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山東莒縣:“脫貧果”走出致富路

濟南2月1日電 近日, 在山東莒縣桑園鎮東苑莊村的連片扶貧果蔬大棚內, 紅彤彤的番茄掛滿枝梢, 累累碩果, 迎來了豐收季, 種植戶們滿懷喜悅, 採摘、包裝、送貨, 好一派繁忙的景象。

種植戶陳修福正在棚裡忙活著, 他邊摘著番茄邊說道:“現在的人都講究吃個健康, 咱們種的番茄吃著放心, 施土肥, 澆好水, 除草都是人工鋤。 大棚裡有防蟲網, 物理殺蟲, 絕對安全。 ”與普通番茄相比, 這裡的番茄形狀規則, 皮薄, 沙瓤綿軟、酸甜中帶著獨特的清香。

桑園鎮有市扶貧工作重點村19個, 為早日脫掉貧困村的“帽子”, 該鎮聚力聚焦優化農業結構,

不斷在精准二字上下功夫, 將發展現代農業作為脫貧致富的關鍵, 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農產品種植, 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

該項目總投資420萬元, 在東苑莊村流轉土地91畝, 建設21座高標準溫室大棚。 項目建成後, 將果蔬大棚整體對外發包, 2017年租金收益42萬元, 覆蓋2016年建檔立卡貧困戶977戶1556人, 人均年收益270元。

“這個扶貧項目從無到有, 從開工建設到大棚完成, 再到番茄如期實現掛果, 都是黨委政府為我們出錢出力操持起來的。 如今咱們的番茄打開了市場, 貨源供不應求, 大傢伙都樂開花。 ”東苑莊村文書梁家友高興地說道。

為實現規模化種植和規範化管理, 村裡成立了“莒縣桑園鎮寶珠山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

從購種到管理、再到包裝銷售, 形成了統一規範的生產模式, 扶貧大棚裡的番茄尚未成熟時, 全國各地的訂單已經翩然而至, 種植戶們再也不用為了銷路問題發愁了。

“村裡照顧貧困戶讓俺在這棚裡務工, 掐葉、粘粉、打頭、除草、摘果俺都幹得精細著, 今年頭一茬番茄成熟時, 俺賺2400多的工錢, 再加上扶貧大棚的分紅, 這日子越過越寬裕哩。 ”66歲長工陳常用喜滋滋地說道, 像他這樣在大棚裡務工的貧困村民有7人, 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扶貧帶來的可喜變化已在這個村莊由點帶面鋪展開, 行走在東苑莊村田間, 映入眼簾的是四通八達的水泥硬化道路以及完善的農田水利設施。 農戶借助農業生產基礎設施帶來的便利,

暢通穿梭於各自田間大棚辛勤勞作。 在街頭巷尾, 或是農家小院, 村民們都有說不完的幸福事。 他們堅信, 這場脫貧攻堅戰會讓日子越過越紅火, 生活越來越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