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為何我棄坑《旅行青蛙》?5個索然無味理由

近期華人遊戲界仿佛分裂成兩個世界, 當大批玩家全部宅在《魔物獵人:世界》中狩獵時, 現實世界風向似乎已經變了, 阿宅們看到媒體報導後才發現:除了獵人以外, 大家全都低頭期盼青蛙寄明信片回家。

旅行青蛙為什麼這麼紅?下載發現遊戲似乎很“隨緣”:青蛙不知道何時願意回家, 可愛的蝸牛來串門子居然是給你看廣告, 遊戲的魅力非常直接、親切, 不用碰多久都能輕鬆上上, 但總體來說...真的很無聊啊!

在華人世界裡也許“吹捧”這款遊戲是風向所在, 還有心理學家提到《旅蛙》會爆紅, 是因為現在人心靈空虛...在網路時代爆紅這件事往往都沒啥道理, 這些說法多半是穿鑿附會, 放馬後炮居多, 因此想來反過來聊聊, 為什麼有些玩家會覺得這款遊戲索然無味。

值得一提的是, 任何一個我提到的缺點, 都有可能是讓《旅蛙》爆紅的原因, 也許我們能從個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1. 沒有回饋感

提到遊戲一玩就讓人感到有趣的原理, 以知名遊戲《超級瑪利》為例, 撞著磚塊至少會拿到一個金幣、連續跳栗子怪還會得到100分、200分、400分, 這就是直覺的回饋感;在最新作當中, 回饋感更是無所不在, 像是撞到不知名路人他都會嚇一跳,

連水溝蓋、路邊的三角錐都可以玩, 當然主角撞到任何物件不再是“靜止不動”時, 那麼光整天跳在NPC上彈彈彈許多人都能玩一整天, 因為這就是樂趣所在。

回過頭來看《旅行青蛙》根本沒有這個東西, 看到青蛙削鉛筆、收行李, 戳他居然毫無反應;看到蝸牛蜜蜂又來你家串門子,

你也許預期著戳它會縮到蝸牛殼中, 但它卻靜止不動, 異常冷靜地跟你訴說著“要看看廣告嗎?”看著這些可愛的小生物卻一點反應都沒有, 有些人會覺得這十分有“禪意”, 但小密是認為有點空虛, 連戳個青蛙兒子都不願意理你, 不免有些單純沒落感。

2.與青蛙的互動都是間接

近期網路上近期有個有名的段子:

“前天女兒跟我說, 我才知道有《旅蛙》這個爆紅遊戲。 養了它, 也不能拿它比賽、更不能拿它戰鬥, 事實上你也不能控制它的行動。 只能幫它準備吃的與行李, 等到它想出去了,就一聲不響地出門旅行了,高興了就寄封明信片,除此外音訊全無。說實在的,這遊戲我一點興趣都沒有,因為這種東西,我都已經養了二十幾年了。”

講出這種話,也難怪許多人戲稱自己的青蛙是“我兒子”,也說出了基本上這款《旅蛙》根本沒辦法與青蛙直接互動的事實。與“蛙兒子”的互動十分薄弱,除了只能準備背包與桌上的食物,至於青蛙旅行過程如何,不明白個中奧秘的人可能會認為是隨機,見到明信片後,青蛙又跑到哪裡去玩,期待它會帶土產回來,這似乎就是唯一樂趣。但當你不斷打開手機,收收幸運草,看著空空的房子時,可能會很想大罵:

“你死去哪裡啦!”

每次打開手機盼都盼不回來...根據對岸的反向工程師破解的結果,發現旅蛙旅行時間是由背包的物品決定的,旅途長度大約是6~72小時,因此等上三天似乎也就不必糾結了,但既然遊戲都叫《旅行青蛙》了,就意味著本身遊戲過程就是等待青蛙回家,遊戲主題是“等待”的這種醍醐味,也大概只有極輕度玩家比較享受。

