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別把血虛當貧血,它們不是一回事!

“貧血”是西醫診斷名詞, 而“血虛”是中醫診斷名詞, 屬於兩種不同的概念, 但很多人卻“傻傻分不清楚”。 今天, 小編將與大家一起探討, 血虛和貧血到底有什麼不同。

分清血虛與貧血, 先要弄懂概念

貧血是現代醫學專業術語, 主要原因有骨髓造血功能的障礙、造血物質的缺乏、造血物質利用障礙和遺傳等。 血虛則是通過醫生望、聞、問、切四診, 將收集到的資訊加以辨證分析所得出的結論, 而中醫學中並沒有貧血這個疾病。

現代醫學診斷為貧血的病人在中醫辨證不一定屬於血虛, 可能為 氣血兩虛、心脾兩虛、脾氣虛弱、肝腎陰虛、脾腎陽虛;個別貧血病人可屬於血熱或血瘀;僅有一部分貧血病人(如某些失血性貧血)最終辯證為血虛。

兩者病因不同, 表現更不一樣

貧血

貧血一般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濃度過低, 但它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 而是其他疾病的重要臨床表現。

一旦發現貧血, 必須查明其發生原因。

主要表現

身體軟弱乏力、皮膚蒼白、氣急或呼吸困難, 伴有頭暈、頭痛、耳鳴、眼花、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等症狀, 甚至發生暈厥。

血虛

血虛是指體內陰血虧損的病理現象、可由失血過多、久病陰血虛耗、脾胃功能失常、水谷精微不能生化血液等原因所致。 此外, 氣與血有密切關係, 故血虛易引起氣虛, 而氣虛不能生化血液, 也是形成血虛的其中一個因素。

主要表現

面色萎黃、眩暈、心悸、失眠多夢、頭髮枯焦、肢體麻木、脈虛細等。 由於女性月經失血的緣故, 血虛體質多在女性身上出現。

貧血、血虛診斷方法有差異

貧血

專家表示, 診斷貧血的最好方法就是去醫院進行血常規檢查。 血紅蛋白濃度(HGB)的數值是判斷是否貧血的主要資料,

各種人群的血紅蛋白正常參考值如下:

正常成年女性:110~150g/L

正常成年男性:120~160g/L

新生兒:170~200g/L

兒童:110~160g/L

一般成人血紅蛋白<110g/L即可診斷為貧血。 臨床上, 將血紅蛋白數值在110g/L~90g/L的, 診斷為輕度貧血;血紅蛋白數值低於90g/L, 高於70g/L的, 診斷為中度貧血;如低於70g/L, 則為重度貧血。

此外, 紅細胞總數(RBC)也是參考資料之一, 紅細胞的主要功能是運輸氧氣, 如果測得血中紅細胞數量比正常值減少, 或意味著貧血。

血虛

血虛沒有確切的檢驗資料可以參考, 通常以患者的表現作為依據。

血虛的常見表現與貧血有類似, 如面色萎黃、乏力、頭暈、心悸、目眩、耳鳴、不寐多夢等, 另外還可以表現為皮膚乾燥脫屑、頭髮乾枯、大便幹結, 女性月經量少或月經後期。

如果伴有氣虛, 可見少氣懶言、氣短自汗, 舌淡紅、苔薄、脈細或細數。

有上述症狀的血虛患者, 可能兼有貧血, 也可能血常規檢測為正常, 故血虛和貧血之間沒有必然關係。

診斷明確, 藥店人可這樣薦物貧血

1.缺鐵性貧血可用硫酸亞鐵片、驢膠補血顆粒;

2.營養性巨幼細胞性貧血可補充葉酸、維生素B;

3.再生障礙性貧血可服用改善微循環藥物。

血虛

1.人參歸脾丸:補養氣血、健脾安神, 適用於氣血寫睡眠品質差(入睡困難難、易驚醒、多夢)的患者。

2.八珍丸:調補氣血, 此藥具有氣血雙補, 適用於陰陽兼顧之功效兩虛的患者。

3.十全大補丸:補氣養血, 此藥較八珍丸滋補功效強, 但藥性偏溫, 適用於氣血兩虛且症見虛寒的病例。

4.人參養榮丸:補氣補血、強心安神。 此藥常用於神經衰弱疾病, 症見氣血兩虛的患者, 但因心火亢盛, 灼傷陰液所致的心跳失眠, 煩燥不安等症患者不宜應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