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農業改革的下半場,這個球怎麼踢,農業人必須看明白

點擊右上方的紅色按鈕, 關注【愛農幫】, 獲取更多重要農資訊

今天的資本風吹向你, 明天這樣的資本風也可以吹向別人, 你越沉溺其中, 風向轉變時你就會摔的越狠。 這並非絕對, 但值得每一位農業從業人時刻警醒

不久前看到一個標題“農業:耐得住寂寞, 才能守得住繁華”, 看到這個標題的第一感覺是, 和農業搭邊的事情也可以說的那麼具有文化氣息。 我被吸引的點進去看了看, 但裡面的內容並沒有沿用標題的風格, 或者說與我的期待值不相符

一個小點, 也從側面反映了:在中國要想做好農業,

我們當然也需要被賦予“高大上”的美, 但是腳踏實地的做好自己手裡的農業才有能力支撐這份美, 否則也不過是粉墨登場式的泡沫

這幾年, 在農業領域試水的資本企業不在少數, 就和上述的那個吸引人的標題一樣, 大家都覺得農業領域的可挖掘潛力、利潤空間很高,

但是真的走進去, 把錢投下去了, 才發現遠不如你看到的那麼容易和簡單

看看我們的生活, 所有的一切都在被互聯網顛覆和影響, 但是唯獨一個行業, 唯獨這個行業進階最為緩慢, 與互聯網這個金礦產生的關聯性最小, 那就是農業

農業不是工業, 尤其在我國, 它能夠被人為掌控的可控因素很少, 隨之而來的風險也就更大。 農業發展受動植物生命本身的特性、生長規律和氣候條件等多種因素影響, 即便你掌握了種養殖過程中的週期、區域、季節特性, 但也無法預料它生長過程中可能存在的意外

而工業, 只要你研發出了相應的技術方案, 把這個東西順利生產出來是沒問題的, 但是農業卻不能回答你“沒問題”,

因此它的預測難度會更高

總結:農業利潤的獲取沒有想像中的容易。 只有知道做農業的難, 才能坐得穩農業的船

我國農業發展特點:

我國農產品和其它國家最大的區別在於, 農業宏觀調控的那只有形的手仍然起著主導作用

以豬價為例, 每三年為一個週期:第一年漲;第二年持平;第三年虧, 這是政府在背後操控。 國家通過宏觀調控, 在生產領域加大補貼、在市場加大貯備肉的投放, 市場上的整體供應量增加, 豬價自然長不起來;另外, 對於進口豬肉的總量, 國家每年也會有所調整, 通過多管道刺激加大豬肉市場投放量, 豬肉的價格即便會漲也漲不到哪裡去, 所以養豬戶再賺錢, 也一定會有一個天花板在那裡

歸根到底:國家不可能讓大家吃不起肉

看政府也不能忘了瞭解大眾消費行為

中國人的整體飲食結構也在發生變化, 我們雖然都吃肉, 但是我們會更注重果蔬對身體健康會有更多的幫助。

市場上的果菜比豬肉貴, 現在早已經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至於果蔬價格的不斷提高, 與人工成本有很大的關係, 果蔬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

以蘋果為例, 從疏花、疏果、套袋、除袋到最後的採摘, 都需要人工去做這些事情, 一天一百。 作為種植戶, 價格必須上去, 要是價格上不去, 利潤就下來。 但是從消費者的角度, 蘋果對身體好, 而且也同於豬肉, 它不涉及國家糧食安全, 可以根據市場變化自行進行價格調控

破解思路:

1、由重”量“轉為重”質“,做到”質、量“兼顧

說實話,就這麼幾個字,可是做到真的不容易

2、由傳統農業轉向技術農業

通過大棚、溫室等改變傳統種養殖因數在農業發展過程中產生的不可控風險,低成本的“綠色、有機”農業是農業轉型的畢竟之路

3、耐心發展中等待

我國農業發展速度、階段慢於任何一個行業,如果你期待它能像互聯網那樣,幾個月造就一個奇跡,那還是早點換個行業

以上內容,可能有偏頗不當之處,還請大家指出共同討論

感謝關注!愛農幫,農民的好幫手

破解思路:

1、由重”量“轉為重”質“,做到”質、量“兼顧

說實話,就這麼幾個字,可是做到真的不容易

2、由傳統農業轉向技術農業

通過大棚、溫室等改變傳統種養殖因數在農業發展過程中產生的不可控風險,低成本的“綠色、有機”農業是農業轉型的畢竟之路

3、耐心發展中等待

我國農業發展速度、階段慢於任何一個行業,如果你期待它能像互聯網那樣,幾個月造就一個奇跡,那還是早點換個行業

以上內容,可能有偏頗不當之處,還請大家指出共同討論

感謝關注!愛農幫,農民的好幫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