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美國優等生連環殺手——扭曲心理發洩欲望(6)

悲劇還在持續發酵。

1978年2月9日, 萊克城警方接到報警電話, 12歲大的金伯莉·利奇失蹤。 8個星期以後, 金伯莉的屍體在薩旺尼縣被發現了, 屍體已經高度腐爛。

就在金伯莉失蹤幾天後, 一個陌生人搭載了14歲大的萊斯利·帕爾門特的車。 但是很快萊斯利的哥哥來了, 接走了她, 然後抄下了車牌號碼。 他們的父親, 詹姆斯·帕爾門特警長發現車牌屬於蘭德爾·拉根, 但是蘭德爾說車牌已經丟了。 隨後, 兄妹倆在警察局裡認出了邦迪的照片。 但是泰德卻很快扔了這輛車, 換了一輛開到彭薩科拉。 所幸, 巡警大衛·李又發現了這輛車是偷的,

於是追了上去。 泰德試圖逃跑時, 大衛開槍擊中他, 隨後將他逮捕。

雖然泰德作惡無數, 但是對泰德的審判卻是漫長的。 泰德始終都是自己進行辯護, 他非常自信, 堅信自己會被無罪釋放, 甚至一度打動了陪審團。 但是尼特·尼瑞的證詞,

以及他在被害人身上留下的牙印最終鎖定了他的罪行, 審判才正式結束。 而此時已經是1980年的1月份了, 距離泰德第一次作案已經過去了7年時間。

1989年1月23日。 他接受了最終裁決, 並在1月24日被執行了死刑。 他一共被宣判了三次死刑。 被害人數一共是28名,

但是許多人都相信遠遠不止這個數。 美國民間說法認為, 被害人數超過100人。 這個數目可能泰德自己也說不清楚。

在泰德的案件中, 他並不肢解屍體, 同時, 他的殺人過程並沒有什麼儀式化的現象, 唯一使用的鐵撬鐵撬等鈍器似乎只是為了就手, 這似乎表明他對於被害人的態度比較簡單。 同時對於屍體本身並沒有特殊的渴望。 泰德對於女性所表現出的殘暴, 似乎完全只是欲望的發洩。

儘管他曾經供訴說是受到了色情文學的影響, 但是這種影響似乎在塑造著他的手法和方式。 泰德試圖表現自己的權力, 對於泰德來說, 在他和斯蒂芬妮第二次分手以前的一切事情, 都完全是被強加於他的, 唯有真正離開斯蒂芬妮以後,

泰德才認為自己獲得了足夠的權力。 而泰德自己在政治上的興趣似乎也可以作這種解釋。 正如斯蒂芬·米肖指出的那樣, 所有連環殺手的共同之處就在於一個關鍵字, 佔有。

但是, 肯珀與達莫, 甚至包括傑克, 他們的殺人似乎並不追求數量, 而是突出了對屍體本身的操作;而泰德對於被害人屍體沒有什麼興趣,

似乎對於他來說, 不斷殺死女性, 看著數目上升, 才能滿足他的成就感。

泰德自己在1989年的供詞表明, 他喜歡在殺死被害人之前, 很長時間保持讓她們昏睡, 而且他總是將被害人屍體埋在在同一個地點, 然後經常回去看她們。 他不斷對警方強調說:"殺死她們不是僅僅為了滿足暴力的需求, 而是為了佔有。 當你看著她們身體上最後一縷呼吸離開的時候, 你就覺得她們成為了自己的一部分……看著她們的眼睛, 你就覺得自己像一個神。 "

泰德的悲劇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他童年的不幸,以及愛情的失意都是促使他成為一名殺人狂的重要因素。首先,泰德的身世是悲劇的底色。他從小失去父親,雖然一開始他的祖父母扮演了父母的角色,但畢竟不如親父母。而且,當泰德發現原來自己的姐姐才是自己的生母的時候,他建立的人生觀受到了極大的衝擊。他痛恨自己的生母,但同時又極度地依賴她。他唯一信服且崇拜的祖父後來因為某些原因離開了泰德的生活,從此他幾乎失去了所有的精神支持。

