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健康早知道 不是腸癌卻也奪命!

點擊右上角立即關注, 更多健康內容不再錯過, 不定期驚喜送給你

在胃和腸道有一種腫瘤, 大多數人都對它很陌生, 有相當長一段時間被當成了平滑肌瘤, 直至現在仍有誤診發生。

“胃腸間質瘤不是癌, 但卻存在著潛在惡性。 腫瘤分為良性和惡性, 其中惡性腫瘤又分為癌和肉瘤兩種, 癌是上皮來源的惡性腫瘤, 肉瘤是間葉組織來源的惡性腫瘤, 而間質瘤其實是肉瘤的一種, 雖然它並不屬於癌, 但惡性程度卻猛於癌”。

胃腸間質瘤, 多數人對它很陌生

38歲的盧女士, 因“肛門墜脹半月餘前來就醫”, 診斷:“直腸腫物”, 專科檢查, 視診:肛緣未見明顯異常。 指檢:直腸前壁肛緣約2cm左右可觸及一大小約5*5cm帶蒂腫物, 活動度差, 質脆, 觸之易出血。 雙合診:腫物可推出肛外, 表面糜爛, 上覆膿苔。 輔助檢查:MRI:直腸占位性病變, 最終經肛門完整切除病灶。 病理結果:(直腸)梭形細胞腫瘤,

符合胃腸道間質瘤(中度危險性)。

胃腸間質瘤, 大多數人都不瞭解它。 其全球患病率約129例/100萬人, 中國估計每年新發2萬例左右。 胃腸間質瘤通常在50-65歲發病, 表現為消化道出血(黑便、嘔血)、腹痛、消化道梗阻, 但有20%的病人沒有症狀。 從原發的部位來看, 60%都在胃部,

25%在小腸, 還有結直腸、食管等其他部位。 一旦轉移, 以肝和腹膜轉移最為常見。

提醒:胃腸間質瘤早期症狀不一定有嘔血、黑便, 40歲以上胃腸鏡不可省。 胃腸間質瘤的常見症狀是黑便、嘔血, 但若腫瘤往外長, 早期通常沒有症狀, 往往長大到壓迫到周圍臟器或病人自己能夠摸到時才去就診, 通常比較晚了。

因此, 建議40歲以上的人應做胃、腸鏡。 做胃腸鏡不光是對胃腸間質瘤, 還能儘早發現胃癌和胃的其他腫瘤, 如果沒有發現病變, 3-5年後再做下一次, 但有特殊症狀要根據需要再做檢查。

注:文中圖片來自網路,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