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乘一趟高鐵去書聖故里,體驗紹興最好玩且不要門票的良心古鎮

這是村遊去《歷歷萬鄉》第52篇文章

杭州周邊的城市裡, 景點最密集、交通最方便、歷史最悠久, 一定非紹興莫屬。

全景網 TPG攝

唐代以前, 在杭州還未有“錢塘自古繁華”的名號時, 紹興已是浙江的經濟文化中心。 魏晉時代的紹興堪比建康(南京), 當時的許多名士都選擇在這裡定居。 到了南宋, 當朝廷選擇在杭州定都時, 紹興也被定為南宋之陪都。

時至今日, 大多數中國人對紹興最多的印象,

可能還得歸功於課本上周氏兄弟所寫之文章。

書聖故里|生活|剪影

隨處可見的山,

岸旁的烏柏, 河邊的紅寥和白殤,

漁舍,

各式各樣的橋,

困倦的時候, 睡在艙中拿出隨筆來看,

沖一碗清茶喝喝

——周作人《烏篷船》

紹興的景點很多, 相比國內的那些熱門古鎮或者名人故居,

紹興的景點沒有特別商業化, 保留了相當多的本地特色, 算是國內古城中的一股清流。 今天, 筆者要介紹的是一個更加好玩人少又原汁原味的歷史街區, 即書聖故里景區。

書聖故里故人舊事

全景網 張志剛攝

書聖故里位於蕺山腳下,

堪稱紹興市區歷史風貌保存最完整的區域。 此處不僅是“書聖”王羲之的故里, 也是當年的北大校長蔡元培的故里。 明清之際, 浙東名士劉宗周、黃宗羲都曾在附近的蕺山書院求學, 時稱蕺山學派。

良好的歷史風貌、豐富的文化氣息, 讓這裡的每個路名、街名幾乎都有典故。 如“筆飛弄、戒珠寺、題扇橋、探花門。 ”有些故事可能在小學時代就已被每一個中國人所熟知。

除了歷史文化, 比起紹興市內的魯迅故里、沈園等熱門景區, 這裡的遊客一直都不會很多。 所以你見到的常常是在橋上曬被子的當地人家, 提著籃子走過的老奶奶、或者門口做飯的阿姨。

當你正在宋朝的橋上散著步, 可能突然一個陌巷, 就會不知不覺間拐進別人的家裡面。 深巷裡黃狗長吠、生銹的自行車靠著斑駁的牆壁, 街上的舊書攤前當地人為你講述過去的往事。 當你倘佯在這遠離城市和商業的窄街陋巷, 才發覺這才是真正的古鎮生活。

當地人才知道的玩法

▌在南宋時期的立交橋上張望,涼亭老樹下感受當地人的生活

水鄉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就是橋了,八字橋作為紹興的象徵之一,始建於南宋寶祐四年(1256)。因為是三街三河之上,所以兩橋相對而斜,狀如八字,便有了八字橋之得名。

這幾乎是中國最早的“立交橋”了,在許多古籍裡都曾有記載。雖然和所有年代久遠的橋一樣,後代總會一直不停修繕,但修來修去始終是宋代的建制。

如今作為紹興一景,八字橋附近並沒有淪落為另一個倉橋直街,橋的周邊都是當地百姓的家常生活,沒有什麼商業化的店鋪,也沒有你推我擠的遊客。

橋下有一涼亭,如果天氣晴朗,常有老年人在亭子裡下棋打牌。劃烏篷船的船夫也在一旁休息,這樣如活化石一般保留傳統生活的古街古橋古巷,又不收門票,在江浙地區實屬難得。

▌文筆塔上鳥瞰紹興全景

紹興有三大標誌性的塔,府山飛翼樓、塔山應天塔與蕺山王家塔。三塔都位居山頂,互成鼎立之勢。其中蕺山位於書聖故里的北面。

王家塔曾多次被毀,2003年修復,改名文筆塔。現在只需兩塊錢的門票便可登塔遊玩。塔內繪製紹興歷代文武狀元,顯示其地之人傑地靈。塔的頂層有一銅質巨大毛筆雕塑,筆尖已被人摸的極為光滑,估計是有金榜題名之寓意。

