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大西安“東進”戰略:18公里長,西安最美的城市弧線!

“東拓、西進、南控、北跨、中優”, 大西安規劃十字方針確定。 “三軸三帶三廊一通道多中心”定位下, 西安東、西兩翼呈現令人意想不到的格局。

在此背景下, 第十四屆全運會和絲路國際展覽中心已全面動工。 這麼多影響城市未來的大工程, 都罕見地集中在西安東部這十八公里的水岸線上。 這一次, 在大家耳熟能詳的“東軸”外, 我們就來看看以綠色換未來、以時間換空間的城市之路。

西安最美的十八公里, 主要生態和城市工程分佈

(圖/城記智庫)

從“圍城時代”走向“大河時代”

西安城市之路

杭州, 當年從“西湖時代”走向“錢塘江時代”, 徹底打開了杭州的發展局面。 我們也做出判斷, 走出圍城時代的西安, 它的“江河湖泊”時代已到來。

眾所周知, 它被稱為西安的“龍脈”——長安路, 彙集了西安最重要的政經文建築群, 左右著城市的格局。

從歷史和文化意義上講, 長安路是“世界級的中軸”。

對比巴黎、北京, 以西安中軸延展的核心區有些“狼狽”:早些年欠缺長遠的規劃、局促的交通條件等, 讓它早已不堪重負。 圍繞長安路這一“中央大道”, 左右輔以“東西兩軸”, 讓古都西安形成全新佈局。

▲一座城的格局和氣魄, 要看它的手筆和遠見。

錢江新城, 讓杭州從“西湖時代”走向“大江時代”。

所以, 三軸將成為西安未來城市形態的塑造者。 早在五、六十年代, 西安東、西兩翼就是城市功能的分區。 只不過, 它更多是以工業為主。

如今, 工業北進的超級大都市西安。 西軸, 給大西安提供了一個廣闊的想像空間。 東軸, 綠色空間帶來西安新的城市形態。 十幾年來, 西安城市持續東擴, 人口與產業亦持續東移。 目前, 灞橋區、滻灞生態區、國際港務區和臨潼國家旅遊度假區連成一片。

▲這三軸, 西安人已耳熟能詳。 有別於“中軸”的形態, 東軸更是一條生態河流構築的城市空間。

中國城市化進程中, 有諸如像深圳體育中心、杭州G20峰會等以重大工程推動城市的“大事件”。

這一次, 全運會、絲路國際展覽中心的大手筆, 是西安走出“圍城”的重要標誌。 尤其是2021年全運會揭幕, 我們預測:西安GDP將達萬億(今日杭州總量)。 西安“東軸”的改變, 將給高速城市化的西安格局, 帶來深遠影響。

▲西安奧體中心效果圖及最新進度(圖/西安奧體中心)

除文學的迤邐之外,灞河還承擔著城市的經濟功能。盛唐時期,它是主要的港口之一,承擔著長安城的糧草命脈。李隆基在廣運潭此檢閱漕運船隊,在這裡,誕生了世界上有文字記載的第一次博覽盛會。

▲西安絲路國際展覽中心效果圖及圓桌會議中心

最新工程進展

如今,絲路國際展覽中心將成為以會議、展覽為龍頭,集公共建築組群、商務辦公、星級酒店、商業配套、公寓住宿於一體,發展會展度假、商務旅遊、節慶賽事等複合化功能的會展中心城。

它將改寫西安無十萬平米室內展館的歷史,成為國家級“絲路國際會展中心”。據稱,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高峰論壇”,也將在此舉行。

建成後的絲路國際展覽中心,除了部分城市功能東移之外,更將對於城市升級、產業集聚帶來深遠的影響。領事館區的設立,也將對西安的對外交流、外商投資和城市的國際化程度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