偶爾打開手機就能有驚奇,不但省時間又有收穫。但對另外一群玩家來說,頻繁打開《旅蛙》一開始可能還覺得有味道,但過了一陣子後,難免會覺得是被程式所玩弄了。

3.寄重隨機性的樂趣

雖然小標題這麼下,但要說在前頭,這遊戲的流浪過程可一點都不隨機。要到特定的地方,遇到甚麼朋友,其實都是有“實際地圖”的,根據對岸大神的破解,發現遊戲中各有四個地圖,東南西北各一個,青蛙會因為背包的東西(幸運物)來決定要去哪個方向,然後再根據背包的糧食與其他要素,決定要旅行多久,過多久時間就會走到下一個節點,會遇到甚麼動物朋友,其實都是有跡可循的。

諷刺的是,當你越瞭解這個遊戲,你開始能"稍微"控制青蛙的旅行過程時,這個遊戲會開始變得很無聊。透過攻略與地圖,你可能可以猜出他將會去哪個名勝古跡旅遊,甚至遇到甚麼夥伴,這就開始破壞了遊戲的驚奇感。雖然遊戲公司有再加上一點隨機繞路的元素,但大致上方向與範圍還是都能猜出來。

4.完全靠顏值與日本題材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9成5的下載量都來自於中國大陸地區,除了日本情懷以外,爆紅的原因還不外乎是因為青蛙與夥伴們的可愛畫風,看著它們吃飯、趕工,旅行的傻照都覺得有種無比的療愈感,但如果把青蛙抽離,換成一隻蟑螂,那麼遊戲會變得怎樣呢?

相信《英雄聯盟》的角色"盲僧李星"不會因為“突然睜開眼”遊戲就不好玩、水管工瑪利奧大叔也不會因為主角換成一攤軟泥而失去遊戲的樂趣,在傳統遊戲意義上來說,角色換成任何人,遊戲的純遊玩體驗應該都不會改變。但回到《旅蛙》身上就不是這樣,因為旅蛙就是一個以可愛療愈風格為賣點的遊戲,抽離了畫風後,遊戲的內容就變得十分薄弱,很難說服人說“這真的很有趣”。

(對於這點我要對所有的繪師與遊戲美術人員致歉,我並不是貶低這些設計對於遊戲來說不重要,而是小密我本人對遊戲觀點上比較傳統,在這點上更重視遊戲性,敬請見諒。)

5.想花時間沉浸遊戲都不行

如果你喜歡一款遊戲,多半會想要多花點心力在上面,Youtube上面許多遊戲的Speed Run影片,都是許多遊戲狂熱者力拼最快速破關的影片,為了減少每分每秒,他們必須鑽研遊戲項目,為了就是一個字,愛。

《旅蛙》本身身為一個小品清新遊戲,就算你再喜愛也沒有更多的要素可以鑽研,除了等待你什麼事情都不能做。但值得一提的是,這並不代表民眾對於《旅蛙》的愛就僅此而已,近期不斷有同人作品不斷出現,敘述人與旅蛙的親密接觸,這徹底證實了一件事情,我們愛的並不純粹是旅蛙這個遊戲,而是被《旅蛙》本身帶出來的流行文化,看著有才的網友貼出來的神級漫畫,許多樂趣與意義都超越遊戲本身。

雖然是如此嫌棄這款遊戲,但不得不說我還是有一陣子不斷打開手機看著空蕩蕩的屋子,瞬間有被那魔性的青蛙燒到一下。相比上波爆紅的《Pokemon GO》,《旅蛙》更輕鬆、更具有禪意,這也許為這個速食時代提供了一些新啟示:沒有人不愛玩遊戲,有些人只是骨子裡欠治癒而已。

還有神人自裝潢青蛙屋,可見癡迷程度

等到它想出去了,就一聲不響地出門旅行了,高興了就寄封明信片,除此外音訊全無。說實在的,這遊戲我一點興趣都沒有,因為這種東西,我都已經養了二十幾年了。”

講出這種話,也難怪許多人戲稱自己的青蛙是“我兒子”,也說出了基本上這款《旅蛙》根本沒辦法與青蛙直接互動的事實。與“蛙兒子”的互動十分薄弱,除了只能準備背包與桌上的食物,至於青蛙旅行過程如何,不明白個中奧秘的人可能會認為是隨機,見到明信片後,青蛙又跑到哪裡去玩,期待它會帶土產回來,這似乎就是唯一樂趣。但當你不斷打開手機,收收幸運草,看著空空的房子時,可能會很想大罵:

“你死去哪裡啦!”

