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賽加羚羊在中國的歷史分佈區,野外滅絕與重新引入

在遼闊的中亞草原上, 曾經有數以百萬計的賽加羚羊(Saiga tatarica)在其冬季與夏季棲息地之間遷徙遊蕩, 集群的賽加羚羊可能是地球上最壯觀的自然現象之一, 而我國新疆地區也曾是這個物種的重要分佈地。

武威瀕危動物繁育中心正在苜蓿地覓食的賽加羚羊(攝/蔣志剛)

賽加羚羊是一個古老的物種。 賽加羚羊身披淡黃褐色被毛, 腹部、頸部被毛為灰白色。 冬季會長出密密短絨毛, 以抵擋嚴寒。 賽加羚羊頭頂一雙橙黃透亮的實心角, 鼻骨隆起, 鼻腔膨大, 故又名高鼻羚羊。 自史前時期開始, 賽加羚羊就被作為傳統狩獵動物, 人們狩獵賽加羚羊以獲得肉食、羚羊角和獸皮。 賽加羚羊角在中國傳統醫學中被認為是一味名貴的藥材, 曾一度被廣泛使用。

歐亞草原的賽加羚羊(圖片來自公有領域)

20世紀60年代, 遷徙到我國新疆地區的賽加羚羊種群由於捕獵、遷徙路線被阻隔、棲息地破壞而消失。 分佈在哈薩克和俄羅斯的賽加羚羊種群也由於盜獵、疾病等原因在過去的20年內下降了90%。 賽加羚羊因此被列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物種、《聯合國遷徙物種公約》(CMS)附錄物種以及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1987年, 中國從美國聖達戈動物園和德國柏林泰爾動物園重新引入了賽加羚羊。 在甘肅武威瀕危動物繁育中心建立了繁育種群。 賽加羚羊生性膽怯, 不易存活, 引入途中大批死亡。 該中心的員工為保育引入的倖存12只小賽加羚羊, 恪盡職守, 盡心盡職。 他們發現過去該中心的圈養環境過小, 而賽加羚羊是遷徙動物, 於是擴大了圍欄面積, 為賽加羚羊種植了優質牧草—苜蓿, 使得引入的賽加羚羊開始繁殖。 30年後, 該中心的賽加羚羊仍只有不到200只。 種群年均增長率僅3%。

武威瀕危動物繁育中心的賽加羚羊(攝/蔣志剛)

在執行國家基礎性專項“中俄哈蒙邊境地區特有動物及動物區系考察”中,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蔣志剛團隊對新疆原分佈區賽加羚羊進行了考察, 試圖解答下列問題:遷徙到中國的賽加羚羊是指名亞種還是蒙古亞種?中國賽加羚羊的歷史分佈區在哪裡?有多大?為什麼重引入的賽加羚羊種群增長緩慢?賽加羚羊在中國的適宜重引入地在哪裡?

該團隊最近與英國牛津大學合作完成了該研究, 博士研究生崔紹朋等在《科學報告》上發表論文 Historical range, extirpation and prospects for reintroduction of saigas in China 報導了他們的發現:歷史上遷徙到中國的賽加羚羊是指名亞種而不是蒙古亞種。

中國的賽加羚羊歷史分佈區在比原來人們知道的大, 賽加羚羊曾經遷徙到天山以南的伊黎河穀、吐魯番和甘肅內蒙古交界的北塔山、北山一帶, 其分佈區比原來人們知道的大許多;甘肅武威瀕危動物繁育中心位於賽加羚羊的歷史分佈區之外, 當地並非賽加羚羊的適宜棲息地, 這可能是為什麼重引入的賽加羚羊種群增長緩慢的原因之一;賽加羚羊在中國的適宜重引入地是新疆北部準噶爾盆地的保護區。 (蔣志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