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這個年齡前,“家鄉遊”比“國外遊”更利於成長

寶寶小的時候,我們帶孩子國外旅遊

是不是更有意義呢

有過經歷的父母往往會給出以下兩種聲音:

一種是要帶小寶寶外出旅遊, 因為寶寶時期的感覺跟孩童時期的感覺會不一樣;

另一種是放棄這個想法, 因為幾個月的寶寶, 大人在家裡帶著都有各種辛苦和哭鬧, 更何況是把寶寶帶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孩子太小, 難以享受假期。

對此, 很多媽媽很糾結。

每一次節假日, 旅遊是無數家庭面對的問題。 尤其是那些囊中羞澀的爸媽常常有一種焦慮:我沒帶孩子到國外旅遊, 過年也只帶他們回老家, 會不會讓他們錯過什麼?告訴你, 不會的, 尤其是對於6歲前的孩子來說更是如此。

孩子5歲後

才會對旅遊有美好記憶

嬰兒時期, 寶寶真對長途旅遊有感覺嗎?其實很多即使帶過寶寶外出國外旅遊經歷的父母, 對這個問題也是含糊不清的, 甚至是啞然的。

事實上, 寶寶們被帶到戶外就會很高興, 但他們的注意力很短暫, 身體的抵抗力也會比其他年齡的孩子低, 他們並不能像大孩子那樣長時間沉浸其中。

另外, 孩子對大概5歲前的經歷沒有記憶。 英國兒童發展學家Amanda Gummer說, 5歲以上的孩子才能記得旅途中的快樂經歷,

5歲以前的出國旅行, 幾乎所有孩子長大後根本沒有印象。 對此, 英國當地有旅遊權威機構進行過專門的調查, 結果表明, 80%的成年人對自己小時候的旅遊, 尤其是5, 6歲前的旅遊經歷一點兒記憶也沒有。 那是因為兒童大腦負責長期記憶的海馬體還未發育成熟。 剩下的20%, 能記起某些“帶有意外或危險”的旅行經歷片段。

有關這一點, 曾經在嬰兒記憶有過專門的介紹, 就是寶寶對危及生命安全的經歷會成為潛意識, 這是生物的生存機制在起作用。

父母如果本著讓孩子把5, 6歲前的旅遊當成一輩子的美好回憶, 那很可能只是白費功夫。

5歲前

孩子更喜歡在熟悉地方探索

每一個孩子的成長, 都是基於無數的“重複”前提下實現的。 寶寶學話需要重複、聽故事需要重複、玩耍和探索都需要重複, 比如同一本故事繪本反復聽、某一個玩具反復玩……“重複”是幼兒認知的特徵。 在旅遊上, 熟悉的地方更利於孩子探索。 英國知名兒童心理學家Oliver James說, 學齡前兒童會喜歡一再地回到同一個熟悉的地方去遊覽,

5歲前的孩子對陌生的地方會“忐忑”, 10歲內的孩子也常常“念舊”。

有養育孩子經歷的父母

其實不難看到類似的場景

當大人把寶寶從家裡抱到一個陌生的鄰居家, 寶寶會顯得拘謹, 一旦當寶寶去這個鄰居家的次數多了, 寶寶便能放鬆起來, 該玩玩具便玩玩具,該吃零食便吃零食。因為“熟悉”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便是安全感,當孩子感覺到安全,他們便能放鬆地探索。

所以相比起遠途的異域旅遊,父母們多帶寶寶到家附近的公園,或過年帶孩子回老家“家鄉游”,對孩子來說反而更有意義。因為熟悉,孩子們會跟身邊人有更多的互動和接觸;因為有安全感,孩子們才能更加放鬆地投入到對環境的探索中。也因為重複,孩子對新東西的獲取才能跟大腦內的舊東西進行“連結”。

作為家長可能深有體會。如果問寶寶希望我們帶他去哪裡玩,他總會第一時間列舉一些他曾經去過的地方,比如某個公園、某個遊樂場、某個海邊等等。其實熟悉的地方對我們大人來說有些無聊,但孩子每一次都能在熟悉的地方找到快樂,每一次總是那麼高興。這是小孩子跟大人不同的地方。

一些爸媽也會有差不多的情況,“我女兒去年去了九寨溝,今年她還想去”,“我跟兒子說某個地方更新奇更刺激,但他表現得有些遲疑”……如果你的孩子尚在10歲內,這些情況將成為常態。

