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鄧小平在順義調研:鼓勵幹部群眾說真話

1961年4月7日, 鄧小平與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張大中, 中央辦公廳幹部曹幼民、卓琳等一行人乘火車到達順義, 從這天起至21日, 在順義進行了15天的調查研究。

在此期間, 鄧小平除了聽取縣委彙報以外, 絕大部分時間是組織社隊幹部座談和下戶訪問, 還聽取了兩個調查組的彙報, 進行了許多實地考察。

鄧小平和隨行同志以蹲點、座談、訪問形式, 詳細瞭解農村實際和幹部群眾的情況。 為了消除顧慮, 鼓勵幹部群眾說真話, 他坦誠地說:“‘一平二調’搞得大家都沒勁頭了, 要儘快制定‘三包一獎懲’(包工、包產、包成本, 超產獎勵、減產懲罰)和‘四固定’(將土地、勞動力、耕畜、農具固定到隊使用)責任制。 現在包產過大的單位應適當劃小。 包產單位小一些, 便於互相比較生產條件, 你瞞不過我, 我也瞞不過你, 包產指標就容易落實了, 要讓他們在同等條件下搞生產競賽。

定生產指標要力求合理, 還要留有10%的餘地, 照顧到有產可超, 這樣他就會有奔頭了, 就拼命去幹了。 ”

談到要克服分配中的平均主義時, 鄧小平說:“要認真執行‘按勞分配多勞多得’的分配原則, 承包單位之間、社員之間無論如何不能拉平, 要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義, 這樣才能調動起社員的積極性。 比如二等勞力幹一等勞力的活, 還記二等工分, 這就存在著平均主義, 就會打擊二等勞力的積極性, 這種不合理現象必須克服。 一定要實行定額包工, 多勞多得是天經地義的事, 是社會主義分配原則。 為了獎勤罰懶, 不僅在勞動報酬的工分上有差別, 口糧差別也要相當明顯, 這樣就能克服平均主義, 農民就放心了, 就能刺激生產者搞好生產和克服各種自然災害的積極性。

”同時, 他又特別提到:集體對五保戶要照顧, 對困難戶要給予補助。

木林公社上輦村在糧食分配時採取的辦法是:40%賣給國家, 剩餘60%的一半按工分分配, 一半作為大隊機動糧, 除按人頭分外, 還可以獎勵給勞動好的社員。 同時, 小隊開荒“十邊地”的糧食歸小隊積累, 拿出一部分按工分分配, 得到社員一致擁護。 鄧小平得知後很是讚賞。 他說:“上輦村的餘糧分配辦法很好, 很有道理, 國家集體個人幾方面都照顧到了, 就應該是這樣, 定好超產部分, 幾成賣給國家, 多為國家做點貢獻, 而且群眾心中也有了底, 生產積極性就會高, 生產就能搞上去。 縣委要搞幾個這樣的好典型, 總結推廣下去。 ”後來,

上輦村經驗經過縣委特別是市委第二書記劉仁的指示進一步完善了, 上輦村成為市農業戰線上的一面紅旗。 這種分配辦法推廣後,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月15日, 鄧小平在北小營召開的由上輦大隊、北小營大隊、仇家店大隊支書、生產隊長參加的座談會上, 反復詢問幹部:公共食堂是吃好, 還是不吃好?多數人都不敢說不吃好, 相反卻違心地拼湊公共食堂也不錯的理由。 鄧小平嚴肅地說:“公共食堂是個大問題, 現在群眾議論很多, 要注意一下。 ”在公社書記座談會上, 當聽到公共食堂存在著佔用人員多等問題時, 他說:“把原糧加工成熟食, 增加成本50%多, 這樣貴, 群眾當然不會贊成。 一個50戶左右的食堂, 佔用十幾個勞動力太多了,

食堂人員超過吃飯勞力的10%就不合算, 糧食加工應該做到半機械化, 這樣既可以節省成本, 又可以節省勞力。 食堂要種好菜, 養好豬, 搞好家底。 ”聽到有些群眾願意辦農忙季節食堂、冬閒時自己回家吃飯時, 鄧小平說:“這樣也可以, 農閒時回家自己吃飯, 還可以解決冬天燒炕取暖的問題, 能節省一些煤。 ”當他瞭解到上輦村由食堂分糧食, 社員自己回家做飯的情況後, 高興地說:“你們村的幹部對共產風、平調風頂得好, 鍋、碗、瓢、盆沒有被刮跑, 鎖沒有砸, 門沒有拆, 是很好的事。 吃食堂光榮, 不吃食堂也光榮。 吃不吃食堂要由群眾決定。 ”他還特意對縣委領導同志講, 關於這個問題, 從辦到不辦, 形式是允許多樣的。