西安最美的十八公里河岸線

綠色的西安

“君未睹夫巨麗也,獨不聞天子之上林乎?終始灞滻,出入涇渭。蕩蕩乎八川分流,相背而異態。”兩千多年前,司馬相如描述八水縈繞長安的巨麗。

一條河,就是一部歷史。自古,灞水、灞橋、灞柳就聞名於世。春秋時秦穆公稱霸西戎後改名霸水,後改稱為“灞水”。秦漢時架木橋,曰“灞橋”。唐代在此設驛站,折柳相贈,形成“年年傷別,灞橋風雪”,成為關中八景之一。

“八水繞長安”中八水的確切位置

灞河是城區最豐潤的河流

陝西,在地理上被劃入西北地方。再加上影視作品的單一輸出,大多數人對陝西的印象可能還停留在“塵土飛揚、飛沙走石”畫面中。

其實,關中平原自古已是“天府之國”,比四川平原美譽更早。這裡地勢平緩,四季分明、水量充足,農業文明高度發達,渭河沿岸不僅孕育了華夏文明的的起源仰紹文化,更是周、秦、漢、唐等中國古代幾個鼎盛時期的都城所在。

灞河,是西安城市的“城中水脈”,貫穿西安東部。流淌城區十八公里的灞河,從南到北分佈著多個主題濕地公園,總面積超十幾平方公里。

▲西安城中最美的濕地公園——灞橋生態濕地公園

灞橋生態濕地公園,僅一期範圍就達2.45平方公里:濕地面積1980畝,綠化面積1650畝,最大限度的保持灞河濕地、灌草、林木等自然肌理和環境特徵。景觀結構包括“一河兩岸三段”,從而形成一幅重塑灞柳風雪勝景的自然畫卷。

▲長安塔所在地——西安世博園

世博園,總面積6270畝,其中水域面積2820畝,彙集了國內外各具特色的園林園藝精品、經典建築和文化藝術珍品,體現“天人合一,創意自然”的主題。長安塔,已成為西安新的建築座標。

▲灞渭入口處的滻灞國家濕地公園

滻灞國家濕地公園,位於灞渭河交界處。總規劃面積8715畝,濕地公園水域面積2000多畝。分“野趣區、精緻區、時尚區、河道區”四個展示版塊。

“八水繞長安”,是對關中平原繁榮富庶的最好證明;每一條河,都在滋潤著這座雄偉而美麗的詩城。

西安主城區的十八公里灞河,是罕見的綠色走廊,讓西安中心城區多了一種可能。那麼,諸如全運會和絲路國際展覽中心的落戶,也是必然。某種程度,灞河沿線讓高密度的西安有了一種豁然開朗之感。

西安未來新的城市空間

綠色的西安

「西安城記」曾多次說,生態對於城市的重要性就是:以時間換空間,以綠色贏未來。對於西安這座區域中心城市來說,尤其如此。

未來規劃千萬級人口的“大西安“,新發展區域要給主城區要給“鬆綁”和“騰籠換鳥”,打造一個新的城市發展極。這就意味著,它的規劃方向、產業定位和人口遷入,都需不斷的升級。

灞河城區範圍的十八公里。目前處在“國際文化交流軸”,已成為西安新城市門戶的代表,成為新產業的最佳載體。

作為主城區的延伸,這裡成為人居環境最佳的居住區域之一,是西安的“錢塘江”。眾多國家級的大工程,讓這裡演變成為西安全新的會展、會議中心城。自然而然,這裡也成為新的藝術和人文天堂。

滻灞酒店集群

在新一輪的城市建設中,灞河沿線以滻灞三角洲為核心打造高端會議酒店群。按照兩年計畫,將打造“一核+兩翼+延展區”高星級酒店群局,形成高星級酒店二十家,客房約七千餘間。鼓勵各知名企業投建設高星級酒店,持續擴大酒店群建設規模。

溫德姆酒店Wyndham San Jose Hotel

溫德姆酒店集團,全球規模最大、業務最多元化的酒店集團企業,在六大洲68個國家經營15個品牌,提供全方位服務,秉承 “總以溫情相待”的宗旨與理念。旗下酒店,遍佈全球各大商務城市及旅遊勝地。西安第一個溫德姆花園酒店,位於灞河濕地公園旁。

