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果你的孩子被打了,要不要打回去?

1

如果你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發生了摩擦, 你會怎麼辦?

如果兩個孩子都只有兩歲, 你又會怎麼辦?

有人會選擇先弄清狀況, 如果人家孩子是故意的, 那就讓家長好好管教自家孩子;如果是不小心, 就會一笑而過。 這是常態。

還有人, 選擇不分青紅皂白, 親自動手上前, 暴打一個兩歲的孩子。

這也太奇葩了。 但是真的就有人, 奇葩到這種程度。

這事發生在最近。

在一家商場的兒童樂園裡, 兩個兩歲的孩子, 發生了一點小摩擦。

小男孩想想在撿玩具的時候, 不小心摔倒了, 結果摔倒在了另外一個小男孩身上,

而想想的牙齒把另外一個男孩的臉刮了一個小口子。

這一幕發生之後, 受傷男童的母親坐不住了, 竟然對李女士的兒子動起了手。

不由分說, 上前抓住想想, 又摔又打。

推完, 還扇了想想兩巴掌……

想想就哭著離開了, 而這位媽媽情緒似乎更加激動了, 直接朝想想追了過去, 看起來絲毫沒有停手的意思。

嘴裡罵罵咧咧, 後來在遊樂場的工作人員的一再勸說下, 這才停息了下來。

可以想像, 想想的父母看到自己的兩歲的兒子, 平白無故被一個成年人扇巴掌是什麼感受。

心在滴血啊!

我和周圍的人談起這事, 大家一致鑒定, 這人絕對時欺軟怕硬的奇葩一枚。

孩子不小心摔倒, 碰到了你家兒子, 居然對一個兩歲的還動手。 如果當時想想的家長就在身邊, 她絕對不敢。

2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手心裡的寶, 生怕摔著, 碰著, 更別說被別人扇耳光了。

小孩子之間發生摩擦或是打架,

時有發生。 小孩子的事, 在弄清楚前, 動手的絕不應該是大人。

那有人就問了, 孩子被同齡人故意打了, 那我該不該讓孩子動手打回去呢?

對於這個問題, 知乎網友的高贊回答@Gavin CXW 是這樣的:

四年級時, 班裡有個小孩非常調皮, 老師管不住他,

就安排他跟我一起坐。

我媽氣衝衝的沖到學校質問班主任, 他的理由是, 學習成績好, 人又文靜, 我們班除了他, 誰跟這個差生坐同桌我都沒法上課。

我媽心想:媽的, 這不就是說我家兒子好欺負麼?這不就是說我們全家都是軟柿子麼?

那段時間我剛開始近視, 看不清黑板, 但我媽不想讓我戴眼鏡, 於是提出了一個妥協的方案。 同桌可以, 都坐第一排。 於是我就跟這個渣坐了一個學期同桌。

有一天, 這個渣打了我一拳。 我非常氣憤, 但我內心深處並沒有要打回去的那種意識, 說實話, 長到四年級並沒有真正打過架, 連還手都不會。

但我不傻, 被打了會不爽, 回家之後就一直坐在那兒不開心。 我爸就問我怎麼了, 我把來龍去脈說了一遍。

我爸就問我,你告訴老師他打你了麼?

我說,告了。

我爸問,老師怎麼處理的?

我說,老師批評他了,讓他跟我道歉。

我爸問,那你接受他道歉了麼?

我說接受了,但我還是很憋屈。

我爸問,為什麼憋屈?

我說因為他的道歉不足以讓我原諒他打我。

我爸問,那你要怎麼樣才能覺得不憋屈?

我說我想也打他。

我爸問,那如果現在你去找他,打他一頓,你是不是就不憋屈了?