在順義考察城鎮集市和廟會時, 鄧小平瞭解到大批手工業和家庭副業消失、嚴重影響群眾生產和生活後,心情特別沉重。他對隨行的縣委及公社領導同志說:“你們要把手工業及家庭副業都發展起來,增加市場上買賣的品種和數量,把農村集市繁榮起來,滿足生產和生活需要,增加農民收入。”在供銷社幹部的座談會上他又具體地講道,先把有勞力、有原料、社員生活和生產急需的葦編、柳編、荊編、燒石灰、打木具的傳統手工業發展起來。他還特別強調,社員的家庭副業不能丟,應該是六畜興旺,尤其是養豬很重要。要抓住春天這個大好時機,儘快地把養豬事業發展起來,既滿足了城鄉人民的生活需要,又能增加農民的收入,這是件好事。

鄧小平在調查實踐中充分體現了堅持實事求是、堅持走群眾路線、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思想路線和思想方法;調查中提出的一些主張和觀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對“大躍進”以來党的社會主義建設指導思想的反思,不僅為中央的決策提供了可靠的材料,還為農村政策的調整提供了許多建設性意見。

五十年過去了,鄧小平在順義的調研仍然給我們的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啟示:

一是深入農村、深入群眾中去調查,善於傾聽民聲、瞭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為民解憂,最終為中央正確決策提出重要參考。無論是革命時期還是和平時期,黨之所以堅強有力,之所以不可戰勝,關鍵就在於黨堅持了群眾路線,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絕不脫離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種優良作風永遠不能丟。

二是準確把握了當時的社會實情,取得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在此基礎上提出的建議可信可用,提供了党調查研究的珍貴範本。今天,我國正處於經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正需要不斷加強調查研究,學習鄧小平順義調研的做法和寶貴經驗,深化認識,把握規律,大力推進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創新,真正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党永葆生機和活力,才能使我們的事業取得更大的輝煌!

(張文良 作者單位:中央黨史研究室)

鄧小平瞭解到大批手工業和家庭副業消失、嚴重影響群眾生產和生活後,心情特別沉重。他對隨行的縣委及公社領導同志說:“你們要把手工業及家庭副業都發展起來,增加市場上買賣的品種和數量,把農村集市繁榮起來,滿足生產和生活需要,增加農民收入。”在供銷社幹部的座談會上他又具體地講道,先把有勞力、有原料、社員生活和生產急需的葦編、柳編、荊編、燒石灰、打木具的傳統手工業發展起來。他還特別強調,社員的家庭副業不能丟,應該是六畜興旺,尤其是養豬很重要。要抓住春天這個大好時機,儘快地把養豬事業發展起來,既滿足了城鄉人民的生活需要,又能增加農民的收入,這是件好事。

鄧小平在調查實踐中充分體現了堅持實事求是、堅持走群眾路線、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思想路線和思想方法;調查中提出的一些主張和觀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對“大躍進”以來党的社會主義建設指導思想的反思,不僅為中央的決策提供了可靠的材料,還為農村政策的調整提供了許多建設性意見。

五十年過去了,鄧小平在順義的調研仍然給我們的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啟示:

一是深入農村、深入群眾中去調查,善於傾聽民聲、瞭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為民解憂,最終為中央正確決策提出重要參考。無論是革命時期還是和平時期,黨之所以堅強有力,之所以不可戰勝,關鍵就在於黨堅持了群眾路線,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絕不脫離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種優良作風永遠不能丟。

二是準確把握了當時的社會實情,取得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在此基礎上提出的建議可信可用,提供了党調查研究的珍貴範本。今天,我國正處於經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正需要不斷加強調查研究,學習鄧小平順義調研的做法和寶貴經驗,深化認識,把握規律,大力推進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創新,真正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党永葆生機和活力,才能使我們的事業取得更大的輝煌!

(張文良 作者單位:中央黨史研究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