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這樣的大國關係,特朗普您真的滿意嗎?

編者按

無論特朗普本人的個性多麼鮮明與特殊, 由商人到政治家、由競選者到執政者的轉變決定了其仍然要在總統職位上依附於美國的國家結構與社會結構, 處處為美國的國家利益所考慮。 就外交理念而言, 特朗普以“美國優先”為原點, 以“安全”和“繁榮”為核心利益, 憧憬著他眼中的美國與世界。 那麼, 隨著特朗普執政已滿一年, 其外交理念作用于國際關係現實的效果真的如其所願了嗎?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韋宗友教授從大國關係角度給出了他的獨到見解, 相信讀者也可以通過他的研究更多地瞭解世界與思考未來。

韋宗友|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

特朗普的外交理念與如意算盤

特朗普的外交理念

特朗普認為, 當前美國復興國運面臨兩大艱巨任務:一是確保安全;二是重振美國經濟, 恢復美國國力。 “美國優先”意味著美國的外交政策要聚焦“安全”與“繁榮”兩大核心利益。 其他諸如全球氣候變化、全球性傳染病、發展援助及維和等全球性議題, 以及人道主義干預與推廣民主人權等價值觀外交, 都要為這兩大核心利益讓道。

關於美俄關係

在應對美國的國家安全威脅問題上,

早在競選期間, 特朗普團隊就認為, 俄羅斯可以成為美國的同道人和合作夥伴。 特朗普本人多次表現出對俄羅斯及普京本人的好感, 希望改善與俄羅斯的關係。 換言之, 美俄關係的緩和, 可以分擔美國在安全上的重負, 緩解美國的安全壓力。

緩和與俄羅斯的關係, 還會有一個“意外”的副產品。 如果美國成功地將俄羅斯拉入中東反恐陣營, 或反伊斯蘭的西方文明一側, 或許會對日益緊密的中俄關係造成某種衝擊, 重塑中美俄三邊關係格局。

關於中美關係

對於中國, 特朗普及其團隊認為, 中國在安全問題上無法成為華盛頓的得力幫手, 而在經濟上是美國的最大挑戰。 特朗普的對華政策, 最優先考慮是在經貿問題上“敲打”中國,

要求大規模削減中美之間的貿易順差, 進一步開放中國市場, 結束中美之間的“不公平”貿易和競爭。 其次, 在朝核問題上向中國施壓, 要求中國承擔更大責任, 約束朝鮮的核彈發展, 收緊對朝鮮的制裁網。 特朗普甚至不排除利用臺灣、南海等問題向中國施壓, 迫使中國在經貿及朝核問題上改變政策和立場。 與俄羅斯緩和關係, 也有孤立、施壓中國的戰略考量。

關於美印關係

在特朗普的“安全”與“繁榮”利益排序中, 印度並不佔據特別突出的位置。 然而, 作為南亞大國和正在崛起的新興大國, 印度的作用不可忽視。 由於印度也深受伊斯蘭恐怖主義困擾, 在反恐問題上與美國存在利益重合。 在阿富汗穩定與重建問題上,

印度也能夠提供經濟與民事安全上的幫助。 在經貿領域, 印度作為正在崛起的新興經濟體, 其市場容量不容小視。 特朗普要解決美印之間日益增加的貿易逆差, 迫使印度進一步開放市場, 也將為美國商品出口提供更多商機。 而且, 由於中印之間在亞太地區存在心照不宣的競爭關係, 以及中印之間存在的領土糾紛, 美印在“制華”上存在共同戰略利益。

美俄重啟:事與願違

在大國關係中, 緩和乃至重啟美俄關係, 曾被特朗普寄予厚望

“通俄門”成為困擾特朗普內閣人事任命及開展對俄外交的噩夢。 加之美國國會及聯邦司法機構已經對特朗普團隊及親信在大選期間與俄羅斯官員私下接觸和俄羅斯涉嫌干預美國大選展開獨立調查與聽證, 並傳喚多名特朗普競選團隊成員,特朗普的“通俄門”噩夢遠未結束。在此背景下,不要說重啟美俄關係,即便是與俄羅斯進行正常的接觸與交往,都會被外界置於顯微鏡下審視。

美國國會也步步緊逼、收緊了對俄羅斯的“緊箍咒”。截至2017年8月,第115屆國會已經舉行了超過20場直接涉及俄羅斯的聽證會,內容包括俄羅斯干預美國大選、制裁俄羅斯、俄羅斯軍事與安全政策、美國對俄羅斯行動的應對等。

美俄關係出現新一輪交惡,非但未能重啟與緩和,相反跌入冷戰結束以來的冰點。在敘利亞衝突上,美俄也未能進行有效合作。由於分別支持反政府武裝和政府武裝,敘利亞危機愈演愈烈,結束敘利亞衝突的希望日益渺茫。特朗普希望借助俄羅斯影響平息敘利亞衝突以及合作打擊中東恐怖主義勢力的盤算基本落空,俄羅斯非但未能成為特朗普解決中東棘手的安全問題的幫手,反而成為束縛其內政外交手腳的枷鎖。

美印關係:從戰略關係滑向

交易關係?

