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警惕!年關將至,謹防網路詐騙

近年來, 網路詐騙已經成為一大社會公害。 不法分子借助電話、短信、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網路管道, 通過編造虛假資訊, 設置騙局, 對受害人實施遠端、非接觸式詐騙, 並巧立名目誘使受害人向犯罪分子打款或轉帳。 不法分子在實施網路詐騙過程中的騙術花樣翻新, 令普通消費者防不勝防。

目前, 派出所正在進一步細化調查中。

在此整理常見網路騙局

騙局一:假冒他人商標、商號

騙子通常會在實施詐騙的過程中, 非法註冊與知名公司商標、商號近似度極高的名稱、昵稱、頭像、包裝、裝潢、標識, 給受騙人造成混淆。

使用網路金融服務時一定要認清正規公司的商標商號, 注意查看認證主體, 加強辨別。

騙局二:冒用他人客服電話

很多網路詐騙案例中, 騙子會偽造虛假的客服電話向受害者行騙;或者通過改號軟體, 冒用正規機構的客服電話來騙取信任。

消費者應登陸網路服務提供方的官方管道獲取正確的客服電話;通過網路搜索查找客服電話, 請注意辨別搜索結果的真偽。

騙局三:假冒工作人員

騙子通常會偽裝成知名機構的工作人員、客服人員, 與受騙者套近乎, 降低用戶警惕性, 借各種名目要求受騙者轉帳。

此類騙術中的不法分子通常以打電話、加好友等方式騙取受害人的信任, 而且會通過非法管道獲取受騙者資訊, 進行層層誘導, 迷惑性極強。

騙局四:冒用短信簽名

騙子通常會通過偽基站、偽通道、短信偽造器等技術手段, 冒用正規機構的短信簽名, 虛假類比網路金融服務中的交易審核、打款、提現、驗證碼確認等關鍵環節, 實施詐騙。

使用者獲取網路金融服務的過程中, 切忌將帳號、卡號、密碼、驗證碼、身份證明信息以及其他核心資訊隨意透露給協力廠商。 尤其在涉及匯款、轉帳等交易時, 務必注意核實交易方的身份真偽, 反復確認, 謹防詐騙。

四大防騙錦囊

錦囊一:切忌盲信, 轉帳免談

通過正規管道申請信用卡、貸款,

不會向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是否下卡、額度多少完全取決於申請人的個人信用狀況, 由銀行或貸款服務機構進行核定。 任何以幫助下卡、快速下卡、包裝信用、提高額度為理由向用戶收取費用的行為, 極有可能是騙子, 應果斷拒絕支付任何費用。

騙子的目的就是要騙錢, 無利不起早, 只有守住了不輕易轉帳這條防線, 才能免遭財產損失。

錦囊二:避免僥倖, 合規交易

不要輕信詐騙分子的言語, 不貪圖小利, 尤其是遠離非正規交易, 切忌存在僥倖心理。

錦囊三:多方核實, 反復確認

很多案例中的詐騙者所採取的騙術不斷升級, 套路極深, 或利誘, 或以各種無中生有的事端讓人產生恐慌、困惑, 極具迷惑性。

使用者在獲取網路金融服務時最好進行多方核實, 反復確認提供服務提供者的身份。 如有疑問, 第一時間主動與官方取得聯繫, 進行諮詢核實。

錦囊四:保留證據, 報案報警

如果不幸上當受騙, 請保留保存好相關網頁、短信、通話記錄、聊天記錄、打款記錄等證據, 並立即撥打110向公安機關報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