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隨州文化公園的橋文化

文:李旭斌 圖:惟我獨俊

隨州文化公園是一座以展示隨州地域文化為主題, 集文化紀念、生態休閒、健身娛樂為一體的開放式綜合性公園。

由於地域文化的特殊性, 其設計也有明顯的獨具匠心之處, 富含創意之舉, 具有不可複製的特點。 游走于公園山水園林裡, 你會看到, 設計者充分利用了現有地形, 將自然與文化巧妙的結合在一起, 依託山體、廣場、道路、水面、橋樑等為載體, 運用多種表現形式, 積聚歷史故事、展示上古人文風貌, 使公園成為城區一方醇厚的文化縮影。 其中的橋樑文化, 更是縮影文化的一大亮點。

都知道我國有四大古橋:河北趙州橋、泉州洛陽橋、北京盧溝橋、潮州湘子橋, 這些橋都有豐富的文化內涵。 算起來我們隨州略高一籌, 應該有“五大古橋”, 他們分別是:姑嫂橋、通津橋、紫石橋、度蟻橋和歲豐橋。 隨州的“五大古橋”, 分佈在全市9636平方公里的版土面積內,

要想走近它們、讀懂它們, 費時費力不說, 還必得付出一場勞苦奔波。 令人欣慰的是, 如今的“五大古橋”通過縮影文化的展現方式, 終於積聚一起, 現身在隨州文化公園。

漫步隨州文化公園, 放目掃描, 這裡的橋很顯眼, 目前已經基本完工的大概有大小八座。 讓人感到異樣的是, 這些橋的通途作用都不太凸顯, 有的甚至是可有可無, 或者乾脆就說是“聾子的耳朵”。 然而這種“擺設”也用心良苦, 別出心裁, 因為它的文化擔當大於實用功能。 如今看來, 雖然新修是泥水未幹, 但作為一種文化工程, 這種實物的視覺效應遠優於言語、文字和圖片。

是人都要走路, 是路都離不開橋。 橋是路的延伸, 給人們帶來交通的便利,

沒有橋, 人們就失去了接應, 失去了貫通。 所以人們離不開橋, 我國是橋文化的故鄉, 自古就有“橋的國度”之稱。 我國古代橋樑的建築藝術, 有不少是世界橋樑史上的創舉, 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非凡智慧。 因而, 千百年來, 人們一直在修橋, 愛橋, 頌橋。

我國的橋文化多以橋樑為實體, 集中反映各時代的思想文化成果和科技文化成果。 它是各個歷史時期文化、社會和生產力水準的典型標本, 能顯示人類對自然的征服能力。 如今, 隨州文化公園的橋, 也是從愛橋, 頌橋開始的, 她還兼顧著挖掘橋內涵、宣傳橋文化、傳承橋精神的多樣功能。

橋文化內涵豐富, 從古到今, 從政者一般都專注于創造橋樑政治文化。 古代 “為官一任, 造福一方”是人民的好口碑, 是清官們的好理想, 造橋修路是一項重要的從政目標, 當政者親自主持造橋是一種優秀的政治文化傳統, 同時他們也隨和民眾, 將美好的心願與祝福蘊含其中。 為追求美好, 智慧的橋樑師在橋樑上創造了許多雕塑藝術的奇葩。

他們按照民俗文化的需要, 設計各式橋飾藝術作品。 有的橋頭設計了石獅石、各式吸水獸石刻, 以承擔著橋樑守護神的角色。 有的在橋柱上設有獅子石雕、麒麟石雕、大象石雕、葫蘆石雕, 橋欄石上設有雙龍戲麒麟、雙獅戲繡球等, 這些民族傳統題材的橋飾, 都各具不同的地方特色。 十分精美, 至今仍讓人讚不絕口。 例如“通津橋” 和“歲豐橋” 都有當政者的參入, 都滲入了美好追求。

