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全球智慧城市建設持續推進 國際合作將成主旋律

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市與日本松下公司達成合作、韓國計畫打造兩座智慧城市、馬來西亞宣佈引入阿裡雲“城市大腦”……近兩三年來受到諸多政策加持, 智慧城市發展已然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 投資力度也在不斷加大。

近兩三年來受到諸多政策加持, 智慧城市發展已然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 隨著智慧城市建設範圍的不斷擴大, 智慧城市建設所覆蓋的領域也在逐步完善, 城市的公共服務、便民服務、資訊消費、產業發展等市場也將逐步啟動。

發展至今, 越來越多國家將智慧城市納入國家戰略中, 投資力度也在不斷加大。 其中, 新加坡應該算是較早將智慧城市納入國家戰略的國家之一, 制定了“2015年智慧國”計畫, 並於2013年提前完成了該項計畫。

另外, 像美國也在2015年發佈了智慧城市相關規劃, 計畫投入1.6億美元進行智慧城市建設, 在20個城市做試點應用,

包括物聯網技術、科研研究等方面。

事實上, 無論是新加坡、美國, 還是部分發展中國家, 基於不同的國情、發展狀況等多因素考慮, 每個國家智慧城市的發展路徑都有相當大的差異, 智慧城市發展更多是為了服務於自己的國家戰略, 這也造就了智慧城市應時而變、因地制宜的特點。

在2009年, 韓國便提出了“U-City”, 將 Ubiquitous 技術接入基礎設施中, 可以即時處理城市內發生的所有事務, 並提供資訊通信服務, 為市民提供便利、安全、安樂生活的新概念城市。

如今, 到了2018年的今天, 韓國又提出了新計畫:在2023年以前把兩座城市打造成智慧城市, 分別是承擔部分首都職能的行政中心世宗和第二大城市釜山, 作為探索智慧城市模式的測試專案。

消息稱, 今後5年內, 世宗和釜山的城市區域將引入無人駕駛汽車、面部識別系統等一系列創新技術, 從而使這兩座城市躋身世界一流智慧城市行列。

不過, 需要注意的是, 智慧城市是一個大概念, 並不是光靠某一家企業或某一個利益方就能夠推動的, 因此產學研用等多方利益主體積極參與、協同創新、合力推進將成為主流趨勢。

這一點在“一帶一路”戰略中也有所體現。 1月29日, 馬來西亞數字經濟發展機構和吉隆玻市政廳宣佈引入阿裡雲“城市大腦”, 將人工智慧技術全面應用到交通治理、城市規劃和環境保護等領域。

據介紹, 這套技術系統在中國已應用到杭州、蘇州等7個城市, 有效提高了車輛通行效率, 救護車等應急車輛到達現場的時間也明顯縮短。

當然, 合作共贏已經成為全球共識。 就在不久前, 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市與日本松下公司達成合作, 研發智慧城市解決方案。

據瞭解, 雙方將開展一個新型的TOD項目, 將丹佛國際機場附近400英畝的場地打造成一個小型的“智慧城市”, 並將丹佛國際機場與換乘樞紐中心Pena Station無縫的連接起來。

在全球化時代, 若想有效推進智慧城市發展進程, 全球各方力量應牽起手來, 共同致力於優化現有城市基礎設施和資源, 促進城市管理平臺高效融合與互通, 促進公民、企業以及政府共同推進未來城市的改革與發展, 實現更多創新, 提升城市的資訊化和全球競爭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