文筆塔上視野很好,而且每一層都有不一樣的感受。天氣好時可以看到遠處大片水鄉風貌,河道縱橫交錯,粉牆黛瓦錯落有致,烏篷船從中穿過。這時滿山綠樹,清風吹來,自然心情舒暢。

▌題扇橋旁,在白牆黑瓦上感受書法藝術的氤氳

因為此地是書聖故里,當然少不了書法文化的諸多浸染。大家熟知的王羲之為賣扇的老婆婆題字後扇子大賣的故事,便發生在此地,因此得名“題扇橋”。

傳說這位老婆婆看到商機後,天天追著王羲之要求題字,王羲之每次路過這裡只能繞道走,於是就有了“躲婆弄”。有一次不巧又被攔住,他表示這是最後一次題字,寫完便把筆扔掉,於是又有了“筆飛弄”。

而這裡的“戒珠講寺”,則包含的是一個具有悲劇色彩和佛家道理的故事。相傳王羲之好鵝又喜愛明珠,有一日珠子被鵝吞掉,王羲之因此冤枉了一位老僧。老僧含冤而死後,他才發現原委,自此追悔莫及,於是立志戒珠,舍家為寺,便有了戒珠講寺。

如今,在這一片有著濃郁想江南水鄉生活氣息的古鎮裡,題扇橋邊黛瓦白牆下墨筆書寫的王羲之書法和傳奇故事,又為這裡添置了更多的詩情畫意。

原汁原味當地美食

▌品德居的桂花糕

書聖故里的品德居遠近聞名,幾乎是西街上地標性的店鋪。這裡的桂花糕非常出名,此外還有沙琪瑪、桃酥、薄荷糕、綠豆糕、月餅、桔紅糕等口碑都非常不錯。

桂花糕皮子晶瑩剔透,顏值很高,吃起來QQ彈,但是卻不粘牙。甜度適中,入口則口齒清香久久不散,吃過就不會忘記。桂花糕一定要趁早買,去晚了很可能就賣完沒有了。

▌老街生煎

品德居隔壁的老街生煎,在當地人這裡有著很好的口碑。店面看起來也是非常簡單樸素。這裡生煎非常好吃。個頭大、分量足。外面撒上黑芝麻和碎蔥,路過很難拒絕這樣的美味。除了生煎,還有喉口饅頭、豆漿、餛飩等,都是傳統小吃,裡面整潔乾淨,很有生活氣息。

▌寺邊小吃

顧名思義,寺邊小吃店位於戒珠寺對面。飽經風雨洗禮的掛飾店布,複刻在牆上依舊蒼井的草書,讓這家店看起來很有歷史感。店裡的小吃便宜又美味,油墩子、臭豆腐、豬油渣等都有很多人極力推薦。

TIPS

地址:

浙江省紹興市書聖故里景區

交通:

紹興距杭州僅50公里,去紹興的火車、大巴非常之多。幾乎隨時都能買到票,非常適合“說走就走”。票價10~20元,最快20分鐘之內即達。

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村遊去《歷歷萬鄉》徵集中

假如你有私藏的小村莊

點擊底部“閱讀原文”

推薦給我們吧

當地人才知道的玩法

▌在南宋時期的立交橋上張望,涼亭老樹下感受當地人的生活

水鄉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就是橋了,八字橋作為紹興的象徵之一,始建於南宋寶祐四年(1256)。因為是三街三河之上,所以兩橋相對而斜,狀如八字,便有了八字橋之得名。

