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雅思8.5分學霸是如何高效備考的?考前6個月時間安排表

正在備考的烤鴨們別著急,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8.5分學霸的備考經驗, 看看高分學霸是如何科學備考的。

1. 詞彙是基石, 高效合理掌握詞彙, 後期學習提速不缺鈣

詞彙是萬“試”之源, 單詞不認識, 一切都是盲人摸象、用自己認識的字母拼湊、想像臆造單詞的含義無濟於事。 我們自以為學習多年單詞修煉了金剛不死之身, 但其實無論按照高考考綱要求3500、四六級4400~5500, 再加上自己給自己放的水, 真正詞彙量距離雅思考試要求的8000+還是要狠下苦功的。 不過雅思詞彙更貼近生活, 並沒有很多生僻單詞, 所以一定程度上也是給大家減壓許多。

下面來說說烤鴨們關心的重點話題:到底如何背單詞?

聽力+閱讀

聽力和閱讀屬於輸入類測試, 即考生以接受資訊、被輸入資訊為測試手段, 根據文章所給內容或音訊提供資訊作答。 這就是說, 能遇到什麼材料、涉及哪些學科, 我們是無法預知的, 整體相對被動。 即使如此, 烤鴨們也不必慌張, 根據《劍橋真題》系列, 我們可以總結出一些場景和閱讀話題。

對於聽力來說, 如Section1常見的幾個場景不外乎:圖書館辦證/借書, 入會諮詢(健身中心), 出行計畫, 預訂酒店(一般涉及接機)之類;且其中一定涉及數字、時間表達、人名地名。 總的來說, 基本屬於生活實景再現。 Section2可以是對Section1的延伸, 內容更加細緻。 Section3和4相對有難度, 並偶爾涉及專業領域。

針對這樣的考試內容應對策略:

1.熟悉生活、校園場景詞彙和對話“套路”, 要做到“會聽”、“會說”。

2.收集《真題》集中出現過的學科詞彙, 進行分類和關聯記憶。 單詞和單詞之間產生更多的聯結, 被遺忘的概率會大大下降;而這類的較難專業類詞彙, 做到“會聽”即可, 能在音訊播放一次的情況下及時做出反應即可。

閱讀和聽力雖然都屬於輸入型考試, 但對於詞彙的學習需求卻很大不同。

閱讀詞彙沒有那麼生動, 我們要儘量對閱讀詞彙做到“會認”;這其中也包括了“能認出來”, 即識別--能在3-5秒鐘之內反應出這個詞彙的中文;第二個層次則是, “能辨別”, 即分析—一個單詞可能有多詞義、甚至是多詞性, 一定要能結合基本的語法知識,

對句子進行梳理的同時對這樣的單詞在句子中的使用做具體分析。 如appropriate, 既可以是adj. “合適的, 恰當的”, 也可以是v.“挪用、盜用”, 到底在一個句子裡是什麼意思, 就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

寫作+口語

寫作和口語, 與前兩項恰好相反, 地地道道的“輸出型”。 這裡給大家的建議則是“掌握多少用多少”, 沒有必要生背一些特別難的詞彙, 導致自己口語用到發音都不准、寫作用到拼寫障礙, 反而成了自己的弱點。 當然, 如果你本身的詞彙量很少, 比如口語考到科技類的話題, 一些名詞或者概念表達根本不會, 像“智慧手機”或“環境友好型”這樣的, 這個需要積累一些, 但真的只要“一些”就好。 其他的就在自己整個備考過程中, 通過不斷積累和創作自己的素材庫,

把詞彙和短語表達進行排列組合玩升級就綽綽有餘。 畢竟、想做個雅思考8.5分的boy或girl, 知識和智慧一定要並存的。

2. 聽說讀寫不分家, 輸入先行再輸出

我們之所以先說“聽+讀”, 再說“說+寫”是因為學語言就像是一個給杯子倒水的過程—要多到一定程度才會滿溢, 否則空杯有何可倒?所以, 當“聽”積累到一定程度, 你對每個詞的發音都瞭若指掌, 再開口去說至少不會偏離太遠。 閱讀也是一樣, 在我們學習一門語言的寫作的時候, 一定是從模仿開始, 不是要大家照搬照抄, 而是希望大家通過閱讀的過程學會詞彙、短語或句型的用法, 在語境中感受詞彙的差異, 把閱讀文章見到的實用句型、高頻表達, 都可以變成寫作素材、自己再動筆寫作自會下筆有神。

