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必轉!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重磅檔,教師的待遇地位要提高啦!

近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中央出臺的第一個專門面向教師隊伍建設的里程碑式政策檔。 小微摘選了部分與高校老師相關的內容, 一起來瞭解一下吧~

基本原則

——確保方向。 堅持党管幹部、党管人才, 堅持依法治教、依法執教, 堅持嚴格管理監督與激勵關懷相結合, 充分發揮黨委(黨組)的領導和把關作用, 確保党牢牢掌握教師隊伍建設的領導權, 保證教師隊伍建設正確的政治方向。

——強化保障。 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

把教師工作置於教育事業發展的重點支援戰略領域, 優先謀劃教師工作, 優先保障教師工作投入, 優先滿足教師隊伍建設需要。

——突出師德。 把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準擺在首要位置, 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教書育人全過程, 突出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師德養成, 推動教師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

——深化改革。 抓住關鍵環節, 優化頂層設計, 推動實踐探索, 破解發展瓶頸, 把管理體制改革與機制創新作為突破口, 把提高教師地位待遇作為真招實招, 增強教師職業吸引力。

——分類施策。 立足我國國情, 借鑒國際經驗, 根據各級各類教師的不同特點和發展實際,

考慮區域、城鄉、校際差異, 採取有針對性的政策舉措, 定向發力, 重視專業發展, 培養一批教師;加大資源供給, 補充一批教師;創新體制機制, 啟動一批教師;優化隊伍結構, 調配一批教師。

目標任務

經過5年左右努力, 教師培養培訓體系基本健全, 職業發展通道比較暢通, 事權人權財權相統一的教師管理體制普遍建立, 待遇提升保障機制更加完善, 教師職業吸引力明顯增強。 教師隊伍規模、結構、素質能力基本滿足各級各類教育發展需要。

到2035年, 教師綜合素質、專業化水準和創新能力大幅提升, 培養造就數以百萬計的骨幹教師、數以十萬計的卓越教師、數以萬計的教育家型教師。 教師管理體制機制科學高效,

實現教師隊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教師主動適應資訊化、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變革, 積極有效開展教育教學。 尊師重教蔚然成風, 廣大教師在崗位上有幸福感、事業上有成就感、社會上有榮譽感, 教師成為讓人羡慕的職業。

著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質, 全面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加強教師黨支部和黨員隊伍建設。 選優配強教師黨支部書記, 注重選拔黨性強、業務精、有威信、肯奉獻的優秀黨員教師擔任教師黨支部書記, 實施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 定期開展教師黨支部書記輪訓。 堅持黨的組織生活各項制度, 創新方式方法, 增強黨的組織生活活力。 健全主題黨日活動制度, 加強黨員教師日常管理監督。 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

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引導黨員教師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 自覺愛黨護党為黨, 敬業修德, 奉獻社會, 爭做“四有”好教師的示範標杆。

重視做好在優秀青年教師、海外留學歸國教師中發展黨員工作。 健全把骨幹教師培養成黨員, 把黨員教師培養成教學、科研、管理骨幹的“雙培養”機制。

配齊建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和黨務工作隊伍, 完善選拔、培養、激勵機制, 形成一支專職為主、專兼結合、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的工作力量。 把從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計入高等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兼職教師的工作量, 作為職稱評審的重要依據, 進一步增強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弘揚高尚師德。 健全師德建設長效機制, 推動師德建設常態化長效化, 創新師德教育, 完善師德規範, 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 堅持教書與育人相統一、言傳與身教相統一、潛心問道與關注社會相統一、學術自由與學術規範相統一, 爭做“四有”好教師, 全心全意做學生錘煉品格、學習知識、創新思維、奉獻祖國的引路人。

實施師德師風建設工程。 開展教師宣傳國家重大題材作品立項, 推出一批讓人喜聞樂見、能夠產生廣泛影響、展現教師時代風貌的影視作品和文學作品, 發掘師德典型、講好師德故事, 加強引領, 注重感召, 弘揚楷模, 形成強大正能量。 注重加強對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師德師風等的監察監督, 強化師德考評,體現獎優罰劣,推行師德考核負面清單制度,建立教師個人信用記錄,完善誠信承諾和失信懲戒機制,著力解決師德失範、學術不端等問題。

