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中國足球的白求恩:越過山丘,雖然已經白了頭

有些詩, 你一輩子都不應該去讀, 有些歌, 你一輩子都不應該聽。

可是總有這樣的詩與歌, 只要你聽過一次, 就會成為一種魔咒, 終生難忘的魔咒。 那樣的喟歎和感觸, 觸及的是你平素沒時間去想、或許根本不願意去觸及的部分。 或者是你還太年輕, 尚未有那麼多跋山涉水之後的磨難。

然而內心“本我”那個天真無忌的小孩子, 卻會不顧你這個理智的“自我”約束, 時不時蠕動著稚嫩的小指頭, 一次次去撥動那根無從掩藏的心弦。

哪怕每次觸碰後, 泛起的辛酸和苦澀, 難以言喻。

有幾首歌, 對我而言, 就是這種魔咒一般的傾訴。 一首是《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 保羅·西蒙和加芬克爾早年作品, 有著宗教樂詩一般的震撼力。 還有一首, 則更為平易樸實, 李宗盛的《山丘》。

“越過山丘, 雖然已白了頭;喋喋不休, 時不我予的哀愁。 ”

幾位遠道而來的朋友相聚, 聽到有人唱起這首歌, 突然讓我悸動。 多麼可怕的敘述, 低吟淺唱, 道不盡的歲月滄桑。

我想起了一個本不會此情此境想到的人, 一個最近幾年聯繫不少的美國人, 湯姆·拜爾, Tom Byer。 他在日本從事足球嬰幼兒訓練二十多年, 卓有成效, 自己一套“足球從家庭開始”的訓練理念, 對日本的足球青少年普及發展,

產生過積極效用。 拜爾三四年前, 為中國足球界和教育界所知, 頻繁來華, 在北京和其他地區參與組織了一系嬰幼兒足球培訓活動。 他那本《足球從家庭開始》(Football Starts From Home)的書, 也委託我幫助出版中文版本。

然而湯姆最近陷入了一種深度的挫折之中。 他本來覺得中國足球迎來了最為黃金的發展機會,

作為教育部“校園足球”的顧問, 湯姆覺得他那一套理念和體系, 倘若能在中國生根發芽, “十年, 給我十年, 就能培養出一批優質足球人才, 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人才”。 為此他投入了很大時間和精力, 配合中國教育電視臺, 拍攝足球教學短片, 在北京平谷進行小學兒童足球基礎培訓, 和北京國安俱樂部嘗試合作。

可湯姆投入的時間精力越多, 越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了。 他和中教電視臺的合作, 本應該2017年每天都會有一小段短片播放, 三個月過後, 拍攝的大量素材, 上線時間一拖再拖。 他和俱樂部嘗試各種合作, 遞交的各種方案和合作建議, 遲遲得不到積極回應。 他天真地想, 如能見到許家印張近東之類的大佬, “只要給我一個小時時間, 我絕對能說服他們對足球產生信心!”

他可能並不知道, 投資足球的大佬們, 關心的可能並不是足球。

他甚至瘋狂地和我說過:“我要是有機會能見到習大大, 給我15分鐘就行……”

湯姆·拜爾不是白求恩。這世界上恐怕不會有白求恩了。他當然有自己揚名謀利的驅動,但這再正常不過。然而他真心希望自己的努力、自己在日本,包括在歐美和澳洲極受歡迎的這一套體系,能在中國落地。“中國足球投入這麼多錢,國際上都覺得中國的足球投資人是SB,我們為什麼不能證明中國足球是能夠成功的?”

這是一種美國式的自信,唐吉坷德般的勇氣。然而他的一腔熱情,最終有點求告無門。

湯姆不會像我這樣多愁善感,他肯定聽不懂李宗盛般人生況味的惋歎。“越過山丘,才發現無人等候……還未如願見著不朽,就把自己搞丟……”這樣的怨懟,他不會有。美國人的思維,反倒更積極更有韌性。他或許會妥協,但他努力的目標,在於山丘本身,而不是對或曾越過山丘、或者從未越過山丘的大多數人那樣,顧影自憐的慨歎。

人生從不完美,能越過山丘,是一種不完美的完美。我想我們總得先做些什麼,才能有感歎的資格。

湯姆·拜爾不是白求恩。這世界上恐怕不會有白求恩了。他當然有自己揚名謀利的驅動,但這再正常不過。然而他真心希望自己的努力、自己在日本,包括在歐美和澳洲極受歡迎的這一套體系,能在中國落地。“中國足球投入這麼多錢,國際上都覺得中國的足球投資人是SB,我們為什麼不能證明中國足球是能夠成功的?”

這是一種美國式的自信,唐吉坷德般的勇氣。然而他的一腔熱情,最終有點求告無門。

湯姆不會像我這樣多愁善感,他肯定聽不懂李宗盛般人生況味的惋歎。“越過山丘,才發現無人等候……還未如願見著不朽,就把自己搞丟……”這樣的怨懟,他不會有。美國人的思維,反倒更積極更有韌性。他或許會妥協,但他努力的目標,在於山丘本身,而不是對或曾越過山丘、或者從未越過山丘的大多數人那樣,顧影自憐的慨歎。

人生從不完美,能越過山丘,是一種不完美的完美。我想我們總得先做些什麼,才能有感歎的資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