通津橋有兩座, 一座在隨州文化公園東區的東北角, 一座東區的東南角, 同是南北貫通, 在一條路線上。

原通津橋位於隨州城南關, 建於元代。 “通” 即通達、和暢之意;“津”即要地, 象徵財富和權力。 當時有大通津橋和小通津橋, 俗稱頭道橋、二道橋, 兩橋相距50米。兩通津橋是公共通途,起初是否官建有待考證,後因居民侵佔橋基,濠水漸凅,到明嘉慶25年,知州朱天秩依順民意,主持疏浚,濠水複通。朱天秩曾在隨州為官一任,有關他的很多事不被後人所知,就因為複通了通津橋才為後人所記載,可見橋文化對名德的滋養。1949年,人民政府將原石板橋面鋪裝混凝土予以加固,使之更加通達和暢,這無疑又是一得民心之舉。到1981年,老橋實在不可滿足新的交通需求,擴建新橋,老橋壽終。如今複修的通津橋,護欄以蝙蝠造型為設計項目,圖案中的蝙蝠經過大膽的美化,捲曲而又舒展的線條揉進如意的元素,轉而變成了逗人小精靈。遊人看它在雲朵間翩翩起舞,正應了一句好口彩:福運從天降,通津臨隨州。 歲豐橋在文化公園西區南部,連接著湖心小島和南岸。

原歲豐橋橫跨在城西花溪河上。出古城隨州西門,過城壕,便是綠堤柳岸、清水碧波的花溪河。歲豐橋青石單拱,五米來寬,十來米長,清一色的青石條砌就。花溪河土名叫流水溝,一年四綠水長流,水面不寬,但河深水足。

看了《隨州志》,方知那歲豐橋是明朝弘治十年建的,李充嗣在隨州為官,留下許多建築物,惟有歲豐橋長存。此橋原在“城西一裡跨合溪上”,大概因橋設計不好,每當漲水季節,河水倒灌,使之泛溢成災。弘治十年,李充嗣“于南百步外改建石橋,”禦史宗彝作記,稱之李公橋,州人仍沿襲稱歲豐橋。李充嗣為使橋基穩固,以鐵鍊聯繫兩端橋墩。水底鐵鍊因波光粼粼,仿佛像蠕動的蜈蚣,於是就有“歲豐橋下鐵蜈蚣”,還被視為隨州三寶之一。隨州的三寶是:“飛來土,自來鐘,歲豐橋下鐵蜈蚣。”“歲豐橋下鐵蜈蚣”近五百年了,一直訛傳至今。此橋于道光二十八年再次被洪水沖崩。咸豐二年鄉人捐資修復。

橋文化有許多社會學的內容,既承載有文學家的詩賦神韻、藝術家的造型藝術;又包涵有政治家的從政目標、當官者優秀的政治文化傳統;還有全民為鋪路修橋捐款,為建橋出義務工的社會公德。有的因出了特殊的人和特殊的事,在特殊環境和時段,古橋更有它的權威和神聖:如“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的規定。這是古橋的倫理文化、民俗文化。隨州的“紫石橋”如此因素很濃。

紫石橋展示在隨州文化公園東區的東南角,距通津橋只百步之遙,不同的是方向,通津橋是南北貫通,紫石橋是東西貫通。紫石橋為五孔,一大石拱帶兩邊各兩個小石拱。橋身整體設計成紫色,與橋名相呼應。

原紫石橋位於曾都區府河鎮現光山東麓。出隨州城,驅車南行30公里餘,在府河鎮的紫石鋪村集市西側,紫石橋飛跨於徜徉沃野的石板河上。整座橋為四墩、五孔和兩個橋八字組成,橋面5根石條並連為寬,由2000多塊長方、圓柱、三角的幾何形體大型紅石壘砌而成。其名曰:“紫石長橋。”

紫石橋古為隨州八景之一。據清同治八年(西元1869年)重修《隨州志》記載:“紫石鋪橋在州南60裡,建始無考,明知州晉承命重修,舊志以紫石長橋為隨州八景之一。”據此史料推算,該橋原始建設時間該在唐代。如今是隨州目前保存較為完好的古橋之一,也是一處難得的古代橋樑歷史的見證。

《隨州志》卷三十一,“藝文”上有誇讚詩,題為《紫石長橋》:“屈曲懸梯截水灣,紅塵絕處見仙山。龍光直射銀河表,虹影遙橫玉峽間。平陸西來通坦道,大江東去架狂瀾。無人渡海求仙藥,我欲從之借羽翰。”

