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為什麼八成大腸癌確診時已晚期?

“癌症要早診早治, 但由於各種因素, 目前臨床上檢出大腸癌時就是晚期的患者占到了接近80%。 ”

早期大腸癌, 定期篩查尤其重要。 45歲以上有消化道症狀, 如便血、大便頻繁等, 建議每3~5年進行一次腸鏡檢查, 以警惕腸癌的發生。 早期的大腸癌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 尤其便血症狀與痔瘡有些相似, 很容易被忽略。 二者有很大不同。 便血, 一般便出的是鮮血, 並且摻雜在大便中, 但痔瘡一般是便後滴血, 血不會和大便混在一起。

很多老年人大便次數變多, 上完廁所還想去, 就想當然地以為是便秘了, 其實很可能是發生了腸梗阻, 而很多老年人都是在發生腸梗阻後才經過檢查發現了腫瘤的存在。

“這也是非常容易被忽略的問題。 排便習慣改變是老年人發生大腸癌的一個重要表現, 此外, 如果有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乏力症狀也應該及時到醫院做個檢查。

腸癌的發生最早是息肉, 再是腺瘤, 最後才發展為腫瘤, 這個時間相對較長, 所以早期篩查也更具有價值。 大腸息肉、炎症性腸病、家族性的腺瘤, 都有可能進一步發展形成大腸癌, 如能及時檢查出來, 就可以預防大腸癌的發生。 上海就曾進行大腸癌篩查項目, 對9萬個市民腸鏡篩查中, 發現有16000余位患者有大腸息肉, 將這類患者進行息肉切除術將可能減少3000多個大腸癌發生機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