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沉寂多年 昔日重卡“新兵”們還能崛起嗎

近些年, 不斷有業外企業進入重卡行業, 但曾經風光的這些重卡“新兵”們一度沉寂。 那麼……

英國作家狄更斯的小說《雙城記》中有這樣一段話:這是最好的時代,

這是最壞的時代。 場景轉換, 環境變遷, 一些人和物都在發生改變, 重卡行業也是如此。

■市場是公平的也是殘酷的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日前發佈了2017年最後一個月的產銷資料, 同時對2017年我國重卡車輛的產銷做了詳細總結:2017年全年重卡銷量111.69萬輛, 同比大幅增長52.38%。

111萬輛, 這個數字一掃我國重卡前期頹勢, 刷新了2010年創下101.74萬輛的紀錄, 達到歷史銷量高峰。

在整個市場賺得盆滿缽滿之際, 有個別企業被遺忘在時光裡, 黯然神傷。 湖北三環、一拖重卡、河北長征等企業全年只有兩位數銷量, 甚至零銷量, 這與當下重卡市場形成反差。 有人稱, 這個成績還不如經銷商一個月的銷量水準。

市場是公平的, 也是殘酷的。

在當前大好形勢下, 有企業從中看到了商機, 以“入侵者”身份搶奪市場、前赴後繼;也有的企業從此折戟沉沙。 關注商用車行業多年的業內資深人士楊再舜向記者表示, 生產重卡不是兒戲, 也不是為了博眼球, 如果拿不出真正滿足使用者需求的產品, 那麼註定會被市場邊緣化。

■新晉者走到最後的又有幾個

細數這些年加入重卡行業的“新兵”, 從大運重卡投產開始, 到2009年廣汽日野產品下線, 同年集瑞聯合卡車啟動, 到2014年力帆重卡發佈, 2015年徐工重卡和中航長征重卡問世, 2017年上海車展慶鈴巨咖重卡、江鈴重卡推出等。

曾經風頭正盛的上海匯眾、春蘭汽車、南汽菱野、一拖重卡也都為行業關注。

在採訪中, 一位從業三十多年的經銷商向記者表示,

在重卡行業裡待久了人們會發現, 不管是產能過剩還是產能不足, 這個行業永遠都不缺乏競爭者, 每年都會冒出幾個新的重卡品牌, 但能走到最後佔據市場的又有幾個?

■風光過後的沉寂

為什麼從當初進入時勃勃雄心, 到後來默默無聞, 有的企業如日中天, 有的企業日漸慘澹甚至消亡?

記者在查閱相關資料時發現, 一拖重卡和河北長征就是明顯的例子。

早在20世紀60年代, 一拖重卡就已經開始涉足重卡。 據介紹, 在當時“缺重少輕”的年代, 一拖重卡1966年生產出我國第一輛軍用重型卡車——東方紅LT665。 “從一定程度來講, 一拖重卡不算是市場新兵, 曾經的東方紅重卡在當年重卡市場中也佔有一定份額。 ”山東重工集團的一位元專家告訴記者,

可惜由於車型、售後、管道的弱勢, 以及計劃經濟體制束縛等多重因素影響, 沒能讓這位重卡“前輩”挺到最後, 倒在半路上。

據介紹, 一拖重卡2005年重卡銷售了307輛, 2006年銷售919輛, 這也是東方紅重卡的巔時期。 再看現在的產銷資料, 2017年的一拖重卡銷量不足百輛, 平均月銷量只有個位數。

一拖集團以拖拉機起家, 並有重卡製造經驗, 最後卻在重卡專案上屢遭失敗。 追溯其中的原因, 業內普遍認為, 拖拉機與重卡畢竟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平臺, 隱含在其中的矛盾和問題是導致其失敗的根本。

同樣, 與一拖重卡有著相似遭遇的企業也不在少數, 河北長征就是其中一家。

在2016年春節期間記者走訪長征重卡時,

長征重卡的一位元車間主任向記者介紹, 河北長征是中航工業旗下、河北省重點發展和支援的汽車整車製造企業。 自1950年成立以來, 公司從零部件生產起步, 逐步建立起重型卡車及零部件製造體系。 1958年, 公司開始生產第一輛XD250型越野汽車。 1983年, 開始引進捷克TATRA技術, 生產T815系列產品, 具有三橋全驅動, 擺動半軸、獨立懸架、中央脊骨梁等獨特結構, 成就了長征系列重卡超強的越野性能、爬坡性能和平順性能。 同時, 長征汽車根據國內外市場需求, 逐步開發出公路用重卡系列, 可以說有雄厚的重卡基礎。

2015年9月11日, 長征汽車重新上路, 牽引車在河北邢臺下線。 據當時媒體報導, 長征汽車是河北省“百家央企進河北”的首個開工奠基項目, 該項目從2012年6月底正式開工建設,目前專案一期第一階段工程已經完成,完成了總裝生產能力包括底盤組裝、總裝等11個標段的設備及動力公共配套設施的安裝調試。按照“邊生產經營、邊建設改造”的方針,該公司正在實施一期第二階段工程建設。屆時,將形成年生產能力2.5萬輛體系完整的製造經營能力,產後預計可實現年銷售收入230億元。此外,長征汽車生產基地還將形成中重卡、特種車底盤生產製造產業,並以此帶動上游核心零部件產業和下游特種裝備及各類專用車產業,實現特種車底盤業務、軍用專用車業務、民用專用車業務及特種裝備4大板塊業務。

如今才過去兩年多,這些當初的雄偉規劃和目標仿佛還十分遙遠。2017年重卡行業的高速增長,讓昔日的新進入者們看到市場機會。而這些沉寂的重卡“新兵”想從市場中爭得一席之地,重新崛起,就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該項目從2012年6月底正式開工建設,目前專案一期第一階段工程已經完成,完成了總裝生產能力包括底盤組裝、總裝等11個標段的設備及動力公共配套設施的安裝調試。按照“邊生產經營、邊建設改造”的方針,該公司正在實施一期第二階段工程建設。屆時,將形成年生產能力2.5萬輛體系完整的製造經營能力,產後預計可實現年銷售收入230億元。此外,長征汽車生產基地還將形成中重卡、特種車底盤生產製造產業,並以此帶動上游核心零部件產業和下游特種裝備及各類專用車產業,實現特種車底盤業務、軍用專用車業務、民用專用車業務及特種裝備4大板塊業務。

如今才過去兩年多,這些當初的雄偉規劃和目標仿佛還十分遙遠。2017年重卡行業的高速增長,讓昔日的新進入者們看到市場機會。而這些沉寂的重卡“新兵”想從市場中爭得一席之地,重新崛起,就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