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重磅|一文看清四大集團340億入股萬達 都打著怎樣的算盤?

2017年被認為“新零售”元年, 互聯網巨頭紛紛佈局線下, 企業間的各種戰略合作、投資入股現象層出不窮。 就在29日, 騰訊、京東、蘇寧和融創匯集340億人民幣投資了中國最大的商業地產實體萬達商業, 這也是目前中國互聯網和實體行業之間金額最高的投資。 為此,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對參與該事件五大集團的參投、合作原因以及意義進行分析, 揭示他們各自在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

1月29日, 騰訊控股作為主要發起方聯合蘇寧、京東、融創與萬達商業在北京簽訂戰略投資協定, 計畫投資數額約340億人民幣, 收購萬達商業香港H股退市時引入的投資人持有的約14%股份。 萬達稱這將是全球互聯網公司和實體商業巨頭之間最大的單筆戰略投資之一。 而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資料顯示, 目前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實體商業融資事件是2017年6月的亞馬遜收購生鮮超市“全食”,

花了137億美金來做生鮮新零售, 也是最近國內最大, 全球第二大的融資金額, 而第三大融資是2015年8月阿裡巴巴283億元人民幣戰略投資蘇寧事件。

京東稱三方的合作將不僅僅限於投資, 騰訊、京東、萬達是無界零售下知人、知貨、知場的完美組合, 三方將共同用智慧化技術為線下零售重構成本、效率和體驗, 共創價值。 騰訊和京東將線上上運營、使用者資料、移動支付、消費金融、倉儲物流、雲業務等領域與萬達商業展開全方位合作。 作為國內線上線下兩大品質消費平臺的京東和萬達商業也將攜手合作, 協力幫助品牌商實現對國內主力消費群體的全覆蓋。

就在2016年9月, 萬達商業集團在H股退市, 完成私有化。 而根據萬達與參與私有化投資人的對賭協定,

萬達承諾將2018年8月底以前在A股IPO重新上市, 否則萬達需向投資人回購全部股權, 同時還承擔10%左右的年息。 此次融資可以說是給原本時間就不多的萬達打了一劑強心針, 為萬達集團再次上市打好了基礎, 也就可以讓萬達回避相當程度的經濟損失。

對此, 長期關注電商行業發展的國內知名電商研究機構、互聯網+智庫——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發表本熱點電商快評, 供參考。

(一)四大集團投資萬達的原因分析

觀點一:加強構建京騰大聯盟 對抗阿裡新零售佈局

對此,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指出, 作為互聯網巨頭的阿裡近年從容地佈局線下推進新零售戰略, 對其主要行業對手的京東和騰訊造成了不小的觸動。 此前京騰系佈局新零售稍慢阿裡一拍, 但從2017年下半年開會時快速發力, 陸續投資了唯品會、永輝超市、家樂福等重要“標的”, 進一步搶佔線上線下的應用場景和流量入口。 無疑, 騰訊近期頻頻大手筆出手線下,

既是行業大勢發展所趨和自身“智慧零售”開放輸出、拓展想像空間需要, 也是被動阻擊阿裡的無奈之選。

觀點二:優勢互補 多方共贏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 此次合作將不限於投資, 騰訊、京東、萬達等還將在客戶, 商品, 場地等領域進行全面的合作。 線上下新零售的場景方面, 去年下半年京東也有不少的舉措, 包括在汽車、無人零售等多個應用場景的嘗試。 不過京東與阿裡的大手筆相比還缺乏一些, 都是相對零敲碎打的項目居多。 騰訊巨大的線上流量和微信支付、小程式, QQ錢包等各種應用的生態的工具, 可以和萬達商業進行更好的嫁接。

曹磊指出, 在電商的衝擊下, 萬達之前通過百度萬達騰訊聯盟做自建電商平臺可以說是要麼失敗的, 要聞不溫不火。後來萬達果斷地調整了原有商業業態,大幅壓縮商品、零售業態的比例,使很多門面關了,但增加了大量的線下有優勢的體驗型業態,如親子、娛樂、影院等服務性業態從原先的50%升到60,70%。而這些是線上的電商互聯網永遠沒法比擬的,必須是來線下才能體驗到。

