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贊助六國平昌冬奧裝備 匹克加碼佈局冰雪市場

在冬季運動逐漸升溫的大背景下, 匹克體育在冰雪市場持續加碼。

1月31日, 平昌冬奧會開幕前9天, 主題為“巔峰之約”的2018平昌冬奧會六國體育代表團裝備發佈會在北京舉行, 由匹克體育贊助支持的巴西、斯洛維尼亞、紐西蘭、冰島、烏克蘭和羅馬尼亞六國代表團的平昌冬奧裝備正式亮相。

設計細節方面, 匹克表示將全新的溫控科技搭載其中, 實現了保暖、透氣、熱濕平衡等冬季戶外運動者最為看重的產品功能。

“溫控科技為了實現了禦寒突破, 強調‘外中內’三層科技鍛造:外層使用了防水透濕功能外塗層, 這樣可以有效阻擋冷空氣進入、保證透氣及防水性能;中層使用了高效保暖棉, 可以有效鎖住熱量;而內層則使用遠紅外熱能反射, 不僅可以輕鬆存儲熱量, 還能有效降低熱能散失, ”匹克體育CEO許志華介紹稱。

版型設計方面, 匹克還將各個國家的標誌性元素融入裝備中。

以斯洛維尼亞為例, 綠色的設計靈感源自被譽為“歐洲綠色之都”和“綠色靈魂”的斯洛維尼亞首都盧布亞納, 而服裝上的連續三角元素, 則來自該國的最高峰特裡格拉夫峰。

此外, “歐洲糧倉”烏克蘭的麥穗元素、羅馬尼亞的“百川匯多瑙”元素、冰島的藍潟湖元素、巴西國旗的黃藍兩色元素, 以及紐西蘭的國花銀蕨元素, 都在這些新裝備上得到體現。

這並非匹克第一次設計冬奧代表團裝備。 早在4年前的索契冬奧, 匹克就開始佈局冰雪市場, 當時他們贊助了紐西蘭、斯洛維尼亞兩個國家的冬奧裝備。 值得一提的是, 匹克在冰雪市場的首秀曾見證斯洛維尼亞冬奧金牌零的突破——蒂娜·馬澤在高山滑雪女子速降賽和女子大回環兩個項目奪金。

如今一個奧運週期已過, 匹克贊助的代表團數量已經從2個增至6個。 接下來的北京冬奧週期, 匹克除了繼續開拓冰雪市場、研發冬季裝備科技外, 還將把重心集中在大眾級冰雪裝備。

一方面, 在北京籌備2022冬奧會的時代背景下,

包括“全國大眾冰雪季”、“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等利好政策正不斷推出, 大眾冰雪運動正成為體育產業的新風口。 預計到2025年, 中國冰雪產業的總體規模將達到1萬億元人民幣, 相當於中國體育產業總體規模的五分之一。

另一方面, 匹克將重心轉移到大眾冰雪, 與安踏對中國體育代表團的搶先佈局有關。 自2009年成為中國奧會合作夥伴以來, 安踏已經在溫哥華冬奧會、索契冬奧會及平昌冬奧會為中國隊提供裝備。 去年9月, 安踏又正式成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官方體育服裝合作夥伴。 因此, 在安踏手握國家隊的情況下, 匹克不得不選擇在大眾冰雪領域加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