高端人居集群

綠城新興·玉園

位於灞河濕地公園畔,綠城新興·玉園是綠城管理集團攜手新興地產打造的綠城二代高層產品,以新古典風格,集聚綠城二十餘年開發經驗,為這裡帶來更好的人居環境。同時,引入綠城生活服務集團為顧問,宣導“家人服務”,打造全新的社區生活方式。這些定位,都將影響西安的人居環境。

2018年,綠城集團的進駐將成為西安行業的標誌性事件。並且,綠城集團也成為西安全運村的指定建設者。

藝術集群

世園羅曼小鎮

由十棟歐式風情建築組成,主要業態包括教堂、婚紗攝影旗艦店、婚慶服務中心、婚宴中心等,是西部地區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完善、資源聚合化程度最高的婚慶產業集群,也是國內第一個景點化的婚慶服務基地。

崔振寬美術館

座落于西安灞橋生態濕地公園,占地約38畝。由當代中國畫重要代表人物、當代長安畫派領軍人物崔振寬先生資助,美術館,設崔振寬作品陳列廳、綜合展廳、藝術品典藏庫、多功能報告廳、貴賓接待廳等展覽應用空間。

▲西安奧體中心效果圖及最新進度(圖/西安奧體中心)

除文學的迤邐之外,灞河還承擔著城市的經濟功能。盛唐時期,它是主要的港口之一,承擔著長安城的糧草命脈。李隆基在廣運潭此檢閱漕運船隊,在這裡,誕生了世界上有文字記載的第一次博覽盛會。

▲西安絲路國際展覽中心效果圖及圓桌會議中心

最新工程進展

如今,絲路國際展覽中心將成為以會議、展覽為龍頭,集公共建築組群、商務辦公、星級酒店、商業配套、公寓住宿於一體,發展會展度假、商務旅遊、節慶賽事等複合化功能的會展中心城。

它將改寫西安無十萬平米室內展館的歷史,成為國家級“絲路國際會展中心”。據稱,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高峰論壇”,也將在此舉行。

建成後的絲路國際展覽中心,除了部分城市功能東移之外,更將對於城市升級、產業集聚帶來深遠的影響。領事館區的設立,也將對西安的對外交流、外商投資和城市的國際化程度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

西安最美的十八公里河岸線

綠色的西安

“君未睹夫巨麗也,獨不聞天子之上林乎?終始灞滻,出入涇渭。蕩蕩乎八川分流,相背而異態。”兩千多年前,司馬相如描述八水縈繞長安的巨麗。

一條河,就是一部歷史。自古,灞水、灞橋、灞柳就聞名於世。春秋時秦穆公稱霸西戎後改名霸水,後改稱為“灞水”。秦漢時架木橋,曰“灞橋”。唐代在此設驛站,折柳相贈,形成“年年傷別,灞橋風雪”,成為關中八景之一。

“八水繞長安”中八水的確切位置

灞河是城區最豐潤的河流

陝西,在地理上被劃入西北地方。再加上影視作品的單一輸出,大多數人對陝西的印象可能還停留在“塵土飛揚、飛沙走石”畫面中。

其實,關中平原自古已是“天府之國”,比四川平原美譽更早。這裡地勢平緩,四季分明、水量充足,農業文明高度發達,渭河沿岸不僅孕育了華夏文明的的起源仰紹文化,更是周、秦、漢、唐等中國古代幾個鼎盛時期的都城所在。

灞河,是西安城市的“城中水脈”,貫穿西安東部。流淌城區十八公里的灞河,從南到北分佈著多個主題濕地公園,總面積超十幾平方公里。

▲西安城中最美的濕地公園——灞橋生態濕地公園

灞橋生態濕地公園,僅一期範圍就達2.45平方公里:濕地面積1980畝,綠化面積1650畝,最大限度的保持灞河濕地、灌草、林木等自然肌理和環境特徵。景觀結構包括“一河兩岸三段”,從而形成一幅重塑灞柳風雪勝景的自然畫卷。