我說是的。

我爸說,還手只能在當場。你既然選擇了告訴老師,你就把處理這件事情的權力交給了老師。老師讓他道歉,他道歉了,你就只能原諒他。然後為這件事一直憋屈。你會永遠記得今天發生的事情,不論過了多久,只要想起就像有人又給了你一拳。

聽了我爸的話,我一點都沒有得到安慰。我就這樣憋屈了好幾天,每天去學校見到這個渣就很懊惱當時沒有還手。

終於,我爸想起來我是他親兒子了。

他過來對我說,兒子,一件事情過去就過去了,你們又不是不見面了,總有機會讓他也憋屈憋屈的。

我醍醐灌頂。當天班主任的課上,渣用剪刀戳我腰,我拿起講臺上的三角尺就朝他砸過去,還沒砸幾下他就滿頭的包。我抓起講臺上的幾隻粉筆往他嘴裡塞。

現在想來有點後怕,如果不是班主任拉著,我可能就把他從窗戶扔出去了。我打得有點小激動,沒太在意後果,反正那天渣眼淚和著血,襠裡還夾著屎提前回家了。

出人意料的是,班主任沒有找我麻煩,渣的家人也沒有找我麻煩。

後來我跟渣又打過幾次架,我再也不會讓著他,有時候我自己都沒分清他是不是故意的,我手就上去了。

班主任開始擔心我的脾氣,把我們倆分開,她找到我說,程某某,你怎麼突然就跟差生一樣整天打架了呢?你說說看你,現在還有誰敢跟你坐同桌?

然後我沖著班主任微微一笑,說了一句足以讓我崇拜自己二十年的話,我不打女人。從此,我的同桌都是小姑娘。

其實,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到。

當孩子被欺負,爸爸的是讓孩子打回去,但有前提三點原則:

一、只能是當場打,不能事後反擊;

二、接受了歉意就是承諾了不再追究,必須做到;

三、要還擊,必須是恰當的時機,比如大人在場。

最終,因為爸爸的教導,兒子既挽回了自尊,學會了自強,也學會了為人處世的原則,不打女生,不主動欺負人,最後還順利的換了同桌。

這樣的結局可以說是最好的了。

還有一點,跑媽必須提醒,還擊也要讓孩子知道輕重,不可傷人要害。

3

上面說的是孩子被同齡人打,該不該打?那被大孩子打了該怎麼辦?

還是跟大家說個故事。

有一次朋友帶著孩子去遊樂場玩,人很多。玩的好好的,突然兒子哭著跑過來說,滑梯上面有個哥哥踢他的臉,很痛。

原來,遊樂設施上有個大孩子,把經過的小朋友往滑梯推,兒子看到滑梯下面還有小朋友,就坐在上面等,大孩子推不動,就用腳踹,踹到臉了。

朋友去找那個孩子,他還在滑梯上,正推別的小孩。讓他下來,不理;問誰是家長,沒人應。

朋友便沖上滑梯,一拳打在圍欄上,居高臨下,對著遊樂場裡的人吼,誰是孩子的家長。

沖下去和孩子的父母交涉,全程用吼,咄咄逼人,始終保持在狂暴的狀態。

他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他要的不是道歉,道歉沒有用。

他要的是他們難受,要他們面對到另一個家長的怒氣,要他們成為眾人的焦點,要他們難堪,不自在,要熊孩子在下一次想踹別人時,想起今天後果。

最重要的是,他要讓兒子看到,有大孩子欺負你,我會替你出頭,不要怕。

平時他教育孩子,也是不能欺負別人,更不能被別人欺負。誰打你,就打回去;誰搶你東西,就搶回來。

但欺負人的一方,比你大,比你有力量,就不要硬出頭,要保護自己,直接告訴父母,爸爸媽媽來出頭。

讓孩子知道,家庭始終是他的後盾。

對於這位父親的做法,想想也是。

很多時候,我們除了要教育孩子不能欺負人,還要不能被欺負,因為這關係到孩子的安全感。

而安全感來自父母,來自己家庭。

孩子被欺負了,最重要的是什麼?是讓孩子知道即使被打了,打不贏別人,也不用自卑,不用怕。

但我們可以當孩子的保護傘,絕不能是孩子欺弱怕強的擋箭牌。

我爸就問我,你告訴老師他打你了麼?

我說,告了。

我爸問,老師怎麼處理的?

我說,老師批評他了,讓他跟我道歉。

我爸問,那你接受他道歉了麼?

我說接受了,但我還是很憋屈。

我爸問,為什麼憋屈?

我說因為他的道歉不足以讓我原諒他打我。

我爸問,那你要怎麼樣才能覺得不憋屈?

我說我想也打他。

我爸問,那如果現在你去找他,打他一頓,你是不是就不憋屈了?