大力振興教師教育,不斷提升教師專業素質能力

●加大對師範院校支援力度。實施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畫,建立以師範院校為主體、高水準非師範院校參與的中國特色師範教育體系,推進地方政府、高等學校、中小學“三位一體”協同育人。

研究制定師範院校建設標準和師範類專業辦學標準,重點建設一批師範教育基地,整體提升師範院校和師範專業辦學水準。鼓勵各地結合實際,適時提高師範專業生均撥款標準,提升師範教育保障水準。切實提高生源品質,對符合相關政策規定的,採取到崗退費或公費培養、定向培養等方式,吸引優秀青年踴躍報考師範院校和師範專業。完善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師範生公費教育政策,履約任教服務期調整為6年。

改革招生制度,鼓勵部分辦學條件好、教學品質高院校的師範專業實行提前批次錄取或採取入校後二次選拔方式,選拔有志於從教的優秀學生進入師範專業。加強教師教育學科建設。教育碩士、教育博士授予單位及授權點向師範院校傾斜。強化教師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在專業發展、職稱晉升和崗位聘用等方面予以傾斜支持。師範院校評估要體現師範教育特色,確保師範院校堅持以師範教育為主業,嚴控師範院校更名為非師範院校。開展師範類專業認證,確保教師培養品質。

●支持高水準綜合大學開展教師教育。創造條件,推動一批有基礎的高水準綜合大學成立教師教育學院,設立師範專業,積極參與基礎教育、職業教育教師培養培訓工作。整合優勢學科的學術力量,凝聚高水準的教學團隊。發揮專業優勢,開設厚基礎、寬口徑、多樣化的教師教育課程。創新教師培養形態,突出教師教育特色,重點培養教育碩士,適度培養教育博士,造就學科知識扎實、專業能力突出、教育情懷深厚的高素質複合型教師。

●全面提高職業院校教師品質,建設一支高素質雙師型的教師隊伍。繼續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畫,引領帶動各地建立一支技藝精湛、專兼結合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加強職業技術師範院校建設,支援高水準學校和大中型企業共建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建立高等學校、行業企業聯合培養雙師型教師的機制。切實推進職業院校教師定期到企業實踐,不斷提升實踐教學能力。建立企業經營管理者、技術能手與職業院校管理者、骨幹教師相互兼職制度。

●全面提高高等學校教師品質,建設一支高素質創新型的教師隊伍。著力提高教師專業能力,推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搭建校級教師發展平臺,組織研修活動,開展教學研究與指導,推進教學改革與創新。加強院系教研室等學習共同體建設,建立完善傳幫帶機制。全面開展高等學校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培訓,重點面向新入職教師和青年教師,為高等學校培養人才培育生力軍。

重視各級各類學校輔導員專業發展。結合“一帶一路”建設和人文交流機制,有序推動國內外教師雙向交流。支持孔子學院教師、援外教師成長發展。服務創新型國家和人才強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好千人計畫、萬人計畫、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等重大人才專案,著力打造創新團隊,培養引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學科領軍人才和青年學術英才。

加強高端智庫建設,依託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等,彙聚培養一大批哲學社會科學名家名師。高等學校高層次人才遴選和培育中要突出教書育人,讓科學家同時成為教育家。

深化教師管理綜合改革,切實理順體制機制

●健全職業院校教師管理制度。根據職業教育特點,有條件的地方研究制定中等職業學校人員配備規範。完善職業院校教師資格標準,探索將行業企業從業經歷作為認定教育教學能力、取得專業課教師資格的必要條件。落實職業院校用人自主權,完善教師招聘辦法。

推動固定崗和流動崗相結合的職業院校教師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支持職業院校專設流動崗位,適應產業發展和參與全球產業競爭需求,大力引進行業企業一流人才,吸引具有創新實踐經驗的企業家、高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兼職任教。完善職業院校教師考核評價制度,雙師型教師考核評價要充分體現技能水準和專業教學能力。

●深化高等學校教師人事制度改革。積極探索實行高等學校人員總量管理。嚴把高等學校教師選聘入口關,實行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雙重考察。嚴格教師職業准入,將新入職教師崗前培訓和教育實習作為認定教育教學能力、取得高等學校教師資格的必備條件。適應人才培養結構調整需要,優化高等學校教師結構,鼓勵高等學校加大聘用具有其他學校學習工作和行業企業工作經歷教師的力度。

