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在寧波很有名很有名的徒步狂人 腳步永遠停留在了冰天雪地的黑河

老謝在徒步路上

35年徒步30多萬公里

寫下600多萬字日記和感言

也許, 你曾經在路邊見過他, 略禿的腦門, 滿臉的胡茬, 不足1.6米的個頭, 滄桑撲面而來。 最吸引你注意的, 應該是他拉著的一輛小推車。

他, 23歲開始, 徒步天下, 35年, 30多萬公里, 用腳步丈量了幾乎整個中國。 你眼裡的推車, 是他眼裡的房車, 是陪伴他左右的“家”。

他只有小學文化, 卻手不釋卷, 行萬里路, 留下一本《瘋行天下》於人世間,

還隨手寫下600多萬字的日記和感言。

這個寧波人, 叫謝建光, 徒步達人, 自稱“天下第一瘋”。 今年1月23日, 他的生命戛然終止于黑龍江黑河。 記者 夏裕

腳步終止在冰天雪地的黑河

謝建光的好朋友, 寧波鄞州的應先生, 是在1月23日早上得知他出事的消息。

“老謝建有一個微信群, 裡面幾十個人都是他最好的朋友、家人。 當天早上, 他在群裡突然發了一個他躺在醫院急救室的小視頻。 ”

發視頻實際上不是他本人, 而是黑河第一人民醫院的護士。 她發來的求助資訊, “我們不知道他是誰, 病人送過來的時候, 情況非常危急, 你們認識他的家屬嗎, 趕緊通知一下。 ”

事實上, 十多天前, 應先生就發現老謝情況不對。

“去年夏天, 他再次踏上旅途, 一路往北,

走到了東北。 每天, 他都會在群裡發聲, 後來慢慢減少。 十幾天前, 他發了一條朋友圈說, 瘋哥在黑河休息, 可能需要一個月以上。 下肢浮腫, 全身乏力, 呼吸不暢。 ”

結合視頻裡現在的情況, 應先生感到事情非常嚴重。 急中生智下, 他在黑河當地最大的網路平臺“今日黑河”發了一條求助資訊。 “我向你們緊急求助一件事, 孤身徒步神遊中國30多年的中國著名驢友謝建光先生, 現在徒步走到黑河。 他突發疾患腳腫難以走路, 身邊又無人。 現緊急求助, 哪位好心人或驢友能前往醫院探望一下。 ”

一名叫海螺的黑河驢友看到後, 跟應先生聯繫, 並迅速趕到了醫院。

“她說, 剛去的時候, 老謝的意識還清醒, 能說話, 但是大家都聽不懂他的寧波方言,

只勉強聽懂一句話, ‘肚子難受’。 ”

這也成了謝建光最後的一句話。

應先生後來瞭解到, 1月9日前, 謝建光身體出現不適, 有驢友將行走中的他強行攔下, 開車送到黑河, 安置在賓館裡。 十多天來, 他一直住在賓館, 雙腿雙足浮腫, 同時, 一直拉黑便, 直到23日早上8點, 賓館老闆發現情況非常嚴重, 把他送到黑河第一人民醫院。 醫院診斷, 胃出血、心率衰竭需要緊急搶救。

應先生說, 老謝的野外生存能力很強, 很有經驗, 身體素質也好, “可能, 東北的極寒天氣讓他的身體出了問題。 ”

“出發前, 他曾說, 我預感我很可能會在某一個黃昏, 落日與晚霞之間, 在沙漠的兩座沙丘之間, 安靜幸福地停止心跳。 我已看見了生命與自然的交接儀式。 沒想到,

一語成讖。 ”

1月26日, 謝建光的侄子小謝飛抵黑河, 和海螺等人辦理謝建光的後事。

“天下第一瘋”

謝建光出生於1959年, 寧波市鄞州區瞻岐鎮人, 小時候家裡窮, 小學讀完就出來打工, 雙手食指被弄傷, 落下了殘疾。

應先生說, 他特別喜歡讀書, 求知欲很強, 年輕的時候, 從寧波跑到杭州, 闖入某大學中文系想旁聽, 但是由於種種原因, 大學夢終究破滅。

1981年, 謝建光第一次離家出走。

“這之前, 他也曾離家出走過, 徒步去了福建, 一路流浪。 後來回來後, 可能想逃避村民和家人的眼光, 比如, 不想結婚, 老是往外跑等。 ”

從此之後, 謝建光過上了另一種生活, 不工作, 也不乞討, 以野外徒步旅行為業。 山泉水、野果汁, 野外隨遇而安, 徒步的時間越來越長。

在旅行中, 他從來沒有忘記讀書,讀了大量的著作。

為了解決風餐露宿之苦,謝建光用手推車改裝出一輛“房車”。小車體積不大,卻正好容身;裡面擺上草席、毛毯就成了“臥室”,側邊支上木板就能當書桌。於是,他把所有家當都裝進了“房車”。