紫石橋的建築藝術實在難能可貴,堪稱一絕。橋護欄刻有唐朝官府常有的“鹿角虎面鳥翼”圖案,意寓“文官下轎、武官下馬”。據當地人流傳,橋附近過去上有肖家崗,下有祖師堂,因肖家崗出了個國家功勳,朝廷封了大官,為表彰肖姓人的功德,禦旨人們經此橋時, “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紫石橋整體為紫色石頭所建,橋由此得名,其精湛的技術顯示出隨州先民的智慧和力量,它與古老的隨州歷史相輝映便可見一斑。

歷史變遷,歲月輪回,紫石古橋如今已被擱置少用。它歷經蒼桑,風刀霜劍,橋體上佈滿斑駁的史苔,仍猶如一位穿越遠古時空的老人,向人們展示出雄健的體魄。這也許是是隨州文化公園要選取它、展示它的主要用意。

很多橋與有關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有關,人物和事件會給橋文化賦予特定的內涵。如瀘定橋瀘有紅軍強渡的軍事文化;盧溝橋有“七七事變”揭開抗戰序幕的政治文化等等。隨州的“姑嫂橋”也與古代的兩個民間女子有關。

原姑嫂橋位於大洪山海拔300米的三步嶺上。

三步嶺上的姑嫂橋有姑橋和嫂橋之分,姑橋,橋長 6米,寬1.3米,橋拱距溝底20米;前行30米就是嫂橋,長2米,寬2.2米,橋拱距溝底16米。兩橋均為條石砌成,古樸典雅,小巧靈秀,依山傍岩,互相呼應。在古代,這兩座橋所連接的古道,是大洪山腹地深處的唯一通道,這兩座橋的建橋時間已不復可考,據說早在唐代。

清嘉年間《重修橋路記》之碑文言:三步嶺為大洪山以下之要關,會花山、太陽山縱結於東,村落繁衍,地廣人稠。而嶺當其沖,實乃南北行人之要道也。大路通天,山勢險要,而過去的三步嶺上僅搭有一道木橋,木筒滾圓,滑而不平,兩旁又沒欄杆扶手。晴天易行,雨天難走,晚間逾越,更顯艱險。橋下溝壑、萬丈深淵,心膽功能不健全者就是白天、晴天也不敢舉步……可見那時此橋對當地人們的重要性。以清嘉年間《重修橋路記》碑推考,兩橋翻修後也已經歷了200多年風雲。

姑嫂橋為連接各個山寨的交通咽喉。據傳當年的綠林英雄在山上時,曾專門派將領駐守這兩座石橋,他們曾經以此天然屏障作為防禦堡壘多次打敗敵人的進剿圍攻。面對這兩座石橋,敵人也只有扼腕歎息、望橋興歎。綠林軍中曾有小調諷刺官軍:“叢是朝中千軍師,見了姑嫂也落敗”可見當時此橋戰略意義的重要性。

在古代,三步嶺是直達洪山要道。早在唐代寶曆(826年)年間,慈忍大師來大洪山建大佛殿,設鐘鼓樓,護法珈藍,大興佛教,姑嫂橋橋那時連接的道路可算是信教民眾前往洪山寺朝聖的必經之路。如今,山澗崖壁還依稀可見讚譽“姑嫂橋” 題詩,具體年代、誰人之作無法考證:

千年古道塵未消,

佇立峭壁憶前朝。

天公不與行人便,

難得姑嫂造二橋。

從名稱、碑記、傳說所考證, 姑嫂橋均為古代兩位賢德女子所建。姑嫂橋的傳說頗為傳奇:

在很久很久以前,三步嶺上住著一戶人家,父母早已謝世,哥哥新婚不久,妹妹閨中待嫁。這天,哥哥將姑嫂倆織的布拿到集市去賣。因回來晚了,在木橋上一腳沒有踏穩,摔下深澗,忍痛拼命趴到家門口,卻再也進不了家門。

姑嫂倆強忍悲痛,誓不再嫁,二人同心,日夜織布、種田,歷經千辛萬苦,廣籌資金,在鄉鄰的幫助下,終天在三步嶺上新修起兩座堅固的石橋來。

橋通路大。來往的行人更多了,為了行人的方便,姑嫂二人又在山頭拱起茶棚,讓行人喝茶解渴。姑嫂百年之後,人們為了紀念她們,不斷地集資複修姑橋、嫂橋,雖然人們至今不知這姑嫂倆的姓氏,而姑嫂倆修橋、續水的壯舉永遠銘記在人們的心間。

