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年度關注|從座談會到政府工作報告,看世界級城市群怎麼建?

“最江蘇”導讀

在今年四省市的政府工作報告中, 均將促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寫進了報告, 也給出了路徑。

隨著浙江、江蘇、上海和安徽“兩會”的相繼召開, 長三角四省市都在政府工作報告上交出了2017年經濟發展的成績單, 四省市GDP總量累計約19.34萬億元。 安徽以GDP增長8.5%擔當領跑者的角色, 浙江效益進一步提高GDP增長達7.8%, 江蘇省GDP總體平穩增長7.2%, 上海則增速與上年持平增長6.9%。

此前的1月12日, 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在蘇州舉行, 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的市(省)委書記、市(省)長出席會議, 就建設長三角城市群、深化區域合作機制等議題進行了深入討論。

三省一市達成的共識是——創新引領, 攜手打造世界級城市群。 為實現這一目標, 各城市的定位明確為:進一步提升上海全球城市功能, 提升南京、杭州、合肥副中心城市的國際化水準和城市首位度。

寫進政府工作報告

根據《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劃定的範圍, 長三角城市群擁有1座超大城市、1座特大城市、13座大城市、9座中等城市和42座小城市。 要創造聯動發展新模式。 發揮上海中心城市作用, 推進南京、杭州、合肥、蘇錫常(蘇州、無錫、常州)、寧波等都市圈同城化發展。

在今年四省市的政府工作報告中, 均將促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寫進了報告, 也給出了路徑。

從上海海關大鐘樓眺望浦東陸家嘴

江蘇省提出, 協同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 建立健全更有力的合作和推進機制, 加強交通設施互聯互通, 積極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上海計畫加快形成全方位開放新優勢,積極促進長江經濟帶發展, 大力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浙江提出,

積極參與長江經濟帶建設,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充分發揮嘉興等鄰滬地區的橋頭堡作用。

安徽提出, 加快與滬蘇浙一體化發展, 皖江8市整體納入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

長三角是我國開放度最高、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之一, 也是“一帶一路”戰略與長江經濟帶戰略重要的交匯地帶, 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在參加該市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發揮世界級城市群核心城市作用, 推動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專題會議時說, 區域合作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大勢所趨, 城市群正成為推動我國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力量, 一體化發展理應成為長三角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一體化不是一樣化, 長三角三省一市的發展各有優勢特色。

長三角建設世界級城市群, 要努力成為高端人才、全球投資、科技創新、優勢產業的集聚地, 成為在空間便捷、資源配置、產業分工、人文交流、公共服務等方面具有功能互補和良好協調機制的共同體。

深化區域合作機制

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明確提出, 要共建內聚外合的創新網路, 在長三角地區率先構建我國區域協同創新共同體。 協同創新共同體概念的提出, 意味著創新絕不是一城一地的事情。 上海市政府參事室主任王新奎表示, 當前城市群在全球經濟競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IT創新的代表矽谷, 就是一個城市群, 包含三藩市、聖約瑟等多個城市。

杭州錢江新城

在構建區域協同創新共同體方面, 長三角內部互補優勢明顯:上海科技教育發達, 江蘇實體經濟基礎好, 浙江市場活力強, 安徽在新技術方面有後發優勢。 依託這些區域特點, 企業家們不斷推動創新要素的優化組合。 在近期舉行的世界浙商上海論壇上, 杉杉股份創始人鄭永剛說, 杉杉從服裝業起家,最初總部在寧波。後來接觸到上海的科研院所,便果斷向新能源行業轉型。立足滬浙兩地,如今杉杉已成長為全球最大的鋰電池正負極材料供應商。

會議提出,要促進長三角公共服務深度融合,加快建設區域一體化市場,大力實施市場規則體系共建、創新模式共推、市場監管共治、流通設施互聯、市場訊息互通、信用體系互動的“三共三互”工程。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上海分中心秘書長、長三角規劃專家郁鴻勝說,城市群的發展已經逐漸從硬體相通階段走向制度對接階段。要實現人的安居樂業,最重要的是在城市群內部加強醫療、教育和社保等制度的對接,以實現公共服務的均等化。

“政府的制度合作不會馬上收穫經濟效益。但一旦產生效果,發展的環境基礎打好了,厚積薄發效應會在若干年後顯示出來。”鬱鴻勝表示。

南京河西新城

會議提出,要以交通、能源為重點統籌推進跨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跨省(市)城際鐵路、城市軌道的規劃銜接,加強長三角機場群和港口群協同發展合作。

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是長三角協調發展的亮點。包括滬甯、滬杭、甯杭等多條線路在內,長三角擁有全國密度最高的高鐵網路。全國第一條跨省的軌道交通線路——上海軌道交通11號線,使得江蘇昆山和上海實現了“同城生活”。積極打造“浙江接軌上海示範區”的嘉興市,也在謀劃軌道交通網絡與上海對接。

要實現互聯互通水準的新提升,市場力量可以發揮重要作用。上海市浙江商會會長郭廣昌說,浙商積極參與長三角的交通一體化進程,推動區域之間的“無縫連接”,使得各種要素能夠高效整合起來。如複星集團牽頭的國內首條民營控股高鐵——杭紹台鐵路PPP項目,去年年底正式進入建設施工階段。

以資本為紐帶,上海的浦東國際機場正在和北翼的南通機場開展深度合作。去年11月,南通機場首次迎來了承運“雙十一”物流的全貨運專機,機場協同發展為長三角物流產業帶來新動力。

杉杉從服裝業起家,最初總部在寧波。後來接觸到上海的科研院所,便果斷向新能源行業轉型。立足滬浙兩地,如今杉杉已成長為全球最大的鋰電池正負極材料供應商。

會議提出,要促進長三角公共服務深度融合,加快建設區域一體化市場,大力實施市場規則體系共建、創新模式共推、市場監管共治、流通設施互聯、市場訊息互通、信用體系互動的“三共三互”工程。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上海分中心秘書長、長三角規劃專家郁鴻勝說,城市群的發展已經逐漸從硬體相通階段走向制度對接階段。要實現人的安居樂業,最重要的是在城市群內部加強醫療、教育和社保等制度的對接,以實現公共服務的均等化。

“政府的制度合作不會馬上收穫經濟效益。但一旦產生效果,發展的環境基礎打好了,厚積薄發效應會在若干年後顯示出來。”鬱鴻勝表示。

南京河西新城

會議提出,要以交通、能源為重點統籌推進跨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跨省(市)城際鐵路、城市軌道的規劃銜接,加強長三角機場群和港口群協同發展合作。

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是長三角協調發展的亮點。包括滬甯、滬杭、甯杭等多條線路在內,長三角擁有全國密度最高的高鐵網路。全國第一條跨省的軌道交通線路——上海軌道交通11號線,使得江蘇昆山和上海實現了“同城生活”。積極打造“浙江接軌上海示範區”的嘉興市,也在謀劃軌道交通網絡與上海對接。

要實現互聯互通水準的新提升,市場力量可以發揮重要作用。上海市浙江商會會長郭廣昌說,浙商積極參與長三角的交通一體化進程,推動區域之間的“無縫連接”,使得各種要素能夠高效整合起來。如複星集團牽頭的國內首條民營控股高鐵——杭紹台鐵路PPP項目,去年年底正式進入建設施工階段。

以資本為紐帶,上海的浦東國際機場正在和北翼的南通機場開展深度合作。去年11月,南通機場首次迎來了承運“雙十一”物流的全貨運專機,機場協同發展為長三角物流產業帶來新動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