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虛假粉絲”暴露管理缺失 誰替社交網路的內容負責?

曾翩翩/文

Facebook在本月初被去年4月份曾直播謀殺這一事件的訴訟纏身, 再加上此前“假新聞”的餘波未消。 《紐約時報》也在近期曝光了Twitter上充斥著上千萬個看起來非常真實的“僵屍粉”。

突然那麼集中地看到這幾大主流社交媒體爆發風波, 我們的社交媒體怎麼了?

基於人類的社交天性, 再加上互聯網技術的發展, 社交網路的出現為我們提供了更加自由開放的資訊交流和傳播空間, 同時伴隨著社交網路的發展, 隨之而來的是各種內容充斥平臺空間, 平臺對於內容的管理一直都沒有停止過。

平臺到底是強勢的一方, 還是弱勢的一方?它是起到絕對的管控作用, 應當對它的所有內容負責?還是說它也只是充當工具的角色, 只有在出現問題的時候才能做出有限的補救?這到底是一個技術問題, 商業問題、倫理道德或者是法律問題?

至少目前看來, 我們對社交媒體的這些新角色,

還沒有能夠建立起一個更準確的認知。

但是當這個一度被認為是自由和開放的空間之中, 一些曾經秘而不宣的, 亦或習以為常的那些不和諧的聲音以及隨之而來的不良影響被逐漸放大的時候, 平臺也就到了這個不得不去正視問題和直面挑戰的階段。

比較典型的例子, 是頻繁出現在社交媒體上的“虛假粉絲”或者是水軍這類存在, 但這些在國內互聯網生態之中已經非常“熟悉的陌生人”其實一直都不孤單。

Facebook在去年11月份就曾透露, Facebook的月活躍帳戶中約10%是重複帳戶, 另有2%至3%的帳戶是“虛假帳戶”, 這就意味著Facebook上約有6000萬帳戶可能完全是虛假的。

而《紐約時報》此次披露的一家專門提供虛假粉絲服務的公司—— Devumi,

至少擁有350 萬個自動帳號, 並且在進行重複售賣, 目前已經客戶提供了兩億多個推特粉絲。

而推特上的“僵屍粉”, 比起國內互聯網社區上看起來很假的“水軍”, 他們更加逼真, 有非常詳細的個人資料、真人頭像, 甚至是日常動態, 也就是說這些“升級版水軍”甚至涉及到了對真人使用者資訊的大量盜用。 根據Devumi的介紹, 他們目前已經幫助20多萬家企業、名流、政客、音樂家和其他領域KOL獲得更多曝光率。

對於熱搜榜來說, 甚至出現由於刷榜頻繁, 無論是通過專門的供應商機器還是行銷方自身手動操作的方式, 有錢也難刷到靠前排名的境地。

但是至少目前來看, 此前平臺的種種遏制手段並不充分, 效果也並不明顯。

無論是買粉絲點贊還是刷榜,

這種“作弊”行為的目的不單能夠在當下獲得更多曝光率, 對於各界名人和KOL來說, 這種曝光度不僅能夠真的帶來一些粉絲, 同時也已經成為自身影響力和商業價值的一種衡量標準。

BBC評論稱, “用戶擁有更多的粉絲, 可以使社交帳戶獲得更高的影響力, 進而為自身帶來好處, 比如工作機會、通過廣告賺錢。 ”

比起那些博人眼球的一些低俗或者明顯帶有誤導性的炒作, 在長遠的利益面前, 這種前期相對“必要”且簡單粗暴、效果明顯的付出, 還是有人願意買單的。

粉絲經濟的初衷和本質是一種由消費者主導的行銷手段, 從粉絲對偶像的感情出發, 同時借助企業力量, 以使用者變現為方式的直接經濟行為(如打賞、付費問答等)和間接的經濟行為(廣告、品牌代言等),

達到為品牌與偶像同時增值的目的。

但是當社交媒體平臺逐漸以流量來量化內容品質的時候, 最初的粉絲經濟被“虛假粉絲經濟”所替代, 最終走向了, 以流量為一切衡量標準的一種建立在虛假的流量之上的, 徹頭徹尾的自我欺騙和行銷欺詐。

除了幫助明星牟利, 炒作某些敏感的社會或者政治話題和熱度, 會使公眾對資訊產生誤會和曲解。 對於國外的政客來說, 甚至可以通過這種虛假粉絲帶來的流量擴大自身的政治影響力, 達到干擾公眾看法、操控社會輿論的政治目的。

平臺的這種廣告排名競價的盈利模式和粉絲經濟滋生了虛假粉絲黑產, 並且隨著這種黑色產業在一種心知肚明但是秘而不宣以及法不責眾的社會心理之下被逐漸“壯大”和凸顯出來的時候,平臺中內容管理中的缺失和不足也就被首當其衝地推向台前。

被流量裹挾一路狂奔的社交網路,習慣了熱鬧的狂歡,也是該需要一點冷靜的思考時間了。

並且隨著這種黑色產業在一種心知肚明但是秘而不宣以及法不責眾的社會心理之下被逐漸“壯大”和凸顯出來的時候,平臺中內容管理中的缺失和不足也就被首當其衝地推向台前。

被流量裹挾一路狂奔的社交網路,習慣了熱鬧的狂歡,也是該需要一點冷靜的思考時間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