姑嫂橋下有溝壑,傳說是楊臘洪將軍控管地穴得到了穿山甲,溝壑由穿山甲穿出來的。時至今日,這裡是天然的旅遊風景區,避暑勝地,古橋已不復存在,但“姑嫂橋”的名字永存,清嘉慶十二年所立的《重修橋路記》碑記不可磨滅;姑嫂兩人忍悲建橋的故事早已經深入人心。姑嫂橋不朽萬古!後人為銘記姑嫂二人修建“姑嫂橋”的功德, 特在山上塑立姑嫂二人雕像。

這兩座看似平凡又不平凡的小橋,見證了多少的風風雨雨,如今許多年代早已過去,橫亙于深山幽谷之中的姑嫂橋卻仍然代表著當地人民的勇敢和善良,寄託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隨州文化若少了她們的故事,那一定不盡完美。

各類學者、文人都從各個不同角度創造著橋文化。如眾多的橋聯、橋碑、橋名、橋畫、橋樑攝影、橋樑書法、橋樑論文、橋樑故事、橋樑文學作品,都是橋樑文化的產品。州是炎帝的故鄉,炎黃子孫有三教同源之說,古橋中更有三教同橋的文化現象。中國有很多宗教信仰者,在橋樑上不可避免地沾染著一些宗教文化。在眾多為造橋捐款的善德碑上,都留下信徒和善男信女的名字。隨州廣水的 “渡蟻橋”既和文人墨路有通,又與宗教千絲萬縷。

渡蟻橋建在隨州文化公園東區的東邊,距上通津橋很近,東西跨過一條邊渠。設計採用宋代風格,兩邊護欄圖案以螞蟻的誇張變形為設計項目,寓意二宋以竹渡蟻的美德。

原渡蟻橋在廣水的應山城南門外,現如今,還留有渡蟻橋的遺跡。

據傳,北宋時期,應山城的南門外有座法興寺。法興寺院環境幽雅,和尚精通文墨,民間的書生們都喜歡到這裡讀書。後來,寺裡乾脆設起了學館。

那一年,從德安府搬來一家姓宋的,宋家有兩個小孩酷愛讀書,一個叫宋庠,一個叫宋祁,每天必到法興寺讀書,從不間斷。

幾年後的一個夏天,狂風暴雨後,兄弟倆感覺悶熱,拿上書到了寺外小河邊的柳蔭下。宋庠朝堤下一望,發現螞蟻!原來小河的洪水猛漲,淹沒了位於堤半腰的一個螞蟻窩,密密麻麻的螞蟻從窩裡爬出來,正在水面奔命掙扎。宋祁看見說:“真可憐,這些螞蟻都快淹死、沖走了!”宋庠提議說:“我們快去把螞蟻救起來吧。”宋祁說:“那就快點!”於是兄弟倆各折了一根柳枝,爬到堤坡下把螞蟻往堤岸上掃。可掃起的數量有限。絕大多數的螞蟻還在水裡。宋祁急了,說:“想麼辦法讓它們自己爬上來就好了。”宋庠機靈一動說:“有了,你在這兒用柳枝把螞蟻攔著,莫讓水沖走,我去寺裡找樣東西來。”說罷,他轉身跑回寺院。不一會兒就拿來了一把剛折的竹枝,另有一包向和尚討來的糖。兄弟倆把竹枝編成辮兒當“橋”,在上面敷上糖,再橫伸到水裡,螞蟻聞到糖味,就紛紛爬上了“竹橋”。二人見螞蟻都上了“竹橋”,然後又另找新居去了,這才放心地去讀書。

後來宋庠、宋祁同時進京趕考,兄弟倆才學超人,都寫出了上好的文章。偏偏宋庠偶爾疏忽,將文章中“螻蟻尚且偷生”的“蟻”字寫掉了一點,覺察時已經出了考場,宋庠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主考官打開宋庠的考卷時冷不丁拂出一隻螞蟻,他當時並沒有在意,只顧閱讀文章,讀到那個“蟻”字,見一隻螞蟻一動不動地爬在字上,他用手將螞蟻拂開,這才看出“蟻”寫少了一點。主考官讀完全文,對宋庠的文章一再拍案叫好,只可惜有個字少了一點,影響了錄取。他很惋惜,轉眼再看那個“蟻”字,萬沒想到,那只螞蟻竟然又蜷爬在那少寫的一點上。主考官暗暗稱奇,派人暗地查訪,得知了宋庠、宋祁編竹橋渡蟻的故事。主考官賞識宋庠“有德”,原諒了那個錯字。