▲長安塔所在地——西安世博園

世博園,總面積6270畝,其中水域面積2820畝,彙集了國內外各具特色的園林園藝精品、經典建築和文化藝術珍品,體現“天人合一,創意自然”的主題。長安塔,已成為西安新的建築座標。

▲灞渭入口處的滻灞國家濕地公園

滻灞國家濕地公園,位於灞渭河交界處。總規劃面積8715畝,濕地公園水域面積2000多畝。分“野趣區、精緻區、時尚區、河道區”四個展示版塊。

“八水繞長安”,是對關中平原繁榮富庶的最好證明;每一條河,都在滋潤著這座雄偉而美麗的詩城。

西安主城區的十八公里灞河,是罕見的綠色走廊,讓西安中心城區多了一種可能。那麼,諸如全運會和絲路國際展覽中心的落戶,也是必然。某種程度,灞河沿線讓高密度的西安有了一種豁然開朗之感。

西安未來新的城市空間

綠色的西安

「西安城記」曾多次說,生態對於城市的重要性就是:以時間換空間,以綠色贏未來。對於西安這座區域中心城市來說,尤其如此。

未來規劃千萬級人口的“大西安“,新發展區域要給主城區要給“鬆綁”和“騰籠換鳥”,打造一個新的城市發展極。這就意味著,它的規劃方向、產業定位和人口遷入,都需不斷的升級。

灞河城區範圍的十八公里。目前處在“國際文化交流軸”,已成為西安新城市門戶的代表,成為新產業的最佳載體。

作為主城區的延伸,這裡成為人居環境最佳的居住區域之一,是西安的“錢塘江”。眾多國家級的大工程,讓這裡演變成為西安全新的會展、會議中心城。自然而然,這裡也成為新的藝術和人文天堂。

滻灞酒店集群

在新一輪的城市建設中,灞河沿線以滻灞三角洲為核心打造高端會議酒店群。按照兩年計畫,將打造“一核+兩翼+延展區”高星級酒店群局,形成高星級酒店二十家,客房約七千餘間。鼓勵各知名企業投建設高星級酒店,持續擴大酒店群建設規模。

溫德姆酒店Wyndham San Jose Hotel

溫德姆酒店集團,全球規模最大、業務最多元化的酒店集團企業,在六大洲68個國家經營15個品牌,提供全方位服務,秉承 “總以溫情相待”的宗旨與理念。旗下酒店,遍佈全球各大商務城市及旅遊勝地。西安第一個溫德姆花園酒店,位於灞河濕地公園旁。

高端人居集群

綠城新興·玉園

位於灞河濕地公園畔,綠城新興·玉園是綠城管理集團攜手新興地產打造的綠城二代高層產品,以新古典風格,集聚綠城二十餘年開發經驗,為這裡帶來更好的人居環境。同時,引入綠城生活服務集團為顧問,宣導“家人服務”,打造全新的社區生活方式。這些定位,都將影響西安的人居環境。

2018年,綠城集團的進駐將成為西安行業的標誌性事件。並且,綠城集團也成為西安全運村的指定建設者。

藝術集群

世園羅曼小鎮

由十棟歐式風情建築組成,主要業態包括教堂、婚紗攝影旗艦店、婚慶服務中心、婚宴中心等,是西部地區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完善、資源聚合化程度最高的婚慶產業集群,也是國內第一個景點化的婚慶服務基地。

崔振寬美術館

座落于西安灞橋生態濕地公園,占地約38畝。由當代中國畫重要代表人物、當代長安畫派領軍人物崔振寬先生資助,美術館,設崔振寬作品陳列廳、綜合展廳、藝術品典藏庫、多功能報告廳、貴賓接待廳等展覽應用空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