帶寶寶長途旅遊

對父母有意義,對寶寶意義不大

其實對於孩子,尤其是嬰兒,並不是說不能隨同一起長途旅行,如果同行的人手多,父母也不怕寶寶人多細菌多生病、不怕寶寶長途顛簸不舒適、也不怕寶寶坐飛機耳鳴哭鬧……等小狀況,並且父母有著良好的心態,完全可以帶孩子長途旅遊,因為這也是一種陪伴,寶寶們也能從父母的愉快心情中獲益。

但如果因為帶寶寶旅行不方便而惹怒父母,那麼就不划算了,寶寶就一直沉浸在父母的負面情緒中。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些過程能幫助父母從中學習如何成為更有耐心和愛心的父母,這些經歷也能成為父母們未來美好的“談資”和回憶。

但如果你想讓小寶寶記得什麼,或從旅遊中學會什麼,那常常是奢望。為什麼?上面也提過了,除非遭遇危險,孩子的認知,尤其是小寶寶的認知,是需要在熟悉中不斷“重複”實現的。

相信大家經常看到一些網文,大吹帶寶寶國外旅遊如何增加見識,說得就像把一塊白布浸入染缸那般神奇,實在是過於誇張。連一個成年人去一趟國外也沒多少改變,更何況是一個寶寶呢?其實只要父母有錢有時間,晚幾年開始帶孩子遠途旅遊也沒什麼不同。

旅行,是大自然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但熟悉的“味道”能讓小孩子更受益!有時並不需要長途跋涉到達另一個國家,其實在家門口的小公園,只要有父母的陪伴,有和煦的陽光,有飛舞的蝴蝶,有清風拂過孩子圓圓的臉蛋,寶寶的內心會更加愉悅。

該玩玩具便玩玩具,該吃零食便吃零食。因為“熟悉”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便是安全感,當孩子感覺到安全,他們便能放鬆地探索。

所以相比起遠途的異域旅遊,父母們多帶寶寶到家附近的公園,或過年帶孩子回老家“家鄉游”,對孩子來說反而更有意義。因為熟悉,孩子們會跟身邊人有更多的互動和接觸;因為有安全感,孩子們才能更加放鬆地投入到對環境的探索中。也因為重複,孩子對新東西的獲取才能跟大腦內的舊東西進行“連結”。

作為家長可能深有體會。如果問寶寶希望我們帶他去哪裡玩,他總會第一時間列舉一些他曾經去過的地方,比如某個公園、某個遊樂場、某個海邊等等。其實熟悉的地方對我們大人來說有些無聊,但孩子每一次都能在熟悉的地方找到快樂,每一次總是那麼高興。這是小孩子跟大人不同的地方。

一些爸媽也會有差不多的情況,“我女兒去年去了九寨溝,今年她還想去”,“我跟兒子說某個地方更新奇更刺激,但他表現得有些遲疑”……如果你的孩子尚在10歲內,這些情況將成為常態。

帶寶寶長途旅遊

對父母有意義,對寶寶意義不大

其實對於孩子,尤其是嬰兒,並不是說不能隨同一起長途旅行,如果同行的人手多,父母也不怕寶寶人多細菌多生病、不怕寶寶長途顛簸不舒適、也不怕寶寶坐飛機耳鳴哭鬧……等小狀況,並且父母有著良好的心態,完全可以帶孩子長途旅遊,因為這也是一種陪伴,寶寶們也能從父母的愉快心情中獲益。

但如果因為帶寶寶旅行不方便而惹怒父母,那麼就不划算了,寶寶就一直沉浸在父母的負面情緒中。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些過程能幫助父母從中學習如何成為更有耐心和愛心的父母,這些經歷也能成為父母們未來美好的“談資”和回憶。

但如果你想讓小寶寶記得什麼,或從旅遊中學會什麼,那常常是奢望。為什麼?上面也提過了,除非遭遇危險,孩子的認知,尤其是小寶寶的認知,是需要在熟悉中不斷“重複”實現的。

相信大家經常看到一些網文,大吹帶寶寶國外旅遊如何增加見識,說得就像把一塊白布浸入染缸那般神奇,實在是過於誇張。連一個成年人去一趟國外也沒多少改變,更何況是一個寶寶呢?其實只要父母有錢有時間,晚幾年開始帶孩子遠途旅遊也沒什麼不同。

旅行,是大自然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但熟悉的“味道”能讓小孩子更受益!有時並不需要長途跋涉到達另一個國家,其實在家門口的小公園,只要有父母的陪伴,有和煦的陽光,有飛舞的蝴蝶,有清風拂過孩子圓圓的臉蛋,寶寶的內心會更加愉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