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危害韭菜的亞門真菌該如何控制

韭菜疫病屬鞭毛菌亞門真菌, 主要侵害韭菜根、莖、葉、花薹等部位, 病菌借風雨傳播蔓延, 發病初期為暗綠色水浸狀病斑, 病部縊縮, 葉片變黃調萎。 天氣潮濕時病斑軟腐, 有灰白色霜。 葉鞘受害呈褐色水浸狀病斑、軟腐、葉剝離。 鱗莖、根部受害呈軟腐, 影響養分的吸收和積累。

防治措施:

1、實行輪作與非百合科, 茄科蔬菜輪作2-3年;定植前應平整土地, 施足肥料, 養茬韭菜地分兩次平整, 一次在小雪後封冬前, 每畝施經過腐熟的有機肥20立方米, 鋪平地表, 並增施磷鉀肥, 噴施消毒藥劑加新高脂膜800倍液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來年再進行一次平整,

挖好排水溝, 增平澇窪和水坑。

危害韭菜的亞門真菌

2、科學澆水、追肥, 應選晴天上午進行澆水, 澆完水後立即閉棚提溫然後放風排濕, 並加強鬆土、通風降低濕度, 對發病地段先進行處理, 並停止澆水。 同時定期噴施富含微肥的葉面營養劑加新高脂膜,

促植株穩生穩長, 並適時噴施壯莖靈, 可使植物杆莖粗壯、葉片肥厚、葉色鮮嫩、植株茂盛, 天然品味濃。

3、藥劑防治, 發病初期應及時根據植保要求噴施75%百菌清500~700倍液、72%克露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等針對性藥劑進行防治, 隔10天左右1次, 連續防治2~3次, 同時配合噴施針對性藥劑加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強藥效, 提高藥劑有效成分利用率, 鞏固防治效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