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葉麵肥是個寶,根據植株長勢,適當適量效果好

狀況。

葉麵肥具有用量少、吸收快的特點, 不但可以彌補根系吸收功能降低後的營養需求問題, 還可以直接調節蔬菜的生長狀況。 尤其是冬春茬蔬菜, 氣溫、地溫普遍較低, 使得根系供應營養的能力大大減弱, 合理噴施葉麵肥有利於維持蔬菜的長勢, 提高後期產量。 同時, 葉面噴施葉麵肥還可以增強蔬菜的抗病抗逆能力。 很多菜農不管是噴殺菌劑還是殺蟲劑, 都習慣性地添加上葉麵肥。 當前市場上的葉麵肥種類繁多, 功效也存在很大差異, 到底哪種情況下選用哪種葉麵肥, 如何使用效果才好,

不少菜農自己也說不上來。

根據植株長勢 合理選用葉麵肥

當前市場上的葉麵肥種類大致可歸結為三大類:

一是無機營養型葉麵肥, 包括大量元素類型的葉麵肥和中微量元素葉麵肥;

三是植物生長調節劑型葉麵肥, 一般採用赤黴素、十三烷醇、複硝酚鈉、DA-6、萘乙酸等促進生長的調節劑種類, 作為其主要成分。

每種葉麵肥的功效不一樣, 但是使用時可配合使用。 以番茄為例, 結果前期, 植株生長比較旺盛, 易徒長, 可少用促進莖葉生長的葉麵肥, 可選用磷酸二氫鉀;結果後期, 植株長勢開始衰弱, 可多用促進莖葉生長的葉麵肥來促秧保葉, 如芸苔素內酯等;當遇到連續陰雨等惡劣天氣條件時, 葉片的光合作用受到影響, 製造的碳水化合物供應不足,

植株體內營養匱乏時, 菜農可以通過提前葉面噴施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有機營養以及氮、磷、鉀等無機營養葉麵肥的方法, 既能直接補充葉片有機營養, 又可補充無機營養, 促進光合效率的提高, 雙管齊下。

注意使用技巧 提高葉麵肥效果

不少菜農認為, 葉麵肥只要噴到蔬菜上就管用, 可經常噴完後發現效果並不好, 有時甚至會出現藥害。 那麼如何使用才得當呢?

二、適當延長葉麵肥濕潤葉片的時間。 葉面濕潤時間一般控制在半小時至一小時, 為了達到這個要求, 噴施葉麵肥時可適量加入提高附著力的助劑, 比如一些專用的濕潤劑或黏著劑, 也可以是中性洗滌劑。 它可以降低水的表面張力,

增大溶液在葉面上的附著力。 噴肥時要把葉子正反兩面都噴嚴。 由於嫩葉比老葉對葉麵肥吸收的好, 噴肥時要注意保持嫩葉要噴透。

四、噴施濃度要合適。 在一定濃度範圍內, 養分進入葉片的速度和數量, 隨溶液濃度的增加而增加, 但濃度過高容易發生肥害, 尤其是微量元素肥料, 一般大、中量元素(氮、磷、鉀、鈣、鎂、硫)使用濃度在500~600倍, 微量元素(鐵、錳、鋅)500~1000倍, 硼3000倍以上, 銅、鉬6000倍以上。

五、噴施要均勻、細緻、周到。 葉面施肥要求霧滴細小, 噴施均勻, 氮和鉀屬於可移動元素, 因此噴施的時候可以在中下部噴施, 而像鈣、硼、鐵、銅之類的難移動的中微量元素, 要噴施到新葉上, 並且要多次的噴施, 換句話說, 發現哪裡缺了就打哪裡。

六、噴施次數不應過少,

應有間隔。 作物葉面追肥的濃度一般都較低, 每次的吸收量是很少的, 與蔬菜的需求量相比要低得多。 因此, 葉面施肥的次數一般不應少於2~3次。 同時, 間隔期至少應在一周以上, 噴灑次數不宜過多, 防止造成危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