如果對自己的發音不那麼自信的同學, 建議大家做“跟讀shadowing”-錄音, 然後去聽自己的讀音和音訊有什麼差異。 如果自己聽不出來(其實很多時候是因為你聽的次數不夠多)可以找小夥伴幫忙, 寫作其實也是一個道理。 很多時候自己絞盡腦汁寫出一篇作文就特別有成就感,但實際你可以拿給同學讀讀,然後問他你寫了什麼,就會發現,他理解的不一定是你要表達的,這個時候就要檢討自己是不是表達用得不恰當或者邏輯混亂讓讀者摸不著頭腦。

3. 從掃盲,到初識,再深化,學英語就像吃千層

我們眾所周知,按照每年幾十場考試的速度和頻率,《劍橋真題》不應該只有小小12本,而在這樣“資源稀缺”的情況下(如果連這些都做不完,8.5分希望渺茫),我們必須做到“資源深度開發”。

閱讀文章不是只用來輔助背單詞、學寫作表達,最重要的是:總結題目之間的規律。這裡的“規律”不是“幾長幾短選某短”的口訣,而是宏觀上要分析文章的行文架構、段落邏輯,微觀上分析考題出現位置特點及考題和文章之間常出現的同義替換,這樣打散揉碎了去分析,才能更好的讀懂一篇文章。

如果你的月度分數盤旋在5.5左右,建議從做逐字的精讀分析文章開始;

如果你的分數可以在6.5左右,可以對文章概括寫summary回饋對文章的掌握情況;

如果分數達到7.5左右且追求更高,則更多要分析出題點和題目之間的邏輯,到時候8.5學霸可能就是你啦。

4. 小有細節,大有格局;做看真題三百回,一切盡在掌握中

之前很多小夥伴說題目做完會忘,這是正常的,但是做十遍還忘是不可能的。一定謹記:重點不在於背答案,因為題目不會一層不變,重複做題只在於“找到最好的做題的感覺”。初期是做題,只爭對錯;中期是吸收知識點,你的就是我的;後期是提速,能順藤摸瓜且百無一疏。對於目前的《真題》和常見考生的備考情況來說,3個月做十遍是不現實的,但是6個月做5、6遍完全是可實現的。

最後,給大家看看

學霸的備考時間安排:

很多時候自己絞盡腦汁寫出一篇作文就特別有成就感,但實際你可以拿給同學讀讀,然後問他你寫了什麼,就會發現,他理解的不一定是你要表達的,這個時候就要檢討自己是不是表達用得不恰當或者邏輯混亂讓讀者摸不著頭腦。

3. 從掃盲,到初識,再深化,學英語就像吃千層

我們眾所周知,按照每年幾十場考試的速度和頻率,《劍橋真題》不應該只有小小12本,而在這樣“資源稀缺”的情況下(如果連這些都做不完,8.5分希望渺茫),我們必須做到“資源深度開發”。

閱讀文章不是只用來輔助背單詞、學寫作表達,最重要的是:總結題目之間的規律。這裡的“規律”不是“幾長幾短選某短”的口訣,而是宏觀上要分析文章的行文架構、段落邏輯,微觀上分析考題出現位置特點及考題和文章之間常出現的同義替換,這樣打散揉碎了去分析,才能更好的讀懂一篇文章。

如果你的月度分數盤旋在5.5左右,建議從做逐字的精讀分析文章開始;

如果你的分數可以在6.5左右,可以對文章概括寫summary回饋對文章的掌握情況;

如果分數達到7.5左右且追求更高,則更多要分析出題點和題目之間的邏輯,到時候8.5學霸可能就是你啦。

4. 小有細節,大有格局;做看真題三百回,一切盡在掌握中

之前很多小夥伴說題目做完會忘,這是正常的,但是做十遍還忘是不可能的。一定謹記:重點不在於背答案,因為題目不會一層不變,重複做題只在於“找到最好的做題的感覺”。初期是做題,只爭對錯;中期是吸收知識點,你的就是我的;後期是提速,能順藤摸瓜且百無一疏。對於目前的《真題》和常見考生的備考情況來說,3個月做十遍是不現實的,但是6個月做5、6遍完全是可實現的。

最後,給大家看看

學霸的備考時間安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