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克隆人還會遠嗎?

【僑報綜合訊】近日, 世界上首個體細胞克隆猴在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誕生。 在人們歡慶科技進步的同時, 也有人表達了對該技術的倫理關切:克隆猴都來了, 克隆人還會遠嗎?事實上, 自綿羊“多莉”誕生之日起, 圍繞克隆技術的倫理爭論就從未停止過。

克隆人技術上可行

22年前, 克隆羊“多莉”誕生後, 關於克隆人的擔憂就一直沒有停息。 如今, 隨著克隆猴的誕生, 有關克隆人的話題再度引發熱議。

綜合《北京日報》、廣州《南方週末》報導, 在中國科學家團隊成功培育成世界上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之後,

加拿大《環球郵報》以《科學家首次克隆猴子, 人類克隆更近一步》為題報導了這一新聞, 美國《新科學家》則提出了“猴子克隆的突破對人類克隆意味著什麼?”的疑問。

克隆人究竟有沒有現實可能性?從技術層面來看, 克隆人是可以實現的。 克隆技術的本質是核移植, 而2016年4月在墨西哥誕生的“三親嬰兒”哈桑正是得益於核移植技術。 由於哈桑的母親攜帶有線粒體基因致病突變, 沒有有效治療手段, 之前她的幾個孩子都夭折或流產了。

美籍華裔醫生張進博士採用一種“核移植三親共育技術”, 將攜帶有線粒體遺傳缺陷的卵細胞核移植到擁有正常線粒體、經過去核的捐獻者卵細胞中, 組成新的卵細胞, 再採用體外人工授精, 讓新的卵子與父親的精子結合, 形成受精卵, 將受精卵移植到母親子宮受孕, 出生的嬰兒含有來自父親和母親的核遺傳物質, 還含有卵細胞捐獻者的線粒體遺傳物質, 因此稱為“三親嬰兒”。

另外, 國際上有多個團隊進行了人類克隆胚胎研究, 不過都在發育早期即予以銷毀,

而人類的體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等輔助繁殖技術已非常成熟, 克隆人所需的技術儲備沒有問題。 張進博士在評價克隆猴成果時也表示, 克隆猴的成功證明克隆人在技術上是可行的。

雖然技術上可行, 但從“多莉”誕生至今20多年過去了, 人們所擔心的克隆人並沒出現, 這是為何?

一方面, 可能因為克隆技術的效率和安全性遠遠沒有達到要求。 孫強團隊也用成年母猴的卵丘細胞嘗試體細胞克隆, 儘管獲得發育良好的181枚克隆胚胎, 移植到42個代養母猴體內後, 有22只確認懷孕, 也獲得兩隻體細胞克隆猴, 但是不幸的是, 這兩隻克隆猴分別僅存活3小時和30小時, 表明克隆技術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這種早期胚胎發育不正常的現象,

在其它動物克隆上也比較常見, 經過20年的努力並沒有得到顯著的改善。 不過一旦突破胚胎早期發育障礙之後, 大多數克隆動物都比較健康。 如, 英國羅斯林研究所採用與“多莉”相同的核供體細胞培育出的4只體細胞克隆綿羊, 已健康存活逾10年, 而中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培育的中國首例體細胞克隆山羊、中國農業大學培育的中國首例體細胞克隆黃牛均存活了15年。

另一方面, 科學家的自律則是克隆人沒有出現的主要原因。 1997年, 美國科學促進會等科學家團隊和機構紛紛發表聲明, 反對生殖目的的克隆人研究, 但是支持治療性克隆研究。 很多著名科學家也表態反對克隆人, 如“克隆羊之父” 伊恩·維爾莫特(Ian Wilmut)教授就明確反對生殖目的的人類克隆。

其實, 即便是將來從技術上說, 可以成熟到能有效安全地克隆人的程度, 克隆人會不會出現呢?回答仍然是:不。

因為克隆人存在著倫理方面的重大問題。 中國倫理學會副會長許啟賢教授就曾撰文認為, 克隆人在倫理方面存在三大問題:

