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移動支付安全調查報告發佈 手機閃付強勢增長

中國銀聯發佈《2017移動互聯網支付安全調查報告》。 這是中國銀聯連續第十年跟蹤消費者支付習慣及風險偏好的變化情況, 在新年伊始為您呈現最新移動支付安全趨勢,

也為百姓安心支付、放心消費更添一份指引與保障。

“從今年的分析報告中不難找到一些新趨勢, ”中國銀聯支付安全專家王宇總結道:“一是移動支付場景更豐富, 打車出行、外賣支付新晉為高頻場景;二是金融科技在產業發展中的作用更加凸顯, 指紋等生物識別技術有逐步取代傳統密碼的趨勢;三是手機閃付成為各類國產手機廠商的標配, 認可度越來越高;四是產業機構主動化解損失能力繼續提升, 消費者自擔損失比例降低。

男性網路消費力首超越女性

90後消費能力強勁

報告顯示, 70後、80後是網路消費主力軍, 其中男性月均網上消費額超過5000元的比例(23%)首次超越女性(15%)8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 調查顯示, 90後收入情況雖不及其他年齡段人群, 但每月網上消費金額高於5000元以上的比例(23%)卻高於其他所有年齡段人群, 年輕群體在移動支付領域的消費具有巨大潛力。

手機閃付增長強勁 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手機閃付成為2017年市場份額增速最快的移動支付產品,

6成受訪者表示使用, 較2016年增長1倍。 主要原因在於手機閃付無需解鎖、只需指紋驗證, 更加便捷, 並具有金融晶片級安全防護, 獲得蘋果、三星等國際知名手機品牌及華為、魅族、小米、中興等國產手機主流廠商的高度認可。 同時, 使用人群結構變化更為明顯, 從中高端人群走向社會大眾。 隨著手機廠商的大力支持及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 手機閃付的普及程度或向掃碼支付看齊。

傳統驗證方式遇冷 生物識別受青睞

資料顯示, 傳統密碼驗證方式的使用比例較2016年下降25%;動態驗證碼的使用比例連續兩年下滑, 2017年再次下降20%。 與此同時, 以指紋識別為代表的生物識別認證因安全與便捷的獨有優勢獲得青睞。

本次被調查者中使用指紋識別方式的比例為48%, 呈現出逐步替代傳統密碼的趨勢。

 移動支付場景更為豐富 外賣受男性群體追捧

消費者自擔損失比例下降 聯繫銀行為止損關鍵

調查顯示, 相比2016年, 自行承擔所有損失的消費者占比下降12%, 其中商業保險、風險賠付、欺詐資金與貨物攔截等產業風險保障機制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遭遇詐騙後, 及時聯繫銀行掛失卡片可説明減少損失。 受訪者中, 撥打銀行客服掛失卡片, 遭遇詐騙但未蒙受損失的比例為47%, 而通過協力廠商掛失等其他方式止損, 該比例僅為30%左右。

中老年及90後群體須更加關注支付安全

本次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約10.5萬份, 約七成被訪者集中在20歲至40歲。 樣本覆蓋廣東、浙江、上海、北京、山東、江蘇、福建等全國34個城市, 高度還原移動支付人群現狀, 並借助協力廠商諮詢公司專業分析力量, 力求準確、真實反映中國移動支付人群的支付行為及安全意識, 為持卡人與相關產業各方帶來支付安全領域的趨勢指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