特朗普對推行價值觀外交興味索然,更多從維護美國利益及“交易”角度看待美印關係。競選期間,特朗普曾對美印經貿關係提出批評,認為美國對印度貿易存在太多逆差,要求進一步開放印度市場。特朗普對奧巴馬的氣候變化及TPP政策說“不”,讓印度對特朗普政府是否會繼續奧巴馬時期的美印清潔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專案合作感到擔憂,也對其未來的亞太政策充滿疑慮。

但是,作為扼守印度洋海上通道的正在迅速崛起的南亞大國,印度的地緣戰略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印度也積極在阿富汗和中亞地區拓展影響,並將目光瞄準了東南亞乃至東亞,甚至試圖插手南海海洋爭端。在穩定阿富汗局勢和戰後重建乃至中東地區反恐問題上,印度能夠部分為美國分擔責任;在東南亞乃至東亞的地緣政治博弈中,印度可以成為美國的戰略夥伴。

2017年1月24日,特朗普在當選後與印度總理莫迪的首次電話交談中強調,美國將印度視為解決世界諸多挑戰的真正朋友與夥伴,表示要加強兩國在經濟和防務等廣泛領域中的合作,雙方一致同意要在全球反恐鬥爭中並肩合作。

在印太安全合作方面,兩國領導人一致認為,美印之間緊密的夥伴關係對於維護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至關重要,雙方將採取進一步措施強化夥伴關係。在雙邊經貿關係上,聯合聲明強調,兩國將致力於進一步拓展並平衡雙邊貿易關係,消除不利於經濟增長和就業的障礙,促進“自由公平貿易”。為此,美印雙方將對雙邊貿易關係進行全面評估,減少貿易障礙。

在地緣政治、反恐及平衡美印經貿關係的多重考慮下,特朗普政府延續了小布希和奧巴馬時期美印關係的良好發展勢頭,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印度在解決地區安全問題上的地位。

中美關係:競爭與合作並存

中美關係無疑是當今世界最為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中美之間巨大的貿易額,令美俄、美印經貿關係相形見絀;中美多層次、高頻度的高層交往機制,也是美俄、美印關係難以企及的;更不用說中美日益緊密與頻繁的人文交流與民間交往。這些都成為連接中美關係的牢固紐帶,也為中美之間消除潛在誤解、防止誤判提供了更多溝通管道。

然而,在中美關係看似緊密的表像下,也存在諸多問題。一是戰略互信問題。奧巴馬執政以來,在推行亞太再平衡政策框架下,中美戰略互疑日益上升、戰略互信螺旋下滑。二是經貿問題。中美雖然經貿關係密切,雙邊貿易額突破6000億美元,但在美國看來,中美貿易極度不平衡,中國享有巨大貿易順差。三是海洋爭端及朝核問題。隨著近年來東海、南海爭端的升溫,美國認為中國在海洋爭端上日益表現出咄咄逼人態度,在海洋維權上的動作已經遠遠大於對維穩的傳統考慮。同時,美國認為,在約束朝鮮開發核武及彈道導彈專案上,中國做得遠遠不夠。

從競選期間到贏得大選,特朗普更多從負面角度來看待中美關係,甚至不負責任地將中國看作美國經濟困頓的原因之一。入主白宮後,特朗普的對華態度與政策逐漸趨向務實,在涉華言論方面也較為慎重。。兩國高層交往、交流管道十分順暢。這對引領中美關係健康平穩發展,防止中美關係出現大的波折,無疑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儘管特朗普就職以來,中美關係的發展要好於人們的預期,但兩國關係的發展也存在一些暗礁與險灘。在特朗普“美國優先”的理念下,這些暗礁與險灘會時不時露出水面,處理不慎,將對中美關係的航船帶來危險。

結論

確保“美國優先”是特朗普政府對外政策的核心理念。在這一理念下,“安全”與“繁榮”居於特朗普國家利益排序的首要地位。特朗普的大國觀及相應政策,緊緊圍繞“美國優先”,服務於美國的“安全”與“繁榮”利益。