此外,曹磊還認為,今後行業趨勢應該是多贏的。萬達它是一個商業巨無霸,年總客流量超過32億人次,而且客流保持兩位數增長,且萬達廣場開店步子很快。那麼在電商新零售的衝擊下,萬達也在尋求更好的轉型,而通過跟外界合作無疑是上策。萬達既缺乏互聯網的思維和知音,也缺乏相應的技術,特別是缺乏自己的一個強有力的平臺。再者騰訊、京東包括蘇甯都有著現成的解決方案需要去輸出,所以雙方完全是一種互補、多贏的局面。

(二)多方合作意義:

觀點一:萬達借助騰訊、京東化解危機 重返線上戰場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路零售部助理分析師呂昊澤認為,一方面,萬達與騰訊、京東等的合作符合萬達的發展戰略,聚合線上力量,可以幫助萬達傳統零售業轉型。以往萬達也有過網線上發展做電商的嘗試,聯合了當時的互聯網巨頭的百度和騰訊,但最終以失敗收場。另一方面,騰訊等企業的融資一定程度和緩解了萬達手頭緊的償還負債的問題。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日前曾表示,萬達要逐步清償全部海外負債,並計畫在2至3年內將企業負債減至“絕對安全”水準。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認為,萬達現在打算借助騰訊、京東還有蘇寧融創幾家的力量,特別是其中三家都是國內的互聯網方面的巨頭都在深度佈局新零售。應該說是一個雙方很好的優勢和資源互補的載體,也是說各有所需這麼一個大背景。那麼從這個角度來看,騰訊無疑是萬達整個商業板塊實現互聯網加數位化的最佳首選的合作夥伴。

此外,曹磊指出,萬達也希望在這個合作的線上線下轉型的過程中,保持主導的地位,不希望被其他家牽著鼻子走。這點跟馬化騰經常在講的“去中心化”,為實體商業開放附能的理念還是非常符合的。騰訊的生態、產品高度豐富,而騰訊自己也不做零售。即便京東蘇寧有做零售方面的,但是雙方可以合作改為在零售這塊做新零售,且在服務這塊有所合作。

觀點二:京騰系“無界零售”實力增強 存在彎道超車阿裡可能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認為,和萬達合作,讓京騰系在對標阿裡的過程中有了“彎道超車”的可能,會縮小兩者的距離。萬達之前肯定和騰訊、阿裡都有過接觸,但是有些方面沒談攏導致沒有大合作。萬達擁有線下海量的最大達三十多億的龐大客流和消費場景,而現在線上流量獲取的成本越來越高,引流一個用戶成本要兩三百元人民幣的情況下,與萬達建立合作符合京東的利益。在此次京東、騰訊和萬達的戰略合作中,騰訊帶來了微信社交圈與線上支付,京東帶來了獨立物流網路和供應體系,再加上萬達遍佈全國的商業地產資源,這或許能構建起一個足以匹敵阿裡新零售勢力的巨大商業生態圈。

觀點三:蘇甯與“頭號對手”首次攜手合作入股 頗耐人尋味

此外,曹磊認為,除了騰訊和融創以外,多年來在電商界一直作為頭號對手的蘇甯和京東也出現在萬達的投資方裡,據我十多年來觀察這次蘇寧和京東首次聯手來投資一家公司,共同做一家公司股東,非常耐人尋味。加上之前蘇甯雲商剛剛拋掉了不少阿裡巴巴的股票套現,然後又跟騰訊和京東聯合投資,蘇寧此舉也會被外界解讀為與阿裡系刻意保持一定距離,通過“腳踏兩隻船”,玩轉“平衡術”這麼一個考量。

