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平安守護」張曉東:把責任寫在山道上

“既然我們選擇人民警察這個職業, 就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 就要有‘衙齋臥聽蕭蕭竹, 疑是民間疾苦聲’的為民情懷。 ”這是河南省盧氏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大隊長張曉東經常提醒民警的一句話。

在他帶領下, 近年來, 盧氏縣交警大隊連續3年被河南省委、省政府命名為文明單位;被共青團河南省委授予“河南省十佳青年交警隊”榮譽稱號;被河南省公安廳評為全省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先進單位;榮立集體三等功三次、集體二等功一次;被三門峽市公安局評為預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先進集體、整治酒駕先進單位、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基層單位等,

綜合工作連續5年在全市交警系統排名第一。 張曉東本人多次被市、縣公安局評為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先進工作者和優秀共產黨員。

風雪彌漫營救滯留車輛

位於豫西的盧氏縣是一個山區縣,

209國道貫穿南北, 路面窄, 坡度大, 彎道急, 行車安全條件差, 在河南省, 唯有盧氏縣沒有一條二級以上的公路。 每當冬季冰雪天氣, 既是過境貨車駕駛人最擔心的日子, 也是交警最忙碌的時候。

2016年11月22日, 一場罕見的暴風雪席捲盧氏縣, 風雪彌漫, 能見度不足20米, 路面積雪成冰, 130多輛過境大貨車和近200名司乘人員被困在209國道的深山峽谷路段。 張曉東帶領全體民警, 冒著零下20多攝氏度的嚴寒巡邏在大雪紛飛的險路險段, 疏導和處置滯留車輛, 向司乘人員通報路況路情和天氣變化, 安撫他們情緒, 給被困司乘人員提供幫助。 當日19時許, 張曉東巡邏到209國道西安嶺路段時, 發現一輛大貨車側滑在懸崖邊, 隨時都有翻入深溝的危險, 大貨車駕駛人心急如焚,

卻束手無策。 張曉東馬上聯繫來裝載機, 採取前牽後推的辦法進行施救。 營救中, 他和民警的手凍僵了, 腳和鞋凍粘在一起, 衣服被汗水和雪水打濕了, 但他們渾然不顧。 經過3個多小時緊張營救, 成功將這輛貨車拖離危險路段。 看到被拖離險境的車輛, 貨車駕駛人哽咽著對張曉東說:“作為司機, 過去我不理解員警, 尤其是交警, 平時我總是抱怨交警, 但有困難時還是你們幫了我!”張曉東謝絕駕駛人遞過來的香煙, 在給被困大貨車駕駛人送上水和食品後, 馬上趕往另一處救助點。

暴雪過後第二天, 道路積雪結冰, 車輛被阻。 張曉東牽掛著被困駕駛人, 為了不讓一個駕駛人挨餓受凍, 他不顧一夜忙碌的疲憊,

一大早就帶領民警帶上熱豆漿和燒餅, 來到滯留車輛集中的209國道黨家河、西安嶺路段, 把食品逐一發放到190多名受困司乘人員手中, 並安撫他們的情緒。 一位駕駛人感慨地說:“我開了20多年車, 走南闖北, 盧氏交警是最讓我感動的。 ”一些司乘人員紛紛贊許:大雪無情人有情, 盧氏交警更有情。

大山深處精准服務群眾

從警30年來, 張曉東用情懷、用執著, 把服務群眾寫在大山深處。

位於山區的盧氏縣, 群眾居住分散, 距縣城最遠鄉村達100餘公里, 人們來縣城辦牌辦證十分不方便。 每當他看到群眾天不明就從家裡出發, 跑幾十、上百里路來為車輛掛牌辦證勞累焦慮的情景時, 張曉東心裡便難以平靜。 2013年, 他擔任大隊長後, 為了不讓群眾再受奔波之苦, 他協調醫療體檢、保險、郵政部門, 組成流動車管所下鄉為偏遠鄉村群眾辦理車駕管業務。

第一次下鄉, 張曉東就帶著流動車管所, 來到最偏遠的獅子坪鄉毛河村。 在鄉下辦業務沒有上下班時間, 中午不能休息, 中午飯也是輪換著在路邊小攤上吃, 但沒有一個人叫苦喊累。這一做法成為盧氏縣交管部門常態化工作。去年,張曉東組織車管所下鄉服務116次,除走遍19個鄉鎮外,還多次到達官坡鎮蘭草村等30多個偏遠村組,辦理機動車掛牌1315輛,受理駕駛證申請2015人,受到山區群眾的歡迎和好評。

