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把握民生脈搏 做好民生答卷

中國江蘇網2月1日訊 ( 全媒體記者 吳悠) 民政服務民生, 民生連接民心。 2017年, 全市各級民政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聚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 凝心聚力、開拓奮進、主動作為, 實現了重點工作有推進、難點工作有突破、常規工作有亮點、全面工作有提升, 充分發揮了民政工作在構建社會建設“十二大體系”中的重要基礎性作用。 徐州市列入全國第二批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試點城市, 徐州民政工作連年被省民政廳評估為優秀, “健全民政法治‘一支隊伍’+‘一套機制’”專案位列全省現代民政建設創新成果首位,

銅山區、豐縣創建為江蘇省現代民政示範(縣、區)。

新的時代已經開啟, 新的篇章即將譜寫。 2018年, 市民政局將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 保持一切成績榮譽歸零和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 深入貫徹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徐州重要指示, 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和務實的工作作風, 同心協力、開拓進取, 為民愛民、努力奉獻, 全面做好各項民政工作, 全力開啟徐州新時代現代民政事業改革發展新征程, 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強富美高”新徐州作出新的貢獻。

2017:不斷刷新的民生成績單

民生保障持續有力

2017年, 全市城鄉低保標準達每人每月586元和490元, 農村五保集中和分散供養標準最高達每人每年10236元和7736元,

機構養育和社會散居孤兒供養標準達每人每月1936元和1150元。 出臺《市區困難群眾醫療救助實施辦法》, 將特困供養人員、享受政府基本生活保障的孤兒和建檔立卡中的低收入家庭3類人群新納入醫療救助範圍, 臨時救助大重病種類由7類增至22類, 全年實施醫療救助19.69萬人次, 臨時救助1.46萬人次, 支出救助金2.84億元。 全市6.32萬名困難殘疾人和3.85萬名重度殘疾人領取補助金2.9億元。 基層綜合減災能力有效增強, 新增7個“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

養老事業整體推進

市政府編制了《徐州市老齡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 市委、市政府印發了《加快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方案》。 全年新增城鄉標準化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292個、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24個、老年人助餐點168個、老年精神關愛項目9個,

全市為24萬名老年人發放尊老金, 為85.54萬名老年人辦理意外傷害綜合保險, 主城區打造了60+、家天下、環城和諧等覆蓋52個社區的7家老年中央廚房助餐點。 全市民辦和公建民營養老機構達69.9%, 養老床位達6.73萬張, 千名老人擁有床位數38.1張。 養老院品質安全問題整治成效明顯, 各級累計投入整改資金6000萬元, 全市220家養老院整治後取得許可證。

一圖讀懂

全市城鄉低保標準達每人每月586元和490元

全年新增城鄉標準化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292個、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24個、老年人助餐點168個

全市民辦和公建民營養老機構達69.9%, 其中護理型、醫養結合型床位占比49.2%, 養老床位達6.73萬張,

千名老人擁有床位數38.1張

全市城鄉和諧社區創建達成率分別達94%和88%, 國家級、省級和諧示範社區分別達11個和445個

社會治理改革創新

推進以“社區公共服務標準化”為重點的徐州特色社區建設, 全市城鄉和諧社區創建達成率分別達94%和88%, 國家級、省級和諧示範社區分別達11個和445個。 出臺城鄉社區幹部報酬管理意見, 提高了基層幹部的工作積極性。 通過開展社區減負增效專項行動、“政社互動”、“三社聯動”等, 形成了雲龍區“協商民主+樓棟自治+鄰里中心”、邳州市“推進簡政放權、轉變政府職能、建設鄉鎮服務型政府”的社區服務治理新模式。 穩步推進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改革, 扎實開展社會組織“三證合一”工作。

軍民融合深入發展

深入扎實開展創建省級雙擁模範城、烈士紀念日及走訪慰問駐軍、軍烈屬等活動, 成立了愛國擁軍促進會, 進一步完善了軍民深度融合的制度機制, 軍政軍民團結的政治局面不斷鞏固發展。 堅決貫徹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 嚴格落實市政府辦公室批轉的12個優撫安置工作文件, 全力做好退役士兵資料獲取、問題梳理、分類定策、政策兌現、矛盾化解等工作。 嚴格落實優撫對象各類保障待遇, 為44865名優撫對象發放撫恤補助金4.89億元, 為7936戶義務兵家庭發放優待金9279萬元, 為1900名重點優撫對象開展短期療養和醫療巡診工作。 認真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 接收退役士兵3989人, 發放自主就業退役士兵一次性經濟補助1.45億元。