每次打開手機盼都盼不回來...根據對岸的反向工程師破解的結果,發現旅蛙旅行時間是由背包的物品決定的,旅途長度大約是6~72小時,因此等上三天似乎也就不必糾結了,但既然遊戲都叫《旅行青蛙》了,就意味著本身遊戲過程就是等待青蛙回家,遊戲主題是“等待”的這種醍醐味,也大概只有極輕度玩家比較享受。

偶爾打開手機就能有驚奇,不但省時間又有收穫。但對另外一群玩家來說,頻繁打開《旅蛙》一開始可能還覺得有味道,但過了一陣子後,難免會覺得是被程式所玩弄了。

3.寄重隨機性的樂趣

雖然小標題這麼下,但要說在前頭,這遊戲的流浪過程可一點都不隨機。要到特定的地方,遇到甚麼朋友,其實都是有“實際地圖”的,根據對岸大神的破解,發現遊戲中各有四個地圖,東南西北各一個,青蛙會因為背包的東西(幸運物)來決定要去哪個方向,然後再根據背包的糧食與其他要素,決定要旅行多久,過多久時間就會走到下一個節點,會遇到甚麼動物朋友,其實都是有跡可循的。

諷刺的是,當你越瞭解這個遊戲,你開始能"稍微"控制青蛙的旅行過程時,這個遊戲會開始變得很無聊。透過攻略與地圖,你可能可以猜出他將會去哪個名勝古跡旅遊,甚至遇到甚麼夥伴,這就開始破壞了遊戲的驚奇感。雖然遊戲公司有再加上一點隨機繞路的元素,但大致上方向與範圍還是都能猜出來。

4.完全靠顏值與日本題材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9成5的下載量都來自於中國大陸地區,除了日本情懷以外,爆紅的原因還不外乎是因為青蛙與夥伴們的可愛畫風,看著它們吃飯、趕工,旅行的傻照都覺得有種無比的療愈感,但如果把青蛙抽離,換成一隻蟑螂,那麼遊戲會變得怎樣呢?

相信《英雄聯盟》的角色"盲僧李星"不會因為“突然睜開眼”遊戲就不好玩、水管工瑪利奧大叔也不會因為主角換成一攤軟泥而失去遊戲的樂趣,在傳統遊戲意義上來說,角色換成任何人,遊戲的純遊玩體驗應該都不會改變。但回到《旅蛙》身上就不是這樣,因為旅蛙就是一個以可愛療愈風格為賣點的遊戲,抽離了畫風後,遊戲的內容就變得十分薄弱,很難說服人說“這真的很有趣”。

(對於這點我要對所有的繪師與遊戲美術人員致歉,我並不是貶低這些設計對於遊戲來說不重要,而是小密我本人對遊戲觀點上比較傳統,在這點上更重視遊戲性,敬請見諒。)

5.想花時間沉浸遊戲都不行

如果你喜歡一款遊戲,多半會想要多花點心力在上面,Youtube上面許多遊戲的Speed Run影片,都是許多遊戲狂熱者力拼最快速破關的影片,為了減少每分每秒,他們必須鑽研遊戲項目,為了就是一個字,愛。

《旅蛙》本身身為一個小品清新遊戲,就算你再喜愛也沒有更多的要素可以鑽研,除了等待你什麼事情都不能做。但值得一提的是,這並不代表民眾對於《旅蛙》的愛就僅此而已,近期不斷有同人作品不斷出現,敘述人與旅蛙的親密接觸,這徹底證實了一件事情,我們愛的並不純粹是旅蛙這個遊戲,而是被《旅蛙》本身帶出來的流行文化,看著有才的網友貼出來的神級漫畫,許多樂趣與意義都超越遊戲本身。

雖然是如此嫌棄這款遊戲,但不得不說我還是有一陣子不斷打開手機看著空蕩蕩的屋子,瞬間有被那魔性的青蛙燒到一下。相比上波爆紅的《Pokemon GO》,《旅蛙》更輕鬆、更具有禪意,這也許為這個速食時代提供了一些新啟示:沒有人不愛玩遊戲,有些人只是骨子裡欠治癒而已。

還有神人自裝潢青蛙屋,可見癡迷程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