判卷結果,二宋雙中首甲。按成績小宋(祁)是頭名狀元,大宋(庠)是第三名探花。皇上宣新科進士進殿,欽賜宋祁頭名狀元時,宋祁伏地不起,皇上就問:“賜你頭名狀元,你為何不謝?”宋祁說:“按照禮儀,弟不在兄先,兄長宋庠不宜在我之後。”皇上說:“哪有兄弟同點狀元的?”宋祁連忙叩謝說:“謝主龍恩!”結果皇上親自調整名次,把宋庠調到第一,將宋祁改為第十。就這樣,大宋成了狀元,小宋雖然不是狀元,也跟狀元沒得兩樣。

應山人接到二宋金榜高中的喜訊,就在二宋渡蟻地地方,架了座石橋,取名叫“渡蟻橋”,在渡蟻橋旁邊,修了座兄弟狀元牌坊。

橋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遍佈在神州大地的橋,編織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連接著世界的四面八方。中國古今橋樑的科學技術,不少都曾走在世界橋樑建築的前列,許多橋樑樣式仍繼續對世界近代橋樑建築產生影響。中國的橋能融入環境、美化環境,具有很搞藝術功能,一座著名的橋樑就是一個地方亮麗的風景線。它是活的文物瑰寶,記載著許多珍貴的史料,橋文化的研究,正在催生出橋文化的新門類。如橋樑考古學、橋樑旅遊經濟學、古橋價值評估學、古橋維修保護學、仿古橋樑建築學等等。這些新的文化門類會帶動新的產業門類的發展。新的時期,更需要新挖掘、研究,需要讓更多人當橋的知音。隨州文化公園等於為更多的人們此開啟了一扇橋門。

兩橋相距50米。兩通津橋是公共通途,起初是否官建有待考證,後因居民侵佔橋基,濠水漸凅,到明嘉慶25年,知州朱天秩依順民意,主持疏浚,濠水複通。朱天秩曾在隨州為官一任,有關他的很多事不被後人所知,就因為複通了通津橋才為後人所記載,可見橋文化對名德的滋養。1949年,人民政府將原石板橋面鋪裝混凝土予以加固,使之更加通達和暢,這無疑又是一得民心之舉。到1981年,老橋實在不可滿足新的交通需求,擴建新橋,老橋壽終。如今複修的通津橋,護欄以蝙蝠造型為設計項目,圖案中的蝙蝠經過大膽的美化,捲曲而又舒展的線條揉進如意的元素,轉而變成了逗人小精靈。遊人看它在雲朵間翩翩起舞,正應了一句好口彩:福運從天降,通津臨隨州。 歲豐橋在文化公園西區南部,連接著湖心小島和南岸。

原歲豐橋橫跨在城西花溪河上。出古城隨州西門,過城壕,便是綠堤柳岸、清水碧波的花溪河。歲豐橋青石單拱,五米來寬,十來米長,清一色的青石條砌就。花溪河土名叫流水溝,一年四綠水長流,水面不寬,但河深水足。

看了《隨州志》,方知那歲豐橋是明朝弘治十年建的,李充嗣在隨州為官,留下許多建築物,惟有歲豐橋長存。此橋原在“城西一裡跨合溪上”,大概因橋設計不好,每當漲水季節,河水倒灌,使之泛溢成災。弘治十年,李充嗣“于南百步外改建石橋,”禦史宗彝作記,稱之李公橋,州人仍沿襲稱歲豐橋。李充嗣為使橋基穩固,以鐵鍊聯繫兩端橋墩。水底鐵鍊因波光粼粼,仿佛像蠕動的蜈蚣,於是就有“歲豐橋下鐵蜈蚣”,還被視為隨州三寶之一。隨州的三寶是:“飛來土,自來鐘,歲豐橋下鐵蜈蚣。”“歲豐橋下鐵蜈蚣”近五百年了,一直訛傳至今。此橋于道光二十八年再次被洪水沖崩。咸豐二年鄉人捐資修復。