專項事務更加規範

開展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界線和地名管理工作,完成第三輪“蘇魯線”界線聯檢,對160處地理實體予以命名,新增設165處道路標誌,更換19棵省際界線界樁。建立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工作聯席會議制度,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合力監護、相伴成長”關愛保護行動,2929名留守兒童戶籍登記、監護缺失及輟學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依法開展婚姻登記服務,全年共辦理結婚登記8.76萬對、離婚登記2.73萬對。惠民、綠色、生態殯葬改革持續推進,市級城市公益性公墓向社會提供墓穴,睢寧縣列為全國殯葬改革試點單位。加強流浪乞討人員的勸導救助工作,年救助7541人次,幫助220名滯留人員成功尋親。全市福彩銷售額達到7.73億元,籌集公益金2.7億元。市慈善總會支出慈善資金2193余萬元,救助困難群眾4.9萬人次。

2018:再次翻開的民生新問卷

2018年,全市民政工作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徐州重要指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堅持“守底線、補短板、強弱項、抓創新、樹品牌”的工作思路,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奮力開創全市民政事業科學跨越發展新局面。

一是充分發揮救助兜底保障作用

二是全力推進養老服務品質提升

三是著力強化社會治理創新改革

四是積極支援國防和軍隊建設

五是努力提升專項事務服務水準

■盤點

2017民政工作大事記

一、成功申報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城市

2017年11月,民政部、財政部發佈第二批中央財政支持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名單,江蘇僅兩家入選,徐州位列其中。試點工作將大大提升我市居家和社區養老綜合服務能力,夯實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在養老服務體系中的基礎性地位,滿足我市廣大老年人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需求,顯著增強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的可及性和獲得感。

二、開展社區公共服務標準化試點工作

2017年3月起,我市精心選取9個社區試點開展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工作,將社區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作為完善社區功能、推進社區治理和民生保障的重要內容,形成社區服務功能配置、服務效率提升、服務機制完善的7類21項《徐州市社區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得到民政部和省民政廳認可。

三、貫徹落實放管服 破解養老機構許可證辦理難題

為破解制約養老機構發展的許可證辦理難題,我市精簡行政審批環節,全面清理、取消申辦養老機構的不合理前置審批事項,降低養老機構許可證發放門檻,暢通養老機構申領許可證的“綠色通道”,全年為208家符合要求的養老機構辦理養老機構設立許可證。該專案入圍市委市政府創新專案。

四、舌尖上的養老——老年中央廚房

為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就餐服務需求,市老齡辦在主城區打造60+、家天下等7家覆蓋52個社區的老年中央廚房,為老年人提供營養、美味的飯菜,解決老年人的吃飯難題,解除子女的後顧之憂。該專案入圍實施市政府創新專案。

五、“最美養老人”周長芝獲評全國道德模範稱號

2017年11月,由中宣部、中央文明辦舉辦的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頒獎表彰活動中,雲龍區彭城養老服務中心院長周長芝當選全國孝老愛親道德模範,受到習近平總書記親切接見,成為全國首位獲此殊榮的養老院院長。

六、推進民政行政執法改革 推行一支隊伍+一套機制

2017年8月,我市成立全省第一家市級民政綜合執法支隊,做到一支隊伍管執法,有效改變執法力量分散薄弱、執法體制不健全的局面。同時,出臺《徐州市民政局行政執法程式暫行規定》《徐州市民政局涉嫌違法案件線索內部移送表》,為規範化執法提供了有力保障和依據,實現民政綜合執法新突破。該專案榮登2017年度全省現代民政建設創新成果獎榜首。

七、出臺《關於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方案》

《方案》深入貫徹中央和省關於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決策和部署,指出我市養老服務業發展的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發展的重點,明確完成養老服務業發展的保障措施,是加快建設“頤養徐州”的重要行動和有力舉措,為我市養老服務業的深入發展指明了方向。

八、修訂《徐州市市區困難群眾醫療救助實施辦法》

《方案》將建檔立卡低收入家庭納入醫療救助範圍,對於解決市區近60萬困難群眾的醫療問題具有重大作用,這一舉措在全省乃至全國處於領先地位。

九、出臺《關於加強困境兒童分類保障工作的實施方案》

《方案》強化了困境兒童基本生活保障,加強了困境兒童醫療康復保障,完善了困境兒童教育保障政策,使我市困難兒童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障,生存環境進一步優化。