事實上,蘇甯自身從來不認為自己完全是阿裡系旗下成員,屈居人下,雙方只是各自戰略股東,在天貓電商、菜鳥網路物流上合作更多的也是優勢互補、各取所需,張近東是不會甘願只充當馬雲牽制劉強東的“馬前卒”。在這樣的背景下,對蘇寧來講“把雞蛋放在多個籃子裡”也未必是一件壞事。而95億元的投資金額一定程度上說明了蘇寧一直以來的動作都是有計劃的,特別是拋售阿裡股份的事件,因為多年來蘇甯雲商的盈利一直都很一般,加起來都還不夠本次投資金額的一半。有了阿裡的先例,難說蘇寧今後還會不會再次通過減持萬達股票來獲利。

(三)對零售行業的影響

觀點一:電商、新零售行業跑馬圈地、站隊基本完成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認為,現在零售業的整個業態都將加入新零售。幾乎所有的線下零售都在進行變革,合作方式從業務合作轉到戰略合作,甚至轉變為資本合作。本次事件從某種角度來講也可以理解為京騰系和阿裡系全面在新零售對標,搶佔優質標的激烈化的一個標杆性的事件。同時蘇寧聯手騰訊、京東來投資,會不被外界理解為是在開始分化的一個跡象?我們不難而知。我們知道阿裡投資的銀泰,蘇寧、百聯、三江,還有高鑫零售、盒馬鮮生超市等很多平臺,涵蓋了從百貨電器商超到生鮮便利店、無人店等各大業態。騰訊為首的京騰系雖然起步晚,但是此舉無疑是有了更多縮小差距、步步緊逼的可能。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路零售部助理分析師呂昊澤指出,阿裡騰訊的圈地大戰已基本結束,中國最大的線下實體商業地產集團倒向了騰訊京東一方,這可能使得阿裡在佈局線下新零售的先手優勢不復存在。

觀點二:互聯網平臺將賦能助傳統企業升級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指出,過去的傳統線下零售業的巨頭、零售商,包括製造商、品牌商,都有一個習慣,他們都喜歡自建平臺。但是事實上到現在沒有一個真正成功了,他們或者已經失敗,要麼就都還是在路上。在電商、新零售的衝擊下,萬達也在嘗試轉型,跟互聯網巨頭的合作,無疑補充了自身缺乏互聯網思維與基因的短板,而對於騰訊、京東和蘇甯來說,萬達豐富的線下資源,也讓他們能更好發力線下市場。

而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海南職業技術學院教授劉俊斌認為,用互聯網刮來的錢和思維,投資優質的有發展空間的實體企業,是正確的路線。 萬達的轉型也許是為互聯網補交學費,也給了互聯網巨頭機會一個機會。在後期的融合中,希望企業不僅要"借錢", 更希望"借腦", 路漫漫,不要想得太簡單,離能真正成功,還任重道遠。

觀點三:合作隱憂尚存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認為,對於這幾家融合落地的問題上,也有一些隱憂存在。京東提到要的基於三方合作的人、貨、場的重構零售成本和體驗。大家要注意京東只提是三方,即騰訊、京東和萬達三方合作來形成國內最大的無界零售聯盟,並沒有加上融創和蘇寧。而蘇甯的也和萬達在原有的物業租賃方面的戰略合作上,又將共同推進“智慧零售”。包括商業物業會員資料金融倉儲物資各領域的合作。

那麼問題就來了,萬達到底會選擇跟蘇寧合作,還是跟京東、騰訊合作呢?他們在業務上很大是有重疊和衝突的。萬達商業實行互聯網+零售解決方案會用哪家平臺,萬達自家已有一套,騰訊智慧零售有一套,京東無界零售也有一套,蘇甯智慧零售還有一套,以及多方會員、資料能否打通、共用,也是個難以選擇的難題?

此外,也有資深業內人士通過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表示,看似強強聯合,前景無量,實則各懷心事,相互牽制,關鍵在於這是些基因各異的巨頭如何“鳳凰涅槃”再生?如果能以騰訊的包容性思維為主,吸納京東的超強執行力、蘇寧的線下整合力、萬達的地產佈局張力,也許就會很快風生水起,真正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廣闊前景!可我擔心如此有傲骨的王建林怎會真正俯下身子?