在美俄關係方面

特朗普一度指望俄羅斯能夠在中東反恐、敘利亞危機等核心安全問題上替美國排憂解難,也指望借此在中美俄大三邊關係中讓美國處於較有利地位。但事與願違,美國國會及兩黨對俄羅斯的深深疑懼,特別是“通俄門”及俄羅斯干預美國大選事件持續發酵,令特朗普的對俄外交希冀基本落空。美俄關係尚未重啟,即已陷入新一輪對抗之中。

在美印關係上

特朗普從交易角度出發,看重印度在穩定阿富汗國內局勢上的作用,印度龐大的市場潛力,美印雙方在反恐上的共同利益,以及印度作為扼守印度洋的地區大國在印太地緣戰略中的重要地位,維持了小布希以來美印關係的發展勢頭,並在安全防務合作及經貿領域繼續向前推進。

在中美關係方面

特朗普一方面在經貿、朝鮮半島問題乃至南海上頻頻發牌,力圖從中為美國獲取更多利益,但也逐漸認識到中美關係的全面性、複雜性及重要性。兩國元首的成功會晤及高層交往頻繁的互動與交流,為兩國關係的健康平穩發展發揮了引領作用。四大新對話機制的建立與推進,為中美兩國解決包括經貿等問題在內的棘手問題提供了新管道與新動力,也為妥善管控分歧提供了機制保障。隨著2017年11月特朗普就任後的首次訪華,中美兩國領導人將迎來共同把脈中美關係,尋求中美關係新共識,促進中美合作的新機遇。

展望未來,美俄關係的“冷淡”狀況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美國國會將繼續為兩國關係“吹冷風”。美印關係會朝著既定方向發展,兩國在政治、經濟乃至安全領域的合作會繼續深化,但其重要性仍將居於次要地位。中美關係將繼續呈現競爭與合作並存局面,但兩國會努力管控分歧,並積極尋求新的合作點,確保中美關係的平穩及健康發展。

文章來源|《學術前沿》2018年01月上(總第137期)

圖片|來源於網路

編輯|吳言

美編|冉茹

更多精彩文章,歡迎關注國家治理週刊及人民論壇網!

並傳喚多名特朗普競選團隊成員,特朗普的“通俄門”噩夢遠未結束。在此背景下,不要說重啟美俄關係,即便是與俄羅斯進行正常的接觸與交往,都會被外界置於顯微鏡下審視。

美國國會也步步緊逼、收緊了對俄羅斯的“緊箍咒”。截至2017年8月,第115屆國會已經舉行了超過20場直接涉及俄羅斯的聽證會,內容包括俄羅斯干預美國大選、制裁俄羅斯、俄羅斯軍事與安全政策、美國對俄羅斯行動的應對等。

美俄關係出現新一輪交惡,非但未能重啟與緩和,相反跌入冷戰結束以來的冰點。在敘利亞衝突上,美俄也未能進行有效合作。由於分別支持反政府武裝和政府武裝,敘利亞危機愈演愈烈,結束敘利亞衝突的希望日益渺茫。特朗普希望借助俄羅斯影響平息敘利亞衝突以及合作打擊中東恐怖主義勢力的盤算基本落空,俄羅斯非但未能成為特朗普解決中東棘手的安全問題的幫手,反而成為束縛其內政外交手腳的枷鎖。

美印關係:從戰略關係滑向

交易關係?

特朗普對推行價值觀外交興味索然,更多從維護美國利益及“交易”角度看待美印關係。競選期間,特朗普曾對美印經貿關係提出批評,認為美國對印度貿易存在太多逆差,要求進一步開放印度市場。特朗普對奧巴馬的氣候變化及TPP政策說“不”,讓印度對特朗普政府是否會繼續奧巴馬時期的美印清潔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專案合作感到擔憂,也對其未來的亞太政策充滿疑慮。

但是,作為扼守印度洋海上通道的正在迅速崛起的南亞大國,印度的地緣戰略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印度也積極在阿富汗和中亞地區拓展影響,並將目光瞄準了東南亞乃至東亞,甚至試圖插手南海海洋爭端。在穩定阿富汗局勢和戰後重建乃至中東地區反恐問題上,印度能夠部分為美國分擔責任;在東南亞乃至東亞的地緣政治博弈中,印度可以成為美國的戰略夥伴。

2017年1月24日,特朗普在當選後與印度總理莫迪的首次電話交談中強調,美國將印度視為解決世界諸多挑戰的真正朋友與夥伴,表示要加強兩國在經濟和防務等廣泛領域中的合作,雙方一致同意要在全球反恐鬥爭中並肩合作。

在印太安全合作方面,兩國領導人一致認為,美印之間緊密的夥伴關係對於維護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至關重要,雙方將採取進一步措施強化夥伴關係。在雙邊經貿關係上,聯合聲明強調,兩國將致力於進一步拓展並平衡雙邊貿易關係,消除不利於經濟增長和就業的障礙,促進“自由公平貿易”。為此,美印雙方將對雙邊貿易關係進行全面評估,減少貿易障礙。

