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躲在巷子裡的第七藝術

黃銅壁燈, 穿過上世紀30年代工業風格的復古長廊, 一抹燭光悠悠搖曳著, 吧臺上三三兩兩坐著幾個人, 他們或是低聲笑談, 或是只點上一杯特色酒水。 而再往前走上幾步, 紅色天鵝絨帷幕一拉開, 便是那迷人的光影世界了。

位於北京的Cinker影院就是這樣一家兼具餐廳、酒吧、影院功能的獨立影院, 有別于傳統院線影院, 這裡的規模偏小, 僅設有30個觀影座位, 豪華朱砂色皮質沙發成列擺放著, 配齊了獨立小桌放置香檳或雞尾酒, 牡蠣和其他小食, 排片量不在多卻精, 專門放映好萊塢經典、歐洲藝術電影以及部分受歡迎的中國老電影。

麻雀雖小而五臟俱全, 因其高雅舒適的觀影環境、廳所的獨特功能設置, 儘管位置偏遠而神秘, 卻從不缺少慕名而來的人。 在所有觀眾群體中, 穩定的不只是那些喜歡經典影片的小眾觀眾, 還有熱愛某個電影藝術領域的廣泛人群。

獨立電影院在國內發展迅速(資料圖/圖)

小眾、邊緣、非主流, 獨立影院如何創收?

義大利藝術批評家、電影理論奠基人奇托卡努杜曾將電影命名為“第七藝術”, 在他看來, 電影不僅是一種藝術, 而且是一種嚴肅藝術, 更是一種完美的綜合藝術, 在未來它將逐步概括各種藝術, 而不被某一類具象意指所替代。

顯而易見的是, 中國電影市場的發展態勢似乎不錯, 從資料上可以很直觀地觀察到, 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願意在電影院自掏腰包欣賞和支援喜愛的影視作品。 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報告顯示, 2017年, 中國電影票房逾559億, 同比增長13.45%, 城市院線觀影人次超過16億, 增長18.08%。

在如此可喜的情況下, 中國影城和銀幕建設仍處於高投入階段,

電影銀幕數量已超過4.5萬塊, 超越北美成為全球電影銀幕最多的國家。 一線城市院線建設趨向飽和, 傳統影院雖然面臨激烈的商業競爭局面, 但仍能保留一定收益餘地。 經由產品標準化生產和培育大眾市場來獲得規模經濟的院線模式, 使得大型商業連鎖影院成為都市里的電影主流, 電影的商業消費功能與藝術陶冶功能之間的比例有所失衡。

在中國, 商業電影院成都市電影院主流(資料圖/圖)

但相對而言, 更為小眾的獨立影院不管是從知名度還是規模上都很難與連鎖影院相匹敵, 儘管以多重文化視角和獨立運作理念見長, 也的確捕獲了大批“趣味相投”的藝術電影愛好者。 可獨立影院的經濟效益往往並不樂觀, 一方面來自商業院線的實力傾軋, 以票房和上座率等經濟因素來判定生命力, 另一方面樂於接受“藝術影院”薰陶的受眾群體受限, 在校學生、職業青年、藝術家、電影製作人中浮光掠影。

儘管如此, 獨立影院毋須氣餒, 它的存在與存在方式本身是城市文化的表徵之一,

在傳播較高水準的藝術文化時, 充分展現出其培育電影觀眾鑒賞素養與電影話語表達的功能。 與之相較, 充斥院線包裝在藝術外殼下的“超級大片”, 其易耗性也註定了觀眾的快速消費習慣, 而並非像對待經典那樣反復揣摩獲得精神上的美學體驗。

那麼獨立影院的特質就變得新穎多了, “長線生存”的不二法則首先是影片本身, 影片內容是獨立影院的內核價值, 而從屬於藝術電影細分市場的獨立電影院, 自身恒定的藝術主張與排片理念永遠是代表它的個性符號。

在城市電影生態中把握住精准定位, 深耕垂直領域的影片內容, 在不盲從、不迎合的態度基礎上, 瞭解電影受眾分佈動向、電影人創作走向等。 過分注重觀影外部環境可能會有失偏頗,以電影文化開展的衍生活動將會充滿趣味,營造高品質的藝術氛圍。

每一座城市的獨立電影院蘊藏著電影藝術的靈魂(資料圖/圖)

中外獨立影院中的新舊異同

《世界城市文化報告》中選擇了當今最具代表性的21個城市作影院相關資料統計,從中得以觀照,上海的年度影片放映量與大部分被研究城市有一定距離,年度放映的不同影片數量(252部)僅為紐約的49%、倫敦的45%、巴黎的43%,名列倒數第三。

而這個資料恰恰是城市電影“多樣性”的直觀考量,能反映出整個電影業的發展現狀與歷史雛形。“電影多樣性”應當表現在城市中存在多種類的商業電影院和藝術電影院,國外獨立影院出現時間較早,以播放展映獨立影片為主,觀眾和影院經營者都對“獨立影院”的放映內容十分明確——有聲望的作品與高雅的藝術,及電影多樣性的獨特選擇。