要聞不溫不火。後來萬達果斷地調整了原有商業業態,大幅壓縮商品、零售業態的比例,使很多門面關了,但增加了大量的線下有優勢的體驗型業態,如親子、娛樂、影院等服務性業態從原先的50%升到60,70%。而這些是線上的電商互聯網永遠沒法比擬的,必須是來線下才能體驗到。

此外,曹磊還認為,今後行業趨勢應該是多贏的。萬達它是一個商業巨無霸,年總客流量超過32億人次,而且客流保持兩位數增長,且萬達廣場開店步子很快。那麼在電商新零售的衝擊下,萬達也在尋求更好的轉型,而通過跟外界合作無疑是上策。萬達既缺乏互聯網的思維和知音,也缺乏相應的技術,特別是缺乏自己的一個強有力的平臺。再者騰訊、京東包括蘇甯都有著現成的解決方案需要去輸出,所以雙方完全是一種互補、多贏的局面。

(二)多方合作意義:

觀點一:萬達借助騰訊、京東化解危機 重返線上戰場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路零售部助理分析師呂昊澤認為,一方面,萬達與騰訊、京東等的合作符合萬達的發展戰略,聚合線上力量,可以幫助萬達傳統零售業轉型。以往萬達也有過網線上發展做電商的嘗試,聯合了當時的互聯網巨頭的百度和騰訊,但最終以失敗收場。另一方面,騰訊等企業的融資一定程度和緩解了萬達手頭緊的償還負債的問題。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日前曾表示,萬達要逐步清償全部海外負債,並計畫在2至3年內將企業負債減至“絕對安全”水準。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認為,萬達現在打算借助騰訊、京東還有蘇寧融創幾家的力量,特別是其中三家都是國內的互聯網方面的巨頭都在深度佈局新零售。應該說是一個雙方很好的優勢和資源互補的載體,也是說各有所需這麼一個大背景。那麼從這個角度來看,騰訊無疑是萬達整個商業板塊實現互聯網加數位化的最佳首選的合作夥伴。

此外,曹磊指出,萬達也希望在這個合作的線上線下轉型的過程中,保持主導的地位,不希望被其他家牽著鼻子走。這點跟馬化騰經常在講的“去中心化”,為實體商業開放附能的理念還是非常符合的。騰訊的生態、產品高度豐富,而騰訊自己也不做零售。即便京東蘇寧有做零售方面的,但是雙方可以合作改為在零售這塊做新零售,且在服務這塊有所合作。

觀點二:京騰系“無界零售”實力增強 存在彎道超車阿裡可能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認為,和萬達合作,讓京騰系在對標阿裡的過程中有了“彎道超車”的可能,會縮小兩者的距離。萬達之前肯定和騰訊、阿裡都有過接觸,但是有些方面沒談攏導致沒有大合作。萬達擁有線下海量的最大達三十多億的龐大客流和消費場景,而現在線上流量獲取的成本越來越高,引流一個用戶成本要兩三百元人民幣的情況下,與萬達建立合作符合京東的利益。在此次京東、騰訊和萬達的戰略合作中,騰訊帶來了微信社交圈與線上支付,京東帶來了獨立物流網路和供應體系,再加上萬達遍佈全國的商業地產資源,這或許能構建起一個足以匹敵阿裡新零售勢力的巨大商業生態圈。

觀點三:蘇甯與“頭號對手”首次攜手合作入股 頗耐人尋味

此外,曹磊認為,除了騰訊和融創以外,多年來在電商界一直作為頭號對手的蘇甯和京東也出現在萬達的投資方裡,據我十多年來觀察這次蘇寧和京東首次聯手來投資一家公司,共同做一家公司股東,非常耐人尋味。加上之前蘇甯雲商剛剛拋掉了不少阿裡巴巴的股票套現,然後又跟騰訊和京東聯合投資,蘇寧此舉也會被外界解讀為與阿裡系刻意保持一定距離,通過“腳踏兩隻船”,玩轉“平衡術”這麼一個考量。