配合外國人永久居留制度改革,健全外籍教師資格認證、服務管理等制度。幫助高等學校青年教師解決住房等困難。推動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將評審權直接下放至高等學校,由高等學校自主組織職稱評審、自主評價、按崗聘任。條件不具備、尚不能獨立組織評審的高等學校,可採取聯合評審的方式。推行高等學校教師職務聘任制改革,加強聘期考核,准聘與長聘相結合,做到能上能下、能進能出。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要加強職稱評聘事中事後監管。深入推進高等學校教師考核評價制度改革,突出教育教學業績和師德考核,將教授為本科生上課作為基本制度。堅持正確導向,規範高層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動。

不斷提高地位待遇,真正讓教師成為令人羡慕的職業

●維護民辦學校教師權益。完善學校、個人、政府合理分擔的民辦學校教師社會保障機制,民辦學校應與教師依法簽訂合同,按時足額支付工資,保障其福利待遇和其他合法權益,並為教師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依法保障和落實民辦學校教師在業務培訓、職務聘任、教齡和工齡計算、表彰獎勵、科研立項等方面享有與公辦學校教師同等權利。

●推進高等學校教師薪酬制度改革。建立體現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收入分配機制,擴大高等學校收入分配自主權,高等學校在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內自主確定收入分配辦法。高等學校教師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轉化獎勵收入,不納入本單位工資總額基數。完善適應高等學校教學崗位特點的內部激勵機制,對專職從事教學的人員,適當提高基礎性績效工資在績效工資中的比重,加大對教學型名師的崗位激勵力度。

●提升教師社會地位。加大教師表彰力度。大力宣傳教師中的“時代楷模”和“最美教師”。開展國家級教學名師、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選表彰,重點獎勵貢獻突出的教學一線教師。做好特級教師評選,發揮引領作用。做好鄉村學校從教30年教師榮譽證書頒發工作。各地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因地制宜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師表彰獎勵活動,並落實相關優待政策。鼓勵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民間組織對教師出資獎勵,開展尊師活動,營造尊師重教良好社會風尚。

建設現代學校制度,體現以人為本,突出教師主體地位,落實教師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建立健全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保障教師參與學校決策的民主權利。推行中國特色大學章程,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充分發揮教師在高等學校辦學治校中的作用。維護教師職業尊嚴和合法權益,關心教師身心健康,克服職業倦怠,激發工作熱情。

切實加強党的領導,全力確保政策舉措落地見效

●強化組織保障。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滿腔熱情關心教師,充分信任、緊緊依靠廣大教師。要切實加強領導,實行一把手負責制,緊扣廣大教師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重大問題,找准教師隊伍建設的突破口和著力點,堅持發展抓公平、改革抓機制、整體抓品質、安全抓責任、保證抓黨建,把教師工作記在心裡、扛在肩上、抓在手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細化分工,確定路線圖、任務書、時間表和責任人。主要負責同志和相關責任人要切實做到實事求是、求真務實,善始善終、善作善成,把准方向、敢於擔當,親力親為、抓實工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常委會每年至少研究一次教師隊伍建設工作。

建立教師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解決教師隊伍建設重大問題。相關部門要制定切實提高教師待遇的具體措施。研究修訂教師法。統籌現有資源,壯大全國教師工作力量,培育一批專業機構,專門研究教師隊伍建設重大問題,為重大決策提供支撐。

●強化經費保障。各級政府要將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投入重點予以優先保障,完善支出保障機制,確保黨和國家關於教師隊伍建設重大決策部署落實到位。優化經費投入結構,優先支援教師隊伍建設最薄弱、最緊迫的領域,重點用於按規定提高教師待遇保障、提升教師專業素質能力。加大師範教育投入力度。健全以政府投入為主、多管道籌集教育經費的體制,充分調動社會力量投入教師隊伍建設的積極性。制定嚴格的經費監管制度,規範經費使用,確保資金使用效益。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將教師隊伍建設列入督查督導工作重點內容,並將結果作為黨政領導班子和有關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獎懲任免的重要參考,確保各項政策措施全面落實到位,真正取得實效。

為了優化您的閱讀體驗

麥研特推出讀者大調查

參與調查可能只會佔用您1分鐘時間

您的回饋對我們真的很重要!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參與調查!