如倫敦較有代表性的“藝術影院”,常年放映當代藝術電影、先鋒作品、世界各地優秀作者電影;巴黎最早的獨立影院—先賢祠電影院已運作了一百多年,更曾領先地介紹展映眾多原版無翻譯的外國電影。

獨立電影院同樣在尋求出路,將承辦播放影片的功能拓展開來轉化為文化服務,洛杉磯“新貝佛利影院”於2014年被獨立電影導演昆汀▪塔倫蒂諾收購,安裝了幾乎在美國絕跡的35mm和16mm膠片放映設備,當齒輪轉軸吱呀旋轉,經由輸片還音,仿佛回到1895年巴黎卡普辛路的街頭,正如盧米埃爾所說:“它是世紀的奇跡,…它讓繃緊的白色帆布神奇地投射出如此自然運動著的鮮活影像…”,電影的本源性與藝術性重現洛杉磯。

獨立電影院反映了城市對藝術多樣性的包容度(資料圖/圖)

更有意思的是,部分獨立電影院並不完全排斥商業大片,在藝術排片為主的同時也放映商業主流的電影,並在影院內設立酒吧販賣酒水。如同商業院線“可樂加爆米花”的絕妙兜售策略一般,對獨立影院的消費者來說,觀影之夜同樣離不開一杯特調的美酒。

反觀國內,獨立電影院規模尚未成型,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家,位置並不算好找即使是偏僻一隅,卻也有著別有洞天的趣味。效仿國外的功能布場,集休閒區、餐廳、酒吧、放映廳為一體,不僅非常注重觀影的環境體驗,對構建整個場所的舒適度要求極高,與其說通過它來追逐影像世界的大門,倒不如說是為城市人群提供一個簡單而有趣的文化聚合地。

排片上的籌謀安排依舊偏向於好萊塢風格,在影片《教父》的放映期內,他們甚至鼓勵客人進行角色扮演,許多觀眾興致大發,身著華麗的禮服前來赴約。而此時此刻,想必觀眾更能透過螢屏沉浸在嚮往的那個臆想世界裡,經由周遭環境的催化渲染,對浪漫主義的集中幻想逐漸爆發走向制高點,酣暢淋漓。

影院的內核價值

隨著受眾的審美水準與精神追求的不斷調高,中國獨立影院會有較為明晰的出路,不斷擴張。不拘泥於觀影形式,不論是室內或是戶外,獨立影院需要以一種不受限制、跳出框架之外的方法將受眾聚攏在一起,通過獨特的品質呼籲電影藝術的神聖地位。

可以明確的一點是,未來人們的觀影需求必定會越來越個性化,電影行業或將面臨細化分流。在千篇一律的大環境下,受眾有充分的理由挑剔擇選,如果獨立電影院異軍突起甚至佔據一定市場地位時,商業電影院會變得難堪許多,一方面是面臨口碑度的下降,另一方面會容易陷入迷茫與掙扎。

必然需要考慮的問題是,院線究竟該如何去創造獨立的市場價值,尋找到自己不同於別人的放映之道,其中包括獨創的影片行銷手法,卓有成效的推廣舉措以及與整個產業的敏銳接觸。比如關注電影界自身醞釀發出的不同聲音,這些富有新思想與活力的電影,有著獨立製作人自己的一套社會邏輯,更是第一手的電影作品資源。諸如此類的管道會為院線規劃出一條有別於他人的生長路徑,生動而直白地剖析電影藝術學的靈魂所在。

如何達到市場和藝術之間的平衡,這是電影院需要面對的問題(資料圖/圖)

回歸本源,對一家電影院來說,其使命之一是獲得盡可能多的觀眾,但通過怎樣的電影排片、面向的觀眾群和借由何種方式則將顯示出該影院的城市定位、文化視野、觀眾策略和經濟眼光。這種綜合素質是他人難以複製的,是影院自成一派的獨特風格。

目前中國城市受眾依然是以主流商業電影院線為基本選擇,如非特殊愛好其他種類的影片很難進入視野,這對獨立電影院的經營者而言,有著來自運營與生存的極大壓力,但也是開發城市電影新領域新空間的絕佳機會。

如同哥倫布探索新大陸那般,需要有一部分投資人率先走出來,對獨立電影院的空白領地進行探測摸索。如果在這片尚未開拓的大地上留下了小心翼翼的腳步,便會有愈來愈多深淺不一的足跡出現。這些慕名前來的人被稱為追隨者,亦被稱為時代的勇士,而影院承擔的文化使命也終將抵達。

過分注重觀影外部環境可能會有失偏頗,以電影文化開展的衍生活動將會充滿趣味,營造高品質的藝術氛圍。

每一座城市的獨立電影院蘊藏著電影藝術的靈魂(資料圖/圖)

中外獨立影院中的新舊異同

《世界城市文化報告》中選擇了當今最具代表性的21個城市作影院相關資料統計,從中得以觀照,上海的年度影片放映量與大部分被研究城市有一定距離,年度放映的不同影片數量(252部)僅為紐約的49%、倫敦的45%、巴黎的43%,名列倒數第三。