其次,愛情的失意是導火索。斯蒂芬妮是一名富家女,戀愛後曾將泰德拋棄。以至於泰德懷恨在心,愛恨交加。後來泰德與斯蒂芬妮複合,只是純粹為了“證明自己是可以得到她的”(泰德的供詞),愛情的失意使泰德在心中埋下了對女性仇恨的種子。再加上緊接著來自身世的打擊,更是讓他對女性角色深深地痛恨。

泰德自從第一次跟斯蒂芬妮約會後,為了配得上這位富家女,他開始了多次的偷盜。即便在分手後,他也一直保持這個習慣,以滿足自己奢靡、體面的生活。而在心理學的角度看來,偷盜是他用來釋放壓力的途徑。

而像其它其它的連環殺手一樣,泰德也對被害人屍體進行過奸屍、分屍等令人髮指的惡行。邦迪後來承認自己最少將十二個被害人的頭用鋸子割下來。這些頭骨在家中或者別墅中放置一段時間,最後將它們處理在泰勒山脈裡。邦迪承認曾經將一些被害人的頭骨放在女友的壁爐裡面焚燒,後來警方在壁爐裡面找到了一些牙齒。邦迪也承認自己多次回到棄屍的地點,他經常會躺在屍體旁邊回憶,並且奸屍,直到他因為屍體腐爛而不得不丟掉他們。

邦迪同其他連環殺手一樣,收集了不少“紀念品”。在他第一次被逮捕的時候,員警從他公寓裡的儲物間中發現了許多照片。除此之外,他收集了許多被害者的頭髮,以及他們的衣物、飾品等。

泰德的悲劇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他童年的不幸,以及愛情的失意都是促使他成為一名殺人狂的重要因素。首先,泰德的身世是悲劇的底色。他從小失去父親,雖然一開始他的祖父母扮演了父母的角色,但畢竟不如親父母。而且,當泰德發現原來自己的姐姐才是自己的生母的時候,他建立的人生觀受到了極大的衝擊。他痛恨自己的生母,但同時又極度地依賴她。他唯一信服且崇拜的祖父後來因為某些原因離開了泰德的生活,從此他幾乎失去了所有的精神支持。

其次,愛情的失意是導火索。斯蒂芬妮是一名富家女,戀愛後曾將泰德拋棄。以至於泰德懷恨在心,愛恨交加。後來泰德與斯蒂芬妮複合,只是純粹為了“證明自己是可以得到她的”(泰德的供詞),愛情的失意使泰德在心中埋下了對女性仇恨的種子。再加上緊接著來自身世的打擊,更是讓他對女性角色深深地痛恨。

泰德自從第一次跟斯蒂芬妮約會後,為了配得上這位富家女,他開始了多次的偷盜。即便在分手後,他也一直保持這個習慣,以滿足自己奢靡、體面的生活。而在心理學的角度看來,偷盜是他用來釋放壓力的途徑。

而像其它其它的連環殺手一樣,泰德也對被害人屍體進行過奸屍、分屍等令人髮指的惡行。邦迪後來承認自己最少將十二個被害人的頭用鋸子割下來。這些頭骨在家中或者別墅中放置一段時間,最後將它們處理在泰勒山脈裡。邦迪承認曾經將一些被害人的頭骨放在女友的壁爐裡面焚燒,後來警方在壁爐裡面找到了一些牙齒。邦迪也承認自己多次回到棄屍的地點,他經常會躺在屍體旁邊回憶,並且奸屍,直到他因為屍體腐爛而不得不丟掉他們。

邦迪同其他連環殺手一樣,收集了不少“紀念品”。在他第一次被逮捕的時候,員警從他公寓裡的儲物間中發現了許多照片。除此之外,他收集了許多被害者的頭髮,以及他們的衣物、飾品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