我說是的。

我爸說,還手只能在當場。你既然選擇了告訴老師,你就把處理這件事情的權力交給了老師。老師讓他道歉,他道歉了,你就只能原諒他。然後為這件事一直憋屈。你會永遠記得今天發生的事情,不論過了多久,只要想起就像有人又給了你一拳。

聽了我爸的話,我一點都沒有得到安慰。我就這樣憋屈了好幾天,每天去學校見到這個渣就很懊惱當時沒有還手。

終於,我爸想起來我是他親兒子了。

他過來對我說,兒子,一件事情過去就過去了,你們又不是不見面了,總有機會讓他也憋屈憋屈的。

我醍醐灌頂。當天班主任的課上,渣用剪刀戳我腰,我拿起講臺上的三角尺就朝他砸過去,還沒砸幾下他就滿頭的包。我抓起講臺上的幾隻粉筆往他嘴裡塞。

現在想來有點後怕,如果不是班主任拉著,我可能就把他從窗戶扔出去了。我打得有點小激動,沒太在意後果,反正那天渣眼淚和著血,襠裡還夾著屎提前回家了。

出人意料的是,班主任沒有找我麻煩,渣的家人也沒有找我麻煩。

後來我跟渣又打過幾次架,我再也不會讓著他,有時候我自己都沒分清他是不是故意的,我手就上去了。

班主任開始擔心我的脾氣,把我們倆分開,她找到我說,程某某,你怎麼突然就跟差生一樣整天打架了呢?你說說看你,現在還有誰敢跟你坐同桌?

然後我沖著班主任微微一笑,說了一句足以讓我崇拜自己二十年的話,我不打女人。從此,我的同桌都是小姑娘。

其實,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到。

當孩子被欺負,爸爸的是讓孩子打回去,但有前提三點原則:

一、只能是當場打,不能事後反擊;

二、接受了歉意就是承諾了不再追究,必須做到;

三、要還擊,必須是恰當的時機,比如大人在場。

最終,因為爸爸的教導,兒子既挽回了自尊,學會了自強,也學會了為人處世的原則,不打女生,不主動欺負人,最後還順利的換了同桌。

這樣的結局可以說是最好的了。

還有一點,跑媽必須提醒,還擊也要讓孩子知道輕重,不可傷人要害。

3

上面說的是孩子被同齡人打,該不該打?那被大孩子打了該怎麼辦?

還是跟大家說個故事。

有一次朋友帶著孩子去遊樂場玩,人很多。玩的好好的,突然兒子哭著跑過來說,滑梯上面有個哥哥踢他的臉,很痛。

原來,遊樂設施上有個大孩子,把經過的小朋友往滑梯推,兒子看到滑梯下面還有小朋友,就坐在上面等,大孩子推不動,就用腳踹,踹到臉了。

朋友去找那個孩子,他還在滑梯上,正推別的小孩。讓他下來,不理;問誰是家長,沒人應。

朋友便沖上滑梯,一拳打在圍欄上,居高臨下,對著遊樂場裡的人吼,誰是孩子的家長。

沖下去和孩子的父母交涉,全程用吼,咄咄逼人,始終保持在狂暴的狀態。

他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他要的不是道歉,道歉沒有用。

他要的是他們難受,要他們面對到另一個家長的怒氣,要他們成為眾人的焦點,要他們難堪,不自在,要熊孩子在下一次想踹別人時,想起今天後果。

最重要的是,他要讓兒子看到,有大孩子欺負你,我會替你出頭,不要怕。

平時他教育孩子,也是不能欺負別人,更不能被別人欺負。誰打你,就打回去;誰搶你東西,就搶回來。

但欺負人的一方,比你大,比你有力量,就不要硬出頭,要保護自己,直接告訴父母,爸爸媽媽來出頭。

讓孩子知道,家庭始終是他的後盾。

對於這位父親的做法,想想也是。

很多時候,我們除了要教育孩子不能欺負人,還要不能被欺負,因為這關係到孩子的安全感。

而安全感來自父母,來自己家庭。

孩子被欺負了,最重要的是什麼?是讓孩子知道即使被打了,打不贏別人,也不用自卑,不用怕。

但我們可以當孩子的保護傘,絕不能是孩子欺弱怕強的擋箭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