而這個資料恰恰是城市電影“多樣性”的直觀考量,能反映出整個電影業的發展現狀與歷史雛形。“電影多樣性”應當表現在城市中存在多種類的商業電影院和藝術電影院,國外獨立影院出現時間較早,以播放展映獨立影片為主,觀眾和影院經營者都對“獨立影院”的放映內容十分明確——有聲望的作品與高雅的藝術,及電影多樣性的獨特選擇。

如倫敦較有代表性的“藝術影院”,常年放映當代藝術電影、先鋒作品、世界各地優秀作者電影;巴黎最早的獨立影院—先賢祠電影院已運作了一百多年,更曾領先地介紹展映眾多原版無翻譯的外國電影。

獨立電影院同樣在尋求出路,將承辦播放影片的功能拓展開來轉化為文化服務,洛杉磯“新貝佛利影院”於2014年被獨立電影導演昆汀▪塔倫蒂諾收購,安裝了幾乎在美國絕跡的35mm和16mm膠片放映設備,當齒輪轉軸吱呀旋轉,經由輸片還音,仿佛回到1895年巴黎卡普辛路的街頭,正如盧米埃爾所說:“它是世紀的奇跡,…它讓繃緊的白色帆布神奇地投射出如此自然運動著的鮮活影像…”,電影的本源性與藝術性重現洛杉磯。

獨立電影院反映了城市對藝術多樣性的包容度(資料圖/圖)

更有意思的是,部分獨立電影院並不完全排斥商業大片,在藝術排片為主的同時也放映商業主流的電影,並在影院內設立酒吧販賣酒水。如同商業院線“可樂加爆米花”的絕妙兜售策略一般,對獨立影院的消費者來說,觀影之夜同樣離不開一杯特調的美酒。

反觀國內,獨立電影院規模尚未成型,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家,位置並不算好找即使是偏僻一隅,卻也有著別有洞天的趣味。效仿國外的功能布場,集休閒區、餐廳、酒吧、放映廳為一體,不僅非常注重觀影的環境體驗,對構建整個場所的舒適度要求極高,與其說通過它來追逐影像世界的大門,倒不如說是為城市人群提供一個簡單而有趣的文化聚合地。

排片上的籌謀安排依舊偏向於好萊塢風格,在影片《教父》的放映期內,他們甚至鼓勵客人進行角色扮演,許多觀眾興致大發,身著華麗的禮服前來赴約。而此時此刻,想必觀眾更能透過螢屏沉浸在嚮往的那個臆想世界裡,經由周遭環境的催化渲染,對浪漫主義的集中幻想逐漸爆發走向制高點,酣暢淋漓。

影院的內核價值

隨著受眾的審美水準與精神追求的不斷調高,中國獨立影院會有較為明晰的出路,不斷擴張。不拘泥於觀影形式,不論是室內或是戶外,獨立影院需要以一種不受限制、跳出框架之外的方法將受眾聚攏在一起,通過獨特的品質呼籲電影藝術的神聖地位。

可以明確的一點是,未來人們的觀影需求必定會越來越個性化,電影行業或將面臨細化分流。在千篇一律的大環境下,受眾有充分的理由挑剔擇選,如果獨立電影院異軍突起甚至佔據一定市場地位時,商業電影院會變得難堪許多,一方面是面臨口碑度的下降,另一方面會容易陷入迷茫與掙扎。

必然需要考慮的問題是,院線究竟該如何去創造獨立的市場價值,尋找到自己不同於別人的放映之道,其中包括獨創的影片行銷手法,卓有成效的推廣舉措以及與整個產業的敏銳接觸。比如關注電影界自身醞釀發出的不同聲音,這些富有新思想與活力的電影,有著獨立製作人自己的一套社會邏輯,更是第一手的電影作品資源。諸如此類的管道會為院線規劃出一條有別於他人的生長路徑,生動而直白地剖析電影藝術學的靈魂所在。

如何達到市場和藝術之間的平衡,這是電影院需要面對的問題(資料圖/圖)

回歸本源,對一家電影院來說,其使命之一是獲得盡可能多的觀眾,但通過怎樣的電影排片、面向的觀眾群和借由何種方式則將顯示出該影院的城市定位、文化視野、觀眾策略和經濟眼光。這種綜合素質是他人難以複製的,是影院自成一派的獨特風格。

目前中國城市受眾依然是以主流商業電影院線為基本選擇,如非特殊愛好其他種類的影片很難進入視野,這對獨立電影院的經營者而言,有著來自運營與生存的極大壓力,但也是開發城市電影新領域新空間的絕佳機會。

如同哥倫布探索新大陸那般,需要有一部分投資人率先走出來,對獨立電影院的空白領地進行探測摸索。如果在這片尚未開拓的大地上留下了小心翼翼的腳步,便會有愈來愈多深淺不一的足跡出現。這些慕名前來的人被稱為追隨者,亦被稱為時代的勇士,而影院承擔的文化使命也終將抵達。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