橋文化有許多社會學的內容,既承載有文學家的詩賦神韻、藝術家的造型藝術;又包涵有政治家的從政目標、當官者優秀的政治文化傳統;還有全民為鋪路修橋捐款,為建橋出義務工的社會公德。有的因出了特殊的人和特殊的事,在特殊環境和時段,古橋更有它的權威和神聖:如“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的規定。這是古橋的倫理文化、民俗文化。隨州的“紫石橋”如此因素很濃。

紫石橋展示在隨州文化公園東區的東南角,距通津橋只百步之遙,不同的是方向,通津橋是南北貫通,紫石橋是東西貫通。紫石橋為五孔,一大石拱帶兩邊各兩個小石拱。橋身整體設計成紫色,與橋名相呼應。

原紫石橋位於曾都區府河鎮現光山東麓。出隨州城,驅車南行30公里餘,在府河鎮的紫石鋪村集市西側,紫石橋飛跨於徜徉沃野的石板河上。整座橋為四墩、五孔和兩個橋八字組成,橋面5根石條並連為寬,由2000多塊長方、圓柱、三角的幾何形體大型紅石壘砌而成。其名曰:“紫石長橋。”

紫石橋古為隨州八景之一。據清同治八年(西元1869年)重修《隨州志》記載:“紫石鋪橋在州南60裡,建始無考,明知州晉承命重修,舊志以紫石長橋為隨州八景之一。”據此史料推算,該橋原始建設時間該在唐代。如今是隨州目前保存較為完好的古橋之一,也是一處難得的古代橋樑歷史的見證。

《隨州志》卷三十一,“藝文”上有誇讚詩,題為《紫石長橋》:“屈曲懸梯截水灣,紅塵絕處見仙山。龍光直射銀河表,虹影遙橫玉峽間。平陸西來通坦道,大江東去架狂瀾。無人渡海求仙藥,我欲從之借羽翰。”

紫石橋的建築藝術實在難能可貴,堪稱一絕。橋護欄刻有唐朝官府常有的“鹿角虎面鳥翼”圖案,意寓“文官下轎、武官下馬”。據當地人流傳,橋附近過去上有肖家崗,下有祖師堂,因肖家崗出了個國家功勳,朝廷封了大官,為表彰肖姓人的功德,禦旨人們經此橋時, “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紫石橋整體為紫色石頭所建,橋由此得名,其精湛的技術顯示出隨州先民的智慧和力量,它與古老的隨州歷史相輝映便可見一斑。

歷史變遷,歲月輪回,紫石古橋如今已被擱置少用。它歷經蒼桑,風刀霜劍,橋體上佈滿斑駁的史苔,仍猶如一位穿越遠古時空的老人,向人們展示出雄健的體魄。這也許是是隨州文化公園要選取它、展示它的主要用意。

很多橋與有關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有關,人物和事件會給橋文化賦予特定的內涵。如瀘定橋瀘有紅軍強渡的軍事文化;盧溝橋有“七七事變”揭開抗戰序幕的政治文化等等。隨州的“姑嫂橋”也與古代的兩個民間女子有關。

原姑嫂橋位於大洪山海拔300米的三步嶺上。

三步嶺上的姑嫂橋有姑橋和嫂橋之分,姑橋,橋長 6米,寬1.3米,橋拱距溝底20米;前行30米就是嫂橋,長2米,寬2.2米,橋拱距溝底16米。兩橋均為條石砌成,古樸典雅,小巧靈秀,依山傍岩,互相呼應。在古代,這兩座橋所連接的古道,是大洪山腹地深處的唯一通道,這兩座橋的建橋時間已不復可考,據說早在唐代。

清嘉年間《重修橋路記》之碑文言:三步嶺為大洪山以下之要關,會花山、太陽山縱結於東,村落繁衍,地廣人稠。而嶺當其沖,實乃南北行人之要道也。大路通天,山勢險要,而過去的三步嶺上僅搭有一道木橋,木筒滾圓,滑而不平,兩旁又沒欄杆扶手。晴天易行,雨天難走,晚間逾越,更顯艱險。橋下溝壑、萬丈深淵,心膽功能不健全者就是白天、晴天也不敢舉步……可見那時此橋對當地人們的重要性。以清嘉年間《重修橋路記》碑推考,兩橋翻修後也已經歷了200多年風雲。