這幾乎是中國最早的“立交橋”了,在許多古籍裡都曾有記載。雖然和所有年代久遠的橋一樣,後代總會一直不停修繕,但修來修去始終是宋代的建制。

如今作為紹興一景,八字橋附近並沒有淪落為另一個倉橋直街,橋的周邊都是當地百姓的家常生活,沒有什麼商業化的店鋪,也沒有你推我擠的遊客。

橋下有一涼亭,如果天氣晴朗,常有老年人在亭子裡下棋打牌。劃烏篷船的船夫也在一旁休息,這樣如活化石一般保留傳統生活的古街古橋古巷,又不收門票,在江浙地區實屬難得。

▌文筆塔上鳥瞰紹興全景

紹興有三大標誌性的塔,府山飛翼樓、塔山應天塔與蕺山王家塔。三塔都位居山頂,互成鼎立之勢。其中蕺山位於書聖故里的北面。

王家塔曾多次被毀,2003年修復,改名文筆塔。現在只需兩塊錢的門票便可登塔遊玩。塔內繪製紹興歷代文武狀元,顯示其地之人傑地靈。塔的頂層有一銅質巨大毛筆雕塑,筆尖已被人摸的極為光滑,估計是有金榜題名之寓意。

文筆塔上視野很好,而且每一層都有不一樣的感受。天氣好時可以看到遠處大片水鄉風貌,河道縱橫交錯,粉牆黛瓦錯落有致,烏篷船從中穿過。這時滿山綠樹,清風吹來,自然心情舒暢。

▌題扇橋旁,在白牆黑瓦上感受書法藝術的氤氳

因為此地是書聖故里,當然少不了書法文化的諸多浸染。大家熟知的王羲之為賣扇的老婆婆題字後扇子大賣的故事,便發生在此地,因此得名“題扇橋”。

傳說這位老婆婆看到商機後,天天追著王羲之要求題字,王羲之每次路過這裡只能繞道走,於是就有了“躲婆弄”。有一次不巧又被攔住,他表示這是最後一次題字,寫完便把筆扔掉,於是又有了“筆飛弄”。

而這裡的“戒珠講寺”,則包含的是一個具有悲劇色彩和佛家道理的故事。相傳王羲之好鵝又喜愛明珠,有一日珠子被鵝吞掉,王羲之因此冤枉了一位老僧。老僧含冤而死後,他才發現原委,自此追悔莫及,於是立志戒珠,舍家為寺,便有了戒珠講寺。

如今,在這一片有著濃郁想江南水鄉生活氣息的古鎮裡,題扇橋邊黛瓦白牆下墨筆書寫的王羲之書法和傳奇故事,又為這裡添置了更多的詩情畫意。

原汁原味當地美食

▌品德居的桂花糕

書聖故里的品德居遠近聞名,幾乎是西街上地標性的店鋪。這裡的桂花糕非常出名,此外還有沙琪瑪、桃酥、薄荷糕、綠豆糕、月餅、桔紅糕等口碑都非常不錯。

桂花糕皮子晶瑩剔透,顏值很高,吃起來QQ彈,但是卻不粘牙。甜度適中,入口則口齒清香久久不散,吃過就不會忘記。桂花糕一定要趁早買,去晚了很可能就賣完沒有了。

▌老街生煎

品德居隔壁的老街生煎,在當地人這裡有著很好的口碑。店面看起來也是非常簡單樸素。這裡生煎非常好吃。個頭大、分量足。外面撒上黑芝麻和碎蔥,路過很難拒絕這樣的美味。除了生煎,還有喉口饅頭、豆漿、餛飩等,都是傳統小吃,裡面整潔乾淨,很有生活氣息。

▌寺邊小吃

顧名思義,寺邊小吃店位於戒珠寺對面。飽經風雨洗禮的掛飾店布,複刻在牆上依舊蒼井的草書,讓這家店看起來很有歷史感。店裡的小吃便宜又美味,油墩子、臭豆腐、豬油渣等都有很多人極力推薦。

TIPS

地址:

浙江省紹興市書聖故里景區

交通:

紹興距杭州僅50公里,去紹興的火車、大巴非常之多。幾乎隨時都能買到票,非常適合“說走就走”。票價10~20元,最快20分鐘之內即達。

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村遊去《歷歷萬鄉》徵集中

假如你有私藏的小村莊

點擊底部“閱讀原文”

推薦給我們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