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威靈控股(00382):受青睞的AH股稀缺價值標的

本文來自“雪球網”的雪球號“徒步去遠方”。 本文僅供投資者參考, 不代表智通財經觀點。

2017年全球經濟穩健增長, 世界主要經濟體均處在一定的擴張階段, 帶動全球股票市場出現大幅上揚的態勢, 其中香港的恒指於2017年猛漲了35.99%, 日均成交額亦大幅增長31.54%達到880億港元, 位居表現最好的國際股市指數前茅之中。 而近年通車的滬、深港通的成交量亦出現爆炸式增長。

從2017年港資成交最大的A股來看, 貴州茅臺(600519)、中國平安(601318)、海康威視(002415)、美的集團(000333)最受北上的南水青睞。 同時, 成交金額達到1654億港元的騰訊控股成為2017年內地資金成交最大的港股,

隨後是融創中國(01918)、工商銀行(01398)、滙豐控股(00005)。 不難發現投資者仍主要關注兩地相對稀缺的價值標的。

A股方面, 民企龍頭且業績較穩定的白馬股、白酒、家電等消費股和具成長性的高科技股屬較稀缺資源, 成為北向資金重點部署板塊。 而在港股市場中, 投資者顯然更青睞傳統的金融、地產板塊龍頭, 中小市值的工業或製造業股票估值普遍偏低, 明顯被投資者冷落。

美的系下在深交所上市的美的集團及在港交所上市的威靈控股(00382)差異就十分明顯。 回顧2017年全年, 美的集團的股價已累漲逾100%, 而威靈控股的股價卻一直表現平平, 流通量也一直處於較低的水準。 背靠大股東的赫赫之名以及自身行業老大的地位,

威靈控股在港股市場仍然沒有受到正視。 這與港股市場本身以地產、金融股為主有關, 威靈所處的板塊領域在港股市場上既不是熱門板塊, 同時也沒有同類型的標的可參考。 此外, 深港通的開通, 促使資金更傾向於直接投資美的集團, 而不是身在H股的威靈控股。 這樣的落差, 威靈所處的位子確實十分尷尬。

11月9日, 威靈控股公告公佈, 美的集團旗下美的國際, 提出以每股2.06港元要約私有化威靈控股。 每股註銷價較威靈停牌前收市價1.58港元, 溢價約30.4%。 目前美的國際持有威靈68.63%股份, 因此將需要花費近18.5億港元收購剩餘的31.37%的股份。 威靈私有化後, 美的系中這種AH股之前的落差窘境, 將不復存在。

多角度分析是次私有化定價的合理性

僅針對溢價而言, 對比香港過去幾年私有化的最後交易日平均溢價, 如下表所示, 平均溢價為26.2%, 最高溢價值為44.3%, 最低溢價值為5.6%。 此次美的私有化威靈控股30.4%的溢價處於一個中等偏上的水準。

此次要約人提出的私有化對價是2.06港元, 如下表所示,

較2016年12月31日股東應占公司每股經審核綜合資產淨值港幣1.59元溢價約29.6%;較2017年6月30日股東應占公司每股未經審核綜合資產淨值港幣1.68元溢價約22.6%;威靈控股作為傳統機電類製造業上市公司, 亦算合理。

此次要約人提出的私有化對價2.06港元, 較最後交易日在聯交所收市價每股1.58港元, 溢價約30.4%;如下表所示, 計算了較最後交易日止10-250個交易日等7個均價的溢價水準, 溢價在22.6% - 35.5%之間, 溢價波動不大, 溢價區間趨合理, 亦顯示威靈控股此次的私有化保密工作管理得非常好, 對公眾投資者非常公平。

再比較私有化價格在威靈控股的歷史股價的比對情況。 如下圖所示, 2.06港元的私有化作價是股票近三年股價的一個最高位。

兩獨立投票顧問籲股東投贊成票

據瞭解,威靈控股的獨立董事、獨立財務顧問均認為私有化公平合理並建議批准。目前最大的流通股東、也是全亞洲最知名最成功的機構之一—高瓴基金(1.3億股,占4.7%)已承諾投贊成票。兩家全球著名的獨立投票顧問機構ISS和Glass Lewis已建議股東投贊成票,並指出價格相當具有吸引力,且若私有化方案不獲通過,股價可能跌破私有化價格而造成損失、並喪失套現機會。

市場人士建議,客觀來說,私有化通過,則所有難以市場化退出、難得的高溢價機會退出的股東,可以迅速獲得足額現金,投資更多更好的港股、或透過港股通返程“北上”投資內地藍籌股,確實是理性決策的最佳選擇。如執意要反對,萬一最終私有化不通過,則價格很可能重新跌回此前溢價之前的市價,損失約30%、同時股票並無成交量而無法套現,這也是一件痛心的事,各參與方皆為“輸家”,絕不可取!

兩獨立投票顧問籲股東投贊成票

據瞭解,威靈控股的獨立董事、獨立財務顧問均認為私有化公平合理並建議批准。目前最大的流通股東、也是全亞洲最知名最成功的機構之一—高瓴基金(1.3億股,占4.7%)已承諾投贊成票。兩家全球著名的獨立投票顧問機構ISS和Glass Lewis已建議股東投贊成票,並指出價格相當具有吸引力,且若私有化方案不獲通過,股價可能跌破私有化價格而造成損失、並喪失套現機會。

市場人士建議,客觀來說,私有化通過,則所有難以市場化退出、難得的高溢價機會退出的股東,可以迅速獲得足額現金,投資更多更好的港股、或透過港股通返程“北上”投資內地藍籌股,確實是理性決策的最佳選擇。如執意要反對,萬一最終私有化不通過,則價格很可能重新跌回此前溢價之前的市價,損失約30%、同時股票並無成交量而無法套現,這也是一件痛心的事,各參與方皆為“輸家”,絕不可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