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世界第一!中科院傳來捷報,“馴服”3倍太陽溫度,美封鎖失敗

眾所周知, 中子被稱為核能系統的“靈魂”, 中子源則是產生、研究、利用中子的必備科學裝置, 在相關技術領域, 世界大國都在爭相研發, 中國也不例外。

不過, 最近中科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卻傳來了一則好消息, 在FDS鳳麟核能團隊的研究中, 強流氘氚中子源實驗裝置HINEG實現了同類裝置中的世界第一。

其中子靶承受的熱流密度是太陽表面熱流密度的3倍, 該團隊發明了陣列射流耦合強剪切場的高效散熱技術, 成功實現高效散熱, 將靶的溫度控制在200℃以內。

對於這一重要突破, 國外媒體給予了高度評價, 與傳統核反應爐相比, 先進的核能系統可以有效的降低核廢料的產生, 並且還可用於中子照相、中子治癌等科技領域。

面對祖國科學家取得的成就, 老狼不得不感慨“三十年河東, 三十年河西”的歷史變遷, 回溯過去的半個多世紀, 美國一直都對中國保持嚴厲的封鎖狀態。

經歷了風風雨雨的半個世紀後, 中國完成了從模仿借鑒到自主創新的質性飛越, 以“華龍一號”為代表的中國新一代核電技術, 更是成為了“中國製造”在國際舞臺上的又一張閃耀名片。

有關核能技術領域, 中國在最近幾年不斷取得突破, 前些日子,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建剛在合肥舉行的中國聚變工程大會上, 向外界公佈了中國“聚變夢”計畫。

作為“人造太陽”的聚變實驗堆, 其核心溫度超過1億℃, 而中國製造的“太陽”能夠將一升海水變成三百升汽油, 預計到2050年, 中國將完成人類終極能源夢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