強化師德考評,體現獎優罰劣,推行師德考核負面清單制度,建立教師個人信用記錄,完善誠信承諾和失信懲戒機制,著力解決師德失範、學術不端等問題。

大力振興教師教育,不斷提升教師專業素質能力

●加大對師範院校支援力度。實施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畫,建立以師範院校為主體、高水準非師範院校參與的中國特色師範教育體系,推進地方政府、高等學校、中小學“三位一體”協同育人。

研究制定師範院校建設標準和師範類專業辦學標準,重點建設一批師範教育基地,整體提升師範院校和師範專業辦學水準。鼓勵各地結合實際,適時提高師範專業生均撥款標準,提升師範教育保障水準。切實提高生源品質,對符合相關政策規定的,採取到崗退費或公費培養、定向培養等方式,吸引優秀青年踴躍報考師範院校和師範專業。完善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師範生公費教育政策,履約任教服務期調整為6年。

改革招生制度,鼓勵部分辦學條件好、教學品質高院校的師範專業實行提前批次錄取或採取入校後二次選拔方式,選拔有志於從教的優秀學生進入師範專業。加強教師教育學科建設。教育碩士、教育博士授予單位及授權點向師範院校傾斜。強化教師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在專業發展、職稱晉升和崗位聘用等方面予以傾斜支持。師範院校評估要體現師範教育特色,確保師範院校堅持以師範教育為主業,嚴控師範院校更名為非師範院校。開展師範類專業認證,確保教師培養品質。

●支持高水準綜合大學開展教師教育。創造條件,推動一批有基礎的高水準綜合大學成立教師教育學院,設立師範專業,積極參與基礎教育、職業教育教師培養培訓工作。整合優勢學科的學術力量,凝聚高水準的教學團隊。發揮專業優勢,開設厚基礎、寬口徑、多樣化的教師教育課程。創新教師培養形態,突出教師教育特色,重點培養教育碩士,適度培養教育博士,造就學科知識扎實、專業能力突出、教育情懷深厚的高素質複合型教師。

●全面提高職業院校教師品質,建設一支高素質雙師型的教師隊伍。繼續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畫,引領帶動各地建立一支技藝精湛、專兼結合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加強職業技術師範院校建設,支援高水準學校和大中型企業共建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建立高等學校、行業企業聯合培養雙師型教師的機制。切實推進職業院校教師定期到企業實踐,不斷提升實踐教學能力。建立企業經營管理者、技術能手與職業院校管理者、骨幹教師相互兼職制度。

●全面提高高等學校教師品質,建設一支高素質創新型的教師隊伍。著力提高教師專業能力,推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搭建校級教師發展平臺,組織研修活動,開展教學研究與指導,推進教學改革與創新。加強院系教研室等學習共同體建設,建立完善傳幫帶機制。全面開展高等學校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培訓,重點面向新入職教師和青年教師,為高等學校培養人才培育生力軍。

重視各級各類學校輔導員專業發展。結合“一帶一路”建設和人文交流機制,有序推動國內外教師雙向交流。支持孔子學院教師、援外教師成長發展。服務創新型國家和人才強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好千人計畫、萬人計畫、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等重大人才專案,著力打造創新團隊,培養引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學科領軍人才和青年學術英才。

加強高端智庫建設,依託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等,彙聚培養一大批哲學社會科學名家名師。高等學校高層次人才遴選和培育中要突出教書育人,讓科學家同時成為教育家。

深化教師管理綜合改革,切實理順體制機制

●健全職業院校教師管理制度。根據職業教育特點,有條件的地方研究制定中等職業學校人員配備規範。完善職業院校教師資格標準,探索將行業企業從業經歷作為認定教育教學能力、取得專業課教師資格的必要條件。落實職業院校用人自主權,完善教師招聘辦法。

推動固定崗和流動崗相結合的職業院校教師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支持職業院校專設流動崗位,適應產業發展和參與全球產業競爭需求,大力引進行業企業一流人才,吸引具有創新實踐經驗的企業家、高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兼職任教。完善職業院校教師考核評價制度,雙師型教師考核評價要充分體現技能水準和專業教學能力。

●深化高等學校教師人事制度改革。積極探索實行高等學校人員總量管理。嚴把高等學校教師選聘入口關,實行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雙重考察。嚴格教師職業准入,將新入職教師崗前培訓和教育實習作為認定教育教學能力、取得高等學校教師資格的必備條件。適應人才培養結構調整需要,優化高等學校教師結構,鼓勵高等學校加大聘用具有其他學校學習工作和行業企業工作經歷教師的力度。