人是通過男女兩性繁殖出來的, 如果人是在實驗室裡克隆出來的, 這種無性繁殖的人就不是真正的人, 克隆人使人的基本定義發生了改變, 使人喪失了尊嚴。

克隆人會徹底搞亂社會人倫關係, 夫妻、父子關係是最基本的人倫關係, 搞亂了人倫關係, 與這些關係相適應的道德也就消失了。

克隆技術若被一些“狂人”濫用, 會產生一系列危害社會的嚴重後果。 人們擔心,一旦克隆人合法化,有人會利用克隆人生產器官、代替自己進行犯罪和恐怖活動等。

正是出於類似的一些考慮,早在2005年3月8日,第59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投票表決,批准了聯大法律委員會2005年2月通過的《聯合國關於人類克隆宣言》,呼籲成員國禁止一切形式的人類克隆,包括為研究胚胎幹細胞而進行的治療性克隆。

戴上倫理“緊箍咒”

世界首例克隆猴誕生在中國,憑藉技術上的領先,中國會否研製克隆人?答案是否定的。

北京《中國青年報》報導,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蒲慕明說:“克隆人是公眾高度關切的問題,我可以明確地表示,我們做這項工作的目的,不是為了克隆人,而是為提高人類健康、研究腦科學基本問題服務的。”

他說,如今體細胞克隆猴技術的突破,意味著“克隆人的技術障礙已經去除”,也就是說原理上、技術上可行,但科研人員並不會考慮對人類進行相關克隆研究,後續也沒有克隆人的計畫。

在克隆人這個問題上,新華社的一篇評論指出,中國的態度歷來明確:中國政府反對生殖性克隆、支持治療性克隆。人的生殖性克隆也就是克隆人,違反人類繁衍的自然法則,損害人類作為自然人的尊嚴,會引起嚴重的道德、倫理、社會和法律問題。所以,現階段生殖性克隆絕對不可以應用於人類本身。

同時,生殖性克隆和治療性克隆的研究高度相關,就隔著一層“窗戶紙”。允許治療性克隆,必須防止有人把這層“窗戶紙”捅破。這就需要科研人員嚴守道德底線,不隨意使用“幻化之術”,同時更需嚴格立法,規範科學研究,把治療性克隆置於嚴格監管之下,給孫悟空戴上小花帽,常念緊箍咒。

科學技術上能夠做到的,不一定就是應該做的。克隆技術的推進應該是漫長而審慎的,尤其是克隆技術應用于人事關人類未來命運,必須保持高度警惕,以免人類反被自己鑄就的科技利劍所傷。

蒲慕明亦表示,任何科學發現都是一把雙刃劍,既有可能帶來巨大的進步,也有可能造成一系列危機,核能、基因編輯都是典型的例子。至於生命科學的倫理問題,不僅是科學家需要注意的,更需要政府部門以及整個社會大眾共同參與,通過立法等方式約束人們的行為,作出正確的決策。

蒲慕明還補充道,“對新技術,我們要重視,但不要害怕。”按照他的說法,這次克隆猴研究的突破,還有望讓一些倫理爭議得到某種程度的“化解”。

目前,中國每年出口獼猴數萬隻,主要用於科學研究、藥物篩選。蒲慕明說,這樣的事情在倫理問題上存有爭議,如今有了體細胞克隆猴技術,科研人員就可以使用體細胞在體外有效地做基因編輯,產生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大批胚胎,研製大批遺傳背景相同的模型猴。

連結:克隆技術讓猛獁象復活可期?

雖然利用克隆技術複製人被各國一直反對,但利用克隆技術讓滅絕的動物“活”過來成為近年來不少科學熱衷的項目之一。

廣州《南方週末》報導,2013年初,澳大利亞研究人員克隆出了一個活了幾天的胃育溪蟾胚胎,儘管克隆出的胃育溪蟾並沒有長成蝌蚪和幼蛙,但這已經是復活滅絕動物的開創性成就,其地位似乎能與克隆羊“多莉”相媲美,甚至勝過“多莉”,因為多利遺傳物質DNA的供給者並非滅絕動物,而胃育溪蟾是已經滅絕的動物,它們的DNA被保存了30多年。

澳大利亞悉尼的新南威爾士大學的古生物學家邁克·阿徹和保護生物學家邁克爾·馬赫尼等人從事的“拉紮勒斯項目(Lazarus Project)”就是專門復活胃育溪蟾的。

5年來,阿徹等人採用與產生克隆羊多利相似的技術,稱為體細胞核轉移(SCNT)技術來復活胃育溪蟾。2013年初,研究人員以澳洲的大青蛙為供卵者,在提取大青蛙的卵子後,用紫外光滅活大青蛙的細胞核(DNA),然後把保存的已滅絕的胃育溪蟾的DNA植入細胞核已滅活的大青蛙的卵子中,結果,幾周後,有一個卵子活動起來,而且存活了3天,長成了一個囊胚。經過DNA檢測證明,這個囊胚包含的遺傳物質是胃育溪蟾的,證明了克隆滅絕的胃育溪蟾獲得初步成功。