姑嫂橋為連接各個山寨的交通咽喉。據傳當年的綠林英雄在山上時,曾專門派將領駐守這兩座石橋,他們曾經以此天然屏障作為防禦堡壘多次打敗敵人的進剿圍攻。面對這兩座石橋,敵人也只有扼腕歎息、望橋興歎。綠林軍中曾有小調諷刺官軍:“叢是朝中千軍師,見了姑嫂也落敗”可見當時此橋戰略意義的重要性。

在古代,三步嶺是直達洪山要道。早在唐代寶曆(826年)年間,慈忍大師來大洪山建大佛殿,設鐘鼓樓,護法珈藍,大興佛教,姑嫂橋橋那時連接的道路可算是信教民眾前往洪山寺朝聖的必經之路。如今,山澗崖壁還依稀可見讚譽“姑嫂橋” 題詩,具體年代、誰人之作無法考證:

千年古道塵未消,

佇立峭壁憶前朝。

天公不與行人便,

難得姑嫂造二橋。

從名稱、碑記、傳說所考證, 姑嫂橋均為古代兩位賢德女子所建。姑嫂橋的傳說頗為傳奇:

在很久很久以前,三步嶺上住著一戶人家,父母早已謝世,哥哥新婚不久,妹妹閨中待嫁。這天,哥哥將姑嫂倆織的布拿到集市去賣。因回來晚了,在木橋上一腳沒有踏穩,摔下深澗,忍痛拼命趴到家門口,卻再也進不了家門。

姑嫂倆強忍悲痛,誓不再嫁,二人同心,日夜織布、種田,歷經千辛萬苦,廣籌資金,在鄉鄰的幫助下,終天在三步嶺上新修起兩座堅固的石橋來。

橋通路大。來往的行人更多了,為了行人的方便,姑嫂二人又在山頭拱起茶棚,讓行人喝茶解渴。姑嫂百年之後,人們為了紀念她們,不斷地集資複修姑橋、嫂橋,雖然人們至今不知這姑嫂倆的姓氏,而姑嫂倆修橋、續水的壯舉永遠銘記在人們的心間。

姑嫂橋下有溝壑,傳說是楊臘洪將軍控管地穴得到了穿山甲,溝壑由穿山甲穿出來的。時至今日,這裡是天然的旅遊風景區,避暑勝地,古橋已不復存在,但“姑嫂橋”的名字永存,清嘉慶十二年所立的《重修橋路記》碑記不可磨滅;姑嫂兩人忍悲建橋的故事早已經深入人心。姑嫂橋不朽萬古!後人為銘記姑嫂二人修建“姑嫂橋”的功德, 特在山上塑立姑嫂二人雕像。

這兩座看似平凡又不平凡的小橋,見證了多少的風風雨雨,如今許多年代早已過去,橫亙于深山幽谷之中的姑嫂橋卻仍然代表著當地人民的勇敢和善良,寄託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隨州文化若少了她們的故事,那一定不盡完美。

各類學者、文人都從各個不同角度創造著橋文化。如眾多的橋聯、橋碑、橋名、橋畫、橋樑攝影、橋樑書法、橋樑論文、橋樑故事、橋樑文學作品,都是橋樑文化的產品。州是炎帝的故鄉,炎黃子孫有三教同源之說,古橋中更有三教同橋的文化現象。中國有很多宗教信仰者,在橋樑上不可避免地沾染著一些宗教文化。在眾多為造橋捐款的善德碑上,都留下信徒和善男信女的名字。隨州廣水的 “渡蟻橋”既和文人墨路有通,又與宗教千絲萬縷。

