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人工智慧的新一輪衝擊——你的工作是否能被機器人取代?


創新工廠董事長李開複曾表示:“人工智慧將快速爆發, 十年後50%的人類工作將被AI取代。 ”

最近, 美國最大的經濟研究機構——全國經濟研究所(NBER,

全美超過一半的諾獎經濟學得主都曾是該機構的成員)發佈了一份報告, 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勞動力市場情況。

研究主要針對藍領工作。 他們發現, 每增加一個機器人, 意味著要幹掉 3 --5.6 個本地崗位。

早在 1980 年代前後, 隨著電腦最初被引入辦公室,

文員、秘書、會計等白領職業將被機器人取代的預測就已經開始, 但大多被至少判過一次死刑的白領職業現在依然好好的。

半個世紀過去, 受到機器人衝擊最大的職業大多為藍領, 也就是那些以勞動力為主的裝配工人、操作員、流水線工人等。

人們已經沒法統計多少個機器人代替了多少白領工作。 但一些崗位確實受到了影響。

美國的第四大通信運營商 Sprint 從去年 1 月份大刀闊斧地裁撤了 2500 名電話接線客服人員, 取而代之的是能自動為客戶提供諮詢服務的 app 工具。 按照 Glassdoor 提供的資料, Sprint 呼叫中心的接線員工資為 12-13 美元/小時。

毫無疑問, 人工智慧節約了大量的經濟成本, 既然這樣, 企業當然會積極運用它。 所以人工智慧取代一些基礎性的工作必然是將來發展的趨勢。

但是, 人工智慧也不是萬能的。 並不是所有工作都可以被人工智慧代替。 先是勞動密集型產業, 現在是基礎的文員、客服類, 這些工作都屬於沒有多少技術含量和知識含量的類型, 隨便拉出來一個人就能幹, 頂多培訓個兩三天。 因此, 這種職業能被替代, 也就不足為奇了。

那麼, 什麼樣的職業不會被人工智慧取代呢?

管理類的職業最為靈活也最為重要, 因此很難被人工智慧取代。 而其他一些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職業, 尤其涉及到溝通交流等, 也具有很強的靈活性, 這都是人工智慧所欠缺的。

同樣, 還有音樂、繪畫、寫作等藝術文學類, 也是人工智慧所無法取代的。 你能想像, 下一代梵古、畢卡索, 下一代莫札特、貝多芬, 下一個莎士比亞、曹雪芹……是個機器人嗎?

顯然不可能。 因為審美和批評本就是比較感性的、主管的東西, 它只能由人類去創造和發展。

通常來講, 職場上越能被人工智慧所取代的工作, 含金量就越低(包括技術、知識等各方面。

), 工作內容也比較簡單。 而那些個性化、靈活性較強的, 含金量較高的職業, 如管理、溝通、藝術等, 都很難被人工智慧取代。

所以, 最關鍵的, 還是你要有一技之長, 同時要善於學習, 如果只是長期做一份“任何人都可以替代你”的工作, 例如文員、流水線工人等, 那麼被替代是不足為奇的。

說白了就是, 越是無能、大眾化, 那麼被機器人取代的可能性越大;如果你才華出眾, 那麼大可不必為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感到擔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