,而且是能夠振興的。有“顏值”又有“氣質”的鄉村,一定會更加美好,令人憧憬。(邱石,廣西日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