渡蟻橋建在隨州文化公園東區的東邊,距上通津橋很近,東西跨過一條邊渠。設計採用宋代風格,兩邊護欄圖案以螞蟻的誇張變形為設計項目,寓意二宋以竹渡蟻的美德。

原渡蟻橋在廣水的應山城南門外,現如今,還留有渡蟻橋的遺跡。

據傳,北宋時期,應山城的南門外有座法興寺。法興寺院環境幽雅,和尚精通文墨,民間的書生們都喜歡到這裡讀書。後來,寺裡乾脆設起了學館。

那一年,從德安府搬來一家姓宋的,宋家有兩個小孩酷愛讀書,一個叫宋庠,一個叫宋祁,每天必到法興寺讀書,從不間斷。

幾年後的一個夏天,狂風暴雨後,兄弟倆感覺悶熱,拿上書到了寺外小河邊的柳蔭下。宋庠朝堤下一望,發現螞蟻!原來小河的洪水猛漲,淹沒了位於堤半腰的一個螞蟻窩,密密麻麻的螞蟻從窩裡爬出來,正在水面奔命掙扎。宋祁看見說:“真可憐,這些螞蟻都快淹死、沖走了!”宋庠提議說:“我們快去把螞蟻救起來吧。”宋祁說:“那就快點!”於是兄弟倆各折了一根柳枝,爬到堤坡下把螞蟻往堤岸上掃。可掃起的數量有限。絕大多數的螞蟻還在水裡。宋祁急了,說:“想麼辦法讓它們自己爬上來就好了。”宋庠機靈一動說:“有了,你在這兒用柳枝把螞蟻攔著,莫讓水沖走,我去寺裡找樣東西來。”說罷,他轉身跑回寺院。不一會兒就拿來了一把剛折的竹枝,另有一包向和尚討來的糖。兄弟倆把竹枝編成辮兒當“橋”,在上面敷上糖,再橫伸到水裡,螞蟻聞到糖味,就紛紛爬上了“竹橋”。二人見螞蟻都上了“竹橋”,然後又另找新居去了,這才放心地去讀書。

後來宋庠、宋祁同時進京趕考,兄弟倆才學超人,都寫出了上好的文章。偏偏宋庠偶爾疏忽,將文章中“螻蟻尚且偷生”的“蟻”字寫掉了一點,覺察時已經出了考場,宋庠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主考官打開宋庠的考卷時冷不丁拂出一隻螞蟻,他當時並沒有在意,只顧閱讀文章,讀到那個“蟻”字,見一隻螞蟻一動不動地爬在字上,他用手將螞蟻拂開,這才看出“蟻”寫少了一點。主考官讀完全文,對宋庠的文章一再拍案叫好,只可惜有個字少了一點,影響了錄取。他很惋惜,轉眼再看那個“蟻”字,萬沒想到,那只螞蟻竟然又蜷爬在那少寫的一點上。主考官暗暗稱奇,派人暗地查訪,得知了宋庠、宋祁編竹橋渡蟻的故事。主考官賞識宋庠“有德”,原諒了那個錯字。

判卷結果,二宋雙中首甲。按成績小宋(祁)是頭名狀元,大宋(庠)是第三名探花。皇上宣新科進士進殿,欽賜宋祁頭名狀元時,宋祁伏地不起,皇上就問:“賜你頭名狀元,你為何不謝?”宋祁說:“按照禮儀,弟不在兄先,兄長宋庠不宜在我之後。”皇上說:“哪有兄弟同點狀元的?”宋祁連忙叩謝說:“謝主龍恩!”結果皇上親自調整名次,把宋庠調到第一,將宋祁改為第十。就這樣,大宋成了狀元,小宋雖然不是狀元,也跟狀元沒得兩樣。

應山人接到二宋金榜高中的喜訊,就在二宋渡蟻地地方,架了座石橋,取名叫“渡蟻橋”,在渡蟻橋旁邊,修了座兄弟狀元牌坊。

橋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遍佈在神州大地的橋,編織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連接著世界的四面八方。中國古今橋樑的科學技術,不少都曾走在世界橋樑建築的前列,許多橋樑樣式仍繼續對世界近代橋樑建築產生影響。中國的橋能融入環境、美化環境,具有很搞藝術功能,一座著名的橋樑就是一個地方亮麗的風景線。它是活的文物瑰寶,記載著許多珍貴的史料,橋文化的研究,正在催生出橋文化的新門類。如橋樑考古學、橋樑旅遊經濟學、古橋價值評估學、古橋維修保護學、仿古橋樑建築學等等。這些新的文化門類會帶動新的產業門類的發展。新的時期,更需要新挖掘、研究,需要讓更多人當橋的知音。隨州文化公園等於為更多的人們此開啟了一扇橋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