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中國要製造將AI添加到任何小工具的晶片

在北京的清華大學開發了一個名叫Thinker的處理人工智慧任務的晶片

在北京清華大學的一個辦公室裡, 一台電腦晶片正在處理來自附近攝像機的資料,

尋找存儲在資料庫中的人臉。 幾秒鐘後, 同樣的晶片, 思想家, 正在處理中文語音命令。 思想家被設計來支援神經網路。 但是特別的是它使用的能量很少 - 只有八節AA電池就足夠為它供電一年。

Thinker可以動態地調整計算和記憶體需求, 以滿足正在運行的軟體的需求。 這很重要, 因為許多真實的AI應用程式(識別圖像中的物件或理解人類語音)需要不同類型的具有不同層數的神經網路的組合。

2017年12月, “電腦硬體設計” 雜誌的“固態電路雜誌”(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上發表了一篇描述Thinker設計的論文。 對於中國的研究界來說, 這是一個頂峰的成就。

晶片只是席捲中國科技行業的一個重要趨勢的例子。 在目前人工智慧硬體優化熱潮中,

中國的半導體行業看到了一個獨特的機會。 電腦晶片是人工智慧成功的關鍵, 因此中國需要發展自己的硬體產業, 成為技術上的真正力量

清華大學微電子學院副院長, 思想家的主要作者尹寅一說:“與中國如何回應以前的資訊技術革命相比, 中國正在跟隨目前的人工智慧趨勢的速度是最快的。 指的是在中國設計神經網路處理器的努力。

即使中國已經成為太陽能電池板和智慧手機的製造中心, 中國的半導體產業也遠遠落後於美國。 2017年1月至9月, 中國的進口積體電路總額達到了1828億美元, 比上一年增長了13.5%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 包括穀歌和英特爾在內的美國主要科技公司, 以及一些初創公司正在開發用於人工智慧應用的晶片(請參閱“ 為AI的矽腦競爭力 ”)。

在2017年12月由中國工業和資訊化部發佈的為期三年的開發AI的行動計畫中, 政府制定了到2020年能夠批量生產神經網路處理晶片的目標。

儘管可以使用功能強大的圖形晶片或FPGA(一種可以在運行中重新配置的空白晶片)等現有晶片來運行AI軟體, 但這些設計昂貴, 不適合使用電池的小型設備。 這就是為什麼尹清華的團隊開發了Thinker。

思想家可以嵌入到各種各樣的設備中, 例如智慧手機, 手錶, 家庭機器人或駐地偏遠地區的設備。 Yin的團隊計畫在今年三月推出第一款裝有Thinker的產品。

類似的項目正在中國其他地方進行。 1月下旬,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ICT)的一個研究小組將有一家本地半導體製造商生產一批用於機器人的晶片。

這個名為Dadu的晶片有兩個核心 - 一個用於運行神經網路, 另一個用於控制運動。 神經核心運行視覺演算法, 但也允許運動核心計畫到達目的地的最佳路線或抓取物體的最佳運動。

原理圖顯示了北京清華大學開發的一種稱為Thinker的晶片的不同元素

該研究所網路計算實驗室主任, 機器人晶片專案負責人韓銀河設想了一系列應用, 包括用手勢控制咖啡和無人機的機器人。 他說, 在中國開發這樣一個系統的好處是使用者群龐大, 這使得基於使用者體驗更新晶片設計的速度更快。

中國曾經嘗試過, 失敗之前曾經動搖過晶片行業。 ICT在2001年組建了一個團隊來開發桌面CPU。 該團隊成為中國晶片製造商龍芯的核心, 但該公司的產品從未像創始人所期望的那樣被廣泛使用。

中國的積體電路產業迅速擴張, 占全球積體電路市場從2000年到2016年全球增長的58%。 但根據普華永道的資料, 2016年, 中國在全球半導體製造產能中的份額仍然只有14.2%。 在2015年中央政府宣佈的“中國製造2025”的製造政策中,晶片設計和製造是政府要求突破的關鍵領域之一。

但是,中國的晶片創業公司發現自己與生產英特爾或英偉達的產品大不相同。SmarCo是一家總部位於北京的創業公司,SmarCo公司總裁Dongrui Fan表示,企業已經開始採用雲計算,這意味著現成的硬體市場可能會減少。設計AI晶片的資料中心處理視頻片段。

但中國的AI公司越來越多地開發自己的硬體。

“將來只能生產晶片的公司可能會越來越少,”位於北京的創業公司Horizon Robotics的ASIC設計總監馬鳳祥說,他專注於將AI技術應用於駕駛和照相機領域。2017年12月,Horizon發佈了兩款電腦視覺晶片。它們可以用來使車輛識別行人,或者幫助商場發現遊客的交通模式。自2015年成立以來,公司已發展到300多名員工。

馬雲表示,Horizon Robotics不是晶片公司,而是為其產品設計晶片,以獲得更好的產品性能和更低的生產成本。

目前,中國晶片研究人員需要解決許多問題:如何將其晶片設計商業化,如何擴大規模,以及如何駕馭人工智慧所改變的計算世界。不乏缺乏的是雄心壯志。ICT的尹銀漢說:“作為晶片研究人員,我們都有夢想。“我們會看到我們能跳多遠。”

在2015年中央政府宣佈的“中國製造2025”的製造政策中,晶片設計和製造是政府要求突破的關鍵領域之一。

但是,中國的晶片創業公司發現自己與生產英特爾或英偉達的產品大不相同。SmarCo是一家總部位於北京的創業公司,SmarCo公司總裁Dongrui Fan表示,企業已經開始採用雲計算,這意味著現成的硬體市場可能會減少。設計AI晶片的資料中心處理視頻片段。

但中國的AI公司越來越多地開發自己的硬體。

“將來只能生產晶片的公司可能會越來越少,”位於北京的創業公司Horizon Robotics的ASIC設計總監馬鳳祥說,他專注於將AI技術應用於駕駛和照相機領域。2017年12月,Horizon發佈了兩款電腦視覺晶片。它們可以用來使車輛識別行人,或者幫助商場發現遊客的交通模式。自2015年成立以來,公司已發展到300多名員工。

馬雲表示,Horizon Robotics不是晶片公司,而是為其產品設計晶片,以獲得更好的產品性能和更低的生產成本。

目前,中國晶片研究人員需要解決許多問題:如何將其晶片設計商業化,如何擴大規模,以及如何駕馭人工智慧所改變的計算世界。不乏缺乏的是雄心壯志。ICT的尹銀漢說:“作為晶片研究人員,我們都有夢想。“我們會看到我們能跳多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