在地緣政治、反恐及平衡美印經貿關係的多重考慮下,特朗普政府延續了小布希和奧巴馬時期美印關係的良好發展勢頭,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印度在解決地區安全問題上的地位。

中美關係:競爭與合作並存

中美關係無疑是當今世界最為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中美之間巨大的貿易額,令美俄、美印經貿關係相形見絀;中美多層次、高頻度的高層交往機制,也是美俄、美印關係難以企及的;更不用說中美日益緊密與頻繁的人文交流與民間交往。這些都成為連接中美關係的牢固紐帶,也為中美之間消除潛在誤解、防止誤判提供了更多溝通管道。

然而,在中美關係看似緊密的表像下,也存在諸多問題。一是戰略互信問題。奧巴馬執政以來,在推行亞太再平衡政策框架下,中美戰略互疑日益上升、戰略互信螺旋下滑。二是經貿問題。中美雖然經貿關係密切,雙邊貿易額突破6000億美元,但在美國看來,中美貿易極度不平衡,中國享有巨大貿易順差。三是海洋爭端及朝核問題。隨著近年來東海、南海爭端的升溫,美國認為中國在海洋爭端上日益表現出咄咄逼人態度,在海洋維權上的動作已經遠遠大於對維穩的傳統考慮。同時,美國認為,在約束朝鮮開發核武及彈道導彈專案上,中國做得遠遠不夠。

從競選期間到贏得大選,特朗普更多從負面角度來看待中美關係,甚至不負責任地將中國看作美國經濟困頓的原因之一。入主白宮後,特朗普的對華態度與政策逐漸趨向務實,在涉華言論方面也較為慎重。。兩國高層交往、交流管道十分順暢。這對引領中美關係健康平穩發展,防止中美關係出現大的波折,無疑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儘管特朗普就職以來,中美關係的發展要好於人們的預期,但兩國關係的發展也存在一些暗礁與險灘。在特朗普“美國優先”的理念下,這些暗礁與險灘會時不時露出水面,處理不慎,將對中美關係的航船帶來危險。

結論

確保“美國優先”是特朗普政府對外政策的核心理念。在這一理念下,“安全”與“繁榮”居於特朗普國家利益排序的首要地位。特朗普的大國觀及相應政策,緊緊圍繞“美國優先”,服務於美國的“安全”與“繁榮”利益。

在美俄關係方面

特朗普一度指望俄羅斯能夠在中東反恐、敘利亞危機等核心安全問題上替美國排憂解難,也指望借此在中美俄大三邊關係中讓美國處於較有利地位。但事與願違,美國國會及兩黨對俄羅斯的深深疑懼,特別是“通俄門”及俄羅斯干預美國大選事件持續發酵,令特朗普的對俄外交希冀基本落空。美俄關係尚未重啟,即已陷入新一輪對抗之中。

在美印關係上

特朗普從交易角度出發,看重印度在穩定阿富汗國內局勢上的作用,印度龐大的市場潛力,美印雙方在反恐上的共同利益,以及印度作為扼守印度洋的地區大國在印太地緣戰略中的重要地位,維持了小布希以來美印關係的發展勢頭,並在安全防務合作及經貿領域繼續向前推進。

在中美關係方面

特朗普一方面在經貿、朝鮮半島問題乃至南海上頻頻發牌,力圖從中為美國獲取更多利益,但也逐漸認識到中美關係的全面性、複雜性及重要性。兩國元首的成功會晤及高層交往頻繁的互動與交流,為兩國關係的健康平穩發展發揮了引領作用。四大新對話機制的建立與推進,為中美兩國解決包括經貿等問題在內的棘手問題提供了新管道與新動力,也為妥善管控分歧提供了機制保障。隨著2017年11月特朗普就任後的首次訪華,中美兩國領導人將迎來共同把脈中美關係,尋求中美關係新共識,促進中美合作的新機遇。

展望未來,美俄關係的“冷淡”狀況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美國國會將繼續為兩國關係“吹冷風”。美印關係會朝著既定方向發展,兩國在政治、經濟乃至安全領域的合作會繼續深化,但其重要性仍將居於次要地位。中美關係將繼續呈現競爭與合作並存局面,但兩國會努力管控分歧,並積極尋求新的合作點,確保中美關係的平穩及健康發展。

文章來源|《學術前沿》2018年01月上(總第137期)

圖片|來源於網路

編輯|吳言

美編|冉茹

更多精彩文章,歡迎關注國家治理週刊及人民論壇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