克隆已滅絕的胃育溪蟾的初步成功讓人們看到了復活滅絕動物的希望,猛獁象、渡渡鳥、古巴紅金剛鸚鵡以及紐西蘭的恐鳥等都有可能被復活。邁克·阿徹對此更是信心滿滿,他認為,他們能讓胃育溪蟾死而復生,現在,前進的障礙是技術問題,而不是生物問題。當世界上數百種兩棲動物正處於災難性瀕危之時,這項技術可以作為一種拯救瀕臨滅絕動物的工具,應用前程廣闊而無限。

在克隆已滅絕的動物中,難度最大也給人以很大希望的是猛獁象。2011年8月俄羅斯研究人員在西伯利亞的凍土層中發現了一具1萬年前滅絕的猛獁象遺骸,其骨骼化石中含有保存完好的骨髓。俄羅斯薩哈共和國東北聯邦大學副校長瓦西裡耶夫(Vasily Vasiliev)與韓國Sooam生物技術研究基金會的黃禹錫簽訂協定,計畫開始克隆猛獁象。儘管黃禹錫曾深陷幹細胞研究造假醜聞,但2005年他們的研究所成功培育出世界上第一隻克隆狗史魯比(Snuppy)已獲得學術界承認。此後,黃禹錫的研究團隊還成功地克隆了其他動物,如牛、狗和土狼,似乎克隆猛獁象也不在話下。

然而,克隆猛獁象的關鍵是要找到猛獁象完整的DNA,找到完整的DNA的前提又是要找到猛獁象完整的細胞或組織,這是一項非常艱難的工作。不過,現在格裡戈裡耶夫等人在北冰洋一座島嶼上發現一具雌性猛獁象屍體為找到猛獁象的活組織帶來了希望。這頭猛獁象的年齡介於50歲到60歲之間,死亡時間大約為1萬年至1.5萬年前。這是全球第一次發現雌性猛獁象屍體。而且,它的體內有部分血液以液態形式保存了下來。這有可能讓研究人員從血液中提取活細胞和DNA,從而為復活猛獁象提供條件。

人們擔心,一旦克隆人合法化,有人會利用克隆人生產器官、代替自己進行犯罪和恐怖活動等。

正是出於類似的一些考慮,早在2005年3月8日,第59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投票表決,批准了聯大法律委員會2005年2月通過的《聯合國關於人類克隆宣言》,呼籲成員國禁止一切形式的人類克隆,包括為研究胚胎幹細胞而進行的治療性克隆。

戴上倫理“緊箍咒”

世界首例克隆猴誕生在中國,憑藉技術上的領先,中國會否研製克隆人?答案是否定的。

北京《中國青年報》報導,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蒲慕明說:“克隆人是公眾高度關切的問題,我可以明確地表示,我們做這項工作的目的,不是為了克隆人,而是為提高人類健康、研究腦科學基本問題服務的。”

他說,如今體細胞克隆猴技術的突破,意味著“克隆人的技術障礙已經去除”,也就是說原理上、技術上可行,但科研人員並不會考慮對人類進行相關克隆研究,後續也沒有克隆人的計畫。

在克隆人這個問題上,新華社的一篇評論指出,中國的態度歷來明確:中國政府反對生殖性克隆、支持治療性克隆。人的生殖性克隆也就是克隆人,違反人類繁衍的自然法則,損害人類作為自然人的尊嚴,會引起嚴重的道德、倫理、社會和法律問題。所以,現階段生殖性克隆絕對不可以應用於人類本身。

同時,生殖性克隆和治療性克隆的研究高度相關,就隔著一層“窗戶紙”。允許治療性克隆,必須防止有人把這層“窗戶紙”捅破。這就需要科研人員嚴守道德底線,不隨意使用“幻化之術”,同時更需嚴格立法,規範科學研究,把治療性克隆置於嚴格監管之下,給孫悟空戴上小花帽,常念緊箍咒。

科學技術上能夠做到的,不一定就是應該做的。克隆技術的推進應該是漫長而審慎的,尤其是克隆技術應用于人事關人類未來命運,必須保持高度警惕,以免人類反被自己鑄就的科技利劍所傷。

