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0℃以下濕冷天最易長凍瘡 教你四招預防

福州新聞網2月1日訊這幾天福州濕冷的, 周邊山區低溫甚至在0℃左右, 從天氣預報看, 還有冷空氣要來。 據市皮膚病防治院醫生介紹, 10℃以下濕冷天, 人的耳朵、腳趾、手指、臉上容易長凍瘡, 要預防凍瘡, 四個方面的預防工作非常重要。

“我耳朵又長凍瘡了, 有沒有辦法能夠減少復發呢?”60多歲的王依姆前幾天到市皮膚病防治院就診。 每年冬天, 她的耳朵就會長凍瘡, 不僅疼痛, 而且稍暖和一點就鑽心癢。 往年老人自己在家抹抹藥, 等待天氣轉暖自然好。 可這陣子福州天冷, 凍瘡越發嚴重, 她實在受不了, 才趕緊到醫院求助。

據該院的林佳醫生介紹, 入冬後, 特別是近期, 像王依姆這樣的患者增加不少, 而且大多數人都是凍瘡復發。 雖然福州冬季的氣溫相對暖和, 但因為潮濕, 凍瘡患者並不少見。 特別是像近期溫度低於10℃時, 人們的皮下小動脈遇冷收縮, 時間一長, 動脈血管麻痹擴張, 靜脈淤血, 局部血液迴圈不良, 就容易長凍瘡。

“凍瘡一般發生在手指、腳趾、耳垂等肢體遠端血液迴圈較差的部位。 ”林佳醫生介紹, 凍瘡是頑固性疾病, 一旦長了凍瘡, 就會伴隨整個冬天, 還容易復發。 長凍瘡的人如果到溫度高的地方, 得凍瘡的部位就會奇癢難忍, 嚴重時可能出現水皰或者潰瘍。

據林醫生介紹, 想要預防凍瘡, 要學會以下四招:

一、做好防寒保暖措施,

尤其是手、足、耳、鼻等暴露部位應加強保護。

二、保持服裝、鞋襪乾燥, 因為潮濕的環境容易增加局部寒冷誘發凍瘡的發生。

三、虛寒體質的人群, 可適當吃一些溫補驅寒的食物, 如牛肉、羊肉、雞肉、蒜、生薑等。

四、平時要加強體育鍛煉, 適當用冷水洗手、洗臉、洗腳, 增強抗寒能力, 還可每天數次搓手、耳朵等局部皮膚, 改善局部的血液迴圈。 冬天堅持每晚睡前用溫水泡腳(不適宜泡腳的人群除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