為了更好地服務群眾,提高群眾滿意度,張曉東暗下決心,幹就要幹最好,爭就爭第一。在加強民警培訓、提高業務技能水準的同時,他狠抓服務工作和各項制度、措施的落實,從視窗服務、工作、內務、警容警紀等方面入手,推行了61項工作制度,開展“親情服務”。為了方便群眾,大隊還在各服務視窗設立了服務諮詢台、疑難業務處理崗,實行業務手續內部傳遞,還配備了飲水機、老花鏡、筆、紙、膠水、剪刀等物品。

細節決定成敗。盧氏縣交警大隊視窗部門連續5年服務零投訴、業務零差錯,車管所連續兩年被三門峽市文明委授予“市級文明服務示範視窗”單位。

棘手案件耐心調解化民怨

身處領導崗位,張曉東十分重視交通事故處理工作。

2014年1月的一天,一輛轎車將一摩托車駕駛人撞死後,轎車駕駛人駕車逃逸。死者家屬情緒激動,有採取過激行為的苗頭。為防事態進一步擴大,張曉東親自參與,分析案情,向死者家屬、親友及鄰里群眾說明案件辦理進程,宣傳政策法規,同時組織民警全力偵破,將犯罪嫌疑人抓獲,向死者親屬進行了通報,安撫他們的情緒,並召集事故雙方代表進行調解,最終達成了賠償協定,有效預防了一起群體性事件的發生。

張曉東為自己立了一條規矩:凡是人員死亡事故和案情複雜事故,必須親自到場。他參與處置,參與調解,信訪案件逐年下降。

面對轄區道路里程長,交通安全形勢嚴峻的現實,張曉東推行領導包片、中隊包線、民警包段責任制,確保轄區路段有民警執勤巡邏,路面不失控。張曉東把預防道路交通事故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在他努力爭取下,城區一些重要交叉路口交通信號燈增加到9處,在主要道路和交通亂點安裝了3500多米的交通隔離設施,改變城區人車混行的局面,交通秩序明顯好轉,交通事故也隨之減少。

編輯:霍向峰 張文治 曾華翔

但沒有一個人叫苦喊累。這一做法成為盧氏縣交管部門常態化工作。去年,張曉東組織車管所下鄉服務116次,除走遍19個鄉鎮外,還多次到達官坡鎮蘭草村等30多個偏遠村組,辦理機動車掛牌1315輛,受理駕駛證申請2015人,受到山區群眾的歡迎和好評。

為了更好地服務群眾,提高群眾滿意度,張曉東暗下決心,幹就要幹最好,爭就爭第一。在加強民警培訓、提高業務技能水準的同時,他狠抓服務工作和各項制度、措施的落實,從視窗服務、工作、內務、警容警紀等方面入手,推行了61項工作制度,開展“親情服務”。為了方便群眾,大隊還在各服務視窗設立了服務諮詢台、疑難業務處理崗,實行業務手續內部傳遞,還配備了飲水機、老花鏡、筆、紙、膠水、剪刀等物品。

細節決定成敗。盧氏縣交警大隊視窗部門連續5年服務零投訴、業務零差錯,車管所連續兩年被三門峽市文明委授予“市級文明服務示範視窗”單位。

棘手案件耐心調解化民怨

身處領導崗位,張曉東十分重視交通事故處理工作。

2014年1月的一天,一輛轎車將一摩托車駕駛人撞死後,轎車駕駛人駕車逃逸。死者家屬情緒激動,有採取過激行為的苗頭。為防事態進一步擴大,張曉東親自參與,分析案情,向死者家屬、親友及鄰里群眾說明案件辦理進程,宣傳政策法規,同時組織民警全力偵破,將犯罪嫌疑人抓獲,向死者親屬進行了通報,安撫他們的情緒,並召集事故雙方代表進行調解,最終達成了賠償協定,有效預防了一起群體性事件的發生。

張曉東為自己立了一條規矩:凡是人員死亡事故和案情複雜事故,必須親自到場。他參與處置,參與調解,信訪案件逐年下降。

面對轄區道路里程長,交通安全形勢嚴峻的現實,張曉東推行領導包片、中隊包線、民警包段責任制,確保轄區路段有民警執勤巡邏,路面不失控。張曉東把預防道路交通事故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在他努力爭取下,城區一些重要交叉路口交通信號燈增加到9處,在主要道路和交通亂點安裝了3500多米的交通隔離設施,改變城區人車混行的局面,交通秩序明顯好轉,交通事故也隨之減少。

編輯:霍向峰 張文治 曾華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