蒲慕明亦表示,任何科學發現都是一把雙刃劍,既有可能帶來巨大的進步,也有可能造成一系列危機,核能、基因編輯都是典型的例子。至於生命科學的倫理問題,不僅是科學家需要注意的,更需要政府部門以及整個社會大眾共同參與,通過立法等方式約束人們的行為,作出正確的決策。

蒲慕明還補充道,“對新技術,我們要重視,但不要害怕。”按照他的說法,這次克隆猴研究的突破,還有望讓一些倫理爭議得到某種程度的“化解”。

目前,中國每年出口獼猴數萬隻,主要用於科學研究、藥物篩選。蒲慕明說,這樣的事情在倫理問題上存有爭議,如今有了體細胞克隆猴技術,科研人員就可以使用體細胞在體外有效地做基因編輯,產生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大批胚胎,研製大批遺傳背景相同的模型猴。

連結:克隆技術讓猛獁象復活可期?

雖然利用克隆技術複製人被各國一直反對,但利用克隆技術讓滅絕的動物“活”過來成為近年來不少科學熱衷的項目之一。

廣州《南方週末》報導,2013年初,澳大利亞研究人員克隆出了一個活了幾天的胃育溪蟾胚胎,儘管克隆出的胃育溪蟾並沒有長成蝌蚪和幼蛙,但這已經是復活滅絕動物的開創性成就,其地位似乎能與克隆羊“多莉”相媲美,甚至勝過“多莉”,因為多利遺傳物質DNA的供給者並非滅絕動物,而胃育溪蟾是已經滅絕的動物,它們的DNA被保存了30多年。

澳大利亞悉尼的新南威爾士大學的古生物學家邁克·阿徹和保護生物學家邁克爾·馬赫尼等人從事的“拉紮勒斯項目(Lazarus Project)”就是專門復活胃育溪蟾的。

5年來,阿徹等人採用與產生克隆羊多利相似的技術,稱為體細胞核轉移(SCNT)技術來復活胃育溪蟾。2013年初,研究人員以澳洲的大青蛙為供卵者,在提取大青蛙的卵子後,用紫外光滅活大青蛙的細胞核(DNA),然後把保存的已滅絕的胃育溪蟾的DNA植入細胞核已滅活的大青蛙的卵子中,結果,幾周後,有一個卵子活動起來,而且存活了3天,長成了一個囊胚。經過DNA檢測證明,這個囊胚包含的遺傳物質是胃育溪蟾的,證明了克隆滅絕的胃育溪蟾獲得初步成功。

克隆已滅絕的胃育溪蟾的初步成功讓人們看到了復活滅絕動物的希望,猛獁象、渡渡鳥、古巴紅金剛鸚鵡以及紐西蘭的恐鳥等都有可能被復活。邁克·阿徹對此更是信心滿滿,他認為,他們能讓胃育溪蟾死而復生,現在,前進的障礙是技術問題,而不是生物問題。當世界上數百種兩棲動物正處於災難性瀕危之時,這項技術可以作為一種拯救瀕臨滅絕動物的工具,應用前程廣闊而無限。

在克隆已滅絕的動物中,難度最大也給人以很大希望的是猛獁象。2011年8月俄羅斯研究人員在西伯利亞的凍土層中發現了一具1萬年前滅絕的猛獁象遺骸,其骨骼化石中含有保存完好的骨髓。俄羅斯薩哈共和國東北聯邦大學副校長瓦西裡耶夫(Vasily Vasiliev)與韓國Sooam生物技術研究基金會的黃禹錫簽訂協定,計畫開始克隆猛獁象。儘管黃禹錫曾深陷幹細胞研究造假醜聞,但2005年他們的研究所成功培育出世界上第一隻克隆狗史魯比(Snuppy)已獲得學術界承認。此後,黃禹錫的研究團隊還成功地克隆了其他動物,如牛、狗和土狼,似乎克隆猛獁象也不在話下。

然而,克隆猛獁象的關鍵是要找到猛獁象完整的DNA,找到完整的DNA的前提又是要找到猛獁象完整的細胞或組織,這是一項非常艱難的工作。不過,現在格裡戈裡耶夫等人在北冰洋一座島嶼上發現一具雌性猛獁象屍體為找到猛獁象的活組織帶來了希望。這頭猛獁象的年齡介於50歲到60歲之間,死亡時間大約為1萬年至1.5萬年前。這是全球第一次發現雌性猛獁象屍體。而且,它的體內有部分血液以液態形式保存了下來。這有可能讓研究人員從血液中提取活細胞和DNA,從而為復活猛獁象提供條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