曾經,他這麼介紹這輛車:“人們總說過於簡陋,但我自覺它絕不遜於都市里的五星級酒店,五星級酒店裡奢華的只是財富和等級,而小車奢華的卻是江山與雲天。”

一輛車,一個人,一路讀書,一路寫東西。

在野外,充滿危機,常能從他的一些文字中看到驚險。

他曾在內蒙古草原,和一頭狼隔著10多米,對峙了半個多小時;曾經宿營在海拔6740米的梅裡雪山,半夜狂風呼嘯,飛沙走石;在可哥西裡行走,他時常能發現被狼群咬死而沒有被吃完的動物;包括,他離開人世前的徒步東北,剛好碰上了多年難得一遇的極寒天氣……

也許,正是這些人生,大自然以及書籍,成就了這個只有小學文憑的男人的智慧和才華。

中文系畢業、從事文字工作的應先生說,“他寫的東西,各種奇思妙想,讓人歎為觀止。當然,也有人可能無法理解。”

“在中國和國外,徒步旅行的人很多,但是像他一樣,一下子堅持30多年的,極少極少。所以,他自稱為‘天下第一瘋’。”

寧波文化學者

專門為他出了一本書

“有人問我,瘋哥,你一生遠途是為了尋找自己的生命,你找到了嗎?我答曰:已經找到。你可以閱讀《瘋行天下》,那裡有你要的答案。”

2016年,出於對謝建光的理解和敬佩,寧波鄞州區幾位文化學者將謝建光30多年來寫下的文字收集起來,整理成《瘋行天下》一書,並由寧波出版社出版。

2016年12月10日,相關部門在鄞州書城舉行謝建光《瘋行天下》分享會。

作家張全民認為,他的行走,不同于流浪漢的生存意義,也不同于旅遊者的觀光意義,他因為寫作而完成了昇華。

評論家鄭煬和認為,謝建光行走30多年,從一個被認為不務正業的流浪漢,到成為擁有眾多粉絲的“驢友之父”,到作品出版,體現了生活的可能性和社會的進步與包容。

他從來沒有忘記讀書,讀了大量的著作。

為了解決風餐露宿之苦,謝建光用手推車改裝出一輛“房車”。小車體積不大,卻正好容身;裡面擺上草席、毛毯就成了“臥室”,側邊支上木板就能當書桌。於是,他把所有家當都裝進了“房車”。

曾經,他這麼介紹這輛車:“人們總說過於簡陋,但我自覺它絕不遜於都市里的五星級酒店,五星級酒店裡奢華的只是財富和等級,而小車奢華的卻是江山與雲天。”

一輛車,一個人,一路讀書,一路寫東西。

在野外,充滿危機,常能從他的一些文字中看到驚險。

他曾在內蒙古草原,和一頭狼隔著10多米,對峙了半個多小時;曾經宿營在海拔6740米的梅裡雪山,半夜狂風呼嘯,飛沙走石;在可哥西裡行走,他時常能發現被狼群咬死而沒有被吃完的動物;包括,他離開人世前的徒步東北,剛好碰上了多年難得一遇的極寒天氣……

也許,正是這些人生,大自然以及書籍,成就了這個只有小學文憑的男人的智慧和才華。

中文系畢業、從事文字工作的應先生說,“他寫的東西,各種奇思妙想,讓人歎為觀止。當然,也有人可能無法理解。”

“在中國和國外,徒步旅行的人很多,但是像他一樣,一下子堅持30多年的,極少極少。所以,他自稱為‘天下第一瘋’。”

寧波文化學者

專門為他出了一本書

“有人問我,瘋哥,你一生遠途是為了尋找自己的生命,你找到了嗎?我答曰:已經找到。你可以閱讀《瘋行天下》,那裡有你要的答案。”

2016年,出於對謝建光的理解和敬佩,寧波鄞州區幾位文化學者將謝建光30多年來寫下的文字收集起來,整理成《瘋行天下》一書,並由寧波出版社出版。

2016年12月10日,相關部門在鄞州書城舉行謝建光《瘋行天下》分享會。

作家張全民認為,他的行走,不同于流浪漢的生存意義,也不同于旅遊者的觀光意義,他因為寫作而完成了昇華。

評論家鄭煬和認為,謝建光行走30多年,從一個被認為不務正業的流浪漢,到成為擁有眾多粉絲的“驢友之父”,到作品出版,體現了生活的可能性和社會的進步與包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