事實上,蘇甯自身從來不認為自己完全是阿裡系旗下成員,屈居人下,雙方只是各自戰略股東,在天貓電商、菜鳥網路物流上合作更多的也是優勢互補、各取所需,張近東是不會甘願只充當馬雲牽制劉強東的“馬前卒”。在這樣的背景下,對蘇寧來講“把雞蛋放在多個籃子裡”也未必是一件壞事。而95億元的投資金額一定程度上說明了蘇寧一直以來的動作都是有計劃的,特別是拋售阿裡股份的事件,因為多年來蘇甯雲商的盈利一直都很一般,加起來都還不夠本次投資金額的一半。有了阿裡的先例,難說蘇寧今後還會不會再次通過減持萬達股票來獲利。

(三)對零售行業的影響

觀點一:電商、新零售行業跑馬圈地、站隊基本完成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認為,現在零售業的整個業態都將加入新零售。幾乎所有的線下零售都在進行變革,合作方式從業務合作轉到戰略合作,甚至轉變為資本合作。本次事件從某種角度來講也可以理解為京騰系和阿裡系全面在新零售對標,搶佔優質標的激烈化的一個標杆性的事件。同時蘇寧聯手騰訊、京東來投資,會不被外界理解為是在開始分化的一個跡象?我們不難而知。我們知道阿裡投資的銀泰,蘇寧、百聯、三江,還有高鑫零售、盒馬鮮生超市等很多平臺,涵蓋了從百貨電器商超到生鮮便利店、無人店等各大業態。騰訊為首的京騰系雖然起步晚,但是此舉無疑是有了更多縮小差距、步步緊逼的可能。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路零售部助理分析師呂昊澤指出,阿裡騰訊的圈地大戰已基本結束,中國最大的線下實體商業地產集團倒向了騰訊京東一方,這可能使得阿裡在佈局線下新零售的先手優勢不復存在。

觀點二:互聯網平臺將賦能助傳統企業升級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指出,過去的傳統線下零售業的巨頭、零售商,包括製造商、品牌商,都有一個習慣,他們都喜歡自建平臺。但是事實上到現在沒有一個真正成功了,他們或者已經失敗,要麼就都還是在路上。在電商、新零售的衝擊下,萬達也在嘗試轉型,跟互聯網巨頭的合作,無疑補充了自身缺乏互聯網思維與基因的短板,而對於騰訊、京東和蘇甯來說,萬達豐富的線下資源,也讓他們能更好發力線下市場。

而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海南職業技術學院教授劉俊斌認為,用互聯網刮來的錢和思維,投資優質的有發展空間的實體企業,是正確的路線。 萬達的轉型也許是為互聯網補交學費,也給了互聯網巨頭機會一個機會。在後期的融合中,希望企業不僅要"借錢", 更希望"借腦", 路漫漫,不要想得太簡單,離能真正成功,還任重道遠。

觀點三:合作隱憂尚存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認為,對於這幾家融合落地的問題上,也有一些隱憂存在。京東提到要的基於三方合作的人、貨、場的重構零售成本和體驗。大家要注意京東只提是三方,即騰訊、京東和萬達三方合作來形成國內最大的無界零售聯盟,並沒有加上融創和蘇寧。而蘇甯的也和萬達在原有的物業租賃方面的戰略合作上,又將共同推進“智慧零售”。包括商業物業會員資料金融倉儲物資各領域的合作。

那麼問題就來了,萬達到底會選擇跟蘇寧合作,還是跟京東、騰訊合作呢?他們在業務上很大是有重疊和衝突的。萬達商業實行互聯網+零售解決方案會用哪家平臺,萬達自家已有一套,騰訊智慧零售有一套,京東無界零售也有一套,蘇甯智慧零售還有一套,以及多方會員、資料能否打通、共用,也是個難以選擇的難題?

此外,也有資深業內人士通過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表示,看似強強聯合,前景無量,實則各懷心事,相互牽制,關鍵在於這是些基因各異的巨頭如何“鳳凰涅槃”再生?如果能以騰訊的包容性思維為主,吸納京東的超強執行力、蘇寧的線下整合力、萬達的地產佈局張力,也許就會很快風生水起,真正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廣闊前景!可我擔心如此有傲骨的王建林怎會真正俯下身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