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四川新聞|高原上的健康保衛戰(1)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新年賀詞中說,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 從今天起, 本台推出專欄“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 記者以新春走基層的形式, 記錄四川幹部群眾用奮鬥成就夢想、鋪就幸福的新作為、新故事。 黨的十九大提出, 實施健康中國戰略, 要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的衛生健康服務。 今天首先跟隨記者走進甘孜, 看雪域高原上白衣天使們如何向有“蟲癌”之稱的包蟲病宣戰, 守護藏區群眾的健康和幸福。

早上九點, 甘孜州人民醫院肝膽二科的醫生辦公室早已是一派繁忙。

甘孜州人民醫院, 是全州唯一的三級甲等醫院, 醫院的肝膽二科是全院治療包蟲病的核心力量。 科室有五名定科醫生, 加上外地來規培的年輕醫生, 不到十個人的團隊面臨的是63張床位的挑戰。 科室副主任陳穎是州醫院的三個博士之一, 剛完成一台手術, 他還來不及換下無菌服, 各種忙碌就開始了。

她叫降措, 來自德格, 是一名泡性肝包蟲病患者。 由於語言不通, 每次來查房, 陳穎都會叫上年輕的藏族醫生阿沖羅布。 阿沖醫生告訴我, 三年前, 降措在當地衛生院檢查時發現自己患有包蟲病, 一直靠吃藥保守治療, 前不久, 當她再去複查的時候, 醫生告訴她, 病情惡化了。

甘孜州人民醫院肝膽二科副主任 陳穎:德格縣很多病人是這樣,

有的病人等他出現了黃疸、腹痛、消瘦這些症狀之後, 就是晚期了。

包蟲病是一種人獸共患的寄生蟲病, 在我省藏區, 人由於經常和動物、牲畜發生接觸, 如果不注意清潔衛生, 很容易感染上包蟲病。

甘孜州人民醫院肝膽二科副主任 陳穎:其實我們可以看到她的手的衛生這些(不夠), 平時我們每週都會做入院宣教的, 但是他們的生活習慣和衛生條件意識(不夠)。

臨近午飯時間, 降措從病床上拿出幾個麻袋, 走到病房的牆角, 席地而坐。

自家帶來的酥油茶、糌粑、奶渣, 再加上丈夫剛買回來的兩塊大餅, 降措習慣性的用手抓食物、捏糌粑。 難以糾正患者幾十年來形成的生活習慣, 這讓陳穎感到很頭痛。 降措的丈夫普布丹珠告訴我,

過去妻子主要負責放牧, 而當她得了包蟲病之後就再也不能去牧場上工作了, 家裡賣了所有的犛牛, 成了村裡的貧困戶。

一家九口人, 經濟來源只靠降措和丈夫兩個勞動力, 只有降措的身體好起來, 丈夫身上的擔子才會輕一點。 普布丹朱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了降措的手術上, 可是一旁阿沖醫生的一句話卻讓他皺緊了眉頭。

正值隆冬, 是醫院臨床用血最緊張的時候, 降措手術所需A型血十分緊缺。

阿沖告訴我們, 降措體內的包蟲已經侵犯到了肝臟, 並且開始吞噬其他健康的器官, 手術對她來說刻不容緩。 但如果要做手術, 需要切除她四分之一的肝臟, 肝臟上的包蟲病灶卻長在距離血管和膽管很近的地方,

要做到手術中不大出血, 需要最高超的外科技術, 在無法保證血液充足的情況下, 手術通知書遲遲無法下達。

記者手記:

在甘孜州人民醫院蹲點的第一天, 忙碌的醫生和焦急的病人讓生長在平原地區的我第一次感受到高原蟲癌的可怕。 降措的丈夫丹珠悄悄告訴我, 除了對沒有手術用血感到焦慮, 對於手術效果, 他也有深深的擔憂——降措的手術還要等多久?醫院為此制定了怎樣的方案?我決定和他們一起, 等待最後的答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