配合外國人永久居留制度改革,健全外籍教師資格認證、服務管理等制度。幫助高等學校青年教師解決住房等困難。推動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將評審權直接下放至高等學校,由高等學校自主組織職稱評審、自主評價、按崗聘任。條件不具備、尚不能獨立組織評審的高等學校,可採取聯合評審的方式。推行高等學校教師職務聘任制改革,加強聘期考核,准聘與長聘相結合,做到能上能下、能進能出。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要加強職稱評聘事中事後監管。深入推進高等學校教師考核評價制度改革,突出教育教學業績和師德考核,將教授為本科生上課作為基本制度。堅持正確導向,規範高層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動。

不斷提高地位待遇,真正讓教師成為令人羡慕的職業

●維護民辦學校教師權益。完善學校、個人、政府合理分擔的民辦學校教師社會保障機制,民辦學校應與教師依法簽訂合同,按時足額支付工資,保障其福利待遇和其他合法權益,並為教師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依法保障和落實民辦學校教師在業務培訓、職務聘任、教齡和工齡計算、表彰獎勵、科研立項等方面享有與公辦學校教師同等權利。

●推進高等學校教師薪酬制度改革。建立體現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收入分配機制,擴大高等學校收入分配自主權,高等學校在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內自主確定收入分配辦法。高等學校教師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轉化獎勵收入,不納入本單位工資總額基數。完善適應高等學校教學崗位特點的內部激勵機制,對專職從事教學的人員,適當提高基礎性績效工資在績效工資中的比重,加大對教學型名師的崗位激勵力度。

●提升教師社會地位。加大教師表彰力度。大力宣傳教師中的“時代楷模”和“最美教師”。開展國家級教學名師、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選表彰,重點獎勵貢獻突出的教學一線教師。做好特級教師評選,發揮引領作用。做好鄉村學校從教30年教師榮譽證書頒發工作。各地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因地制宜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師表彰獎勵活動,並落實相關優待政策。鼓勵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民間組織對教師出資獎勵,開展尊師活動,營造尊師重教良好社會風尚。

建設現代學校制度,體現以人為本,突出教師主體地位,落實教師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建立健全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保障教師參與學校決策的民主權利。推行中國特色大學章程,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充分發揮教師在高等學校辦學治校中的作用。維護教師職業尊嚴和合法權益,關心教師身心健康,克服職業倦怠,激發工作熱情。

切實加強党的領導,全力確保政策舉措落地見效

●強化組織保障。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滿腔熱情關心教師,充分信任、緊緊依靠廣大教師。要切實加強領導,實行一把手負責制,緊扣廣大教師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重大問題,找准教師隊伍建設的突破口和著力點,堅持發展抓公平、改革抓機制、整體抓品質、安全抓責任、保證抓黨建,把教師工作記在心裡、扛在肩上、抓在手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細化分工,確定路線圖、任務書、時間表和責任人。主要負責同志和相關責任人要切實做到實事求是、求真務實,善始善終、善作善成,把准方向、敢於擔當,親力親為、抓實工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常委會每年至少研究一次教師隊伍建設工作。

建立教師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解決教師隊伍建設重大問題。相關部門要制定切實提高教師待遇的具體措施。研究修訂教師法。統籌現有資源,壯大全國教師工作力量,培育一批專業機構,專門研究教師隊伍建設重大問題,為重大決策提供支撐。

●強化經費保障。各級政府要將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投入重點予以優先保障,完善支出保障機制,確保黨和國家關於教師隊伍建設重大決策部署落實到位。優化經費投入結構,優先支援教師隊伍建設最薄弱、最緊迫的領域,重點用於按規定提高教師待遇保障、提升教師專業素質能力。加大師範教育投入力度。健全以政府投入為主、多管道籌集教育經費的體制,充分調動社會力量投入教師隊伍建設的積極性。制定嚴格的經費監管制度,規範經費使用,確保資金使用效益。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將教師隊伍建設列入督查督導工作重點內容,並將結果作為黨政領導班子和有關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獎懲任免的重要參考,確保各項政策措施全面落實到位,真正取得實效。

為了優化您的閱讀體驗

麥研特推出讀者大調查

參與調查可能只會佔用您1分鐘時間

您的回饋對我們真的很重要!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參與調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