專項事務更加規範

開展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界線和地名管理工作,完成第三輪“蘇魯線”界線聯檢,對160處地理實體予以命名,新增設165處道路標誌,更換19棵省際界線界樁。建立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工作聯席會議制度,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合力監護、相伴成長”關愛保護行動,2929名留守兒童戶籍登記、監護缺失及輟學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依法開展婚姻登記服務,全年共辦理結婚登記8.76萬對、離婚登記2.73萬對。惠民、綠色、生態殯葬改革持續推進,市級城市公益性公墓向社會提供墓穴,睢寧縣列為全國殯葬改革試點單位。加強流浪乞討人員的勸導救助工作,年救助7541人次,幫助220名滯留人員成功尋親。全市福彩銷售額達到7.73億元,籌集公益金2.7億元。市慈善總會支出慈善資金2193余萬元,救助困難群眾4.9萬人次。

2018:再次翻開的民生新問卷

2018年,全市民政工作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徐州重要指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堅持“守底線、補短板、強弱項、抓創新、樹品牌”的工作思路,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奮力開創全市民政事業科學跨越發展新局面。

一是充分發揮救助兜底保障作用

二是全力推進養老服務品質提升

三是著力強化社會治理創新改革

四是積極支援國防和軍隊建設

五是努力提升專項事務服務水準

■盤點

2017民政工作大事記

一、成功申報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城市

2017年11月,民政部、財政部發佈第二批中央財政支持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名單,江蘇僅兩家入選,徐州位列其中。試點工作將大大提升我市居家和社區養老綜合服務能力,夯實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在養老服務體系中的基礎性地位,滿足我市廣大老年人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需求,顯著增強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的可及性和獲得感。

二、開展社區公共服務標準化試點工作

2017年3月起,我市精心選取9個社區試點開展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工作,將社區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作為完善社區功能、推進社區治理和民生保障的重要內容,形成社區服務功能配置、服務效率提升、服務機制完善的7類21項《徐州市社區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得到民政部和省民政廳認可。

三、貫徹落實放管服 破解養老機構許可證辦理難題

為破解制約養老機構發展的許可證辦理難題,我市精簡行政審批環節,全面清理、取消申辦養老機構的不合理前置審批事項,降低養老機構許可證發放門檻,暢通養老機構申領許可證的“綠色通道”,全年為208家符合要求的養老機構辦理養老機構設立許可證。該專案入圍市委市政府創新專案。

四、舌尖上的養老——老年中央廚房

為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就餐服務需求,市老齡辦在主城區打造60+、家天下等7家覆蓋52個社區的老年中央廚房,為老年人提供營養、美味的飯菜,解決老年人的吃飯難題,解除子女的後顧之憂。該專案入圍實施市政府創新專案。

五、“最美養老人”周長芝獲評全國道德模範稱號

2017年11月,由中宣部、中央文明辦舉辦的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頒獎表彰活動中,雲龍區彭城養老服務中心院長周長芝當選全國孝老愛親道德模範,受到習近平總書記親切接見,成為全國首位獲此殊榮的養老院院長。

六、推進民政行政執法改革 推行一支隊伍+一套機制

2017年8月,我市成立全省第一家市級民政綜合執法支隊,做到一支隊伍管執法,有效改變執法力量分散薄弱、執法體制不健全的局面。同時,出臺《徐州市民政局行政執法程式暫行規定》《徐州市民政局涉嫌違法案件線索內部移送表》,為規範化執法提供了有力保障和依據,實現民政綜合執法新突破。該專案榮登2017年度全省現代民政建設創新成果獎榜首。

七、出臺《關於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方案》

《方案》深入貫徹中央和省關於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決策和部署,指出我市養老服務業發展的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發展的重點,明確完成養老服務業發展的保障措施,是加快建設“頤養徐州”的重要行動和有力舉措,為我市養老服務業的深入發展指明了方向。

八、修訂《徐州市市區困難群眾醫療救助實施辦法》

《方案》將建檔立卡低收入家庭納入醫療救助範圍,對於解決市區近60萬困難群眾的醫療問題具有重大作用,這一舉措在全省乃至全國處於領先地位。

九、出臺《關於加強困境兒童分類保障工作的實施方案》

《方案》強化了困境兒童基本生活保障,加強了困境兒童醫療康復保障,完善了困境兒童教育保障政策,使我市困難兒童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障,生存環境進一步優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